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侍候过库布里克(2017)

FilmworkerUP:2021-08-01

我曾侍候过库布里克

评分:8.5 导演:托尼·齐铁拉 编剧:
主演:利昂·维塔利 / 瑞安·奥尼尔 / 丹尼·劳埃德 / 马修·莫迪恩 / 李·厄米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 玛丽·理查德森 / 蒂姆·科尔切里 / 布莱恩·卡普龙 / 潘妮拉·奥古斯特 / 布赖恩·贾米森 / 特雷瓦·埃迪内 / 克里斯·詹金斯 / 尼克·雷德曼 / 菲利普·罗森塔尔 / 雅各布·罗森伯格 / 沃伦·利伯费布 / 薇拉·维塔利 / 斯坦利·库布里克
类型:纪录片 / 传记
片长:94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寇比力克的万能助手(港) / 我曾侍候過庫柏力克(台) / 电影工作者
上映:2017-05-19(戛纳电影节)
IMDb:tt6851066

我曾侍候过库布里克简介

很少有人会放弃名声和财富,只为默默地辛苦为别人工作。但在扮演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巴里·林登》中的布林登一角之后,利昂·维塔利就是这样做的。当时他收到了很多非常好的工作邀请,请他去出演电影、电视、舞台剧等,但是这位年轻的演员拒绝了所有邀请,放弃演员生涯,心甘情愿去做库布里克忠实的副手,昔日演员的风光也一去不复返。就这样,他过上了辛苦又没什么美好前景的生活。他就像中世纪的学徒一般,从点点滴滴中学到了究竟该如何创造出永恒的艺术作品。这对于利昂来说是一段非凡的、充实的、又很辛苦的经历,让他不断地挑战极限,超越自己。

简评

()伟大的电影导演总有相似的人格缺陷——易怒、刻薄、偏执,但他们迷人的艺术家魅力又总是像黑洞一般吸引着合作者心甘情愿地努力把导演脑中的概念化作胶片上的影像。Leon就是飞蛾扑火般地将自己隐身于库布里克巨大的光环之下,燃尽了一切。他实实在在地承认,我只是把我自己搞定,才能在斯坦利的世界里继续存在。

片名是“filmworker”即电影工作者,库布里克、里昂,纪录片中出现的所有人几乎都是,正是因为他们,才得以创造出一部又一部杰作,而中译名我曾侍候过库布里克有点像我曾侍候过国王,不过这样的片名好在他界定了这是一部追溯斯坦利的片子,真的,完美主义者真的不可理喻,希望这样的人来帮我写论文倒是求之不得

最近极度痴迷库导的一切,但是这部纪录片是最让我感到震撼与感动的。。 一个演员放弃了自己的演艺生涯投入幕后——没有人愿意这样无私无声还被否认!人们痴迷库布里克的天才和偏执,但是却忘了他身边这个一直在奉献自己的生活、放弃了自己人生的人 。所有喜欢库布里克的人都应该记住利昂这个名字,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斯坦利更伟大。

世人对于崇拜偶像者似乎总抱有先入为主、高高在上的怜悯,这种“可惜”背后却隐藏着微妙的否定意味。然而从Leon的言行来看,他并非恰达耶夫所说的盲目钟情者,而是在审慎考虑后选择追随自己认定目标的正常人,只不过他的目标以具体个体的形式呈现,他对目标的投入也更毫无保留。Leon足够幸运遇到老库,但这对知音中真正幸运的是老库。如果没有Leon,他的作品不可能在其死后以近乎生前的苛刻标准完美转制、校正、存档、流传。不畏艰辛确保所有人保持对作品的尊重和同等水平的严格要求,这是无数大师身故后无法享受到的待遇。对于Leon,我想即便我们无法理解,也应避免用普世的成功标准去衡量和折辱他。欣赏本片的原因除了它敢于让老库成为配角而着力探究Leon的内心世界,还在于它将Leon塑造为无数默默无闻的电影工人的集合。

