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1993)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UP:2021-08-09
《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英语: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IV)是由动作影星赵文卓主演的一部影片,拍摄于1993年,导演为元彬。
剧情大要
黄飞鸿在狮王大会中得到狮王之王而在京城声名大噪,受朝廷副都统瓜额尔·成都所请一同参加与外国人的狮队举办狮王大赛,大赛前黄飞鸿意外和红灯照的苗三娘交手再被德国军队所捕,同时父亲黄麒英、十四姨、鬼脚七和梁宽为红灯照所活捉,黄飞鸿和苗三娘得汤玛斯神父暗助下逃狱,黄飞鸿在苗三娘暗助下闯红灯照总坛救出黄麒英等人,但延误时间无法参加狮王大赛,使瓜额尔·成都苦战八国狮队,并遭场地中暗藏的机鎗暗算而死,黄飞鸿在悲痛地写下血书再战八国狮队,在一番苦战下虽然战胜八国狮队,但是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黄飞鸿欲找克林德算帐时,遭克林德手下段天雷和大力王二人阻挠,在鬼脚七协助下成功战胜二人后,黄飞鸿决定返回南方图谋复国。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粤语配音 | 备注 |
赵文卓 | 黄飞鸿 | 陈欣 | 前三集由李连杰饰演,这次改由当时仍为新人的赵文卓扮演。 |
王静莹 | 十四姨 | 冯蔚衡 | 十三姨之妹 |
莫少聪 | 梁宽 / 铁钉宽 | 黄飞鸿徒弟 | |
熊欣欣 | 鬼脚七 | 谢君豪 | 黄飞鸿徒弟 |
刘洵 | 黄麒英 | 卢雄 | 黄飞鸿之父 |
陈继铭 | 瓜额尔·成都 | 八旗将军府副都统。为人正直豪爽并有一身好武艺,与黄飞鸿因为一次意外而不打不相识,最后为了朝廷带领狮队迎战西洋八国指派的狮队,并不幸在大赛中被暗藏在炮青台的机枪打死。 | |
钱嘉乐 | 段天雷 | 陈伟权 | 反清志士后人,与大力王投靠德国的克林德精于剑法 |
周比利 | 大力王 | 反清志士后人,与段天雷投靠德国的克林德精于拳击 | |
王菁华 | 苗三娘 | 黄玉娟 | 红灯照大师姊 |
黄莲圣姑 | 郑丽丽 | 红灯照圣母,先被多名德国士兵开鎗打伤、再被段天雷和大刀王杀害 |
音乐原声带
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 | |
---|---|
原声带 | |
发行日期 | 1993年 |
类型 | 电影原声带 |
时长 | 73分56秒 |
制作人 | 胡伟立 |
专辑年表 | |
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1993年)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1993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1993年) |
- 红灯照歌
- 红灯照快板
- 十四姨
- 德军
- 红灯照主题
- 红灯照悬疑
- 大事态
- 十四姨2
- 愉快的十四姨
- 聚众
- 德军2
- 德军集结
- 反抗
- 集结
- 定音鼓过场
- 清官
- 教堂
- 振奋
- 祝捷
- 红灯照的感情
- 十四姨过场
- 大事态节奏
- 反抗节奏
- 悬疑
- 快板
- 红灯照过场
- 黄莲圣母
- 集结节奏
- 悬疑节奏
- 愉快的十四姨2
- 德军的行动
- 拜祭
- 十四姨过场2
- 败迹
- 红灯照拼杀
