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大战(2019)

アルキメデスの大戦UP:2021-11-18

阿基米德大战

评分:7.4 导演:山崎贵 编剧:三田纪房 / 山崎贵
主演:菅田将晖 / 馆博 / 滨边美波 / 柄本佑 / 小林克也 / 小日向文世 / 国村隼 / 桥爪功 / 田中泯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30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阿基米德的战争 / The Great War of Archimedes
上映:2019-07-26(日本)
IMDb:tt8708802

阿基米德大战简介

三田纪房人气漫画<阿基米德大战>将拍摄真人电影,山崎贵导演,菅田将晖主演。
  故事舞台设定在二战对美开战前,为了设计大和号战舰,山本五十六找到了被称为“阿基米德再生”的天才数学家櫂直。然而,随着计划的深入,櫂直发现了军部不可告人的阴谋。
  影片将于明年暑假公映,东宝2019年度大作。

第4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菅田将晖 第4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提名)柄本佑 第7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日本电影(提名)

简评

中规中矩的片子,节奏不错,片头击沉亚玛托这段的特技相当好,血腥压抑,不仅远胜当年娘炮们的大和,也比中途岛好。你们的老婆沉没时那种压迫感,电脑上都能感觉到,更何况大银幕;这版五十六很像,但是发型还是长了男主中规中矩,菅田将暉终于不是歇斯底里式演技了;历史观么还是有点模糊不清,日本战争片都这样,没法想太多。

电影开篇就是冲绳岛战役时“大和号”被摧毁的壮烈场面,紧张刺激,扣人心弦,视觉冲击十分强悍。随后就用相对平和的节奏讲述了日本军部陆军与海军的经费之争、海军内部航母派和战舰派的方案之争。表面上解决派系争端的是爱好和平的天才数学家櫂直,但借用钢材耗材量与造价的函数关系揭露“大和号”成本造假在现实中也有些异想天开。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失败的地方在于强行拔高櫂直“以‘大和号’可以预见的沉没唤醒国民和平意识”的思维过于理想化——相反,如果最后櫂直走入自己的设计心魔并激发了建造和战争欲念,最终却随着沉没而绝望和觉醒”,可能具有更强的反战效果。

本片在战争反思上并没啥进步,甚至于都不能做为反战片,但从剧情上又非常精彩,一个数学天才痴汉在军人的反复欺骗下,先成功通过推算军舰造价和设计出抗风浪技术达到建造巨型战列舰计划搁浅,后又被成功说服参与巨舰的建造。剧情的反转再反转让2个多小时的电影能一口气看完,日本军阀的狂妄自大愚蠢至极,财阀的贪得无厌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数学天才想方设法取得数据资料推算细节也很有意思,但恰恰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核心并没啥可表达的,反而是对日本战争的美化,就像杀人犯考虑选择的是刀还是枪。而建造一艘绝世象征巨舰的目的只是让其在必败的战争中被必然击沉,从而浇醒狂热的国民,这个逻辑也是醉了,岛国人的脑洞还真不是一般大。日本人至今都肯定和美帝开战是愚蠢的,但侵略亚洲是应该的。唯一的女角色那种日本女人的优雅美丽真是让人着迷。

奥本海默计算原子弹距离地面几米爆炸对人体的杀伤力可以达到最大,日本空军需要更轻更快的战斗机才会帮堀越二郎完成他的梦想,桌直和平山做大和舰,是为了唤醒日本不要走向沉没的深渊?这种类型电影的最终命题是反思天才对科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会给人类打开潘多拉魔盒。把反战主题强行绑在战争机器之上,要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凑两亿日元,要三千水兵陪葬,要无辜平民百姓陪葬,来唤醒日本,桌直和平山,你们怎么不第一个去死?劳民伤财制作军国主义的意象,又借敌人之手摧毁来唤醒被军国主义迷惑的人们,山崎贵,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写什么?

战争这种东西,对于政治家,军人,数学家来说,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都有不同的想法。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拍了2个小时但是不觉得无聊,我觉得导演,剧本,演员就很厉害了。如果太追求逻辑可能当然不会那么完美,毕竟漫画改编,数学公式什么的能那么准确吗?最近很喜欢suda所以看了这部,其实我觉得他是本色出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倒是柄本佑能看得出来确实是很厉害的演员,可以诠释各种角色。然后是山本56,对日本来说感觉是个正义的人。然后就是电影开始说了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说了事实就觉得对这电影有了好感。

电影开始,一群海军高层对着一模型嗷嗷直叫看的我人麻了,日式中二夸张的表演在战争片的时候好歹收敛一下。电影后半段,中将说造价高是为了震慑美国,然后大家起立鼓掌了,我人第二次麻了。电影结尾,中将说这船造出来就是为了沉没的,让国人在绝望中获得力量,我人第三次麻了,您就是佩恩六道是吧,一袋米是要扛几楼啊您这是?

