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1983)
《阿信》(日语:おしん)是日本放送协会(NHK)自1983年4月4日至1984年3月31日播映的晨间小说连续剧,是1980年代最轰动的电视剧之一,共有297集,每集15分钟,是NHK电视部开播30周年纪念电视剧。该剧于日本国内首播期间的平均收视率是52.6%,为日本史上收视最高的日剧。而单集最高收视率是1983年11月12日(第186集)创下的62.9%(Video Research调查,关东地区)。该剧后来亦于全球63个国家与地区播放,当中包括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和埃及等地。另外还曾将第一部叙述阿信童年的故事拍成动画电影,1984年3月17日于日本上映。
剧情简介
《阿信》剧本由日本名编剧桥田寿贺子参照八佰伴创业史写成。该剧以明治年间山形县佃农谷村家的女儿阿信从7岁到84岁的生命为主线,讲述一个女人为了生存挣扎、奋斗、创业的故事。阿信是八佰伴创办人和田加津(日语:和田カツ)(与其夫和田良平共同创办八佰伴)的写照,也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女性创业者代名词。
《阿信》剧情进展方式是83岁的阿信外出旅行,回到过去曾生活过的地方回忆自己的一生。
桥田寿贺子与和田加津是邻居,桥田寿贺子因此把和田加津叫卖蔬菜等经验写入《阿信》剧本。2009年6月,和田加津之子和田一夫在东京都接受《今周刊》专访,说:“母亲的一生,并非全都与剧中的阿信一模一样。”
故事大纲
阿信一角由三名女演员分饰,整出剧集大致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演员 | 介绍 |
童年篇── 7至9岁,小林绫子饰 | 阿信生于明治33年(1900年)山形县的佃农家庭,一家十口生活极为困苦。阿信7岁那年被送去木材行当帮佣,木材行的女管家阿常处处苛待阿信,很多工作阿信都是一边流泪一边完成。出门帮佣前,奶奶送了阿信五毛钱作护身符,后来阿信被阿常怀疑偷了木材行的五毛钱,阿常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阿信的那五毛钱当作窃款没收。阿信一气之下逃离木材行,却在大风雪中迷途昏倒,幸得逃兵俊作搭救。俊作悉心照顾阿信,使阿信得以康复。俊作教导阿信要关爱别人,还教她读书写字、学算术;阿信在山上度过了半年美梦一般的生活。春天来临,俊作把心爱的口琴交给阿信,亲自送阿信下山,不料却被搜山的宪兵捉到并即时把他射杀。阿信抱着俊作的尸体嚎哭……阿信被宪兵带回宪兵所调查,然后被送回老家。家中仍然极度贫困,在阿力姐帮忙下,打听到酒田加贺屋打算请帮佣照顾婴孩,在未了解清楚加贺屋的决定前,阿信独自步行三日三夜前往酒田加贺屋。阿信坚毅的做事态度受到加贺屋老太太邦子的欣赏,虽然阿信是帮佣,老太却对阿信如孙子般看待。而与阿信同龄的加贺屋继承人加代透过几次机缘,与阿信有着姐妹般的情谊。 |
少女至成年篇── 16至46岁,田中裕子饰 | 阿信帮佣期间,老太太邦子教会阿信毛笔字、记账、茶道、插花、礼仪,转眼阿信到了16岁的花样年华。就读女校的加代则立志成为画家,对经营加贺屋生意兴趣缺缺。两人邂逅搞农民运动的年轻社会主义者高仓浩太。阿信和加代都对浩太有意思,浩太则对阿信有意思。浩太写信相约阿信一起到东京,加代发现后把信藏起来,并不顾家人反对偷偷赴约。阿信知道后伤心不已,又忘不了浩太。她拒绝了老太太撮合的婚事,并离开了加贺屋。回到老家老父作造对于阿信拒绝婚事非常愤怒,认为她没有顾及家中贫困的境况,准备把阿信卖给温泉妓院。大姐阿春因肺病被送回家。眼见阿信将要被卖到妓院,教导阿信要有一技之长以独立生活,因此临死前诉说自己心愿,并介绍阿信到东京找长谷川师傅学梳头。阿信为完成阿春心愿,在母亲协助下到达东京。得到长谷川师傅传授技艺,加上附近的酒家女染子等人支持,阿信开始发型师生活,四处帮人造发型,略有名气。阿信在东京重遇加代。知道浩太根本对加代无意思,浩太的冷淡对待亦使加代心灰意冷。加代妹妹急病去世。在阿信劝告下,加代想到自己成为加贺屋唯一的继承人,对浩太付出的感情也无结果,只好回酒田并答应家人安排的婚事。离开长谷川师傅独立的阿信,凭着美发技术打理生活,同时因染子等人认识被年轻实业家田仓龙三。龙三倾慕阿信,阿信却不感兴趣。后来阿信因浩太惹上官非,得龙三斡旋搭救才获释。阿信开始对龙三稍有好感。为了寄钱回山形老家建屋让哥哥庄治结婚,阿信没日没夜的工作以致病倒,住院期间都是龙三照顾阿信。最终阿信被龙三打动,两人在神社前悄悄举行了婚礼。婚后阿信搬到田仓商店居住。由于阿信的出身,田仓家上下都反对他们的亲事。籍着阿信的才干,老管家源右卫门及田仓老爷都慢慢承认阿信,唯独婆婆坚决反对。不久后,阿信父亲作造病重,阿信回山形老家见他最后一面。丧礼后,阿信到酒田探望加贺屋老太和加代,得知加代的丈夫在外头和艺妓有了私生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军需品需求下降,田仓商店面临经营危机。阿信赚钱帮补家计,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却伤害了龙三的自尊心,婚姻也出现危机。但阿信为了生活,把店中的布料拿去浅草摆地摊抛售,却受地痞欺侮,流氓老大阿健出面解危,顺利卖清仓存布疋。阿信用卖布的钱与龙三经营童装生意,长子阿雄也在这段期间诞生。童装生意越做越好,龙三急功近利,不理会阿信反对,孤注一摘,抵押借贷建造厂房。可惜一场关东大地震,新建的成衣工厂全毁,源右卫门为救阿雄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一家三口走投无路,只好回到龙三的故乡佐贺。阿信在佐贺的生活宛如地狱,婆婆阿清看不起阿信的出身而对她百般刁难。阿信企图带阿雄回东京找美发师傅一起再次发展美发事业,不料走漏风声,被龙三拦下时意外撞伤陷入昏迷,背部以至手臂严重受伤。经医生治疗后右手不能发力,阿信只好留下来养伤。后来,阿信怀孕期间因婆婆的偏见与刁难导致营养不良,加上种田操劳,长女阿爱夭折。