- 呼天
- 德军的杀戮
- 战败
- 悲惨
- 十四姨3
- 红灯照壮烈
- 黄莲圣母2
- 红灯照悲痛
- 尸横片野
- 浩劫
- 红灯照主题2
以「武状元黄飞鸿」为主题的系列影片有数部,本影片是该系列影片的第四部。
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剧照
- 元彬 Bun Yuen导演
- 赵文卓 Man Cheuk Chiu饰 黄飞鸿
- 王静莹 Jane Wang饰 十四姨
- 莫少聪 Siu Chung Mok饰 梁宽 / 铁钉宽
- 熊欣欣 Xinxin Xiong饰 鬼脚七
- 周比利 Billy Chow饰 大力王
简评
因为看了系列的前几部,我当时可能真的脸盲,竟然没认出换人了后来重看的时候才发现,所以演员演技好故事情节好武打动作设计的不错真的不太影响整部电影的优秀,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另外几个版本的,可能还是自己有原班人马的心理,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个人走非常有印象,就是莫少聪,我觉得他真的很适合喜剧。
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制作认真,导演元彬是武术指导出身,所以该片的动作场面被设计的很热闹,活力十足。虽然赵文卓彼时非常年轻,却也俨然自有一番气度。该片故事也算流畅紧凑,黄飞鸿卷入历史时局的故事也足够能吸引观众,维持了前几部黄飞鸿电影的一贯水准和风格。
2K版重刷,这片子目前还没蓝光版。剧情复刻《狮王争霸》,黄飞鸿很突兀的就换成了赵文卓,莫名就多了普及女性主义的十四姨,但这部并没什么女性主义主张,而全女性的红灯照(复刻白莲教)仅是女性版的义和团。十四姨和红灯照大师姐给黄飞鸿来了段三角纠葛,但这段关系名不正言不顺跟系列电影的主线剧情和黄飞鸿的个人性格都是冲突的。动作设计很糟糕,八国联军那些赛狮夹杂了各种杀人武器,把舞狮这件事的仪式感完全毁掉,传统舞狮戏的动作设计完全派不上用场,而本片各种无视物理的空中动作和碎裂的剪辑没能创造新的动作模式,看着既混乱又令人费解。片尾黄飞鸿、鬼脚七与反清二杀手的决战配乐写的又奇怪,混录的又差劲。全片给人留下印象的戏有鬼脚七和二杀手的对峙,周比利一拳打死一匹马,大师姐遭虐杀而死堪称惨烈,全片血腥程度有提升
节奏快得让我看的时候没空细想赵文卓跟李连杰的黄飞鸿差异在哪里。。。没别的就是打,打出风采打出观赏性打出气魄,感觉人物刻画相对较弱。另外整个电影的色调+前半部分提到的监狱+八国联军舞狮造型都太cult了。。。前一个镜头还是外国神父给仙姑临终关怀叠上扶清灭洋的旗子,后面马上就是掌门仙姑要拔下十字架结果被一帮子外国人乱枪打死还被俩投靠八国联军想找清廷报仇的本国人虐杀,这剧本真是跌宕起伏又讽刺
由赵文卓扮演了第四部的黄飞鸿,与李连杰有着不尽相同的风格,但是两个人的动作都非常的潇洒。第四部更像是二三部的拼凑版,既有着对红灯照装神弄鬼犹如耍杂技一般愚昧群众的批判,又有着对帝国主义敢于反抗的自强精神,但不过都是前作已经探讨过的主题。舞龙舞狮相斗的场景展现的非常赞,生动的展现了岭南的民俗文化;后期八国联军所创作的奇观的机关神兽还真是很有魔幻的创意,看着这种犹如操纵机器一般的舞狮也算个独特的视觉体验。总体而言,倒也算是值得一看的续作。
赢了舞狮,输了江山。片中舞龙舞狮红灯笼教闯关之类的道具做的形态万千,用来开灯会也不错。赵文卓临危受命,初出茅庐,面相俊朗,伸手不凡,但是毕竟刚刚二十,也没有学过表演,演比自己大十岁的人的师傅还是生涩和稚嫩了点,从本人性格来看性格温润,气质秀气黄飞鸿一角确实也不如上一位合适。但是武打动作的漂亮流畅还是蛮吸引人的。
