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牙(2009)
ΚυνόδονταςUP:2021-05-04
《非普通教欲》(希腊语:Κυνόδοντας)是由希腊导演尤格·蓝西莫于2009年执导的电影作品,为他的第二部长片。本片于第62届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首映,并获得最佳影片;本片也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狗牙简介
本片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奇怪家庭。家庭成员由一对父母和大儿子、两个女儿组成,一家五口终日生活在一座隐秘的大宅子里。三个孩子自小被父亲隔离于此,他们不能接触除父母外的人,对高墙之外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父亲上班后,他们就与母亲在屋子里学习、玩耍。他们所有的知识都由父母教导,父亲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极其危险,而孩子们如果想要出去,必须等到“狗牙”脱落。
父亲是唯一可以驾车到外面去的人,他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会为孩子们带回生活必需品以及奖赏,他有时也会带回公司里一个女员工——克里斯蒂安,她是受雇来满足大儿子的性需求的。而她的几次到来,正在悄悄地改变这个家庭……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欧格斯·兰斯莫斯 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欧格斯·兰斯莫斯
获得奖项
- 第13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提名:Best Foreign Film - 第6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一种关注大奖 -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23届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
提名:Best Film - 第61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一种关注大奖 / 青年电影奖
- 欧格斯·兰斯莫斯 Yorgos Lanthimos导演
- 赫里斯托斯·斯泰尔伊约格卢 Christos Stergioglou饰 Father
- 米歇尔·瓦利 Michele Valley饰 Mother
- 昂格利基·帕普利亚 Angeliki Papoulia饰 Older Daughter
- 克里斯特斯·帕萨利斯 Cristos Passalis饰 Son
- 玛丽·佐尼 Mary Tsoni饰 Younger Daughter
简评
观看过程中不适感强烈,很扭曲变态,包含父系集权虐待监禁洗脑乱伦,一家人趴地上学狗叫,知道是有寓言的意味但是看完缓一阵都还想呕。拍得最好的镜头我觉得是两姐妹跳舞的地方,起鸡皮疙瘩了很机械诡异,比鬼片吓人,有点像闪灵,然后就是姐姐砸掉牙齿那里,对镜子笑,想到小丑也很恐怖。父打人拍得很有张力,让我对着空气抡拳了,孩子到底有什么错啊,他不配当爸不配做人!生气!(偏个题,豪宅真不错,我也想拥有这么大的游泳池
压抑,恶心。 将儿女驯化为狗,曲解一切关于险恶关于性关于广阔的词汇,抹杀一切对未知的好奇,禁止文字,禁止任何有意义的娱乐。虽然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也没有搞清楚母亲究竟是受害者还是同谋。还有,在这个封闭小家庭里,有特别自然地出现了男主位,两个女儿甚至成为哥哥或者未来又会成为父亲的性工具。…我讨厌否认性愉悦的电影情节。但人身体的直觉是不会骗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广阔的世界,对一切事物抱有好奇的。大女儿最先无法忍受,或许是因为那两部碟。无法理解,无法忍受。
