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布莱尔(1999)

The Blair Witch ProjectUP:2021-01-06

《厄夜丛林》(英语:The Blair Witch Project,又译《厄夜丛林》、《死亡习作》、《布莱尔女巫》),其为一部由Haxan电影制作公司制作并于1999年发行的低预算美国恐怖电影,整部电影用业余拍摄的镜头拍摄,用以模拟纪录片形式,增加其真实性。另有根据电影而来的同名游戏,共有三部。

女巫布莱尔

评分:6.4 导演:丹尼尔·麦里克 / 艾德亚多·桑奇兹 编剧:丹尼尔·麦里克 / 艾德亚多·桑奇兹
主演:希瑟·多纳约 / 乔舒华·莱纳德 / 迈克尔·C·威廉姆斯 / Jim King / Sandra Sánchez
类型:悬疑 / 恐怖
片长:81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死亡习作(港) / 厄夜丛林(台) / 布莱尔女巫 / 女巫计划
上映:1999-07-30(美国)
IMDb:tt0185937

角色

角色名称演员备注
海瑟·唐纳休海瑟·唐纳休Heather Donahue
乔舒亚·李纳德乔舒亚·李纳德Joshua Leonard
麦可·威廉斯麦可·威廉斯Michael C. Williams

剧情

前设

1994年10月,三位年轻的电影系学生海瑟、乔舒亚和麦可到马里兰州柏莱克镇(Burkittsville)布莱克山(英文:Black Hills)的丛林内,打算寻找小镇传说中的布莱尔女巫,并以16厘米摄影机去拍摄整个探访过程,制作成纪录片。他们背负著八天份的粮食深入森林里,不久后便迷失方向,还陆续神秘失踪,消失在丛林间,再无音讯。

他们失踪后,尸体一直没有找到。而1995年10月,当三位学生神秘消失事件发生一年后,他们所携带的摄影设备(连同大部分的画面及枪杀镜头)后被人发现。本片即为摄影机所录下,三位学生进入森林后所经历状况的记录。

纪录片夹杂着黑白彩色颗粒,手持摄像机的摇晃及自然光照明,全片展现的大部分是三名学生在树林穿梭寻找传说线索的经历,许多悬念都被透露给观众,包括了一些具体迹象揭示了三名学生的最后命运。

采访

影片中,他们采访当地人。两个当地人告诉他们一位名为鲁斯汀·帕尔(Rustin Parr)的隐士在1940年至41年在他家绑架了7名儿童。帕尔把孩子们带入他的地下室,强迫其中一名孩子面朝角落,然后他就杀死另一个没有面对角落的孩子。帕尔最终向警察自首,后来他神智错乱,说一个在17世纪被杀的巫婆游魂引诱他去杀这7名儿童。他们还采访一名古怪的老妪玛丽·布朗(Mary Brown),她告诉他们自己曾遇到过变成年轻姑娘的女巫。海瑟指出玛丽怪屋门前有树枝交织而成的架子。

初进丛林

第二天,学生们开始探索柏莱克镇附近树林寻找证据。路上,渔民警告他们,树林里总是闹鬼。学生们登山到棺材岩(英语:Coffin Rock),并在那宿营过夜。在十九世纪有5名男子于棺材岩被发现遭仪式杀害。后一天,他们陷入树林深处,深入到他们已经不能依靠地图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了。他们最终到了一个古老的墓地与七个小石冢(英语:cairn),在附近搭了营地。天黑后他们一人意外地打乱了其中石冢,匆忙修理它。后来,他们听到奇怪的开裂声在黑暗中的未知处传来。

