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绒圆锯(2019)
《天鹅绒圆锯》(英语:Velvet Buzzsaw,香港译《艺海疑魂》,台湾译《丝绒电锯》)是一部2019年美国恐怖片,由丹·吉洛伊自编自导,其主演包括杰克·葛伦霍、蕾妮·罗素、东妮·克莉蒂、札薇·艾希顿(英语:Zawe Ashton)、汤姆·史特瑞吉(英语:Tom Sturridge)、娜塔莉亚·戴尔、戴维德·迪格斯、比利·马格努森和约翰·马克维奇。故事描述未知艺术家遗留下的无价艺术品意外地为艺廊带来前所未有的诡事。该片最先于2019年1月27日在日舞影展(英语:2019 Sundance Film Festival)上举行全球首映,并于2019年2月1日在Netflix上发行。
评分:5.6
导演:丹·吉尔罗伊
编剧:丹·吉尔罗伊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 / 蕾妮·罗素 / 托妮·科莱特 / 约翰·马尔科维奇 / 扎威·阿什顿 / 汤姆·斯图里奇 / 娜塔莉·戴尔 / 戴维德·迪格斯 / 比利·马格努森 / 彼得·加迪尔特 / 凯文·卡罗尔 / 詹姆斯·帕克斯顿 / 卡桑德拉·沃亚齐斯 / 帕特·希利 / 约翰·弗利克 / 马克·斯达格 / 安德莉亚·马尔科维奇 / 克里斯托弗·达尔加 / 马尔科·罗德里格斯 / 克里斯汀·瑞克斯 / 索尔·洛佩斯 / 泰姆·温特斯 / 斯科特·皮特 / 伊恩·阿尔达 / 曾爱媚 / 斯特凡·马克斯 / 罗
类型:剧情 / 悬疑 / 惊悚
片长:109分钟(圣丹斯电影节)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艺海疑魂(港) / 丝绒电锯(台)
上映:2019-01-27(圣丹斯电影节)
IMDb:tt7043012
剧情
一位未知艺术家留下的一系列无价大作让艺廊及整个艺术界带来了无比的喜悦,但没人料想到竟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会对那些贪婪并亵渎艺术人带来诅咒。
演员
- 杰克·葛伦霍 饰 莫夫·范德沃尔特(Morf Vandewalt)
- 蕾妮·罗素 饰 萝朵拉·海兹(Rhodora Haze)
- 东妮·克莉蒂 饰 葛蕾琴(Gretchen)
- 札薇·艾希顿(英语:Zawe Ashton) 饰 约瑟菲娜(Josephina)
- 汤姆·史特瑞吉(英语:Tom Sturridge) 饰 强·唐德恩(Jon Dondon)
- 娜塔莉亚·戴尔 饰 可可(Coco)
- 戴维德·迪格斯 饰 达姆利许(Damrish)
- 比利·马格努森 饰 布莱森(Bryson)
- 约翰·马克维奇 饰 皮尔斯(Piers)
- 彼得·加迪奥特(英语:Peter Gadiot) 饰 瑞奇·布兰(Ricky Blane)
- 马克·史泰格(Mark Steger) 饰 霍柏曼(Hoboman)
制作
2017年6月,据报导,演员杰克·葛伦霍和蕾妮·罗素将合作出演一部由丹·吉洛伊自编自导的电影,珍妮佛·福克斯(英语:Jennifer Fox (film producer))将担任监制,并由Netflix出自制作及发行。2018年1月,其片名宣布为《丝绒电锯》(Velvet Buzzsaw)。2018年3月,其他演员阵容释出,包括札薇·艾希顿(英语:Zawe Ashton)、汤姆·史特瑞吉(英语:Tom Sturridge)、娜塔莉亚·戴尔、戴维德·迪格斯、东妮·克莉蒂、约翰·马克维奇与比利·马格努森。
拍摄
主要拍摄始于2018年3月5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进行。
音乐
马可·贝尔特拉米和巴克·山德斯(Buck Sanders)被选来为电影的配乐作曲,取代了时常与导演吉洛伊合作的詹姆斯·纽顿·霍华。
发行
《丝绒电锯》于2019年1月27日在该年(英语:2019 Sundance Film Festival)日舞影展上举行全球首映。该片于2019年2月1日在Netflix上发行,并以有限上映的方式在美国戏院上映。
回响
汇总媒体网站烂番茄根据97篇评论,新鲜度67%,平均得分6.1/10;该网站共识:「如果你今年只看一部带有恐怖色彩的艺术世界讽刺之作或是其他事物的话,那就应该是《丝绒电锯》。」。该片在Metacritic上获得60分。
