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传出去(2000)

Pay It ForwardUP:2021-04-02

《让爱传出去》(英语:Pay It Forward),是一部2000年的美国戏剧电影,改编自凯瑟琳·赖安·海德(Catherine Ryan Hyde)的同名小说,由咪咪·莱德执导,凯文·史派西、海伦·亨特、海利·乔·奥斯蒙特主演。

让爱传出去

评分:8.1 导演:米密·莱德 编剧:Leslie Dixon / Catherine Ryan Hyde
主演:凯文·史派西 / 海伦·亨特 / 海利·乔·奥斯蒙 / 杰·摩尔 / 吉姆·卡维泽 / 乔恩·邦·乔维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23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美好人生 / 浮世因缘 / 拉阔爱的人
上映:2000-10-20
IMDb:tt0223897

剧情

故事从一个记者开始,一名记者在采访一个与挟持歹徒对峙的警察的时候,他的车被逃逸歹徒开车撞烂,而所有警察都跑去追歹徒,正当他烦恼如何回家的时候,一名跟他毫不相识的律师索森先生突然现身并表示想帮他的忙,刚开始他以为那名律师只想是载他回家,没想到他的帮忙竟然是直接送一台自己的车给他,而且还是市价约10万美金的积架,这使得记者百思不解,认为背后一定有什么玄机,但索森先生说完全没有,就当作是陌生人之间的慷慨馈赠,并且跟他要了一张名片后离去,而记者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接受这个礼物。

在记者那一方面,原本当初半信半疑的认为索森先生只是好心借他车子开回家,但当他收到转移在他名下的车子所有权通知的时候,更让他百思不解,想要了解他的用意,但他的回答却是「照着做,让爱传出去」,这让他激起对这条新闻的决心。

追问之后才发现,原来几天前的半夜他患有气喘病的女儿去了医院,等了4个小时却等不到医生,而到场的护士却处理比他晚到而且身受刀伤的帕克先生,帕克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决定跳出来帮忙,在与护士的争执后,他拿出一把枪对地开了两枪以示不满,最后索森先生的女儿获得了协助,而对地开枪的帕克先生却被函送,当他感谢他的时候,帕克先生只要用以一种方式回报他,就是他所说的「让爱传出去」。

记者查到帕克先生,但他不肯透漏,并表示他要一年后才能假释,当她离去的时候,记者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使他透漏实情——让他提前假释,于是他找了州长,以他过去的把柄交换提前假释。

获得提前假释的帕克先生终于肯透漏实情,他说某天晚上在商店抢了一台收音机,正当着急的想着如何躲避警察时,一名老婆婆开车现身替他解围。

记者又追查到了老婆婆,记者看到老婆婆住所,破旧不堪,之后他开始询问有关于让爱传出去的事情,老婆婆说他有一个跟关系降到冰点的女儿,已经3年,有一天她突然前来拜访,老婆婆不以为意,而真正使他们的关系破冰并且让爱传出去的关键点是女儿亲口跟她说她原谅自己的母亲,因为她女儿小时候也是跟她一样过著同一个生活,并互相承认对方的脆弱,老婆婆还要求她想看她的孙子,她女儿以不喝酒为前提答应这个要求。

而当她问起,为何什么事情让她如此有重大的转变。她女儿于是提到了她正读七年级的儿子:崔弗尔以及他新上任的社会科老师,尤金在学期初给予的报告题目:想办法改变这个世界。而崔弗尔决定的题目就是无偿的帮助三个人,并要求这三个人得到帮助的恩情传达给另外三个需要帮忙的人。而最后这个计划在记者对小孩的采访中成功了。崔佛的第二和第三个计划是帮助自己的母亲和老师。他把自己的老师介绍给母亲,希望两个人可以在一起,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契合并不是只要把两个人『送作堆』就可以了。不过透过这一次与老师聊天的机会,母亲了解了崔佛'让爱传出去'的计划,母亲惊讶地发现,崔佛在自己忙于工作而疏于照料的期间,成长为一个体贴、善解人意的少年,这是作为母亲最大的骄傲,她决定帮助儿子实现他的计划。

获奖情况

  • 青年艺术家奖 2001年
    • 故事片最佳表演 - 最佳电视影片男主角 (提名) 海利·乔·奥斯蒙
  • 百视达巨星奖 2001年
    • 最喜爱的男配角 - 戏剧/浪漫 海利·乔·奥斯蒙
    • 最具人气女明星 - 戏剧/浪漫 (提名) 海伦·亨特
    • 最具人气男明星 - 戏剧/浪漫 (提名) 凯文·史派西

简评

最后的死亡才会让“把爱传递出去”这样人性的话题变的深刻。正能量的影片,爱能量的传递,一方面是理想化,另一方鼓励人们突破是我封闭的习惯,试着改变自己也改变周围的世界,但是改变都需要努力和代价。开题很大,描述的有些煽情。记者被莫名赠车,黑人为了让别人先吸氧医院乱开枪,记者要挟市长提前假释。我没去过美国,但我想真实的美国不会出现这样夸张现实的事情。施虐的前夫突然回来,然后一顿脾气后突然的消失和吸毒的人去救失意的女人,都是插了一嘴,又不深入下去,想说明故事,但又很唐突的掐断处理的很不到位。我觉得女主的表演比男主更好,把一个陪酒女的文化阶级兼单亲妈妈的身份诠释就像真实情况一样。