阿信对婆家彻底死心,带阿雄回到东京,右手却因在佐贺受伤而无法再做头发。借着小健帮忙,阿信带着阿雄摆路边摊。后来因小健过于热心,被小健的太太误会二人有染,阿信只好带着阿雄回山形老家。回到山形,阿信眼见母亲受尽哥哥庄治埋怨,决定再次打工。其间阿信收到加贺号老太病重的消息,立即前往探望。老太过世,千代得知阿信的遭遇,决定让阿信用加贺号一间暂时空置的铺头做生意,于是阿信开始办小饭馆。由于阿信的饭店经常被醉酒客人捣乱,醉酒客人又经常对阿信毛手毛脚,浩太极力反对阿信继续经营饭店。最后经由浩太位在伊势的亲戚阿久婆的帮助,阿信开始卖鱼。阿信凭过去的工作经验,以独特手法卖鱼,生意非常好。阿久婆了解到阿信的能力,希望资助阿信开鱼店。一场猛烈风暴,龙三在佐贺的田及开垦的地都化为乌有,事业发展无路。心灰意冷的龙三,感到前路茫茫,打算到伊势和阿信见一面,再到东北重新上路。但一家三口重逢后,龙三看到阿信卖鱼如此辛苦,深受感动,决定留下,二人重新开始互相扶持的生活。重逢后,龙三和阿信合力经营鱼店,生活安定。不经不觉到了阿雄入读小学的日子,阿信请母亲到伊势参加入学礼。同时阿信再度怀孕,母亲留下照顾阿信,四人过着短暂而幸福的生活。阿信次子阿仁出生后不久,阿信母亲证实患上白血病,不久病死。加贺屋倒闭,加代去世,阿信收养了加代遗孤希望。几年后,阿雄即将上中学,阿仁和希望亦快要上小学。一日,小健被委托把远房亲戚小初卖到大阪的妓院,途中到伊势探望阿信。阿信不忍女孩被卖到妓院,于是收留小初当女佣,阿信亦将小初视如己出,加上次女阿祯诞生,阿信和龙三抚育五个孩子,努力地经营鱼店。平静幸福的日子却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随着中日战争爆发,日本的食物及日用品越来越缺乏,鱼店生意越来越艰难。龙三籍着与当军官的二哥龟次郎的关系,使田仓鱼店成为军队鲜鱼供应商,生活尚算有保障。后来,龙三更渐渐投入军需市场,结束鱼店并开设工场制作鱼类制品及纺织品供应给军部。在军部协助下,在这个艰难的时期阿信一家物质不缺,甚至可以搬到大宅居住,生活无忧,但阿信对龙三如此依赖军队感到非常不安 。随着时日,小初与阿雄的感情越加深厚。另一方面,阿雄渐渐对战争抱正面态度,令阿信非常忧虑。太平洋战争爆发,阿雄被征召入伍,最终与小初相誓信守的阿雄在菲律宾吕宋岛战死,全身投入军需市场的龙三也随着日本战败而自杀身亡。 |
成年至晚年篇── 50至84岁,乙羽信子饰 | 战后的阿信,与阿仁、希望沿街叫卖,贩售鱼和蔬菜,在阿信50岁那年开始经营田仓商店。对陶艺有兴趣的希望选择离家找陶艺师傅学习技艺。阿仁结识妻子道子,道子父亲提出建议:田仓商店应改建为超级市场,同时贩售各类生活用品以及服装,获取更多利润。阿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鱼和蔬菜才是田仓商店的本业。但最终敌不过时代潮流,超级市场确实有其发展性,阿信决定放手一搏。过了30年,田仓家将商店经营得有声有色,陆续开了16家分店。到了昭和57年(1982年),阿仁在阿信的生日餐会上提出开第17家分店的想法,但新分店开幕却会造成浩太家族企业重大损失,阿仁不顾阿信的反对坚持实行计划,阿信觉得阿仁的性格乃耳濡目染,是自己从前为了钱拼命工作,造成阿仁唯利是图而不懂得关爱他人的个性,就决定在第17家店开幕当天选择出外旅行,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否哪里走错了。陪伴阿信旅行的,是成了优秀陶艺家希望的独子阿圭(加代的孙子,阿信的养孙)。旅行归来,田仓家已是内忧外患:阿仁与道子感情不睦,道子也十分不谅解阿信突然离家;第17家店受大型超市扩展影响,处境堪虞。浩太的儿子决定将自家商店让给大型超市,如此一来田仓商店面对大型超市可说是毫无竞争力,成立新商店向银行的贷款将会造成田仓家破产。阿仁恳求浩太帮忙,而阿信却对浩太提出了跟阿仁相反的方案。原来阿信觉得阿仁事业太顺遂,借此机会让田仓超商跌进谷底,对阿仁本人和田仓家族是有利无害的。最终在田仓家破产前,浩太说服开大型超市的朋友接收田仓家的新商店,危机总算解决。经此一役,阿仁夫妇重修旧好,田仓家更和睦齐心。与阿信一同走过八十多年人生路程的,包括她的父母亲、加贺屋老太太邦子和小姐加代、教授她理发技艺的长谷川师傅,经常照顾她的阿健、阿久婆,还有她的丈夫龙三、长子阿雄、希望的妻子百合等等,都魂归黄土了。此时,陪伴阿信同看夕阳余晖的,是她在16岁时于酒田邂逅的浩太。 |
演员表
※【】中为中视播映版的部分人名翻译,和原文有所差异
阿信
演员 | 角色 | 剧中年龄 | 粤语配音(无线电视) | 国语配音 |
小林绫子 | 谷村信(童年) | 童年期(7~9岁) | 孙明贞 | 刘香君 |
田中裕子 | 谷村信田仓信(婚后从夫姓田仓)(成年) | 少女〜成年期(16~46岁) | 曾庆珏 | 林芳雪 |
乙羽信子 | 田仓信(老年) | 中年〜老年期(50~84岁) | 曾庆珏 | 崔帼夫 |
谷村家
演员 | 角色 | 介绍/昵称/关系/职业 | 粤语配音(无线电视) |
泉平子 | 谷村藤 | 阿信的母亲 | 周婉侣 |
伊东四朗 | 谷村作造 | 阿信的父亲 | 冯锦伦 |
大路三千绪 | 谷村中 | 阿信的奶奶 | 姚天丽 |
佐野大辅 吉冈祐一 | 谷村庄治 | 阿信的哥哥 | 袁淑珍(童年) 冯锦堂(成年前期)卢国权(成年后期) |
渡边绘理子 | 谷村寅 | 庄治的妻子 | 林丹凤 |
仙道敦子 千野弘美 | 谷村春 | 阿信的大姐 | 黄丽芳 |
长谷川真由美 古坂るみ子 | 谷村光 | 阿信的二姊 | |
住吉真沙树 小林彻也 | 谷村正助 | 阿信的弟弟 | |
片桐尚美 键本景子 | 谷村こう | 阿信的妹妹 | |
柳美帆 | 谷村すみ | 阿信最小的的妹妹 |
田仓家
演员 | 角色 | 介绍/昵称/关系/职业 | 粤语配音(无线电视) |
并树史朗(日语:並樹史朗) (当时艺名:并木史朗) | 田仓龙三 | 阿信的丈夫 | 张炳强 |
高森和子 | 田仓清 | 阿信的婆婆 | 方焕兰 |
北村和夫 | 田仓大五郎 | 阿信的公公 | 张英才(前期)金雷(后期) |
