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男孩(2008)

Orz BoyzUP:2021-09-16

《囧男孩》(英语:Orz Boyz!)是一部2008年儿童成长台湾电影,由杨雅喆导演所执导,李冠毅与潘亲御分别饰演「骗子一号」和「骗子二号」,另有梅芳与马志翔等老牌演员演出,阮经天也在本片中特别演出长大后的「骗子二号」。电影在2008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与台北电影节首映,于2008年9月5日在台湾上映。

囧男孩

评分:7.8 导演:杨雅喆 编剧:杨雅喆
主演:潘亲御 / 李冠毅 / 马志翔 / 梅芳 / 阮经天 / 纳豆
类型:剧情
片长:104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Orz Boyz / 囧rz男孩
上映:2008-09-05
IMDb:tt1289802

概要

宣传标语
一加一不等于二,负负不会得正,长大不等于说再见慢一点,让童年的勇气追上你

情节

两位囧男孩在学校常作弄女生欺骗同学,而被老师分别称为「骗子一号」与「骗子二号」。本片透过一号与二号的童真之眼,追求虚构的异次元空间同时,而在现实的充满悲剧环境下成长,用诙谐的手法来陈述他们所面临的生离死别。

电影大致上分为三个段落,一号暗恋对象林艾莉妈妈的过世与艾莉的离开,二号对大人的赖皮而预谋妹妹的绑架事件,最后一段是卡达天王与异次元抉择,让一二号之间关系破裂,最后一号偷窃而被警察带走。

1.孤单的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学会了坚强

一号与二号常作弄同学,被老师处罚在图书馆黏书,两人常讨论前往异次元空间的方法。一号喜欢著总是笑脸迎人的女同学林艾莉,于是拿出卡达天王来诱惑二号,帮他搭讪林艾莉加入他们。另一方面,二号被阿嬷命令送纸钱去同学家,才得知是林艾莉的妈妈癌症过世。于是在一天,二号为了完成一号的交代叫住林艾莉,但二号当下却说林艾莉的妈妈死了,为什么还一直笑,林艾莉脸上由笑容逐渐转为悲愤,二号于是尴尬跑开。一号与二号想到前往异次元的方法,收集到十台电风扇就可前往异次元,而林艾莉来到二号家,一号欣喜之时,艾莉却是来告别,于是一号叫艾莉一同加入他们前往异次元,和全世界说掰掰。最后林艾莉留下一封信,信中写着只要记住微笑,就不会害怕了。

插曲-魔笛的故事

小孩子眼中魔笛的童话,吹笛人的音乐带走充满疾病的老鼠,在现实上就像是倒垃圾的大人们,追赶着响着音乐的垃圾车。

2.分离不一定要悲伤

二号的叔叔家庭因素把小孩丢到阿嬷家,阿嬷就算不愿意无奈之下也只好照顾,家中突然多出的妹妹,二号逐渐觉得阿嬷偏心对妹妹比较好。听到叔叔要来接妹妹回去,二号不用帮忙照顾,开心准备与一号去动物园,结果叔叔却有事不来了,于是动物园去不成,二号再一次对大人感到赖皮失望。有天,阿嬷叫二号看顾,回家发现妹妹不见了,责骂二号之余,急忙地向左邻右舍寻找踪影。二号不情愿地呼喊妹妹的名字,路途中被卡达天王限量模型迷住,在其他小孩提醒才心不甘地继续寻找,走来到一号家,看见一个装水的透明水箱,二号于是进入水箱潜进水中,暂时与充满谎言的社会隔绝。晚上回到家中,警察与邻居都围在家门外,阿嬷与叔婶两人正互相责怪争吵著,看到二号回来更加混乱。此时,一号在一旁隔空传话,原来妹妹是两人计谋好故意藏起来的,但是没想到妹妹真的不见了。阿嬷哭闹著求神拜佛,而二号正紧张地与一号在校园寻找,最后一号露出微笑,妹妹其实安静地躺在一号爸爸身旁睡着了。

3.长大不等于说再见

据说只要溜滑水道一百次,就可以前往异次元。一号与二号跳着弹簧床喊着我要转大人,两人为了前往异次元,而努力捡废弃瓶回收存著钱。二号有天拿着搥背得来的五十元,想起先前看到的限量卡达天王,而把五十元花掉转扭蛋。一号碰巧看到,指责钱应该要存起来去异次元用的,没想到扭蛋中了限量的卡达天王。兴奋地冲去玩具店换,老板却因镇店之宝而拒绝兑换,最后在众小孩的吵闹下,让二号选择老板出三千买回来,或等几周后新货来再换,一号二话不说马上换来三千元。一号认为有了钱就可以前往说好要一起去的异次元,二号非常不谅解一号的决定,而闷闷不乐,最后两个人友情绝裂。几天之后,二号查觉一号不见踪影,来到一号家看见都是记者与警察,一号疑似偷窃加上父亲是精神病患无法照顾,而被警察和社工永远带走。二号回去后求阿嬷打电话到夏威夷找一号妈,求他带一号回来,不成之后又去找一号爸打电话,但精神疾病的爸爸根本不懂,只能拉着二号的手摸著胸口说「痛」。

最后,二号独自搭车前往异次元,一而再地不停溜著滑水道,向每个人说掰掰。接着,有个小孩努力爬到滑水道最顶端,救生员问起怎么来这么多趟,小孩说他爸爸说这样就可以前往异次元,而救生员是长大后的二号,往小孩所指的地方看去。