虽然逻辑有硬伤,但剧情还是挺吸引人的,情节紧凑。少有的日本拍的反战题材电影,把日本军界内部两派的狡诈和愚蠢都表现出来了,山本忽悠男主说计划是为了避免日本被拖入战争,说得一副是为了和平的样子,然而真实目的是为了造空母,还是为了更好的战争。最讽刺和让人唏嘘的是男主天真的理想:“想用数学来帮助日本远离战火”。而现实是日本不但没能远离战火,还主动找了两颗“煎蛋”来吃。可惜了这么一个数学奇才,如此努力还是什么也改变不了。

流俗之作!全片的亮点仅有战争场面那几个CG,以及画面的影调质感。男主人公的行为非常不像人,主创也没表现出他的智慧,或者准确说,没找到办法把数学这类抽象概念具象化为某种对抗的力量。我不了解是不是日本人正常的说话和行为举止都那么中二玛丽苏,但对比是枝裕和导演作品,本作显得非常像小品。第三幕的高潮阶段,由一大段对话戏组成,主创似乎又找不到怎么展现两方对抗的手法,于是标准地使用了“情节不够音乐来凑”大法,那个音乐浓郁的,唉,此起彼伏,但观众一脸冷漠。本作的人物刻画非常平面,主人公和反派的价值观都很弱。对立的两方经常动不动就被说服,人物的意志和驱动完全离线。只有年代场景的美术还算不错。全片的观感两个字:低幼

奥本海默计算原子弹距离地面几米爆炸对人体的杀伤力可以达到最大,日本空军需要更轻更快的战斗机才会帮堀越二郎完成他的梦想,桌直和平山做大和舰,是为了唤醒日本不要走向沉没的深渊?这种类型电影的最终命题是反思天才对科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会给人类打开潘多拉魔盒。把反战主题强行绑在战争机器之上,要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凑两亿日元,要三千水兵陪葬,要无辜平民百姓陪葬,来代替日本去死,桌直和平山,你们怎么不第一个去死?劳民伤财制作军国主义的意象,又借敌人之手摧毁来唤醒被军国主义迷惑的人们,山崎贵,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写什么?

纠结于电影的内核是“反战”还是“反战败”着实会影响对这部脑洞惊奇的电影的欣赏。剧中很大的情节给人的感觉还停留在对日本人近乎变态的执着个性的感叹之中,抛开其军国主义带给其国家与民族的灾难,他们的这种个性或许是这个国家能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发展的要素之一。如果电影仅仅停留在对人物这个层次的刻画上也只能算平庸之作,于是就有了后面的精彩,当然之前的铺垫能更好地衬托了最后部分带来的冲击。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对其本国历史的反思还是具备一定深度的,并且是站在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立场上,仅就这一点,就是令人尊敬的。

管田将晖表演的数学天才,时而猥琐时而俊朗,时而狂妄时而又挺可爱,与一群老戏骨唇枪舌剑的飙戏。用百年不遇的数学天才去迎合这种荒诞的安排,除了命运弄人的悲剧色彩,还有强烈的反战意识。他的口头禅“数字是不会错的”,寄托数学去拯救自己的国家。但就像南辕北辙的故事,再好的材料,再好的数学人才,再精密严谨的计算,方向错了只会背道而驰。而在时代漩涡里的人,又有几个知道自己对还是错呢?

影片并没有着重刻画血雨腥风的战斗场面,只在开头点到为止,但之后的文戏居然比打仗还要热血精彩,众多丰满的人物线,交至的也是有理有据。质疑和信任,迷惑和辩驳,立场和意图,代表着当时畸形的时代和矛盾的逻辑。用一己天才的数学能力得到的结果,没有拯救濒临战争的国家,却是对当时军部和财阀的一种抨击。“日本人不懂得如何去输,它的沉没就代表着国家,让绝望感去唤醒整个国家,这是一场必输的战争”,大和号的存在,披上了一层宿命论的悲剧色彩,帝国的图腾轰然崩塌之时,过往的傲娇也会随之沉没,当自大和狂热伴随海上巨兽起航的时候,眼中留下的泪水,映射出的是即将千疮百孔的焦土之国。

获得奖项

  • 第4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4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剪辑 / 最佳艺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