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1972)

SleuthUP:2021-04-03

足迹

评分:8.4 导演:约瑟夫·L·曼凯维奇 编剧:安东尼·沙弗尼
主演:劳伦斯·奥利弗 / 迈克尔·凯恩 / 亚历克·考索恩 / John Matthews / Eve Channing / Teddy Martin
类型:悬疑 / 惊悚
片长:138分钟地区:英国 / 美国
语言:英语 / 意大利语
影片别名:侦察 / 侦探 / 双雄斗智
上映:1972-12-10(美国)
IMDb:tt0069281

足迹简介

有钱的侦探作家Andrew Wyke(劳伦斯·奥利弗 Laurence Olivier 饰)邀请了Milo Tindle(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来到了他富丽堂皇的家中。起初他们相谈甚欢,然而当Andrew指出他知道Milo是Andrew妻子的外遇对象 时,整个气氛开始变得诡异,充满了矛盾。Milo也气定神闲的告诉Andrew,他知道Andrew和一个妓女的风流韵事,并且Andrew的妻子正准备和他离婚。两人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Andrew提出要和Milo玩一个游戏,Milo答应了。故事的走向渐渐出乎意料......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约瑟夫·L·曼凯维奇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劳伦斯·奥利弗 / 迈克尔·凯恩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提名)约翰·阿狄森

简评

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玄乎,廉价的侦探题材,无论是这种“假亦真时真亦假”,矛盾激化的情节,还是这样的布景,配乐带来的氛围,在我看来都是一股浓浓的欧洲文艺作品酸腐的味道,过期几十年的文艺细胞到了七十年代换了个瓶就当陈酿的感觉,个人对英国电影的偏见,我认为他们的通病在这部电影里几乎都以我最觉得难受的形式拍出来了,看得很不爽

没看过《埃及艳后》《彗星美人》的人,直接来到曼凯维奇这部《足迹》。这种小岛模式的片一直是我的偏爱,加上极少的演员参演,从空间和人物的极简让观众更加集中精神地来观看这部电影。人偶的加入仿佛为电影加入了现场观众和价值评判。看的时候由于没有留意整片的长度,在一小时处以为影片就到此为止了,其实也很完整了,反而后半段的复仇颠覆了前半部的价值取向,这才是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

1、我的妻子…做爱时像个没劲的贝壳。这个比喻好出彩啊。2、家里居然装了个要付钱的闸机。3、年轻人打开珠宝盒的时候,老头来了句“摩西来到了福地”。这句台词也很赞。4、原名,查了一下,侦探或警犬的意思。5、70分钟左右,第三个角色登场,一个自称警察的人。6、这易容术,真是厉害。没有第三个角色。还是俩。

本片可謂藝高人膽大,通篇竟然一個封閉式空間展開故事。但看似限制的取景,沒有變得沉悶,大量中近景與特寫交織,中長焦鏡頭時不時配合插件的視角,令觀者對別墅的陳設有著清晰的認知,機關人偶佈置和華麗的裝飾搭配下頗有一種詭異陰森的氛圍,道具和室內裝潢亦體現出別墅主人空虛孤獨,聰明自負的心理。場面調度亦是精彩絕倫,空間關係圍繞兩個男主角你來我往,強弱對調的交鋒中展開,剪輯流暢合理,看似突兀的道具描寫,是暗示人物心理和情緒變化點睛之筆。勞倫斯奧利弗把老邁狡詐的作家演得活靈活現,他那似笑非笑的神情,撲朔迷離的眼神以及充滿心機的舉動演出角色老謀深算的個性,相比之下,邁克爾凱恩也演出了年輕人的衝動和迷茫,尤其那股無助的挫敗感體現得非常生動,兩人一搭一唱,唇槍舌戰猶如富有個性的兩個西部牛仔決鬥一般,令人大呼過癮。

远超预期的一部电影,这应该是仅有两个演员的单一场景舞台剧形式的电影所能做到的巅峰了,剧本多次反转,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丰富有趣,场景塑造也是十分的好,总的来说观影体验非常不错。当然这种两个人撑起来的电影演员的演技是影片的核心部分,本片中两位主演的表演真的都相当出彩,我个人更喜欢迈克尔凯恩的表现,感觉他的角色形象更丰满更有难度一些,当然两位主演的表演都对得起他们各自的奥斯卡提名。

