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东莞(2020)
UP:2021-11-07
评分:8.1
导演:高蒿 / 张奉潮 / 刘清予
编剧:
主演:李立宏
类型:纪录片
片长:5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 粤语
影片别名:A Bite of Dongguan
上映:2020-06-21(中国大陆)
IMDb:tt1252532
寻味东莞简介
东莞,中国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中国最具活力的国际化城市之一。过去的二十年来,东莞以高速发展的制造业闻名, 但在“世界工厂”身份之外,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庞大神奇的美食世界。城市美食纪录片《寻味东莞》将以美食作为东莞的城市名片,带领人们探访东莞的地道⻛味,寻找一系列富有传奇色彩的鲜活美食,呈现这方水土过去和现在的碰撞,时间与空间的融合。
- 张奉潮 Fengchao Zhang导演
- 李立宏 Lihong Li配音
- 朱乐贤 Lexian Zhu监制
- 李洁 Jie Li制片人
- 李勇 Yong Li摄影
- 高蒿 Hao Gao执行导演
简评
以四季变化为轴,从春到冬诉说美味流转,为吃货们奉上了一场饕餮盛宴。东莞人因循时节,用淳朴的民风把天时的赐予凝聚在餐桌之上、美味之中。一道道莞式风味,刻画出这个城市特有的菜谱和味觉记忆,片中的黄油蟹、桂味荔枝等美食也被网友马上“锁定住”,俨然又成为端午节的人气之选。
1陈老师团队开片时间是16年,释出时间是20年,中间断断续续当然还有风味系列,从舌尖离开,他们似乎找到一个模版一样的模式,你说不出有多好或者太主旋律,问题是,舍我其谁,在这个层面上对于地域食物的梳理是越多越好;2夹在广州/深圳之间,世界工厂大罩子之下个体的故事又是如何,食物怎样成为一个载体和链接;3哪些骑楼小巷,工厂车间,蕉田渔场,想想都迷人啊;4附片里罗朗在他riversidehouse里,用腐竹豆皮为基材延展的半夏豆花,有意思~
东南沿海城市的饮食大抵都与海相关,东莞亦如此。怀念东莞天南地北的杂糅碰撞,谙熟天时的人们勤勉生活,宵夜排档里迷人的市井味道,厚街台商小吃街勾起了几乎要淡忘的,和爸妈一起过秋的回忆,好几处取景都在我家门口观影过程异常兴奋想家。秋天,桂味软糯香甜的口感重回味蕾,又到了凭窗啖荔枝的季节记录想吃和想再吃的:椰汁钵仔糕、盐焗鸡、卤肉饭、麻涌焦蕾煎蛋排骨饭、客家焖猪肉、酿三宝、莞城糖不甩糯米糍
好想吃!生滚鱼片,大岭山烧鹅,中堂鱼包,咸姜水,烧鹅濑粉,酸梅鹅,钵仔糕,糖不甩,焗花蛤,青蟹,黄油蟹,艾粄艾角,林旁粽,阴菜,金银润,油鸭,冬团,萝卜粄,各种和香蕉的搭配……在东莞待了一年光顾着嫌弃它了都没去探索美食,回去就吃起来。还有我居然不知道腐竹是豆浆的皮皮做成的,仿佛一个生活白痴。
背靠舌尖系和老广的味道两大源流,又有李立宏老师金字招牌挎刀,在广府城市美食专题片中已立于不败之地,总长两个半小时的篇幅,每段接近10分钟左右的长度,将东莞的饮食与人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不过也因为近年如过江之鲫的美食纪录片筛过几遍,有些故事和人和吃的早就似曾相识,不再新鲜。
对粤菜很熟,感觉我都可以胜任这里的文案。粤菜纪录片很多,几乎每个市都可以拍。老广的味道、寻味顺德、味道中山、风味原产地:潮汕、寻味东莞。前两集不错,第三集有点水。蕉蕾煎蛋、蟛蜞酱、鱼包、阴菜蒸排骨、蚬肉饭、腐皮豆浆、虎门蟹饼。
1市委宣传部啊你要学学人家东莞市委宣传部,别老天天就想着创城。2寻味系列有点强弩之末了,不管这个拍法有多成功,说实话广东菜也就那么多种,人间情也就那么多种,技法也一样就那么多种,已经成固定格式的八股文了。3从咸丸和咸姜水这种菜可以看出,东莞和顺德广州潮汕这些地方比起来应该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这些什么东西都倒进去乱炖的做法底蕴是差了点。4很多东西片子自己也说,要不就不是东莞传统的,要不就已经没什么东莞人会吃了。最体现东莞特色的可能就是做排骨饭的大叔,深夜做饭给上下夜班的务工人,做到天亮上一辈务工人起床和他喝茶。这是一座由全国各地的人24小时不停工开动了40年的城市。最能代表这种城市的或许不是某一种味道,而是每一种味道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刻都被每一个人所需要的这种传承。
作为东莞人,早就习惯了记录片里的食物,其实并不知道它的历史。里面很多传统食物已经打动不了年轻人的心,可能会在某一天消失,每次想到这里,都觉得非常可惜。感谢拍摄团队从旁观者视角真实展现了东莞的美食,从高级餐厅到街头小吃,再到普通人的家庭,这些加起来才组成我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