迷路

又过了一天,他们继续试图走出这里,但是夜幕也依旧无情地来临,他们被迫宿营过夜。那晚,他们再次听到开裂的声音,但无法在黑暗中看到是什么。清晨,他们发现三个小石冢在夜间里围绕着他们的帐篷搭了起来。大家继续尝试着寻找走出树林的路,而海瑟意识到她的地图不见了,而麦可则承认是他前一天丢入溪水的。他们忽然明白自己彻底迷路了,手头既没有地图也不认得在哪,他们于是决心一直向南走。不久他们在树上发现了一个用枝条编织而成的人形架子被悬挂着。入夜后,他们听到更多奇怪的声音,包括小孩的话语声,和不知名物在帐篷两边蹭过的悉簌声。他们逃离自己的帐篷,恐慌地隐藏在黑暗的树林里一直到天亮。回到帐篷后,他们发现,他们的行李被翻了个遍,而乔舒亚的装备被淤泥埋了起来。在一个场景中,他们徒步行走了大半天却最终回到了起点,他们认识到,他们完全在绕圈子。

失踪

早上,乔舒亚已经消失了。麦可和海瑟徒劳的寻找,但只能无功而返。那天晚上,他们听到乔舒亚的尖叫声在黑暗中回荡,但却无法找到他。早上,海瑟发现一堆棍棒和衣物在帐篷外,发现它里面有血浸湿的衣服、人类牙齿和人体组织,但她没有对麦可提及。当晚,他们听到乔舒亚的痛苦呼救,并发现在树林里有一座被遗弃的房子。麦克跑入地下室后似乎有一场打斗,然后是一阵沉默和相机坠地的声音。接着,海瑟也进入地下室,看到麦克面朝墙蜷缩在角落。最后是海瑟丢掉了摄影机,还有她一阵尖叫后无尽的沉默。

奖项

  • 金酸莓奖
  • 1999年第20届「最差女主角奖」:海瑟·唐纳休

逸事

  • 影片工作人员在接受探索频道访问时表示,全部剧情并未事先告诉三位演员,导演则是事先将所交待的少数剧情放置一卷影带空盒内,全部皆在影片拍摄前才个别交给演员。而且每位演员所拿到的剧情内容只有个人的部分,完全不知道他人的部分,其他则都让演员们各自发挥。为此,摄影师需要躲藏丛林内最不易被发现的暗处角落,拍摄演员最真实感受,甚至于有次摄影师在拍摄途中,发生在森林迷路的事件,经过整整2小时才返回预定地点集合。
  • 电影公司巧妙的利用了电影本身以手提式摄影机拍出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在广告行销方面利用在网际网路放出内容模棱两可的假新闻,营造出的诡谲气氛极成功的在上映前营造了话题性,因而在日后被视为电影行销的经典策略之一。有部分观众甚至在进入戏院时认为,影片来源与内容是真实发生的超自然事件。
  • 电影票房出乎意料的卖座后,使得拍摄的小镇一夕之间成名,让不少影迷也特地前往当地探访。但是,影迷们的话题都不断围绕在是否有布莱尔女巫传说,四处寻问当地居民女巫的真实性,反而造成居民的不少困扰,却反到更恰似影片剧情内容。
  • 美国喜剧电影《惊声尖笑》在影片内,亦特意添加本片经典片段,大肆嘲讽及恶搞一番。

观众被告知的是,有三位学生背负著八天份的粮食,深入丛林探索布莱尔女巫传说,却遭遇到难以解释的灵异现象,最后全体失踪,也找不到尸体,事发一年后,他们所拍下的片子被意外发现,交代了他们的下场,而本片正是他们所拍下被寻回的片子。整个舞台在马里兰州柏莱克镇(Burkittsville)取景,借由难以捉摸的大自然环境,以及森林内阴暗诡异的气氛,发挥出淋漓尽致的效果,成功模糊了虚构与现实间的界线。
上映前,两位年青导演在美国日舞影展内,背负著拷贝好的厚重影片,不厌其烦的向电影片商推销,但总是四处碰壁。最终,影片才由艺匠娱乐公司(Artisan Entertainment)购得,得以顺利于电影院内公开放映。
上映后,从第一周仅有27家电影院放映,到第四周飙升2142家电影院放映,急遽扩增80倍以上。然而,行销公司事前已于网际网路上,有计划性的提供影片相关资讯,引发起网友热烈的广泛讨论,成功创造影片的话题性,其魅力完全在电影票房中表现出来。
至今,影片全球收益已经高达三亿美元的傲人佳绩,成为仅次于《深喉咙》投资报酬率次高的独立电影,轰动世界影坛。
续集《阴魂怒吼(英语:Book of Shadows: Blair Witch 2)》于2000年10月27日发行。2016年,推出第三部电影《追杀厄夜丛林》(英语:Blair Witch)。

