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红雪白的花瓣(2011)
The Crimson Petal and the WhiteUP:2021-05-12
绛红雪白的花瓣简介
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绛红雪白的花瓣》改编自Michel Faber的畅销同名小说。 香水制造商的儿子William Rackham(Chris o’ dowd饰)无心打理家族的香水生意,立志成为作家,偏偏郁郁不得志,与此 同时,神经质的妻子也让他尴尬痛苦,仿佛生活在无形的枷锁之中。直到有一天,他经朋友推荐遇到了神秘的妓女Sugar(Romola garai饰), 至此以后,仿佛找到了释放的出口…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欲望,复仇的黑暗故事,其中包含了各种阶级的矛盾与碰撞,细致的描写了女性在这个特殊年代的角色和地位,原著中有许多关于情欲的露骨描写,在拍成电视剧时也做了适量删减和修改,同时这部古典剧的对白充满诗意,让人欲罢不能。
获得奖项
- 第6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TV Award —— Best Make Up & Hair Design
提名:BAFTA TV Award —— Best Mini-Series / BAFTA TV Award —— Best Editing: Fiction / BAFTA TV Award —— Best Photography and Lighting: Fiction / 最佳女主角
- 马克·穆登 Marc Munden导演
- 萝玛拉·嘉瑞 Romola Garai演员
- 阿曼达·哈尔 Amanda Hale饰 Mrs. Agnes Rackham
- 克里斯·奥多德 Chris O'Dowd演员
- 吉莲·安德森 Gillian Anderson演员
- 理查德·E·格兰特 Richard E. Grant演员
简评
米歇尔·法柏的原著小说,讲述了香水富商威廉与妓女休格的故事,休格以为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然而命运却不尽如此,最后休格离开了威廉。富商与妓女,贵妇与神父,恶棍与政客,小生意人与精神病人,形形色色的人物成就了错综复杂的故事,一本《绛红雪白的花瓣》绘制出宏伟而广阔的维多利亚时代。
很难得一见的把男性描绘的如此不堪入目,让人恶心的剧,男主还是一个自诩为作家的文化人。两个女主的互动戏一起就二三次,却那么温暖动人,还有这充满希望的结局,我相信甜心是带着孩子去找孩子的妈妈了,然后她们三人幸福生活在一起,没有这么美好的结局,怎么能对得起看前面四分之三剧集带来的心理创伤。
看到女主写作想到伍尔夫的每位女性都应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确实,每位女性都应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Sugar应该有,Agnes也应该有……结尾停留在Sugar带着Sophie在火车站,其实希望能停留在她们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或者是美国,或者是某一处自由的英国乡村,有自由和风的味道,开始Sophie喜欢的探险。
经典:女主苍白的唇,以及看了很久才反应过来的男主是《IT狂人》里面的罗伊..... 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温软细语,春色无边。看似一步一步接近理想生活,最终只要一步不慎,立刻打回原形,感情哎那是没有的。我还真的以为他们会有好的结局。其实这个更像个百合片,女主和女配之间奇妙与放飞。女主和女孩之间教导与依存。最终会有个更好的结局吧。英剧的气质真美。
绛红是sugar的决心,雪白是Agnes的灵魂。sugar一遍遍写下复仇的计划,想象着男人喉管里涌出的鲜血。Agnes在玻璃上留下求救的信号,穿着白裙痛斥那些上流妇人的虚伪。这是一个女性互相拯救的故事。如果我已经睁开眼睛看见了这世界,如果我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谁都不能让我再次坠入黑暗。
不经意地又看了一部女性主义剧,但是关于时代、阶级、命运的探讨又让它远不止于女性的觉醒与成长,配乐和色调很好,很多人吐槽的苍白妆容估计是特定的年代剧中人物角色需要,不然剧组也不缺那一点化妆品…因为没看过原著对一些隐晦处理的细节不是很明白,但总体来说这部剧和一开始被吸引过来的译名一样很诗意。
除了略有删改,还原得很好(另外也说明还是看懂了大部分原著),sugar 没有想象中美,William 比想象中帅。那时候的妓女怀孕后要流产要堕胎真的很受罪很痛苦,书里的故事情节和电影对的上,但关于环境人物建筑物的描写则一个都对不上。原来omnibus 在那个时代是公共马车,我竟然还是以为是公交车也没想到说那个年代怎么可能有公交车呢?名字翻译得好文艺啊。
一部很好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会很冷门,也许是有裸的原因。跟简爱很类似的故事,但比简爱更真实更接近现实。也许我们都喜欢美好大团圆的结局。也许十年前我会觉得简爱更胜一筹,但是经过现实的碾压,我觉得酥糖才是现实版的简爱。简爱只存在于小说中,而生活中处处有酥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