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传(2004)

HawkingUP:2021-07-19

霍金传

评分:8.6 导演:菲利普·马丁 编剧:彼得·莫法特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丽莎·迪伦 / 亚当·戈德利 / 菲比·尼克尔斯 / 迈克尔·布兰登 / 汤姆·霍奇金斯 / 克里斯蒂安·鲁贝克 / 马修·马什 / 阿纳斯塔西娅·希尔 / 彼得·弗斯 / 罗汉·希瓦 / 博迪·卡维尔 / 汤姆·沃德 / 迪尔德丽·科斯特洛 / 约翰·塞森斯 / 塞巴斯蒂安·阿梅斯托 / 爱丽丝·伊芙 / 安东尼·豪威尔 / 里昂·奥肯登 / 车·卡特赖特 / 卡罗莱娜·贾梅塔 / 琳达·斯珀里尔 / 詹姆斯·沃里尔 / 大卫·麦凯尔 / 罗里·科普斯 / 马克·韦尔斯 / 多
类型:剧情 / 传记
片长:90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霍金的故事
上映:2004-04-13(英国)
IMDb:tt0395571

霍金传简介

1963年,霍金21岁的人生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个重大事件。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使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最后连心肺功能也会丧失,当时大夫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这一致命的打击几乎使霍金放弃了学业,但生日舞会上一个女孩的出现神奇地改变了一切,她就是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

简评

相比成熟的好莱坞制作《万物理论》,本片显得不那么精致,而是简洁粗放了许多,但却更富于感染力。而且与《万物理论》以爱情故事为主不同,本片虽也涉及爱情不过篇幅没有喧宾夺主,而是清晰扼要地点明了霍金理论的伟大之处:他推开了那扇爱因斯坦预见到但没敢推开的门,为我们揭示出一切的起源即是空无。一直穿插在主线情节中的两位诺奖物理学家的采访段落前面一直不明所以,最后揭开谜底双线融合的时候才发觉简直震撼,卷福在站台上兴奋演示的一幕以及那孩子般的灿烂笑容也十分动人。啊对了还有,想起来应该要为鸽子默哀一分钟……

大概是因为我看过小雀斑版的《万物理论》,当第一幕出现BC瘫在沙发上的时候,我真的只有一个想法在心中就是「come on, stand up」,先说优点吧,复古的画面,以及把Arno兩位的采访放进去的确很妙,缺点就是,的确,1,感受不到他和Jane的attachment,完全不如《万物理论》,2,配角演技都比较用力,霍金父母,导师Dennis的妻子,还有无处安放的Jane,为什么突然要对学院的工作人员那么凶?3,看完之后觉得整个故事都比较散,火车上的backwards突然点醒,然后下车在火车站画画那段是我记得的,其他画面则慢慢淡去了…

超酷的电影,超酷!兴奋的看着霍金自信满满、杵着拐棍蹒跚的走在剑桥雄伟的长廊上……虽然对那些天文物理学家讨论的问题似懂非懂,但是听他们说话激情磅礴:“大爆炸理论是错误的,大爆炸理论很卡通。”霍伊尔。“音乐需要时间。”“条条大路通物理。”“语言妨碍了思维。”“现在和过去的的时间属于未来。”“拓扑学不关心粒子这种东西,只关心事物之间的联系。”“你走得越快,对我而言就越慢。”“当恒星坍塌时,奇点到来”。“你逆转了时间。”一个神经元疾病患者,不为死亡而担忧焦虑,而是竭尽所能的设法拓展生存的 的宽度,去探索时间的起源……演员表演超赞!

这个比《万物理论》更偏向于真实,就是最后刹车刹得太草率了。不知道霍金本人会更喜欢哪部?总觉得单单从片中人物性格看,他会更喜欢《万物理论》。但如果我从未知道霍金的相关故事,只知道他是个物理学家,我会觉得他更喜欢《霍金传》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突兀,无论是简和霍金之间的爱情还是BC对肌肉萎缩症的诠释似乎都没有一个好的过渡,一切都是这么突如其来又戛然而止,电影最开始BC对霍金疾病突发的表现方式竟然是看星星后倒地不起?这让我感到不可置信,来豆瓣看见评分以及粉丝一水儿的吹演技更让我不爽了,你们确定这是饰演的身残志坚的物理科学家而不是一个智商低于正常人水平的呆瓜?演技完全被Eddie吊打好吧,表演痕迹太重了。。。。