简评

十几年前淘到的打口(打孔)碟看的电影,还记得当时大吹特吹这种随性真实低成本的伪纪录片风格。恐惧感很多时候都是在代入感极强的氛围下产生的,尤其是在这种模模糊糊摇摇晃晃噪点满屏的画面下,犹如记不清的梦魇一般,是的,我也记不得剧情,也就只记得当时的恐惧而已了。还有就是随碟附赠了一个电影logo的十字架纹身贴纸,一直躺在我的抽屉里,存在在那里,让人怎么也忘不了。

看完“警长说电影”剧透来的,下面附上链接:。二男一女去拍摄什么传说中的布莱尔女巫,当地居民表示有几百个孩子在森林中失踪,女巫会抓住两个孩子,让一个孩子先面对墙壁,干掉另一个孩子,然后再将面对墙壁的孩子杀了,原因是女巫不喜欢杀人的时候被人看着,三人进入森林迷路,遇到了一系列怪事,其中一男失踪,次日,剩下的二人发现了用失踪男人的衣服包裹的树枝,里面有男人的牙齿和耳朵,剩下的二人惊恐万分,那天晚上,女人用随身携带的摄影机,录下了自己的忏悔,没多久,二人就找到了一个充满鬼画符的屋子,在地下室,两人都狗带了,在三人失踪一年后,三人随身带的摄像机被找到,摄像机中录制的内容被放出来,也就是这部电影。

吓得要死,拍得很好,拍摄方式深得我心,低质画质,开头黑屏白字就开始放录像,三个人兴致勃勃去拍纪录片,结果在树林里迷路,怎么走都在绕圈走不出去,每天晚上都遇见不对劲的事,每晚都愈演愈烈,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人消失了,之后晚上他们似乎听见消失的人在叫他们,惨叫和召唤,还发现了树枝包裹的一坨奇怪东西,我没看出那是啥,吗?血呼啦的最后他们循着声音找到一个树林里破败的房子,消失的人的声音楼上楼下到处都是,墙上的手印,最后这俩人貌似都被一下砸死了,但完全没看到怎么做的,录像戛然而止,影片也到此结束。氛围制造的很好未解开的谜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这几个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女巫布莱尔,或者什么东西,真的存在。。

开创伪纪录恐怖片先河之作。观看前期待值过高,以至于在看后略感失望。终于理解了小成本电影的拍摄质量,手持摄影,疯狂摇晃且无法聚焦的移动镜头,都让人昏昏欲睡同时又想吐,这种摄影风格的确引起了极大程度上的生理不适,从而影响了观感。同时本片在前面的一大半叙事节奏都很失调,造成了观感无聊,同时又把恐怖元素全部集中在最后两分钟,这就造成了一种感知上的断层,从而无法调动恐怖情绪上头就匆匆收尾。当然其于1999年拍摄,自然是有反类型片的意义,在那个年代造成惊艳的效果也是能够理解的。总而言之,本片属于理论价值远大于实际观看价值的电影。虽然本片首尾呼应做得很好,但是开头走神的观众很可能会认为本片的结尾不知所云。至于其恐不恐怖,那就要见仁见智了。本片的恐怖定位处在了具象恐怖与抽象灵异的中间尴尬地带,有些隔靴搔痒。