本来我眼角还流着泪水,突然一刀捅过去,小主角就倒地身亡了,我一个没忍住笑得从床上弹坐起来。这怕不是个喜剧吧,杀主角杀得这么突兀。这从侧面说明,编剧也觉得Trevor这种娃早慧得不自然,七年级就发明出传播全国运动的这种人,应该被收回到天上去,不应该存在于人间-。-

影片中有笑点有泪点,虽然结局有点出人意料,但同样发人深省。爱,需要我们去传播,不幸的人,需要每个人伸出援手,即使你不能全帮,但至少你多少可以改变别人一点。但我们要警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得到你的爱,你可能受到伤害,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别人。

比较感人的美式教育电影,pay it forward就是将接受的爱与善意传递下去。只是结局比较令人唏嘘,happy ending不好吗,Trevor勇敢地迈出了一步,为啥编剧非要把他写si?,难道是男孩不si就难以体现这部电影的深度吗,get不到这个结局的必要性。

吸引我看这部的原因是开头那个片段,律师老头把捷豹送给了记者,迷茫的和老头记者那对答的美式幽默。“你是要我帮你杀了你妻子吗?”“你的提议很棒,但我还不需要!”虽是幽默,也体现了人们结婚以后,大多数夫妻关系的状态。以为会是讲了一串神奇爱的传递的故事,关键环却只是从妈妈到姥姥到黑人到老头到记者,还捎带着完成了妈妈、老师的救赎。悲剧的是竟然把故事的主角安排死了。2000年的电影,教育制度的差距可见一斑!

这是一个有爱的故事,它最棒的创意是:让情节呈圆环形发展,最后落点在小男孩身上(律师-记者-黑人-外婆-妈妈-老师-小男孩)。当然,小男孩、妈妈、老师是主线。男孩、他的妈妈、老师三人都有一个酗酒的家庭,三人各有各的生活困惑。妈妈以前是个酒鬼,后为了小男孩戒酒了,老师一直都是个好男人,善良、聪明、可爱的小男孩想帮助妈妈、老师改变现状,极力撮合两人,并证实让爱传出去的理论、顺便改变自己的世界。好可惜,最后,他为了帮助同学而牺牲了。当看到许多人赶过来为小男孩点蜡烛、送行,我真是不行了,哭的稀里哗啦。我太感性,很容易产生共情,春节在家观看各种影视时,老是哭的一塌糊涂。

一个上午老y接到的那通电话,真是这部影片很好的注解。大姐四年来帮助一个非亲非故的生活在边缘社会的小姐,虽然期间免不了牢骚,却结结实实地坚持了下来。“让爱传出去”的理念很好,践行的人也不必怀抱什么英雄主义,做好力所能及的。关于对有暴力倾向的人的认识,老师对他父亲行为的描述和评价,我同意,这种人自私又极端,太恐怖。

【让爱传出去】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以前曾经和朋友说过:「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世界的!」到现在,我还是同意那句话,不过,我却有了新的想法--光靠一个人的力量的确很难改变世界,可是,只要抱持著一颗真诚的心去做,即使刚开始只有几个人支时,慢慢的,就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贡献自己的心意来帮助大家,时间一久,世界就会变得非常美。

特雷弗像个小天使,他一直在帮助人,甚至担任起撮合老师和妈妈的媒人。当以为一切都步入正轨的时候,特雷弗的死确实让人很意外,这样的设定确实让人感到震撼和遗憾。因为特雷弗的死,他的故事被流传开,人们自发的来到他家门口悼念他,那一幕让人泪目。最后特雷弗真的做到了把爱传出去。像电影中说的那样,你帮助了三个人,然后和他们约定,他们也要去帮助三个人,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得到帮助。人性本善,爱是延续。

题材听起来鸡汤老套,还是燃起了我一些加入这场“运动”的想法。帮“大”忙,帮对方自己完成不了或无法解决的事,且不能原路回报,只能向外同等输送。有点像多年前“曲别针换楼房”的行为,只是这个更“近人”。结局太突然导致我也不喜欢,但如果它是主创为了表达“世界依旧很烂”的方式,那就勉强接受吧。其实往往是这样,越简单的人越勇敢,越迂回的人越懦弱,而他们的懦弱还能被自己吊的书袋完好的保护。还是尽量去做勇敢的人吧,不为地球更好,哪怕只是因为这样活着更爽一点。还是赞叹凯文史派西的演技。

挺好的电影,但是剧情太白开水了,感觉是电视电影的味道;吸d男的角色好像有点多余,凯文·史派西好像不适合演这种底色不是邪恶的角色;按理说应该是很感动的电影,可惜看之前刚下了两盘非常脑溢血的被翻盘的棋导致完全没有心情,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下棋,坐牢几率100%的体验;学校的风景也太好了,这个学校真的在Las Vegas,可惜刚打开地图看了一下最近十年学校和山的边上规划了一系列住宅估计panoramic view没了

大部分的人很难改变,因为在心底里担心和恐惧改变的到来,同时内在有一种很深的“不配得”感。be brave,把爱推出去,是一种坚定的对“人之初性本善”的深信,深信这条路一定可以起作用。最后的小主人公去世,我相信也是因为他完成了在这个地球的使命,又去到下一个星球把爱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