1、外界帶來的物品要撕去包裝,語言(知識與思考)是對極權最大的威脅。2、門口劃爛衣衫,夫妻倆提前串供,即將引入新的孩子(能自由決定性別,說明家裡的小孩應該也是非親生),極權必須是極具計畫性和陰謀式的,不存在良善的欺騙。3、暴力必須做為其中的一種控制手段,通過威脅引發恐懼,適當的獎賞維持其忠誠。4、沒有完全覺醒的情節,也沒有安排成功叛逃後揭穿謊言的戲劇性場面,這是本片的亮點,導演對此十分明確:被深度洗腦後,沒有衝擊性的外力介入時,人無法進行自我重塑和修補。5、在《Educated》出版後,本片從荒誕變成現實主義,所謂藝術的前瞻性真是妙極。
我觉得兰斯莫斯虽然整个拍片履历里,逐渐追求形式主义,想当然似的概念先行,构建他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模型,人们迸发出怪异不寻常的行为,直入人心。在狗牙里其实这种象征隐喻还是很有深度的,空间理论去解读结尾车尾箱的女儿,她一直被教导她们家以外的地方要坐车,不能下车(父亲捡飞机玩具提前铺垫)因此她也模仿遵循这一条令,达到悲剧。
兰斯莫斯的电影中总有一项元素独他使用的极为娴熟——空间。空间总是可以单独作为一种符号显现,其所指性涉指整部电影无孔不入,时刻存在。一个隔绝的空间中和极为冷静的镜头下完全构建了纯粹的权力领域。最后个体对于权力系统的逃离-权力崩坏乃是再现《定理》中登堂入室后的神迹,但“狗牙”“脱落”的方式,令我们不禁要想,究竟是什么一直在“控制”着我们?在在这部电影里,封闭的空间、语言和意识形态摧毁了自由意志,他者的入侵又看起来似乎重塑了自由意志,可这种重塑又何尝不是最原始的“性”所驱动的,原始的欲望渴望得到补充能否被称为真正的“脱落”?那颗“狗牙”永远粘附在上面,永远无法真正地脱落。兰斯莫斯隐喻的太直白了,这部电影是不错的,但可以更加不错。
太离谱了。三个孩子被困在围墙之中,在父母绝对控制下生活,甚至对世界的理解都是由父母灌输的、歪曲的,僵尸是小小的黄花,电话是盐罐……满足性需求的克里斯蒂娜,到后来的乱伦情节,都让这个故事变得更荒诞一点。最后大姐发了疯一般地跳着诡异的舞蹈,用哑铃砸掉了自己的犬齿,血流了一洗手池,也许她会逃出去,发现电话是电话而不是盐罐,但我想的是她会不会憋死在后备箱里
「」兰斯莫斯提炼现实元素并将其架空重塑,《狗牙》透露着怪诞荒谬的气息。除了猎奇之外,观感非常冰冷,镜头死气沉沉地注视,剪辑毫无节奏感,构图中人物并不能完全呈现在画面内也泛着诡异。问题在于极权隐喻如同一个平面呈现,几乎没有深化的可能,整体也显得空泛,压迫和反抗贯彻始终,人物具有很强的符号性。
昨天刚看完龙虾今天看狗牙就有点无趣...平淡的对白下是一个完全畸形的家庭,人活的不如狗。完全的‘保护’就是完全的掌控,孩子们对于性,疼痛和血腥本能的渴望源于道德沦丧和麻木的心。两个片子都有开放式结局,走or留,逃离or继续,也都有出其不意的血腥场面和小动物的死亡,逐渐熟悉这个导演的套路...
极致控制欲下病态扭曲的家庭关系与教育。影片洁白冰冷、人物面无表情语气机械地说着对白,给人心灵一种被束缚的恐怖。影片后面当大女儿成为追求自由的反叛者时,转机貌似将要到来,但影片以她被关在汽车后尾箱中结束,又是一阵寒栗。ps:不要在夜晚入睡前独自观看,会做噩梦。pps:可惜,我先入为主地错记成是由真实故事改编,没去深思其中的政治社会隐喻。
扭曲畸形的家庭是政治极权的隐喻。荒诞式的新世纪寓言,洗脑式的教育,仍是茁壮生长的年纪却犹如牙牙学语的儿童。诡异的设定不需要配乐的渲染就给人以遭受冷暴力的感官,乱伦的关系 给自己取名 癫狂的舞蹈 敲碎犬牙是自我自由意识的觉醒,仿佛击碎了极权式家庭结构,但结局仍未能给到大女儿目睹真实世界的镜头,闷死在行李厢的暗示意味着父权对这个家庭的统治仍未结束。
集权社会并不是只有暴君和庸众。而且愚民的手段不只是样板戏和gaslighting。用家庭隐喻社会中间隔太多了。这个小社会外的社会是什么?父亲去的工厂的隐喻是什么?不如《地下》。《地下》那种配乐铺满的反面就是完全没有配乐,完全没有配乐好奇怪。春晚用一场戏就拍完了,弹了詹姆斯弗兰科的《采访》,而且跳了《闪电舞》。大女儿长得像詹妮弗康纳利。
看完了想起一个很常见的问句:“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一开始以为长子死了,所以父母将孩子们“保护”在“乌托邦”里。狗影射孩子,低位者舔高位者正是在模仿狗讨好主人,而不听从男人命令的狗暗示大女儿的反叛和出逃。倒鱼-捕鱼,创造问题再解决问题,以树立权威,但片中似乎只引起了小女儿对鱼枪的渴望。母亲为何配合父亲,分值如何计算(通过“比赛”?),影片都没有解释。减去情绪的构图和表演,影像较为直白。由于设定的奇特,难免被单一解读为政治寓言。四星,不想和一群太易政治高潮的人混在一起,所以不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