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1995)
《热带鱼》(英语:Tropical Fish)是陈玉勋的电影处女作,1995年首映。该片获同年瑞士卢卡诺影展蓝豹奖、法国蒙贝利耶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第32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和女配角奖(文英)。当时片中多名工作人员亦参与演出,本电影由中影公司于2010年发行数位修复版。
情节
在台北念国中的刘志强,终日喜欢幻想,在校成绩不佳。他曾幻想海中有一种鱼,专吃小孩的梦,等它吃到9999个梦之后,就会长出翅膀飞出海面。在平时上下学途中,他暗暗喜欢上了一名早上搭乘同一辆公车的同校国中女生,偷偷写了许多信,但没能送出。
某日,与好友在街上抽烟,被一离职警员撞见并索要家中电话,刘志强后来才得知那人原来是绑架王道南的绑匪。于是他跳上绑匪所开的货车,想救出道南,没想到却被一起绑架。之后某日,绑匪主嫌骑着摩托车要去拿赎金时,意外因车祸而死亡,绑匪的同伙阿庆只好将那两个小孩载回他自己嘉义东石的老家,与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阿庆的阿姨已经上了年岁,却还卖艺为生。
刘志强绑架案被媒体大肆报道,刘父等人在电视上声泪俱下的说明志强要参加联考,希望绑匪大发慈悲,早日释放刘志强。阿庆、阿姨等人也意识到考联考是件大事,不但把阿庆的妹妹阿娟的书拿给他读,替志强买补充练习,还替志强向住在同一村子的林老师请教志强不会的题目。阿娟过去想读书,却遭哥哥等人阻拦,到工厂做工又遭人强暴,以致终日沉默寡言。
某日阿庆拿给志强和道南潜水设备,让他们下海浮潜、玩耍。志强说他在水里看到好多美丽的热带鱼,可是那片水域其实是没有热带鱼的。绑架案终于事情闹大,警方大举出动,搜寻刘志强的下落。阿庆、阿雄等人为了避风头、躲避警察的搜捕,于是带着两个孩子坐船出海。之后他们在海上无所事事,无聊时就在沙洲上把泥巴做成大便的形状自娱自乐。某天,志强和道南一起边看日出,边喊著:「我是鱼!我是鱼!…」,喊著喊著,听到了一个声音,道南想:一定是鱼精要飞出来了!之后看到一架直升机从他们的头上飞过,道南相信,飞过他们头上的直升机就是志强所说的长翅膀的鱼。此时,媒体还在拿志强的绑架案炒新闻,而巡逻警员无所事事。
因为联考时间快到了,阿庆等人又想让志强顺利回台北参加联考,于是阿庆他们决定返航上岸,但是紧要关头,船却发动不了,阿雄和阿庆情急下,就用救生圈载着两个孩子,推着他们游回岸上,游到一半,阿雄的脚却抽筋了!刚好被经过的渔船救起。此时岸上的两个警员正与香肠摊老板赌博,学长员警赢了很多香肠,打算把香肠请客给附近民众,正好撞见回到岸上的志强和道南。认出他们后,员警慌忙拿枪指向阿庆一家,而此时志强和道南却帮这群绑匪辩解,说他们是救命恩人。后来志强和道南就坐着警车护送赶回台北参加联考,离开中途,阿娟用方法送给他一条热带鱼以作纪念,并道出阿娟过去的事情作结。
登场人物
角色 | 演员 | 介绍 |
刘志强 | 林嘉宏 | 阿强,意外被赖茂春绑架的小孩 |
王道南 | 席敬伦 | 被赖茂春绑架的小孩 |
赖茂春 | 陈慕义 | 绑架王道南的主谋,后来因捷运工程的坑洞而死。 |
庆仔 | 林正盛 | 跟赖茂春同伙绑架王道南的共犯,后来放弃赎金,将阿强送回台北。 |
阿娟 | 黄美文 | 庆仔的妹妹。 |
阿嬷 | 阿匹婆 | 庆仔的阿嬷,患有老人痴呆症,经常提起一个名为阿辉老大的人,但没人知道他是谁。 |
阿姨 | 文英 | 庆仔的阿姨,住在嘉义东石乡<> |
阿雄 | 连碧东 | 庆仔的姨丈。 |
阿昌 | 陈金财 | 阿姨的儿子。 |
明珠 | 王慧芬 | 阿姨的媳妇。 |
阿贤 | ? | 庆仔的弟弟,因跛脚而无法工作,游手好闲。 |
刘父 | 罗斌 | 阿强的父亲。 |
刘母 | 李静美 | 阿强的母亲。 |
主播 | 郎祖筠 | 造型夸张的新闻主播。 |
国中女生 | 范筱梵 | 刘志强暗恋的女生,卢非歌迷 |
国中老师 | 陈季霞 | 打刘志强的老师 |
刑警 | 李永丰 | |
广播旁白 | 李文媛 | |
徐火土 | 林照雄 | 阿强班上好友徐为礼的父亲,下一届市议员候选人 |
卢非 | 许杰辉 | 偶像歌手 |
警察学长 | 王明台 | 因绑架案驻守东石的警察,亦是本片副导演 |