北村总一郎 | 田仓福太郎 | 龙三的大哥 | 卢国权 |
观世叶子 | 田仓恒子 | 福太郎的妻子 | 孙明贞 |
成濑正 | 田仓龟次郎 | 龙三的二哥 | |
长谷直美 | 笃子 | 龙三之妹 | 袁淑珍 |
今福将雄 | 今村源右卫门 | 龙三的管家 | 周鸾 |
伊藤毅 萩堂让二 山野礼央 槙浩 松田洋治 富家规政 | 田仓雄 | 阿信的大儿子 | 冯锦堂 |
望月匡贵 内田慎一 山下真司高桥悦史 | 田仓仁 | 阿信的二儿子 | 冯志润(少年)黄兆强(成年、中年) |
田中美佐子 浅茅阳子 | 川部道子 田仓道子 | 阿仁的妻子 | 方焕兰 |
宫本宗明 | 田仓刚 | 阿仁的大儿子,阿信的长孙 | 卢国权 |
景山真弓 | 田仓幸子 | 小刚的妻子 | |
永山纯一 | 田仓进 | 小刚的大儿子,阿信的曾孙 | |
铃木美江 | 田仓茜 | 阿仁的大女儿,阿信的大孙女 | 袁淑珍 |
川上麻衣子 | 田仓绿 | 阿仁的二女儿,阿信的小孙女 | 梁致盈 |
野竹和子 山下阳子 浅沼友纪子吉野佳子 | 田仓祯 崎田祯 | 阿信的二女儿 | 乐蔚(少年)区瑞华(中年) |
渡边宽二 桐原史雄 | 崎田辰则 | 阿祯的丈夫 | 林保全(成年)梅欣(中年) |
上中遥 长岛裕子 田中好子佐佐木爱 | 田仓初子(中视版译作小初) | 阿信的养女 | 黄丽芳(童年、少年、成年) 姚天丽(中年) |
加贺屋(八代家)
演员 | 角色 | 介绍/昵称/关系/职业 | 粤语配音(无线电视) |
志喜屋文 东照美 | 八代加代 | 希望的母亲 | 周婉侣 |
森笃夫 | 八代政男 | 希望的父亲 | |
宫城望 大冢千佳 | 八代小夜 | 加代的妹妹 | 乐蔚 |
长冈辉子 | 八代邦 | 加代的奶奶 | 林丹凤 |
小林千登势 | 八代美乃 | 加代的母亲 | 黄丽芳 |
石田太郎 | 八代清太郎 | 加代的父亲 | 黄兆强 |
大渊贵人 萩原等司 盐屋智章 野村万之丞 | 八代希望(台湾译作希平) | 加代的儿子阿信的养子 | 梁耀昌(成年) 梁晓峰(中年) |
丘山未央 寺田路惠 | 八代百合 | 希望的妻子阿圭的母亲 | 梁致盈 |
岩渊健 大桥吾郎 | 八代圭 | 希望的儿子(中视版译作嘉雄)阿信的养孙 | 林保全(成年) |
其他
演员 | 角色 | 介绍/昵称/关系/职业 | 粤语配音(无线电视) |
平泉成 | 中川军次 | 阿信最初工作的地方,中川木材店的主人 | 卢国权 |
今出川西纪 | 中川きん | 中川军次的妻子 | 区瑞华 |
丸山裕子 | 阿常 | 阿信最初工作的地方,木材店的佣人 | 林丹凤 |
光石研 | 定次 | 阿信最初工作的地方,木材店的学徒 | 冯志润 |
三上宽 | 松田 | 阿信的小学老师 | 梁耀昌 |
中村雅俊 | 俊作 | 逃兵,和阿信共渡过一个冬天,指导阿信念书;后被宪兵发现,为救阿信而遭击毙 | 张炳强 |
大久保正信 | 松造 | 周鸾 | |
渡濑恒彦 | 高仓浩太并木浩太 | 阿信的初恋情人,积极社运份子 | 黄健强 |
片冈静香 | 并木香子 | 并木浩太的妻子 | |
长谷川哲夫 | 并木宗男 | 并木浩太的长子 | |
渡边美佐子 | 長谷川多香 | 阿信的美发老师 | 区瑞华 |
葛兹石松 | 中泽健 | 东京的角头老大,非常照顾阿信 | 梁晓峰 |
日向明子 | 染子 | 咖啡店女侍,阿信最初的美发客人 | 姚天丽 |
赤木春惠 | 神山久 | 伊势渔民,浩太的姨母,阿信初到伊势时帮助她建立卖鱼事业。 | 姚天丽 |
齐藤洋介 | 川村清一 | 雄的战友,曾向初子提亲,后被发现为放高利贷者 | 冯锦伦-->黄健强 |
大友柳太朗 | 荣造 | 希望的陶艺师父 | |
金田明夫 | 平野 | 阿信的姐姐阿春的工厂监工 | 张炳强 |
长门裕之 | 川部仙造 | 道子的父亲 | |
今井和子 | 川部波江 | 道子的母亲 |
剧中旁白
演员 | 角色 | 介绍/昵称/关系/职业 | 粤语配音(无线电视) |
奈良冈朋子 | 旁白 | 于完结篇中以路人角色身份登场 | 源家祥 (改由男声旁白) |
工作人员
- 剧本:桥田寿贺子
- 音乐:坂田晃一
- 制作:冈本由纪子
- 导演:江口浩之、小林平八郎、竹本稔、望月良雄、一柳邦久、吉村文孝、江端二郎、大木一史、秋山茂树
- 山形方言指导:芝田阳子
- 酒田方言指导:大久保正信
- 佐贺方言指导:吉冈节子
- 岛原方言指导:山田孝子
- 书法指导:星富恵子
- 武打指导:林邦史朗
- 茶道指导:戸田宗安
- 美术设计:田坂光善
- 摄影:冲中正悦
歌曲
- 日本 (1983年首播)
曲序 | 曲目 |
---|---|
1. | 夏日最后的蔷薇(日语:夏の名残のばら)(爱尔兰民谣) |
- 香港
- 无线电视TVB (1984年首播)
曲序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
1. | 信(主题曲) | 郑国江 | 林敏怡 | 翁倩玉 |
- 亚洲电视 (1995年播映,第二次在香港播放)
曲序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
1. | 永远相信(主题曲) | 姚若龙 | 许愿/赵增熹 | 翁倩玉 |
- 台湾
- 中视 (1994年首播)
曲序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编曲 | 演唱 |
---|---|---|---|---|---|
1. | 永远相信(主题曲) | 姚若龙 | 许愿/赵增熹 | 翁倩玉 | |
2. | 感恩的心(片尾曲) | 陈乐融 | 陈志远 | 陈志远 | 欧阳菲菲 |
3. | 哭过笑过爱过(片尾曲) | 陈乐融 | 陈志远 | 陈志远 | 姜育恒 |
日本以外播映
香港
