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男人(1999)

Man on the MoonUP:2021-03-22

月亮上的男人

评分:7.9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编剧:斯科特·亚历山大 / 拉里·卡拉斯泽斯基
主演:金·凯瑞 / 格里·贝克尔 / 格雷森·埃里克·彭德拉 / 丹尼·德维托 / 保罗·吉亚玛提 / 科特妮·洛芙
类型:剧情 / 喜剧 / 传记
片长:118 分钟地区:英国 / 德国 / 日本 / 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娱人先生 / 月亮上的人
上映:1999-12-22
IMDb:tt0125664

月亮上的男人简介

这部传记电影的一开场,主人公安迪·考夫曼(金·凯瑞 Jim Carrey 饰)却向观众开了一个谢幕的玩笑。安迪自幼喜爱表演,成年后顺理成章成为饭店驻场演员,但事业并不顺利,一次他模仿猫王的表演引起好莱坞经纪人乔治注意,后者将他引荐到电视界。上镜前安迪从东方修行课上得到幽默的秘诀:沉默。安迪凭独特的表演风格得到观众青睐,进入了他颇为鄙视的情景喜剧领域。他创造出了一个不存在的人物托尼·克里夫,然后借克里夫的身份实现他和搭档的疯狂点子,和女人们进行的摔跤比赛更把他的疯狂推向了巅峰,安迪不断的戏弄、激怒观众,直至他患上癌症却没人相信,但安迪不在乎,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无止尽的玩笑……
  本片获2000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奖。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米洛斯·福尔曼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最佳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第57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简评

了解了杀马特、罗玉凤、芙蓉姐姐、药水哥等所谓的小丑文化的成因和背景故事,会感慨所有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剧情都不失真,每一个生于相同大世界,活在小世界的生命奇遇都会互相之间产生认知偏差,衍生精英文化对小众的压迫,鄙视链的形成,二者以非黑即白的印象认为彼此,以网络管中窥豹分裂彼此,撕裂这个本不荒诞,名为生活的现实世界。所以喜剧是什么,我以后会专门研究,是否真如郭德纲所言:"观众巴不得你死。"性本恶的角斗场看客形象,还是反映荒诞现实的写照。对金凯瑞老师有过欢乐的观影感受的人可能会不适应此片,深入人心也没法子。我是当正片看的并且一直是种悲剧的情绪里,这引起了我很多思考,,不寒碜。

当酒吧老板认为安迪的段子很不搞笑,要求在段子里加一些悲伤的故事,并把他赶出酒吧时候,安迪一开始表现的很难过。但出门的瞬间后恢复正常。原来安迪是在表演忧伤给老板看。他一直在“戏弄”身边的人。他很强大,敢于打破常规,把生活当“儿戏”。他在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幻影而已。安迪一直在“欺骗”观众们,就像导演从头到尾把观众“耍”的团团转一样。被金凯瑞的猫王模仿秀惊艳到了!

《月亮上的男人》影片本身和片中主角安迪一样特立独行。初次接触此片的观众很难对它做出评价,因为它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太过于独特,以至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比较标准。其实反过来说也没错,这部影片拒绝观众依据刻板的类型印象对其进行归类,它所彰显的个性与主角安迪·考夫曼的内在精神气质是吻合的。 在遇到“伯乐”之前,安迪·考夫曼长期混迹于夜场演出舞台上。据跟他合作的餐厅老板说,他“只会唱给六岁孩子听的儿歌,表演一些无聊的木偶把戏”。老板在请他“走路”前苦口婆心地开导他,没有生意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表演,表演的本质是一门“娱乐生意”。 安迪的猫王模仿秀 像大多数青年艺术家一样,安迪也曾产生过深深的自我怀疑。他在迎合观众与追求个性间徘徊不定,不知如何抉择。

打喜剧的标签确实比较困难,因为这是一部看了让人难过的电影,但它讲得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喜剧演员的一辈子。顺便看了电影的拍摄花絮,一方面觉得金凯瑞是个特别的,有天赋的,有趣的,天才的,热情的演员,一方面觉得金凯瑞还是太爱自己了。相比较我还是喜欢这部电影主人公的原型。

想起m老师在看到一半时懊恼的关掉了窝窝并无奈的说出“为什么金凯瑞的电影这么容易踩雷啊”时,是很有意思的。主要还是因为他自己的一些心理预期和先入为主的想法与本片实有不符而导致的观感不佳,这点我也深有体会。重看完这部片子时也认为与其说它是个喜剧还不如说它是一部带着戏谑的正剧。事实上金凯瑞的很多作品都多少透露着这样的特征。安迪这个身为喜剧演员的角色,他的本质是孤独且矛盾的,可它人又何常不是呢。他唯一不同的是会把潜藏在人这个单独却又统一的个体拆分割裂成不同的性格人物,将粘合的碎片掰开,来释放他内心的混沌与多元。他以娱乐他人的方式来取悦自己,这种打破常规、规则、固定的喜剧演出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以不被理解和认同的行为来构成对戏剧、人生的反思。当他发觉菲律宾神医只是一场自我欺骗的戏码时,一切只是戏谑。