即使采用全仿记录式的手法也很难将观众带入其中,即使这种形式在现在看来不值一提,值得肯定的是当时形式上的新颖创造性及灵活随意性。影片完全摒弃音乐及空镜头。但往往告知观众这是全记录式的时,只要一露剪辑痕迹,观众就会全盘否定它的真实性。这是全第一人称的严重弊端,丧失客观性与多义性,我想这谈不上真正的电影艺术,只能算一个技术史上的尝试。

也算是带了一波类型吧,给后面真的无数的低成本片子指了条明路。本身对于女巫布莱尔的设定上是有一点点细节上的设计,但是大部分时候碍于拍摄质量的缘故,很难在片子当中被察觉或者是表达出来。而同时片子中也并没有通过对于置景的设计来在影像中呈现恐怖,更多的是通过三个主演表演出来的情绪和状态,一方面也是这种伪纪录片没法去呈现更好的影像质感,另一方面为了要让其更逼真就要去减少一些不合理的运镜(虽然还是有),所以留给后来这些电影更多的是一种类似ARG式的病毒影响手段

从一开始她的两个男同学就想要杀害她。是她的两个男同学一直在装神弄鬼,gaslight女主角。电影的末尾,他们杀掉了女主角,欢快的尖叫着,在黑暗的丛林中像野鹿一样奔跑。 这不是一部灵异片,这是一部讲述了一位女性被两个反社会人格障碍男精神上折磨并杀害故事的恐怖电影。

这部电影作为当时低成本恐怖片的黑马,其优点还是很明显的。这部电影最恐怖的地方就是真实感,不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粗糙的镜头,整体给观众带来的就是感觉就是切切实实在看遗落的视频记录。很多人会抱怨整个电影到最后都没有出现女巫的身影,恰恰是这种看不见的东西才是内心真正的恐惧。

看了好几次才看完这部早期的伪纪录片电影,迷路的部分实在是太多了,占了大半,删减一些改成其他情节应该会好一些。虽然大家都知道实质内容越多,片子就越没有神秘感,而这正是这部片子所追求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这片子怎么能变得更好些,当然了这是以20多年后的现在的眼光来讲的。

作为第一部意义上的伪记录恐怖片,白天的画面太多了,晚上的画面又太少。最恐怖的还是在晚上。其次是没有什么恐怖镜头,想象中的突脸也没有,甚至“人”的身影也很少。完全也没有女巫的镜头。如果加一两个应该会更惊悚一点。看了热评第二,表示,演员们真的是受老罪了。拿的钱还少。

算是伪纪录恐怖片的始祖作品之一,后世大家所诟病的镜头摇晃,持摄影机人行为的不合理,以及诸多无必要的矛盾在本片中已经应有尽头。不过如果深入故事来看,不出现恐怖镜头纯粹制造心理恐怖的手段以及戛然而止没有解释的结局倒是让这个伪记录片更有真实感了呢。

伪记录在恐惧制造方面的优势如此得天独厚,以致镜头只需往帐篷外一伸,不需要音乐烘托,不需要跳脸jump,不需要恐怖形象,无需往镜头里掺杂任何多余的东西,只需要几声急促而恐惧的喘息,只需几只树林的枝丫,就能轻松唤起人最原始的恐惧。粗粝的镜头质感,恐怖传说,符号,几堆莫名其妙的石头,黑暗里不知距离的低语...不去做女巫的具象化好评,越是未知越是恐惧。但没有剧情推动全靠迷路,使得白天的缓冲占比过高又索然无味,整体观感就一言难尽了。最后戛然而止的高潮生猛而有力,点到即止,神来之笔

获得奖项

  • 第26届土星奖
    第26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恐怖电影
  • 第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第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提名:Best Foreign Independent Film - English Language
  • 第15届独立精神奖
    第15届独立精神奖
    获奖:Best First Feature - Under $500,000
  • 第52届戛纳电影节
    第5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青年电影奖-最佳外国电影
  • 第9届MTV电影奖
    第9届MTV电影奖
    提名:最佳动作场面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