1948年出生,曾与库布里克合作过《巴里·林登》、《闪灵》和《大开眼戒》等片。在扮演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巴里·林登》中的布林登一角之后,利昂·维塔利就是这样做的。当时他收到了很多非常好的工作邀请,请他去出演电影、电视、舞台剧等,但是这位年轻的演员拒绝了所有邀请,放弃演员生涯,心甘情愿去做库布里克忠实的副手,昔日演员的风光也一去不复返。真是一位伟大的人,纪录片拍的真够流水账的。

如果你回顾自己的童年,儿时的自己有各种愿景和梦想,但那些梦想并没有照你设想的样子去实现,你确实有理由感到非常沮丧或是生气,但同时这也非常令人振奋。因为从很多角度来说,人生有没有照你的设想去展开,这并不重要,哪怕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旅程,因为一路走来的经历是那么丰富,那么宝贵。

所以呕心沥血的作品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荧幕的后面更是远超想象的庞大复杂系统。没有库布里克这种“暴君”似的苛刻,那荧幕上的一切都会被改变。“我愿意,我就是愿意”——他们找到了也为此付出了甚至一生以及生命的事业,即使承受着无法想象的“阻难”。这一切并非理所应当的,这是生命的凝练出的形态,比起忠诚内心,背叛更来的容易,即使背叛自己,怎么可以!就因为那份轻松?能够与自己最肯定艺术家有一段30年的联系,不论工作还是友谊,也许对于库布里克也是稀有的关系,“他们曾在楼上向下面的花园一起尿尿”、“我感到荣耀”,超越这些作品的唯有可能是他们之间的感情。人生的艰难,终会走向尽头,不要沉浸在死亡中,与它搏斗吧。

越看越不对劲,里奥你不是主要负责辅助一些主要的场前场后制作工作么,怎么干到后面连nm调校匈牙利语版音轨乃至去录像店上货这些完全无关紧要的打杂工作也给包完了?我寻思库布里克的剧组也不是请不起人啊,怎么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杂活也要全堆一个人身上?这和热爱有个几把毛的关系,纯粹是自我pua了。奉献过头就看着不像是热爱电影,也更不像是崇拜库布里克,而是单纯地从自我作践里寻找价值满足了。很难想象库布里克是进行了什么样的精神控制,能把一个本该去好好演戏的大有前途的专业演员给拐过来折磨成这样。我是看不出来有什么感动的,仅只感觉库布里克和他的剧组之间的关系宛如他的电影一样病态。

不太理解热门评价里 “里昂学了这么多年怎么没有发展出独立作品和职业,还要靠儿子接济”的质疑,非要成为库布里克第二或者拍出自己的东西才叫伟大?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辅佐库布里克,并且完成了,对里昂来说就是成功了哪怕最后穷困潦倒。影片想歌颂那些奉献过一生默默无闻的电影工作者吧,叫FILMWORKER,为啥翻译成我曾伺候过库布里克?

也许我还无法想象能为大师工作是多么的荣幸与痛苦。也无法想象为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库布里克为他做能做一切,甚至是清理沙发上的狗毛这种杂活。基本上所有和库布里克合作前都无比期待,但在电影制作完后都避之不及,想要远离这位大师。因为所有人都被库布里克折磨的苦不堪言,只有leon在库布里克身边30年,并且时刻保持待命状态,最恐怖一次工作36小时,一周两次。还能在库布里克去世后竭尽全力保留《大开眼界》的最终成品。没有薪水留在华纳继续长时间工作修复库布里克其他作品,他被库布里克折服而我被他的忠诚折服,他侍奉库布里克,库布里克侍奉他的电影。

“在电影世界的魅力面前,你自己作品的创意就显得比较渺小,但同时你又是它的一部分,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性取向等等,这里总有你的一席之地,只要你懂得合作,就能融入其中。” ⊿陪伴斯坦利·库布里克一生的人,库神对利昂来说不仅仅是朋友,更是一种信仰,在平凡无奇的人生旅程中,所幸与之相遇。

甘愿为天才燃烧自己的人,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只为辅佐偶像。当时看片名觉得说怎么会翻译成这样,看完片子觉得也不为过。只是最后令人唏嘘,可能我们都会为他惋惜或者遗憾为什么这样的人会最后是如此境遇,不过可能冷暖自知,他自己的答案是一切值得,这一辈子可能是其他人无法有的体验,我们看到的是辛苦和疲惫,可对他来说都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