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2019)

ストレンジャー~上海の芥川龍之介~UP:2021-11-24

《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日语:ストレンジャー〜上海の芥川龙之介〜)是2019年12月上映的日本广播协会单集日剧,由松田龙平、冈部崇主演、胡子玫、金世佳、任洛敏、邱必昌参演,北信康导演,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上海游记》,讲述了1921年作为《大阪每日新闻》记者的芥川龙之介在上海的见闻。

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

评分:8.6 导演:加藤拓 编剧:芥川龙之介 / 渡边彩
主演:松田龙平 / 冈部崇 / 中村友理 / 奈绪 / 金世佳 / 任洛敏 / 邱必昌
类型:剧情 / 传记
片长:73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A Stranger in Shanghai
上映:2019-12-28(日本)
IMDb:tt1114709

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简介

该剧根据芥川龙之介的《上海游记》改编。影片讲述100多年前,作为《大阪每日新闻》记者的芥川龙之介来到上海的所见所闻。

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连续剧 最佳海外电视剧(短)(提名)

简评

《上海游记》里满篇是饱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芥川龙之介对真实的中国的失望,并没有这个sp中在黑暗和腐败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意。但这个篇章借芥川龙之介作为一个作家的敏感笔触和犀利视角,看到了许多当时中国的细节和人性。印象很深的是芥川在路边脏摊吃饭,看见乞丐的背后门墙上用端正的小楷书写的身世,在肮脏饥饿衣不遮体的乞丐身后,是他早年出身书香世家因水患战乱流离失所的证明,从侧面展现了当时中国的苦难百姓的动荡。芥川拜访章炳麟、李人杰和郑孝胥的场景很有代表性,关在屋子里谈救国的士大夫、留洋归来用共产主义搞革命的年轻人。另外,露露的演员选得好,演得特别有灵气,颜神和五官有种上世纪中国演员的气质。最后,芥川龙之介说看到了一点希望,总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缓缓崛起,这点希望来自于底层人民、三教九流。这点说的非常到位。

终于把这部看了!松田龙平你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啊,怎么那么有魅力啊!如同芥川龙之介一样看透一切,但没有芥川那般决绝冰冷甚至敌意!其实龙平外形与芥川有些差距,龙平慵懒漫不经心受人保护的状态,而芥川很孤独,但是龙平台词和演技真是太绝了!nhk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给我一种感觉,中国正统不是在霓虹,而是在nhk啊!怎么做到如此还原1921年的中国的,底层人民随地大小便,落魄公子被迫卖身,支女悼念她的男友(吃血饼干真的,这不鲁迅药嘛),饱学之士对于中国的绝望,年轻人选择牺牲自己来改变中国,结尾处把1921年后与芥川这次游记有关系的人和中国命运一并交待出来,看得人心酸又热血!薛八一演技不错呀,意外收获,与芥川笔友友谊真的好让人哭心疼!想象中解救小女孩,拍得好魔幻,深得芥川小说意境!看样子上海游记得安排一下!

春节疫情期间呆在家里看的,NHK的拍摄水平确实高,从中性视角带我们了解记录中国近代史的至暗时刻,摄影监督是两次获得日本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北信康,整个剧组邀请了许多知名的中国演员,极力还原历史背景代入感超强。影片真实客观记录了那时正在堕落的中国,不论是人民还是文化,而每个人心中都在等待一个“英雄”来救世。全片的色调复古唯美,喧闹与宁静、富贵与贫穷的场景相互交织,还原了最真实的100年前的上海。

读过施小炜和夏丏尊翻译的《中国游记》两个版本,读过芥川龙之介的大部分作品,然后再看这一部,会从中发现作者的初衷与非作者的“时代赋予”之间微妙的交缠。快一百年了,变了的和不变的都那么清晰却又因难以表达而那么含混。反而是露露这个男娼角色的加入和芥川龙之介在上海街头吃着油条读《新青年》的画面,显得别有深意。松田龙平自带不一般的疏离感,看多了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就会发现这演员选得真好啊。

补评,本来想给5星但是剧情上魔改确实太多了,尤其还是作为本地人(?)看到日本人的想象还是稍微有点影响体验,和没有太多文化背景知识,“反正啥也不知道就听你吹”的《眩》比就差了一点。但是,露露太可爱了,快他妈让老子抱抱 震惊芥川一整年的擤鼻涕也还原了,就很满意。其实和芥川的小说比,他的中国游记这套吐槽我真的超爱的

反复刷了好几遍,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尤其是读了中国游记之后。几个故事衔接,很流畅,布景很复古。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很深刻很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中国上海的形形色色的人:流浪汉、摊贩、卖花的老太太、寻找救国道路的进步青年。也让人感觉芥川是真正站在一个人道主义的角度上看待这个,嗯,战争,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就像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给我的感觉很像。