演员

演员角色
李冠毅一号
潘亲御二号
梅芳二号阿嬷
马志翔一号爸爸
阮经天二号(成人)
徐启文林艾莉
吴彦諠一号的儿子

奖项

影展奖项受奖者
第十届台北电影奖剧情长片最佳导演奖杨雅喆
剧情长片最佳美术翁桂邦
演员特别推荐梅芳
第45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梅芳

简评

小学的时候,在家里老电视机上的中央电影频道上看到了这部已经播到一半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尽管那时候完全不知道电影里在放的到底是什么情节,却莫名对中间穿插的“卡达天王”的动画印象深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得这部电影的名字,今晚终于鼓足勇气再看了一遍,这次我看懂了。没有骗人哦,异世界就是会让你变成大人啊,滑了一百次,没有异世界,那不就变成大人了吗,没骗你啦。

两个来自不完整家庭的小男孩1号和2号组成了最亲密的友党关系,两人异常向往没有作业要求与没有烦恼的异次元世界,,托2号扭蛋的福存够了前往异次元的费用,却因为没能摸到卡达天王而产生罅隙,1号被社工从精神病患的爸爸身边领走,,2号偶遇1号想要去异次元的儿子,那一刻,,,邀请爱笑的女孩共赴异次元履行和小心照顾精神病患爸爸的1号.

45届金马奖4项提名拿到最佳女配角,杨雅喆导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电影,结合动画和真人的参演,带着淡淡的奇幻色彩,电影的追求清新痕迹明显了点五味杂陈的成长故事,需要想象,大人的世界都是虚伪的。但仍是一部充满了回忆和想象力的电影。三星半

童年琐事,穿插动画加旁白讲故事,前面没啥戏剧性所以注意力涣散了,后面有了入室盗玩具的戏剧性,但觉得小男孩这样的损友太坑了,不喜。唯一感动的是精神病患者爸爸说自己痛、哀嚎的镜头,但那个镜头也过于长了。近来厌男情绪高涨,从自身打乒乓球的经历来看,观察到小女孩大多文静平和,小男孩爱争吵,鸡头白脸的,不可。自私与不自私。男权社会的结果,旁观。奔着纳豆来看的,纳豆在哪?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一个冬天,小学五六年级的年龄。还记得那些天下了很大的雪,天气很冷,外面的路道上覆盖了厚厚一层雪。我躲在房间里看电视,当时电影频道正在放这部电影,让我最难忘的是那个小女孩,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在电影里第一次看到她的感觉用用英文形容就是crush,懵懂的时期懵懂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无法言表那种美好。这部电影对于我而言也非常特殊,我一辈子都会记得,也一辈子都会反复去看,即使没有了当时的crush,但是这部电影当时给予我的那种感觉,让我这辈子都无法释怀,是一种情怀,人生里难得的单纯与美好的生命之感。

最后半小时,在一声声再见中竟然也酸了鼻头。心动的女孩再见,家人再见,好朋友再见,小时候的自己再见…最喜欢的镜头是一号的长发父亲和二号的小妹妹躺在地上,看似疯癫的世界里出现了难得的温情,旁边就是铜像学长。然后镜头慢慢变成黑白,一号出来谢幕,享受众人的掌声。原来,一号就是二号的快乐王子,或者小鸟,他给了他无限的爱与自己,但年纪太小的二号还处在顽皮自我的阶段,他不像我们大人,知道一号对他有多好,每次听他胡搅蛮缠我都很想关了声音哈哈。终究,那些人与事,我们都要告别。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童真年代里,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爱与温情,有些人收获的多,有些人收获的少,有些人看到的多,有些人看到的少,等等。不论如何,那些都会过去,成为我们进入异次元的成人世界后只能挂在钥匙扣上的卡达天王。

这是一部探讨童年的电影,通过两个小孩的玩闹,去看待大人的世界,前者充满欢声笑语,后者却充满尔虞我诈,而在他们指出大人的不负责任,便被冠以“坏孩子”的称呼,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黑白会颠倒,只希望去到一个完美的“异次元”,而这,终究不过是他们可爱的幻想,他们只能选择用微笑,去迎接这个残酷的世界,这也是很多大人都失去了的勇气,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直到他们被生活磨去了棱角,他们才逐渐明白了大人的世界为什么会是如此,只是或许他们并不能去改变些什么,但起码他们还可以勇敢的活着,还有那些可值得回味的“童话”没被忘记,或许这也是残酷现实之下,最值得纪念的东西了。几个小孩演员真的很可爱,而故事是真的有些忧伤,不过还是能看到希望的。

当小孩成为大人时,也许反而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会发现一夜之间就步入了失乐园,再也不能有年轻时候的无忧无虑了。当初那些真正陪伴你的人,再也寻不回来了,真是好遗憾啊,我当初怎么那么没用呢,爱我的一个也留不住。也许对于囧男孩来说,真正困囧的不是不断出洋相的丢人人生,而是因为天然的缺失而失却的很多美好,就如掌心的流沙一般,消失了就再也不会拥有了。

获得奖项

  • 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女配角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新演员 / 最佳原著剧本
  • 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获奖:最佳新演员
    提名:最佳女配角
  • 第10届台北电影节
    第10届台北电影节
    获奖:Festival Prize —— Special Mention Actress / Festival Prize —— Best Art Direction / 最佳导演
    提名:Festival Prize —— Grand 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