山田洋次
山田洋次个人资料
山田洋次,日本著名编剧、导演 ,195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同年进入松竹公司任导演助手。1956年开始撰写电影剧本,被拍成影片的主要有《创造明天的少女》、《黎明的地平线》等。1961年成为导演,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二楼的房客》。山田洋次是一个道尽日本人心事的电影大师,有「喜剧山田」、「庶民剧大导」之称,更在国内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他擅长喜剧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影片的创作,1968年开始拍摄的系列影片《寅次郎的故事》(1968~1995)是其喜剧影片的代表作。
山田洋次出生于大阪府丰中市,因为父亲是当时满洲国的铁路设计师,所以在他两岁时,举家就搬到了中国东北,童年大部分时光在那里度过,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搬回日本。195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同年进入松竹公司任导演助手。1956年开始撰写电影剧本,被拍成影片的主要有《创造明天的少女》、《黎明的地平线》等。1961年成为导演,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二楼的房客》。山田洋次擅长喜剧影片的创作,1969年开始拍摄的系列片《男人之苦》(1969~1987)是其喜剧影片的代表作。片中的主人公寅次郎在日本家喻户晓,颇受观众的喜爱。他是一个道尽日本人心事的电影大师,有「喜剧山田」、「庶民剧大导」之称,更在国内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不过,相对于他在松竹片厂的前辈小津安二郎、木下惠介以及其他名导如黑泽明、沟口健二等,山田洋次的艺术成就可说一直被忽略。但事实上,山田电影比任何一位大师的作品都更深入日本民心。
他在东京大学主修法律,毕业后考入松竹担任助导,后晋升为编剧;1961年执导了首部电影《二楼的陌生人》,至今已自编自导了77出电影,经典作多不胜数,其中以逾四十八集的《寅次郎的故事》系列最具代表性。系列由已故巨星渥美清演绎「寅次郎」的放浪人生,由1971年起,每出新作均成为日本的指定贺岁片及暑期片,维持了三十多年,乃日本最脍炙人口的电影系列,并见证了日本在经济高速成长的三十年间,城乡、家庭关系、价值观等变化。
七十多部作品之中,均可见山田锺情描写庶民形象多于中产面貌,无论是《男人之苦》系列,还是爱情片以至近年的古代剧,他电影中的人物皆来自低下阶层。山田从影以来都希望自己的电影能「与民同乐」,强调娱乐性多于艺术性,相比起同期加入松竹的大岛渚,路线显然更大众化。他的人物乐观、正义、善良、幽默、有人情味,且浪漫非常,乃山田期盼日本人能流传下去的优良品性。虽笑言男人很苦,但山田电影里的男人和女人其实最可爱、最勇敢、最浪漫。
图片
获奖(共37次获奖,40次提名)
- 第76届-最佳外语片(提名)《黄昏的清兵卫》2004
- 第43届-金狮奖(提名)《电影天地》1986
- 第43届-主竞赛单元(提名)《电影天地》1986
- 第28届-武士奖
- 第17届-黒泽明奖
- 第44届-最佳编剧(提名)《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2019
- 第41届-最佳编剧(提名)《家族之苦2》2017
- 第40届-最佳编剧(提名)《家庭之苦》2016
- 第39届-最佳编剧(提名)《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2015
- 第38届-最佳编剧(提名)《小小的家》2014
- 第37届-最佳导演(提名)《东京家族》2013
- 第37届-最佳编剧(提名)《东京家族》2013
- 第36届-协会荣誉奖
- 第34届-最佳导演(提名)《弟弟》2010
- 第34届-最佳编剧(提名)《弟弟》2010
- 第32届-最佳导演(提名)《母亲》2008
- 第32届-最佳编剧(提名)《母亲》2008
- 第30届-最佳导演(提名)《武士的一分》2006
- 第30届-最佳编剧(提名)《武士的一分》2006
- 第28届-最佳导演(提名)《隐剑鬼爪》2006
- 第28届-最佳编剧(提名)《隐剑鬼爪》2006
- 第26届-最佳导演《黄昏的清兵卫》2004
- 第26届-最佳编剧《黄昏的清兵卫》2004
- 第24届-最佳导演(提名)《十五岁:学校4》2000
- 第24届-最佳编剧(提名)《十五岁:学校4》2000
- 第22届-最佳导演(提名)《学校3》1998
- 第22届-最佳编剧(提名)《学校3》1998
- 第20届-最佳导演(提名)《学校2》1996
- 第20届-最佳编剧(提名)《学校2》1996
- 第17届-最佳导演《学校》1994
- 第17届-最佳编剧《学校》1994
- 第15届-最佳导演(提名)《儿子》1991
- 第15届-最佳编剧(提名)《寅次郎的故事44》1991
- 第12届-最佳导演(提名)《城市英雄》1988
- 第12届-最佳编剧(提名)《城市英雄》1988
- 第10届-最佳导演(提名)《电影天地》1986
- 第10届-最佳编剧(提名)《电影天地》1986
- 第6届-特别奖
- 第4届-最佳编剧《远山的呼唤》1980
- 第4届-最佳导演(提名)《远山的呼唤》1980
- 第2届-最佳导演(提名)《寅次郎的故事22:传说中的寅次郎》1978
- 第1届-最佳导演《幸福的黄手帕》1977
- 第1届-最佳编剧《幸福的黄手帕》1977
- 第10届-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武士的一分》2006
- 第4届-金爵奖-最佳导演《学校3》1998
- 第4届-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学校3》1998
- 第2届-终身成就奖
- 第3届-Special Prize of the Jury《远山的呼唤》1980
- 第76届-Readers` Choice Award —— Best Film《黄昏的清兵卫》2004
- 第76届-最佳影片《黄昏的清兵卫》2004
- 第76届-最佳导演《黄昏的清兵卫》2004
- 第76届-最佳编剧《黄昏的清兵卫》2004
- 第65届-最佳影片《儿子》1991
- 第65届-最佳导演《儿子》1991
- 第51届-Readers` Choice Award —— Best Film《幸福的黄手帕》1977
- 第51届-最佳影片《幸福的黄手帕》1977
- 第51届-最佳导演《幸福的黄手帕》1977
- 第51届-最佳编剧《幸福的黄手帕》1977
- 第48届-最佳编剧《砂之器》1974
- 第44届-最佳影片《家族》1970
- 第44届-最佳导演《家族》1970
- 第44届-最佳编剧《家族》1970
- 第14届-Golden Prize(提名)《寅次郎的故事34:寅次郎真实一路》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