学过一些历史也读过一些故事,但是第一次从文化他者的视角审视当时的中国。从初到上海经历的繁华热闹,到目睹种种不堪与污秽,芥川从一个中国文化精粹的读者成为了这个濒临崩溃的社会亲历者。他看到这些的时候在想什么呢?种子已经在手里了,用来学习的书也买到了,这个泱泱大国重新崛起的点点希望却又倒在了镇压运动的血泊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对柔和的态度来拍出的sp,有芥川先生一些味道,却又多了些历史剧的柔光滤镜,导致人血饼干和人血馒头有了不同、或者说相反的意蕴,算是后人改编,少了些鞭辟,却又更契合了最后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一种绵长又坚韧的生命力,也更含着一种凄迷的日式浪漫,但就不非去考证是否符合芥川先生的意愿了,片中大量的化用足以证明编剧比我想得明白的多(。主标题是是异乡人的同化吧,站在同一片土地上,总比故纸堆里来得更鲜活与真实。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要怎么才能破开当时礼崩乐坏的末代荒唐,异乡人也想知道答案。松田龙平的氛围感真的太强了,nhk拍这种剧一般不会有大错

8+1分。一部诚意之作。开始还觉得是旅游散记背后de游历,后来居然把所有de一切都串起来了。而且剧情逐渐推向高潮。人性真是个复杂多面有趣de东西,你以为众人只是在浑浑噩噩混日子吗?革命、改良、得过且过,所有de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不应以一个主张去推演,而应用无数的事实去归纳。」这句话恰恰应用于芥川,不要对人对事轻易下结论比较好,事物有黑白灰,多看希望光明de一面比较好。绝望中蕴含着希望de种子。众人演技在线,气氛渲染也很对头。芥川是个十分温柔de人,温柔到软弱。编剧也好温柔,我读芥川de中国游记可尽是晦暗de感觉,没想到改得这么有希望,手下留情太多了。有个点有趣,芥川认为de解决之道是民意是文化思想,结果露露牺牲转眼打了他de脸。隐忍de李人杰之流才能办大事啊。猪猪。

直接去dy上看解说吧,up主的叙述解读我感觉把这部电影拉高了。看电影千万别打开弹幕,“华夏文明在日本已经被学者论证过了”“49年前的中国损失远不及新中国”等脑瘫言论太多了,吃人血饼干是讽刺民众愚昧,乞丐撒尿戏子擤鼻涕是映射如今“拆腻子”的素质。随便一个普通镜头一段配乐就是“这个镜头好”“日本人真会配乐”。有人看不下去日吹说一句“后代不要随便替先人原谅”,孝子们又爬满弹幕,细纠这个不是日本人做的那个不是日本人做的,你们这是无稽之谈还有在弹幕里哭天喊地武汉疫情的,不知道我以为我来到了八组,恶心死了。最后李汉俊出场一帮人嘎嘎大叫“孙文”,哟,还知道换个称呼叫显得自己肚里有点墨水,就这文化水平难怪华夏文明在日本呢。一句“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都要东拼西凑,国家没负你,是你辜负了义务教育

读过芥川部分《中国游记》,也当然记得他此行的很多失望和尖刻之语。NHK很好地整合了芥川的文字记录,也用镜头很漂亮地呈现了100年前那个殖民地色彩的上海,和整个衰朽、混沌、崩溃边缘的老大中国(甚至我们现在这些年拍的影视剧都要感到惭愧)。从庙堂之上到江湖之远,知识分子不见希望或坐等奇迹,少年中国告诉芥川“种子就在手里”,街头巷尾,游行者、乞丐、娼妓在生活、在受难…甚至感觉日本人拍出了中国人也可拿来用的主旋律教育片(哈哈)。可以感到,芥川,或者说通过影片罗织的这样一个芥川形象的NHK,对中国怀有一种别有温情的凝视和关注,还挺奇妙的。

本人没有看过芥川龙之介写的上海游记,对其中的内容知之甚少,但个人是非常喜欢nhk改编的这部片子。以日本人的视角去展现那个时候堕落的中国,是非常有意思的。这部片子对我来说有种独特的气质,一种很现实,但又有一丝虚幻,有绝望和失望,也有一丝希望。最后的“人血桃酥”情节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赋予了这部片子有点沉重的浪漫。虽然我个人觉得松田龙平的气质略微不适合芥川龙之介,但总体演技还是不错的。顺便我很喜欢这部的主题音乐。每当播放这部的主题音乐,我的脑海里全是片尾里芥川龙之介坐在小河边的亭子里,抽着烟,望着这个已经堕落,但也慢慢开始觉醒的国家。

获得奖项

  • 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提名:电视连续剧-最佳海外电视剧(短)
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