香港方面,无线电视于1984年在翡翠台下午妇女节目《妇女新姿》时段播出《阿信》粤语配音版,据说是当年无线主席邵逸夫在看过该剧之后大受感动,故决定引入并作为《妇女新姿》短剧播出;及后因大受欢迎,而在翡翠台晚上综艺节目《欢乐今宵》时段内重播,牵掀起了全港的“阿信热潮”;本剧一天内在同一频道播放两次,创下当年电视纪录。无线电视播放《阿信》的粤语主题曲《信》,由林敏怡作曲、郑国江作词、旅日台籍歌星翁倩玉主唱,歌词中“谁会珍惜当你还拥有,将要逝去总想挽留”及“命运是对手永不低头”至今仍流行在粤语社会;片尾曲则是《爱的奉献》。而本剧在香港开始播放的同时(1984年),本剧的原型八佰伴就以“阿信所创办的百货公司”作为噱头,于1985年沙田新城市广场开设第一家香港八佰伴,之后并大规模进入香港市场,一度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百货公司。
《阿信》在翡翠台《妇女新姿》时段播出是首播,《欢乐今宵》时段播出是重播;此也是以《新姿剧场》为名的下午2时播放日剧时段。于《阿信》播放完毕后,紧接播放《酱油的女儿阿香》。无线配音版也深得观众喜爱,孙明贞、曾庆珏、林保全等配音员也大受欢迎,同时为无线的配音水准得到大众专业评价。
1995年,亚洲电视购得《阿信》香港播映权,于是《阿信》在香港地区再度播映,并作为本港台第一线剧集于晚上六点半播出,主题曲则改为翁倩玉主唱的《永远相信》。
2015年,无线再次购得《阿信》香港播映权,于日剧台重播,沿用1984年无线配音版本。
台湾
《阿信》在台湾是由中国电视公司(中视)首播,首播期间为1994年5月27日至1994年11月1日,首播时采用双语播出,主声道为国语配音,副声道为日语原音;原被排在台湾时间每周五21:30播出,每集播90~120分钟。
1994年7月14日,中视临时决定,《阿信》自1994年7月18日起和台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20:00—21:00首播的美国电视系列剧《新超人》交换时段(当年《新超人》为7月8日上档播出),改为台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20:00—21:00首播。中视此项决定的原因是:原被排定1994年7月25日起台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20:00—21:00首播(亦即承接《新超人》原时段)的日本电视台50集日剧《西游记》(堺正章版本)因只收到26集而来不及配音,每集从翻译到录制国语配音至少需要两个工作天;而且截至1994年7月14日,《阿信》还有65集尚未首播,如果仍排在台湾时间每周五21:30开播就得继续播一年才能播毕,放在台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20:00—21:00首播能加速消化库存;《西游记》第1集首播时间被排定为1994年7月22日起台湾时间每周五21:30。《新超人》播出时段从1994年7月23日开始更改为每周六21:30,由于交换时段之前是播到第6集,因此7月23日周六21:30是从第7集开始播放。《阿信》从此成为台湾第一部双语播出的八点档电视剧,也是第一部登上台湾八点档的日剧。
《阿信》凭着本身感动人心的剧情,搭配翁倩玉主唱的国语主题曲〈永远相信〉(姚若龙作词,许愿、赵增熹作曲)以及欧阳菲菲主唱的国语片尾曲〈感恩的心〉(陈乐融作词,陈志远作曲),成为当时台湾著名的境外电视剧。随着《阿信》在台湾地区收视率居高不下,〈永远相信〉与〈感恩的心〉已成了家家户户所熟悉的歌曲;所以当中视突然将片尾曲换成姜育恒主唱的〈哭过笑过爱过〉(陈乐融作词,陈志远作曲)时,一度遭到许多忠实戏迷们的不满与抗议。
中视文化公司出版《阿信》观众观后感文集《阿信:至深的爱》(裘恩伟总编辑,1994年10月初版,ISBN 978-957-99746-0-8),中视董事长吴俊才与中视总经理石永贵写序,内文分为〈灵魂深处的回音〉、〈阿信讲座〉、〈阿信精神清香处处〉、〈卷起媒体旋风〉、〈观众热情来函〉等五大部分,共收录林良、梅新、陶晓清、吴淡如、谢鹏雄、周玉蔻、倪敏然、林照真等人的观后感文章与《大成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日剧“阿信”是“文化侵略”吗?〉。中视文化公司另有出版《阿信征文选集》(裘恩伟总编辑,1994年11月初版,ISBN 978-957-99746-1-5)。有线电视频道方面,则是由纬来日本台购入,以原音版播出。
1997年10月30日14:30,中视在台北凯悦大饭店举行开播28周年茶会,中视新闻当家主播沈春华主持,蓝心湄、李宗盛、苏慧伦与红色警戒乐团现场演唱,中视八点档连续剧《大姐当家》女主角孙翠凤及男主角翁家明现场合唱〈四季红〉,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按钮启用中视第四代商标与“中国电视公司”六字的中圆体标准字;茶会最后,演艺经纪人夏玉顺旗下艺人陈德容、马景涛、涂善妮、蔡佳虹、张瑞竹、葛蕾、艾伟、伊正等艺人合唱〈感恩的心〉,代表希望中视八点档连续剧收视率能与《阿信》一样年年长红。
2008年3月25日至2008年6月2日(同年6月3日20:00-20:25播出完结篇),台湾时间每周一至周四20:00—22:00,中视无线台再度以双语播映该剧,主声道为国语配音,副声道为台语配音;隔天13:00—15:00重播时,主声道为台语配音,副声道为国语配音。由于版权问题,国语主题曲改成《感恩的心》,重新编曲之后改由杨培安主唱。台语片尾曲《酸风柳树》(澎恰恰作词,澎恰恰作曲),也是杨培安主唱。
2013年11月18日至2014年,台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19:30—20:00,民间全民电视公司(民视)于民视无线台以双语(主声道为国语)播映该剧,因台湾优生以“优生硅晶”系列产品冠名赞助而以《优生硅晶剧场:阿信》为该剧标题。国语主题曲同样为2008年中视版本,由杨培安主唱之《感恩的心》。由于版权问题,2013年11月27日起,中华电信MOD用户无法收看该剧,台湾互动电视公司以其他节目覆盖该剧。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方面,1985年,夏普与柯尼卡联合赞助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该剧,播出版本为中央电视台译制的普通话配音版,片名《阿信》;片头及片尾均保留使用日本原版,并无自行制作的主题曲及片尾曲。为阿信配音的大陆配音员张桂兰为此获得飞天奖最佳配音奖,旁白则由林如担纲。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几乎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收视率高达80%。