警察学弟 | 徐辅军 | 因绑架案驻守东石的警察,亦是本片副导演 |
采访记者 | 陈世杰 | 亦是本片编剧 |
修女 | 杨冠玉 | |
长发文青 | 赵正平 | 在小巷中被徐为礼割破裤子,亦是本片场务工作 |
奖项
奖项 | 名单 | 结果 |
---|---|---|
最佳剧情片 | 热带鱼 | 入围 |
最佳导演 | 陈玉勋 | 入围 |
最佳男配角 | 林正盛 | 入围 |
最佳女配角 | 文英 | 获奖 |
最佳原著剧本 | 陈玉勋 | 获奖 |
获得奖项
- 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女配角 / 最佳原著剧本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配角
简评
9分。热带鱼的符号与故事的串联不是太紧密,又或者说可以不那么直白,会更有韵味。阿娟的故事也可以挖掘得更深,而不是最后用写信的方式呈现(其实有点纳闷信是怎么送到阿强手里的)。不过,故事真的很有意思,而且讽刺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家庭、媒体与教育制度,阿强与王道南在绑匪一家身边,才能体会到童年的快乐与家庭的温暖。对爱做白日梦的孩子而言,生存于如此现实的世界,确实如同不应出现在浅水的热带鱼一般。结尾都市上空出现的巨型热带鱼缓缓游走,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个人而言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
在热岛的海底遨游过,路过龙王宫许愿,日出的时候对着海里大喊:“我是鱼”,吃掉我愿望的那条热带鱼会载着我飞向太空,波光粼粼闪着青春的光芒。读书哪有游戏机好玩,一同等车的女同学简直百看不厌,阿娟这几天也没和我说过一句话,将心事交给情书,女孩的心思真难猜。难熬的联考被沙滩上堆起的搞笑便便冲淡,海里的浮游竟是阿叔支撑着力量。笑闹百出,于心不忍,回校联考,究竟是对是错。像故事回到最初,你不是绑架犯,我也不是好学生。你我只是打了个照面,动了点心思,便有了往后的故事。
好棒呀,除了志强跳上车之后见到绑匪有点突兀,比绑匪暴毙还突兀hhhhhh别的地方都很好耶。大家要好好读书哇。读书产生的分流或者命运差异,我自己体会蛮深的。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还挺东亚的。看片之前看到了热带鱼游在城市上空的那张截图,之后在电影里看到也觉得很感动。镜头上好像没什么特别,除了水里的房子和巨蛇娘娘真的有惊到我看之前就在想了所有的学生导演都爱拍鱼,这边会拍成什么样,结果挺好的,有意象、小童话、线索实物和末尾的幻想画面。有台湾温情但又没那么苦,是沉重的话题但是很欢乐。
喜剧,好玩,幻想式的镜头很多,还有丰富的笑点,刘志强父母和电视上那群人的表演快让我笑死。想到一个差点要忘记的词:无厘头,这应该台湾式的无厘头吧。一个乌龙绑架案的几十天,实际上是两个孩子快乐的暑期,从中还能看到台湾农民的淳朴和善良,最后阿娟在信中的自述提到要珍惜所有,这样又紧紧地一收,带来沉重和深思,让片子不止于娱乐化、搞怪式的主题。片尾是一条巨大的热带鱼在都市水泥丛林上空游弋,然后一行大大的字幕:“献给所有爱作白日梦的人。”我只要还能常常作有益的白日梦,就值得继续活。
可能是期待越大,越容易有偏差。本来以为会看到一部台湾风情的菊次郎的夏天,但是看到一半就觉得有点散……也可能是我本人不在欣赏这部影片的心境上。看完全片,第一感觉是“干”,配乐太少了,需要情绪的地方只有人声感受没有那么激烈;第二感觉是“散”,全片多次出现热带鱼的意向,广播、讲故事、潜水……但并没有和剧情很好融合的感觉,这个意向还是很硬地夹在台词里;第三感觉是“平”,有些地方平是很美的,比如阿娟静静看着瓶子里的热带鱼,太美了。有些地方平是有点无趣的,人物太多,描绘太少,很多地方一笔带过,爸妈的焦急、阿庆一家人对读书的催促、阿娟的苦难(最后用信直接写出来劲儿打得就不到位了)……想说的太多,表现得太少,就不自然。也许更适合夏天再看吧~
好喜欢啊!影片整体氛围都很轻松,从阿娟出场后我就一直在为她难过,好苦涩,她是被困在水沟里的热带鱼,是已经碰壁无数沾满泥土看不见原样的小鱼,阿强的出现让她看见了另一条热带鱼,和她不同的是,所有人都在为他加油,帮助他回到海里,好心疼啊…还有一个点是我整个观影过程都在想的,怎么被绑架了,所有人关心的还是考试,连绑匪也是,但只要想到这是喜剧就会想通,挺讽刺的,所有人都关心着上岸,而其本人更想留在海里看热带鱼。