非常神奇的片子,当你以为它很正常时,它开始诡异起来,当你以为它有点恐怖时,它开始幽默起来,当你以为一切都是认真的,才发现其实都是玩笑,当你以为只不过是场游戏,它的节奏又开始紧张兮兮。啊反转再反转,那么漫长,只有两个演员,我却看完了,一度快进想快点看完去看变7,最后还是被它信息量巨大的台词和针锋相对的对手戏所吸引了。有趣的是,扮演年轻人的迈克尔凯恩,三十多年后再度演出翻拍版,不过这一次扮演的是老绅士,人生是条贪食蛇,正如这部电影来来回回的这番折腾。还有影片中的布景道具等都好用心,老绅士的演技超一流。

各处情节的展开十分精妙,虽然前一个小时会觉得走的莫名其妙,但和后一个小时连起来也算合理。编剧对人心的把握十分精准,有机会看看裘德洛版吧,但是不觉得他能超过凯恩爷爷。PS哈姆雷特王子也会这么落魄,有点心酸,不过神级演技就是这样吧,自己就能随着时代进化,当观众说,我们不喜欢看50年代的戏剧了,他一下子就变成了70年代的室内剧贵族。

非常精彩。就一个场景,全靠演员的表演和台词撑起却一点不觉得乏味,138分内能反转过这么多次,每次都饱和有力,不到最后完全不知会结束在哪里。衰老与青春,老钱与新移民,逝去的爱与火热的爱,劣质侦探小说与真实刑事事件。(老钱家室内太好看了,当然要把那些娃娃都扔了)(凯恩年轻时怎么就是个老人样)

双雄斗智,三次游戏,三重反转,一次比一次更让人大呼意外,用玩偶道具充当观众的创意更是点睛之笔!现在的电影人醒醒吧,看看这部电影,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效,没有复杂多变的场景,没有燃烧脑细胞的叙事语言,单靠对白推进&演员表演的双重魅力,就叫人拍案叫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玩不起,就不要轻易开始一场游戏~~哦,对了,还有,你永远玩不过一个已经失去一切(女人、名誉、尊严)的男人?

面对责难与侮辱,释怀原谅是否是懦弱的遮羞布,还击是捍卫尊严的正确选择吗?宽容与自爱的界线究竟在哪里。如果预知自己会死,不知道理发师会不会仍然选择继续玩笑般的报复,但我确信作家还是会开出那一枪,因为理发师毁灭的是他精神世界里的生存根基。当一个人的尊严、事业、感情全部遭遇毁损,哪怕活下去也如同行尸走肉。

4/5 如果是舞台剧,2个演员2个多小时的演绎,我能打12/10分。但事实是,在短视频横行的2023,这138分钟我花了两天才看完,其中前一个小时(假警探出现前)完全没看进去,可能到后40-50分钟才进入状态,当然这是我的问题。两个演员的功力完美,所有玩偶的配合都恰到好处,即使这么不全面的看完电影,我也很难想象多年后不到90分钟的片子是怎么展现故事情节的。

『』如果你看到这条信息请不要再看任何评论了,看了就剧透。我看片之前只扫了几眼评价演技的短评,没想到即使这样也影响到了观影体验,在影片刚过半时就提前猜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谜底。三场游戏都很有看头,虽然并不涉及太多推理,但却是实打实的悬疑。摄影剪接在单一封闭空间里做到了上乘,两位演员靠话剧式的台词与表演拉开了充足的戏剧张力。而影片最大亮点则是道具和布景,那些妙趣横生的机械玩偶暗示着游戏至死的故事主线,仿佛故事中沉默的旁观者,在丰富画面和剧情细节的同时营造出了相当诡异和特别的气氛。

获得奖项

  • 第3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3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男演员
  •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主角 / 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
  • 第30届金球奖
    第30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1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1
  • 第2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2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or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Art Direction / 最佳摄影
  • 第18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18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Actor (Migliore Attore Strani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