2007年,湖南卫视重播该剧,播出的版本是中视的国语配音版,主题曲改为纪敏佳主唱的《永远相信》重新编曲版。
伊朗
伊朗方面,该剧最高收视率超过90%,使“Oshin”(阿信)一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日本的代名词。为了符合伊斯兰教的道德规范,该剧在伊朗播映时,一些有关男女接触的片段因被认为是“猥亵”而被剪掉。伊朗与阿富汗播映的是波斯语配音版。
播出时间
首播 | |||
所在地 | 播映日期 | 频道 | 播出时间 |
---|---|---|---|
英属香港 | 1984年9月30日 | 无线电视翡翠台 | |
1995年 | 亚洲电视本港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8:30-19:30 | |
台湾 | 1994年5月27日 | 中国电视公司 | 每周五 21:30 |
2013年11月18日 | 民视无线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9:30-20:00 | |
2014年6月2日 | 东森戏剧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7:00-18:00 | |
2015年1月5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9:00-21:00 | |
2015年2月18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三 19:00-22:00 | |
2015年2月19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9:00-21:00 | |
2015年2月24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9:59-20:59 | |
2016年2月11日 | 东森戏剧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8:00-20:00 | |
香港 | 2015年4月6日 | TVB日剧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3:30-14:00 |
重播 | |||
台湾 | 2004年1月21日 | 纬来日本台 | 每周二至周五 08:00-09:00 |
2004年11月1日 | 纬来日本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6:00-17:00 | |
2005年7月21日 | 纬来日本台 | 每周一至周五 08:00-09:00 | |
2013年11月19日 | 民视无线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1:30-12:00 | |
2014年6月3日 | 东森戏剧台 | 每周一至周五 07:00-08:00 | |
2014年6月3日 | 东森戏剧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2:00-13:00 | |
2015年1月6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二至周六 00:00-02:00 | |
2015年2月19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四 00:00-03:00 | |
2015年2月20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二至周六 00:00-02:00 | |
2015年1月6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08:00-10:00 | |
2015年2月19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四 07:00-10:00 | |
2015年2月20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08:00-10:00 | |
2015年1月6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3:00-15:00 | |
2015年2月19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四 12:00-15:00 | |
2015年2月20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3:00-15:00 | |
2015年2月25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二至周六 00:00-01:00 | |
2015年2月25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09:00-10:00 | |
2015年2月25日 | 东森综合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3:00-14:00 | |