- 丹·吉尔罗伊 Dan Gilroy导演
- 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饰 Morf Vandewalt
- 蕾妮·罗素 Rene Russo饰 Rhodora Haze
- 托妮·科莱特 Toni Collette饰 Gretchen
- 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饰 Piers
- 扎威·阿什顿 Zawe Ashton饰 Josephina
简评
球型杀人之后观众们错把尸体当作艺术、经纪人错把垃圾袋当成新作品之类讽刺桥段很赞,老吉在本片中的表演很有趣,最后老画家有晚年毕加索的感觉了。可惜拿高分魔幻现实题材拍了部低分鬼片,原本上限是有可能达到《夜行者》甚至《寄生虫》的。
讽刺性强烈,从人设到表演,那种塑料浮华感完美复刻了我对现当代艺术的“刻板印象”,所有的艺术都是生意,活在最底层的永远是初入策展行业并满怀期待的年轻人。神秘画作引发的“死神来了”奇观还挺有意思,有些瘆人,画廊主、经纪人、评论家、收藏者的欲望都能在艺术圈中得到满足,但没人关心艺术家怎么想
有很多创作讽刺过“什么是艺术”这一命题。“Sphere”旁的尸体被当作艺术的一部分,好像是什么了不得的讽刺,但实际上从杜尚在小便器上签下大名时,这种讨论就被人说过了。艺术需要被诠释;能自圆其说的艺术品就可以有意义。同样是一幅全红的画,幼儿园小朋友画出来的、未经过多思考的画,和艺术家经过思考做出的处理、选择,其意义和价值是不一样的。这还有什么需要讨论?每次见到有人肤浅地嘲讽艺术品的价值,就不禁对人的自作聪明感到烦躁。
视觉、气氛和讽刺都做的很不错,并且越看越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选题。片子铺垫很多,人物庞杂,慢热。但是情节骤然走向高潮后就没什么内容了,超自然的死法草草呼应了每个人物的“罪”然后将其处死,那神秘的已故画家、复杂的罗朵拉和那个令人不安的小妞可可,以及两次着重提到的1983年,这些都是我惦记的重点,但是结尾时这些都没有反馈。
起初看完之后啥也没get到,后来隐约感觉应该是在讽刺艺术界权钱交易铜臭味和每个人的浮夸虚荣吧。但是把Dease的画作设定为拥有超自然力量是个败笔,如此一来重心就不在于这些主角们的“罪”了,而是一个危险生物入侵地球的灵异fantasy了。(尤其影片最后画被人5美元买走引发联想……)如果把每个人的死法换成意外,并且既有合理逻辑解释又能让人联想到“报应”,可能观感更好。
好多人觉得这部是Dan Gilroy玩脱了,但是我又双叒叕觉得还好……虽然每个人的死法确实是无厘头了点,但是Dan每部片子都把一个行业的生态和业内人利欲熏心的样子快准狠的剖析给你看,夜行者是媒体行业,天鹅绒是艺术行业,挖掘的太干净了,…… 另外老吉演的Morf和机器人hoboman结尾窒息的那一幕,很涩情很好嗑……
对于现代商业性对艺术的侵蚀,画家、评论人,买手、画廊经纪人以名利追逐于艺术之上,并被艺术谋杀,部分场景相当有讽刺性,被装置杀死的尸体和鲜血变成了展品,人被颜料侵蚀变成了涂鸦,评论家死于言语,以及艺术作品对命运的隐喻,可惜节奏和部分场景太散乱了,少了一些凝聚的精气神。被伤害的画家只是一个符号,杀死的是这个体系。
选择的角度是对艺术交易乱象的讽刺和调侃,其实还是蛮新颖的;但是掺入了惊悚元素之后,又变得抽象和一惊一乍,并且没有什么核心的悬念值得继续跟进故事,看得很无味。老吉神经兮兮的艺术家诠释还是很可爱的,但是电影更像是某天他和导演夫妻们喝醉酒后决定去找Netflix要钱的实验。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沉闷冗长。艺术品评论人,艺术家,艺术品商人,甚至艺术品圈的实习生和艺术品“婊”,众多的圈内人被一个玄幻暗黑无头绪的艺术品诅咒全歼的故事。出于对近现代艺术品的无感,所以看的相当煎熬,悬疑惊悚恐怖的元素极低,仅仅是几个人的死亡场景就要用这么庞大背景来铺垫。近现代的艺术品当真扯蛋,炒作的好,它就是某些“逼格”眼中八位数,挂在地摊也就是5块钱而已。最后想说,这个女主是真的够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