纯粹对霍金的崇拜,对宇宙的敬仰。剧情比小雀斑那版要弱,霍金传结果只到他在剑桥大学,剧名起的太大了,内容太薄了。中间穿插了诺贝尔奖发现宇宙爆炸余热的访谈(对纳粹的讽刺不无体现)世人应该更关注霍金的科研而不是他的花边新闻。

2004年的电影,魔法特编剧。BC当时已初现世界级演员的潜质,除了全片对肢体和肌肉的控制之外,霍金接受检查时难以控制的恐惧,以及追问医生的无措慌乱,全部表现得极好。从电视采访到面斥,插入两个物理学家的叙事手法跟不错。很多小戏有朴素的动人之处,比如父亲去找导师等等,以及导师阻止霍金对steady state的攻击。大戏例如Penrose讲解星球坍缩时singularities is inevitable,还有霍金跳火车,也非常精彩,goosebump级的精彩。总得来说比雀斑那部好。

选取霍金患病初期以及博士时期理论成就的一小段,切入点小,叙事平实。相比后作《万物理论》少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跌宕,但更加扎实稳健,更贴近人物传记这一命题。平平淡淡,打动人心。.声音与音乐的概念贯穿全片,无论是两位实践物理学家发现的噪声,还是霍金本人对瓦格纳的喜爱,以及一众科学家对于古典音乐的讨论都令人印象深刻。

去剧场看哈姆雷特那段情节设置得很好!直接说出果壳中的宇宙典故。拍得比较本分,看起来像正经的传记。台词不太生活,鸽子粪那段还不错!(看到结尾剑桥因为大爆炸理论发给霍金研究员职位,他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和女友一起去领取自己的房间,女友顺口答应了他的求婚,我妈说唉但是要嫁给一个这种人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我说可不是嘛要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之一结婚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如果《万物理论》是主要讲述霍金一生的故事的话,这部《霍金传》则就是主要讲述霍金学术成就的故事了。因为那版是一部更加适合不了解霍金的普通观众去认识霍金的电影,学术方面的讲解就减轻了,甚至还做了些艺术改编,比如终于算出方程式后才发现自己患有渐冻症,但本片则更加真实且更加学术向, 不仅相关知识讲解的很详细,也还原出了霍金在21岁连选题都没有决定好就患上渐冻症的事实。而且本片所采用的「采访“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副线也极其巧妙,一开始让观众一头雾水,觉得和霍金的故事没有什么关联,但直到我看到霍金导师开始质疑他时所说的“你的证据在哪呢?”之后就瞬间明了了,再配合上那段时间起源的噪音以及霍金最后的那句“Can you hear me?”后瞬间就意识到霍金的伟大之处了,这结局设计得太棒了。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却饱受疾病折磨。如果说老天是公平的,那么它赐予一项你的天赋,必然会夺走一种能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争论的热潮盛行,有人的地方自然也有竞争,为了找到新的研究发现,各大学术派之间暗流涌动。我们无法捕捉霍金的思维方式,正如我们没办法了解其他任何一个人的想法,能做的都是猜测而已。聪明的大脑也性感,正如现在看到的不过是20万年前发生的流星陨落,不休不止的时间也在倒流。在发现宇宙起源之前,霍金和学术搭档的碰撞可谓是神仙打架。因为不停地谈论和思考,看着钟表倒走,听到妇人抱怨,突然灵感迸发,粉笔在地上挥洒解开了宇宙奥秘。想法不会凭空冒出来,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那也往往抓不到灵感。肌肉萎缩致瘫痪,大脑却安然无恙,为了表现霍金视角的世界,运用大量的手持镜头引起不适,这就是霍金生活的常态。

可能因为不是英语母语人士,对于里面一些快速专业知识输出有点搞不懂,在车站那段有很大的震撼,霍金那句“Bang”很震撼我,但全程纸截取了一部分霍金的经历,称为“霍金传”可能有点名不副实了。了解到了很多其他优秀的科学家这点还是很不错的!

获得奖项

  •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TV Award —— Best Actor / BAFTA TV Award —— Best Single Drama
霍金传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