。一个叫刘志强的台湾初三学生,面对中考看不到希望,只想和期念的女生一起去看热带鱼。他浑浑噩噩卷进一桩绑架案。但主谋很快车祸而死,手下绑匪无奈,将2个被绑架的中小学生转移到老家的嘉义渔村,共同生活。绑匪一家还偶尔幻想交换人质暴富,但实在蹩脚,屡屡不得手,却仍不忘让刘同学复习备考。最后眼看考试临近,将刘同学送还。期间,还有绑匪全家泡在水里,以及逃亡海上船坏了只好游泳,刘同学坐在泳圈里看书, 绑匪推着他游等搞笑场景。以及媒体的煽情和校方在媒体聚光灯下的不真实表态。感觉有点像《菊次郎的夏天》。绑匪全家赌博,智力见识都很有限,善良到让孩子睡床自己睡潮湿地上,再就是有饭一起吃,一人一口等情节,非常生活化。
本来以为阿庆只是承包一些笑点的边缘人,但是来了个神反转,变态绑匪老大突然死了。当这个绑架的任务独立的落在了这位有些没用的胖子身上,我才看到了这位边缘人物真正的生活。导演用一个扛冰箱的镜头表现出了阿庆是真正底层中的底层,他身上有一种屈辱感,但是伴随这种感觉的的不是愤怒,而是温暖,甚至是一种弱势的温暖,一个包子轮着吃,他也不会比孩子们多吃一口。但是回到那个淹水的院子里,他又是一个顶梁柱般的人物,这种反差好像在中国社会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弱势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矛盾,读书似乎成了缓解这种矛盾的方法,他好像在弟弟身上看见了一个希望,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成年人的白日梦呢。但此时面对满院子的水,他能做的只有用盆子一点一点的舀出去。
前半部分和你在房间里看,热带鱼,热带鱼,满屏的热带鱼,房间里变成粉色、紫色、蓝色又绿色,第二天出门闲逛惊喜的逛到了一家卖很多品种热带鱼的万能店(里面有恐龙、猪、羊、鼠、兔、一堆鱼),觉得像做梦一样。后半段午休的时候看完了,吵杂的阿嬷伯伯音觉得好熟悉,我也会为了遇到飞起的小鱼在天亮前起来看日出的,白日梦就像是童真时光里被保留的一部分,被带到现实,被带到生活中无聊的角落里。
献给所有爱做梦的人。怎么会这么善良的绑匪T T心疼除了发火和最后写的信之外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阿娟,有人不想联考,有人连联考的机会都没有。还有很喜欢的几件事:给人质喂饭居然是三个人轮流吃一口,开长途车中间买冰棒,阿庆也不咬只是舔一口,最后一口也分给大家。回到老家大家一起吃饭,镜头一转原来水已没小腿,下一次吃饭说是因为水闸但没有人修,后来水越漫越高,阿庆半夜醒来往外泼水,第二天水终于干了。联考前船上和家里的无线电互相联系不上,最终船上的人决定想办法要回来,家里决定出去找人。
1、统称“绑匪送我去联考”,充满想象力的孩童视角,带有咸湿气味的温馨喜剧台片;2、本片热带鱼元素在《岁月神偷》中也有类似意象,不知后者是否有借鉴;3、阿辉团伙另类绑票行为——喂饱饭、看日出等鱼精、堆“大便”、辅导功课;4、影片色彩绚丽多姿、摄影超美,漫画元素由导演一手操办5、和文学作品《夜晚的潜水艇》首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叙述童年时期的白日梦6、电台、电视台、漫画的反复出现既是童话故事中的得力助攻,也带有对现实隐晦的反讽和批判7、献给所有做白日梦的人们。
几乎完美的剧本,制作若能再精良些就更好了。全员智商80的荒诞故事,明明有苦情戏的底色,却强行处处皆是温情,关怀台湾高速发展时期被遗忘的渔村小人物,亦体现儒家文化圈唯有读书高的执念。热带鱼是孩子们的白日梦,有梦才有希望,手捧热带鱼的小姑娘眼神极其动人。陈玉勋后来《消失的情人节》与此片别无二致,召唤观众对故乡、农村、善良、纯真、坚守的回望,配乐风格也像。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想起了菊次郎的夏天,尤其是海边玩耍的一段,但此片早于菊次郎。(优酷有字幕版但声画略不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