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2019)
UP:2021-05-07
评分:7.6
导演:董亚春
编剧:赵琪
主演:张铎 / 奚望 / 曹克难 / 高一玮 / 赵恒煊 / 肖荣生 / 米学东 / 徐永革 / 徐成峰 / 岳红 / 孙仲秋 / 陈雅斓 / 马仑 / 左百学 / 姚扩 / 姚居德 / 王海平 / 刘旭 / 王霙 / 孙维民 / 刘之冰 / 佟瑞欣 / 马晓伟 / 翟万臣 / 赵凯 / 曾红生 / 宋楚炎 / 牛志强 / 高郡伟 / 张跃刚 / 张页石 / 许超 / 戴昊天 / 秦际洋 / 孟阳阳 / 李熙海 / 裴疆童 / 侯伊建 / 陈天陆 / 嵇建 / 韩振国 / 祝雨辛 / 蔡传道 / 耿懿 / 齐庆
类型:剧情 / 历史
片长:4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
上映:2019-07-29(中国大陆)
IMDb:tt1083364
特赦1959简介
开国大典之后,百忙之中的毛泽东开始关注在押的国民党战犯的情况。根据各方面意见,毛泽东确定了对战犯的总体政策:不审不判不杀,给予人道主义待遇,组织政治学习和参加劳动改造,待时机成熟后,再酌情提出处理办法。
在公安部的具体组织下,各地成立战犯管理所,其中北京功德林管理所规模最大。原先关押在华北等地的国民党战犯,陆续向功德林管理所集中。
王英光奉命赶到公安部报到,他见到了很多“故人”。有耿直的国军中将军长陈瑞章、多疑善变的国防部保密局华北行动处中将处长的刘安国;故意捣蛋、只求速死的国民党军少将师长叶立三、迷信偏执的国民党军中将兵团司令蔡守元等人。这些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担心会受到审判,并且执迷于“蒋介石反攻大陆”,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满脑袋“忠孝节义”、“不成功便成仁”采取自杀、绝食、侍机逃跑的;有担心会遭到对方报复、痛哭不已,丑态百出的;有在被俘之后,即开始极力讨好解放军官兵,立功心切的;有参与了策反工作和战场信息咨询工作等等。王英光和这群战犯们斗智斗勇,最终使这些人认识到了党中央改造战争罪犯的良苦,就此,管理处军心稳定。
最终,这批战犯在王英光等功德林管教人员的带领下主动学习马列主义原理,以毛泽东思想对照自己的行为,积极投身于学习改造的各个环节。1959年,首批战犯特赦,与此同时,王英光完成了使命,和功德林的医疗人员梁冬芳收获爱情。被特赦者重新回到人间,这批人于1949年共产党在战场上打败,于1959年在心灵上被共产党彻底降服。
第3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奖(提名)赵琪 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连续剧 最佳中国电视剧(提名)
获得奖项
- 第3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获奖:飞天奖-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 - 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提名:最佳编剧 / 最佳摄影 - 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提名:电视连续剧-最佳中国电视剧 / 电视连续剧-最佳编剧(原创) - 第26届华鼎奖
获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编剧
- 董亚春 Yachun Dong导演
- 姜威 Wei Jiang导演
- 张铎 Duo Zhang饰 王英光
- 奚望 Wang Xi饰 梁冬芳
- 曹克难 Kenan Cao饰 贺春年
- 高一玮 Yiwei Gao饰 胡大树
简评
主旋律电视剧,其实我是搭配以前的同类型老电影《决战之后》先后看的,总体来说还不错,各有优劣。电视剧一方面剧情扩充而且详细了,有的地方虽然拖沓了一点但是也更细腻,只不过在战犯里面加入了几个虚构人物进行剧情改编,这个比较矛盾,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剧情的张力和波澜,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就失去了改造战犯这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客观地位,总体来说算是一部依托原型进行适当改编的历史电视剧。本片里面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包括几个特务头子都演得很好,王耀武的看似机巧实则圆滑、杜聿明的郁结、黄维的执拗、虚构人物蔡守元、叶立三等人的矛盾性等等等等。另外虽然所长家长以及周围几对的爱情故事有点与本片战犯改造的主题不符,但是一是电视剧的篇幅润色,另一方面是普通人迈入新世之后的心态、生活改变的写实刻画,这方面也就将就吧。
编剧真的很擅长写唠嗑,不管是战犯还是管理人员内部的唠嗑都写的很有趣,家里人的唠嗑也很暖。所长多年后第一次回家见到妈妈、两位战犯多年后第一次再见妻子的场面都写的很暖。女主角和记者咋回事,在《最美的青春》里明明很好啊,咋在这部戏里一个故作娇羞一个咋咋呼呼的?从苏联回来后的造型倒是很美。胡大树没有去房顶学狗叫!