2016年2月12日 | 东森戏剧台 | 每周一至周五 14:00-16:00 |
收视率
民视
播映日期 | 周数 | 平均收视率 | 集数 | 备注 |
---|---|---|---|---|
2013年11月18日-11月22日 | 1 | 1.81 | 01-05 | 首播由优生硅晶冠名赞助,更改为《优生硅晶剧场:阿信》。 |
2013年11月25日-11月29日 | 2 | 2.14 | 06-10 | |
2013年12月2日-12月6日 | 3 | 2.24 | 11-15 | |
2013年12月9日-12月13日 | 4 | 2.48 | 16-20 | |
2013年12月16日-12月20日 | 5 | 2.77 | 21-25 | |
2013年12月23日-12月27日 | 6 | 2.79 | 26-30 | |
2013年12月30日-2014年1月3日 | 7 | 2.64 | 31-35 | |
2014年1月6日-1月10日 | 8 | 2.81 | 36-40 | |
2014年1月13日-1月17日 | 9 | 2.66 | 41-45 | |
2014年1月20日-1月24日 | 10 | 2.62 | 46-50 | |
2014年1月27日-1月31日 | 11 | 2.29 | 51-54 | 2014/01/30除夕暂停一次,因要播除夕特别节目《民视第一发发发:爱妮雅恭喜发财好运到》 |
2014年2月3日-2月7日 | 12 | 2.62 | 55-59 | |
2014年2月10日-2月14日 | 13 | 2.90 | 60-64 | |
2014年2月17日-2月21日 | 14 | 3.05 | 65-69 | |
2014年2月24日-2月28日 | 15 | 2.95 | 70-74 | |
2014年3月3日-3月7日 | 16 | 2.94 | 75-79 | |
2014年3月10日-3月14日 | 17 | 3.16 | 80-84 | |
2014年3月17日-3月21日 | 18 | 3.13 | 85-89 | |
2014年3月24日-3月28日 | 19 | 2.99 | 90-94 | |
2014年3月31日-4月4日 | 20 | 3.09 | 95-99 | |
2014年4月7日-4月11日 | 21 | 3.04 | 100-104 | |
2014年4月14日-4月18日 | 22 | 3.09 | 105-109 | |
2014年4月21日-4月25日 | 23 | 3.11 | 110-114 | |
2014年4月28日-5月2日 | 24 | 2.97 | 115-119 | |
2014年5月5日-5月9日 | 25 | 3.24 | 120-124 | |
2014年5月12日-5月16日 | 26 | 3.21 | 125-129 | |
2014年5月19日-5月23日 | 27 | 3.27 | 130-134 | |
2014年5月26日-5月30日 | 28 | 2.83 | 135-139 | |
2014年6月2日-6月6日 | 29 | 2.59 | 140-144 | |
2014年6月9日-6月13日 | 30 | 2.78 | 145-149 | |
2014年6月16日-6月20日 | 31 | 2.64 | 150-154 | |
2014年6月23日-6月27日 | 32 | 2.52 | 155-159 | |
2014年6月30日-7月4日 | 33 | 2.50 | 160-164 | |
2014年7月7日-7月11日 | 34 | 2.30 | 165-169 | |
2014年7月14日-7月18日 | 35 | 2.43 | 170-174 | |
2014年7月21日-7月25日 | 36 | 2.55 | 175-179 | |
2014年7月28日-8月1日 | 37 | 2.31 | 180-184 | |
2014年8月4日-8月8日 | 38 | 2.24 | 185-189 | |
2014年8月11日-8月15日 | 39 | 2.64 | 190-194 | |
2014年8月18日-8月22日 | 40 | 2.56 | 195-199 | |
平均收视 | - | - |
- 一集时长半小时(连广告)
由AGB尼尔森调查,调查范围是四岁以上收看电视之观众。
- 资料来源:中时娱乐、凯络媒体周报
东森
播映日期 | 周数 | 平均收视率 | 集数 | 备注 |
---|---|---|---|---|
2014年5月8日-2014年5月9日 | 1 | 0.69 | 01-02 | 首播 |
2014年5月12日-2014年5月16日 | 2 | 0.67 | 03-07 | |
2014年5月19日-2014年5月23日 | 3 | 0.69 | 08-12 | |
2014年5月26日-2014年5月30日 | 4 | 0.77 | 13-17 | |
2014年6月2日-2014年6月6日 | 5 | 0.67 | 18-22 | |
2014年6月9日-2014年6月13日 | 6 | 0.87 | 23-27 | |
2014年6月16日-2014年6月20日 | 7 | 1.07 | 28-32 | |
2014年6月23日-2014年6月27日 | 8 | 1.26 | 33-37 | |
2014年6月30日-2014年7月4日 | 9 | 1.05 | 38-42 | |
2014年7月7日-2014年7月11日 | 10 | 0.99 | 43-47 | |
2014年7月14日-2014年7月18日 | 11 | 1.00 | 48-52 | |
2014年7月21日-2014年7月25日 | 12 | 1.08 | 53-57 | |
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1日 | 13 | 0.98 | 58-62 | |
2014年8月4日-2014年8月8日 | 14 | 1.00 | 63-67 | |
