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UP:2021-05-06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个人资料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塔可夫斯基对电影语言的杰出贡献具有公认的典范意义。他开创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艺术风格,使博大深邃的精神主题在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中展开,获得完美的表达。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IngmarBergman)曾经予以这样的赞誉:"初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蓦然间,我感到自己伫立于房门前,却从未获得开门的钥匙。那是我一直渴望进入的房间,而他却能在其中自由漫步。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终于有人展现了我长久以来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体现的境界。对我来说,塔可夫斯基是最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同镜像、如同梦境。"
图片
获奖(共25次获奖,6次提名)
- 第39届-评委会大奖《牺牲》1986
- 第39届-费比西奖-竞赛单元《牺牲》1986
- 第39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牺牲》1986
- 第39届-主竞赛单元(提名)《牺牲》1986
- 第38届-评委会大奖《牺牲》1986
- 第38届-FIPRESCI Prize《牺牲》1986
- 第38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牺牲》1986
- 第38届-主竞赛单元(提名)《牺牲》1986
- 第36届-最佳导演《乡愁》1987
- 第36届-费比西奖-竞赛单元《乡愁》1987
- 第36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乡愁》1987
- 第36届-主竞赛单元(提名)《乡愁》1987
- 第35届-最佳导演《乡愁》1987
- 第35届-FIPRESCI Prize《乡愁》1987
- 第35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乡愁》1987
- 第35届-主竞赛单元(提名)《乡愁》1987
- 第33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潜行者》1980
- 第32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潜行者》1980
- 第25届-评委会大奖《飞向太空》1972
- 第25届-费比西奖-竞赛单元《飞向太空》1972
- 第25届-主竞赛单元(提名)《飞向太空》1972
- 第24届-评委会大奖《飞向太空》1972
- 第24届-FIPRESCI Prize《飞向太空》1972
- 第24届-主竞赛单元(提名)《飞向太空》1972
- 第22届-费比西奖-竞赛单元《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
- 第21届-FIPRESCI Prize《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
- 第41届-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牺牲》1986
- 第27届-Golden Medal of the Minister of Tourism
- 第25届-Luchino Visconti Award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1932年4月4日
- 去世日期: 1986年12月29日
- 出生地: 俄罗斯,伊万诺沃
- 更多中文名: 安德里·塔柯夫斯基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 塔可夫斯基 / 安德烈·阿尔谢尼耶维奇·塔科夫斯基 /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 更多外文名: Andrey Tarkovsky / Андрей Арсень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 (本名) / Andrey Arsenyevich Tarkovsky (本名)
- 家庭成员: Larissa Tarkovskaya(妻) / Andryusha(子)
- IMDb编号: nm0001789
- 职业: 作者 / 编剧 / 导演 / 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