《决战之后》的电视剧版,监狱风云、学渣对答案、朝鲜战场的思想冲击、黄埔系看不起非黄埔系浙江籍看不起非浙江籍军事系统看不起特务系统,各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KMT派系之争,这些有戏剧张力的点都保留了。电视剧视角更强调怎么辩经、怎么改造的技术活儿,比如怎么改造“各为其主,成王败寇”这种军阀头子心态。
打一分的清一色的,看了一眼直接打一分,枉费你专门过来恶心人了一集都看不完,你有资格说话吗我觉得这个片剧情连贯,一群战败高官从最初的桀骜不驯到后面彻底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完全没有毛病,很流畅,值得一看,关键这是洗脑吗?因为他们本来脑子里想的也不正常啊,给他纠正过来,认识自己的错误,承认失败,这有毛病吗?
拍出了一种太过高高在上的感觉 ,尤其是这个战俘所里面的领导职位和站位不怎么样却看不起所有人。虽然老话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也是有很多抗日名将和建国后为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的人士。导演想拍出一种对失败者的怜悯和特赦,用剧中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进行政治培训和教育能让国党高级将领心悦诚服其实很难令人信服。我们新中国和我党的思想与主张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也应该是软硬兼施,循序渐进的。这些高级将领也是暂时不能用的金子,纵使蒙尘也是闪闪发光的地方的。两者相互影响才是后面赦免他们,他们尽心尽力成为新中国中流砥柱的根本原因。总的来说就是站的太高了,很难融入进去。
通过剧了解那段历史,蛮好。功德林里的基本都演技在线,很赞。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或者资本论的理论,我听着都难,这部剧的编剧的政治哲学水平应该很高,服!看弹幕也了解到很多,有时候觉得人的命啊,时也运也,把握当下的每一天吧。
是部主旋律的电视剧,大体上没毛病,要表现的都尽可能表现了,但细节经不起推敲。比如最后要特赦了,这群人都想着出狱,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愿意的情绪来,那只能是这么几点原因:1、狱中实在不好受,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管教对他们态度方面,但本剧就是表现我党感化为主的方针,这肯定不行;2、入狱时间短,怀念着外面的生活,这明显也不符合10年牢期的设定,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长期坐牢后,对出狱有种抵触情绪,外面的生活的不确定、不习惯,产生了不安全感。
我是看了1991年的电影版本的大决战之后,但是我觉得这个电视剧跟电影版本还是存在差距的,不能说虚构为什么不用全部的真名还有就是为了突出感情戏虚构了一些其中的情节增加了一些戏剧冲突性,但是本着还原历史的原则,我觉得还是写实比较好一点。有些战犯子女并没有自杀之类的所以是杜撰的。还是要以还原历史为主。
我没想到我看一部没有流量,完全正剧能看到欲罢不能!剧中各位老演员那叫一个飚戏精采,没有一个端着的,真实的体现了解放后那些战犯改造的过程!每类型都不混淆!地方政府,军队体系和情报体系改造中的心理各不相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认识也在变化!剧中台词尤其精彩,值得细细品味!我准备再去看一遍!真的,真的精彩!
看功德林众人与我党斗智斗勇,蛮有意思的。不过女主老是傻笑……能够理解塑造女主的动机,但是演技跟不上人设,有些出戏。还有男主的弹片手术……至于虚构的几个角色,我觉得倒是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毕竟是电视又不是纪录片,生动有趣更重要!
这些个战犯,好像每个人都是主演,性格各异,形象鲜明。我看到的是格局,我党和我们太祖的胸怀和格局。这事儿吧,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给他们一人一颗子弹,什么都解决了,不仅是合情合理,也没那么多麻烦。这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改变人的思想。而我党偏偏就是这么不简单,偏偏就是要做最难做的事情,天生如此,至今没有改变。
记得1980年代看《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诸多情节,比如王陵基牙膏挤一尺多长,特别满足当年的好奇心。此剧大体路数与该书很像。扮演各路战犯的演员表演很棒。抗美援朝那一段时期的几集拍得很好。有关淮海战役复盘的一些片段也非常好,超过当下影片一大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