2014年8月11日-2014年8月15日 | 15 | 1.08 | 68-72 | |
2014年8月18日-2014年8月22日 | 16 | 1.00 | 73-77 | |
2014年8月25日-2014年8月29日 | 17 | 1.00 | 78-82 | |
2014年9月1日-2014年9月5日 | 18 | 1.00 | 83-87 | |
2014年9月8日-2014年9月12日 | 17 | 1.00 | 88-92 | |
2014年9月15日-2014年9月19日 | 18 | 1.00 | 93-97 | |
2014年9月22日-2014年9月23日 | 19 | 98-99 | ||
平均收视 | - | - |
- 一集时一小时(连广告)
由AGB尼尔森调查,调查范围是四岁以上收看电视之观众。
- 资料来源:中时娱乐、凯络媒体周报
节目的变迁
台湾 中视 每周一至周四 20:00 - 22:00 | ||
---|---|---|
接档 | 阿信(2008年3月25日-2008年6月2日) | 被接档 |
聊斋奇女子(2007年12月27日-2008年2月11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2008年2月12日-2008年3月24日) | 六个孩子(2008年6月3日-2008年9月4日) |
台湾 民视无线台 每周一至周五 19:30 - 20:00 | ||
---|---|---|
接档 | 优生硅晶剧场:阿信(2013年11月18日-2014年8月22日) | 被接档 |
八仙过海(2013年7月29日-2013年11月15日) | 仙狐奇缘(2014年8月25日-2015年3月6日) |
台湾 东森戏剧台 每周一至周五 19:00 - 20:00 | ||
---|---|---|
接档 | 阿信(2014年5月7日-2014年9月12日) | 被接档 |
- | 不能没有你(2014年9月15日-2014年11月15日) | |
每周一至周五 18:00 - 19:00 | ||
奇皇后(2014年6月5日-2014年9月12日) | 阿信(2014年9月15日-2014年9月23日) | 陆贞传奇(2014年9月24日-2014年11月25日) |
糸子的洋装店(2016年1月6日-2016年2月10日) | 阿信(2016年2月11日-2016年4月20日) | 战国三公主(2016年4月20日 - 2016年5月19日) |
台湾 东森综合台 每周一至周五 19:00 - 21:00 除夕(2月18日)连播三小时 | ||
---|---|---|
接档 | 阿信(2015年1月5日-2015年2月23日) | 被接档 |
一代名伎黄真伊(2014年12月12日-2015年1月2日) | 就是要你爱上我 (2015年2月24日 - 2015年3月19日) | |
每周一至周五 20:00 - 21:00 | ||
- | 阿信 (2015年2月24日 - 2015年3月31日) | 为爱而生张玉贞(2015年4月1日-2015年5月18日) |
番外篇
番外篇《另一个阿信》(もうひとりのおしん)于1983年8月15日起连播六天,其间连续剧则中断播出。
演出者
大桥吾郎、小林绫子、桥田寿贺子、小木新造等
工作人员
- 音乐:坂田晃一
- 协力:山形县酒田市、大江町、立川町、中山町、西川町、山边町、海老原保翠、丹羽常男、深瀬清美
- 制作:冈本由纪子
- 美术:田坂光善
- 技术:设乐国雄、金光正一、田村博、冲中正悦
- 效果:林幸夫
- 记录:松田和子
- 构成:秋山茂树、吉村文孝
播映日、副标题
各集 | 播出日期 | 标题 |
---|---|---|
1 | 1983/08/15(一) | いろりのまわりに家族がいた |
2 | 1983/08/16(二) | めしはいつも大根めし |
3 | 1983/08/17(三) | 女は一生动きづめ |
4 | 1983/08/18(四) | 夏も冬も着たきりすずめ |
5 | 1983/08/19(五) | ことばは国の手形 |
6 | 1983/08/20(六) | 日本中のおしんたちへ |
小说版
年份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
1983年 | 《おしん》第一卷(奉公篇) | 桥田寿贺子 |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 ISBN 4140051108 |
1983年 | 《おしん》第二卷(结婚篇) | 桥田寿贺子 |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 ISBN 4140051116 |
1983年 | 《おしん》第三卷(流浪篇) | 桥田寿贺子 |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 ISBN 4140051124 |
1983年 | 《おしん》第四卷(战后篇) | 桥 田寿贺子 |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 ISBN 4140051132 |
电影版
为迎接电视剧版播出三十周年,日本Sedic电影公司决定将故事搬上大银幕,并于2013年10月12日在日本上映。
- 竹本稔 导演
- 江口浩之 Hiroyuki Eguchi导演
- 田中裕子 Yûko Tanaka演员
- 小林绫子 Ayako Kobayashi演员
- 乙羽信子 Nobuko Otowa演员
- 泉品子 Pinko Izumi演员
简评
四星半,人在世上怎么能那么苦,阿信就像坚韧的稻谷,一次次被捶打一次次爬起来,阿信从出生开始遇到的男人都在让她吃苦,远离男人保平安。田中裕子把中青年信子演的好好,晚年不知道是被自私儿子逼的,老年的阿信成为了她最讨厌的那种妇人。哎,好憋屈的剧,从头憋到尾,连原型的八佰伴在信去世后也出让产权了,去TD的世界