电影在一个个不着边际的想法中展开,把结尾放在开头,一人分饰两角,在舞台朗诵《盖茨比》,和女人摔跤等等。这是安迪·考夫曼的事业,是戏,也是他的经历。即便不是坏心,他的“戏”也与外界频繁冲突,“冲突”同样是“戏”。环环相扣的戏码填满了电影,“真与假”的界限开始模糊,但他的“表演”和“戏”还在继续,看到了什么或许比执着于真假更加重要。电影因此和人物的精神完全打通,互为彼此。观看[月亮上的 人]即是用这段时间去理解一个人,却很少有电影敢于像他这样,没那么有趣,有些愚蠢,神经兮兮,但就是这么一个人,he will survive

一部被低估的片子!!不得不说主角像极了那些靠搞奇葩东西博眼球的网红等,并且真本事还是有一些的那种。还联合演戏诈骗观众,没想到他得了癌症这件事居然没骗人。最后的那位估计不是他,可能是他的朋友扮的。这家伙在想什么,没人猜得透啊,因为他人在月亮上。片尾的片尾:Goodbye everybody, thank you, goodbye!

他的喜剧同样是在摧毁人们思维的边界,喜剧表演为什么不可以朗诵一整本小说,好笑的并不是小说的内容,或者朗诵,而是这件事的本身,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表演形式都带有某种宣灌色彩。而和女性在拳台上扭打做一团,我理解为他对平权运动的一种表达,虽然看得人哈哈大笑,但是女性在拳台上释放出了自己内心的情绪,而且是和男人平等的方式。恶棍克里夫打破了人们对礼貌、容忍的认知,从他的表演中,带来的是惊吓和意外,让人大笑的地方是人们发现自己其实热爱恶棍,因为恶棍拥有自己不曾拥有的自由。——和菜头

太前卫甚至有点预言的样子,当代人完全生活在这样的娱乐之中,药水哥之辈完全是对于安迪考夫曼的模仿和致敬,实在是太像了包括打拳,只可惜中国并无摔角这种表演性质的产业,有时也真的太怜悯这种人了。金凯瑞的表演没有一点问题,本来就很飞很神经的人你怎么能用一般的表演来诠释他呢。演员简直和片中的角色产生了极为强烈的互文性,金凯瑞是在演自己;惊讶还有Courtney love饰演金凯瑞的爱人,想起科特柯本与安迪考夫曼的相似性,给人一种同样也是在演自己的感觉。

真心想說一句牛逼,雖然是流水賬式的傳記片,但是一點也不是那種又臭又長又無趣的流水賬,而是條理清晰的,幾乎完整的再現了安迪這位藝術家的一生。想要形容他是困難的,因為他是如此的複雜,就像他自己也是一直處在糾結的境地中,他常常表演高深的笑話,或者甚至為了讓自己開心而戲弄觀眾,常常自己前仰後合但是觀眾卻覺得被冒犯或一頭霧水。他一生都覺得沒有什麼是不能開玩笑的,喜劇就是冒犯的藝術。導致哪怕身邊的人也沒有辦法辨別他話裡的真假,他是表演還是真實。就是這樣一個模糊了一切的男人,仿佛我們身在地球,而他在月亮,從遠處觀賞著我們,玩弄著我們,也戲劇化的過完了自己短暫的一生。他不是喜劇大師,他是真正的藝術家。而這部電影也不是喜劇!

1-26、27 不知道为什么andy kaufman这个名字这么耳熟却不知道在哪里听过也对他一点都不知道。要不是netflix首页推荐了jim那个纪录片,也不会知道这部电影。就很神奇的经历,他作为一个演员,也是如此神奇,甚至这部电影也没有想要给观众一个答案,就是单纯去记录他的表演,让观众继续去猜。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许我也真的想成为一名演员吧,明知道所有表现出来的都是假的,但是那些表演却对于演员来说是真的

金凯瑞饰演的考夫曼可谓是用生命在搞笑,即使最后的葬礼上也不忘逗趣给大家带来欢乐。但是,真的很欣赏不来影片里这个角色的搞笑表演方式(包括金凯瑞本身的夸张肢体语言表演我也大都欣赏不来),所以看他在影片里极尽夸张搞笑之能,我却真的有种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感觉,台下那些欣赏不来一脸懵逼的观众估计感受更加明显。两星全给演员的卖力表演。

获得奖项

  • 第57届金球奖
    第57届金球奖
    获奖:音乐/喜剧电影最佳男主角
    提名:最佳音乐/喜剧电影
  • 第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第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男主角
  • 第9届MTV电影奖
    第9届MTV电影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银熊奖-最佳导演
  • 第39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第39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喜剧/音乐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