徐克退居编剧兼监制,但实际上还是一部徐氏作品,故事主题还是和上一集一样讲述狮王大赛,只不过延伸到八国联军的欧美狮队,他们试图以西方科学融合中国传统武术,以挫败中国人的士气,结局虽然是黄飞鸿几经辛苦,打败了八国联军的巨型怪狮,但还是无法阻止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国家的坎坷命运,绝非一个武林英雄可以挽回,徐克借古比喻今的主题仍鲜明
以前看不懂只觉得吵闹,现在看明白只觉得悲哀。乍看之下剧情单薄,但元彬执导确实“功力深厚”,印象中的武打桥段——黄飞鸿和红灯照三次交手、灵堂拜祭和舞狮大会无一不恢宏精彩,与之相映的背景是义和团运动引发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慈禧落逃,一人之武不能救当时的中国。黄飞鸿在剧中的举动也与义和团形成对比:一者盲目排外,一者恩怨分明。硬核功夫片,发人深省。
本片电影六公主也放了n次了,每次最喜欢看的还是最后的打戏。虽然说这一部因为某种原因李连杰没有参演,最起码其余的角色还是原班人马。虽然赵文卓的黄飞鸿没有那么深入人心,最起码他演的黄飞鸿打戏不比李连杰弱。为了回味童年去西瓜视频看的,西瓜视频上这个资源真的拉闸,口型对不上字幕也就算了,而且有些片段只出字幕没声音,毕竟赵文卓这两部没有4K修复过,想想也就算了。虽然这一部讲述了黄飞鸿的家国情怀,为了国家可以舍身忘死,但终究还是没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最后那句,赢了牌子输了江山,真的扎心了。
徐克在之前的三部曲之后,便退居二线了,同时改变的也有片中的演员,虽然赵文卓的黄飞鸿也不差(文戏稍弱),但李连杰版本实在是太强深入人心了,看这个版本的时候,多少会有些出戏,而且十三姨也不见了,变成了十四姨,这个改动也让人多少不太能接受。故事承接上一部,而后将故事进行延展,从国内舞狮团队的争霸,变成了国际舞狮争霸,虽然也是在效仿第三部内容,但格局是更大了,同时比第二部更像义和团的红灯照登场,也有些效仿第二部框架,但也让本片从大格局和小事件中都有故事可讲,就是三角恋的关系稍有些违和,黄飞鸿的人设稍崩。最后的各国狮王争霸,更是凸显了外国人的奸诈,也很有想象力,打斗戏更加飘逸,只是最后黄飞鸿虽然赢了比赛,紫禁城却沦陷了,或许这也是在展示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无奈吧。
如果不是编剧明明写着徐克,我真是以为哪个小编剧照着狮王争霸抄的。黄飞鸿前三部传统绅士严肃禁欲冷幽默的宗师范儿全部崩坏,变成一个年轻气盛见妹就撩凌厉凶狠的高手。动作设计在塑造角色时也跟剧本一样,前三部黄飞鸿对小喽啰大多是教训,这一部对小喽啰,还全是女的,都往死里干,毫无宗师风度可言。十三姨不在就被十四姨撩了,打完一圈红灯喽啰还对仙姑笑,有没搞错……很多人在争李、赵两版的黄飞鸿哪个好,我觉得赵文卓的动作表现跟吴京挺像的脆而凌厉,节奏短快,少了宗师的沉稳飘逸,但是动作是动作导演元彬设计的,还是不能怪演员。赵文卓版黄飞鸿比李连杰差的除了自身过于年轻表演过于青涩和不够沉稳之外,其他全部差在制作班底上了。其实可以看出这部根据赵的年龄把黄飞鸿的设定都改年轻了,但是事情却发生在李连杰版狮王争霸之后,矛盾。
好家伙,第一部的传教士+第二部的白莲教+第三部的狮王争霸,好一个究极缝合怪大杂烩。这部的差距完全不在赵文卓,他的宗师气度完全合格,但是编剧导演都差了一大截。前三部的武打都很克制,有武打必定是天马行空的高潮,如布棍、脚滑等,这部的武打非常平庸,很不耐看。反派更是没有形象塑造,较之严振东、纳兰元述、赵天霸这些大力刻画的反派差之万里。于时代刻画更是缺失,第二部小调群像实在是无法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