好多年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还记得当年是跟大长今一起连起来看的,都讲的女性。现在回忆起来也是记忆尤深,几年以前看苍穹之昴的时候,发现慈禧的扮演者居然是田中裕子,是熟悉的阿信,是真的美。虽然近20年以前看的这部电视剧,但是阿信那种在旧社会当中不屈不挠,努力挣扎拼搏寻求真爱的精神和善良宽容的品质,真的是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也许就是兼具教育意义的所在吧!又让我想到了暖春。
这么多年过去了,阿信的精神依然激励着许多人,某种意义上,阿信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时代的象征,她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放弃,永远可以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三个阿信都演的太好了,从此田中裕子就是我心中最美的日本人。(很想知道做oshin这首主题曲的音乐家是哪一位)
经典日剧。上一次回顾是在2009年,主要在剧情,这次想关注社会背景。剧情开始的时间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也是在这一年昭和天皇出生(巧合吗?)。整个20世纪日本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代。电视剧以阿信(日本山行县一个普通佃户的女儿)一生的奋斗经历向观众展现了普通日本人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改变贫困生活,对社会新思潮的看法,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珍惜。(此剧在80年代中期由中央台引进,译制,配音。配音导演与电视剧《红楼梦》配音导演是同一个人吴珊,感谢幕后工作人员,两部剧都十分经典。)
还不错,小阿信还蛮可爱的,长大的阿信也蛮清纯气质的,虽说是底层女性奋斗的故事,但是怎么说呢,女主光环开太大了(不过好像是真人改编)那只能说是女主很幸运,而且她抓住了每一次进步的机会。她爸爸哥哥真是废物,不断的剥削压迫阿信,她自己也心甘情愿的被剥削被压迫,看似自己变成了新女性,其实骨子里还是男人的附属品,哎
.5 102集观后感,记录一下,怕到时候看完记不起来,因为今年考驾照的缘故,有好几个月没怎么看。目前阿信22岁左右的样子,已经结了婚怀了孕。从阿信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女性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就像妈妈一样,苦(词穷),读书真的很重要,不识字的话真的很苦,从阿信任劳任怨,拼命工作的样子看到了妈妈的身影,以前我对微博女权发的话很生气,现在已经看淡,其实跟人相处的道理是一样的,互相尊重,如果对方还是对你不好,那就不要理会就好了。.24 297集全部看完,老年阿信的剧情快了一些,一开始对她的固执感到不耐烦,但后来想想阿信并非完人,等我们自己老了也会变得固执惹人厌。
看过的第一部日本晨间剧,全剧记录了一位出身底层的平凡女性的不平凡的成长史。历经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各个历史时期,经历各种历史事件,阿信含辛茹苦,一路前行,筚路蓝缕,坚韧不拔,真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伟大女性。小林绫子、田中裕子、乙羽信子三位演员的出色演绎,完美地塑造出了“阿信”这个东亚传统女性的经典艺术形象。
小时候跟妈妈一起看的古早日剧,只有一点点情节留在记忆里。到了大学,头几件要紧事就是去图书馆找有没有原著。找到的是电视剧改写版,一册,边看边哭,以至于只能在宿舍公共洗手间里看完它……后来还买了当时新出的4卷本桥田寿贺子《阿信》,由第一卷反战派俊作大哥哥喜欢的那首诗,还知道了女诗人与谢野晶子。
,那反应不亚于听到山口百惠血疑的主题曲,我俩一起看完了,都2022了,297集一点一点看完了,也许是我俩能追的最长的剧,全因为我能光明正大的因为疫情在家待着。看到评论说,苦难才是人生的主旋律,这一点在看到满洲事变时期才意识到,仿佛是无尽头的,风光才是佐味,我就不再期待到成为企业家中间的高爽逆袭情节了。因为是和妈妈看的,看到很多台词都在旁边坐着火辣辣地脸疼,而她没有转头跟我说“你看看”这种话。这部霓虹超长晨间剧终于看完了
看完志气,想起这部同样是励志的电视剧,没想到豆瓣还有这么年代久远的作品在,已经不记得在什么地方看过的了,年代太久远了,但是阿信小时候那段经历还在我脑海里,真的好喜欢小时候的阿信,圆圆的小脸蛋,红扑扑的,那么大的雪,那么冷的天她吃了多少苦,看着好心疼!小演员演技真的是太好了,反而是成年以后的阿信我没什么印象了。前两年我还想找这部片来看,没找到,有谁有片源的,可以私我一下吗?好想再看一遍。
晨间剧并不意味着又臭又长又碎片,但东亚价值观不一定。对中国的审视不如从邻国出发,也许在别人漫不经心的几句台词里,可以清楚地建立一个“他者形象”。东亚的共同点之鲜明让人有些理解地缘文化的说法了,但是日本在某些地方更胜一筹,例えば、女性差別、自尊心、または、压抑,处处都是教人框住自己,宛如和服束起女性的小腿。
时代有其历史局限性,不要以现在的价值观去审判那个时代的人,辨证地看待问题,不要一切都想当然。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解决精神需求,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虽说是日剧,但佃农、战争、城市化、女性工作等问题同样存在于中国。阿信是比刘三好更完美的女性,她身上集合了女性或者说人类的优点,导演在为日本人民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