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情游戏(2009)
Micmacs à tire-larigotUP:2021-10-15
《尽情游戏》(法语:Micmacs à tire-larigot)是一部法国电影,于2009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该影片以“讽刺军火贸易”为核心,是一部具有黑色幽默的喜剧。
故事情节
故事开始于某沙漠地区,几名法国士兵正在进行扫雷工作,男主角巴齐尔的父亲在拆除一个地雷时不幸遇难。然后时间跳转三十年,此时的巴齐尔正为巴黎的一家音像店工作。正当他津津有味的看电影夜长梦多(英语:The Big Sleep (1946 film))时,一颗流弹打中了他的头部,导致他直接昏迷,被迫住院。清醒后,巴齐尔发现他的工作丢了,因此整日闲逛,居无定所。一日,他遇见了流浪汉萨拉莫。萨拉莫将其带到垃圾场的一个“山洞”里,在这里,他遇上了一位自认为是人类学家的黑人——雷明顿;一位能把自己藏在冰箱里的“橡胶女孩”;负责伙食的“妈妈”,心算能力了得的“计算器”;一直妄想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体炮弹(英语:Human cannoball)——巴斯特。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害死他爸爸的凶手是两家互相竞争的本地军火商。于是,巴齐尔开始与朋友们谋划一场复仇之旅……
演员表
- 丹尼·伯恩 饰演 巴齐尔
- 安德雷·杜索里尔(法语:André Dussollier) 饰演 尼古拉斯·蒂博·德·弗努耶
- 欧马·希 饰演 雷明顿
- 多米尼克·皮诺(法语:Dominique Pinon) 饰演 巴斯特
- 朱丽叶·费里尔(法语:Julie Ferrier) 饰演 橡胶女孩
- 尼古拉斯·马里耶(法语:Nicolas Marié) 饰演 弗朗西斯·马孔尼
- 玛丽-朱丽叶·鲍普(法语:Marie-Julie Baup) 饰演 计算器
- 米歇尔·克莱门德斯(法语:Michel Crémadès) 饰演 小彼得
- 约兰达·莫里哀 饰演 妈妈
- 让-皮埃尔·马里耶勒(法语:Jean-Pierre Marielle) 饰演 萨拉莫
- 厄本·康瑟利耶(法语:Urbain Cancelier) 饰演 保安
收益及评价
获得奖项
- 第3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音效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艺术指导
简评
神奇的“垃圾”梦工厂,一群际遇坎坷却身怀绝技同时又乐观积极的流浪者,再加上经典的配乐,使一个复仇故事充满了现代童话感,剧情展开,艺术、浪漫、幽默、童趣自然流露,连同深植于人物内心深处的对抗人性恶的温柔与宽容。结尾太过惊喜,比起对反派的躯体消灭,“社死”和程序正义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实情。
很喜欢的一个音乐专辑在这里面,讲述一群弱势群体和军火商对抗的过程,弱势力虽然看似势单力薄没有财力支撑,但他们把抗争当作游戏,把“复仇”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一部分,原来生活就是一场游戏,在游戏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实现价值。
可以说是,法国人的碟中谍,与《天使爱美丽》一样,没有绚丽的场景,伶俐的动作,但把法国人的幽默和浪漫,展现的极致,人物有趣,故事的设计有趣,和法国动画一样,让看惯好莱坞电影的观众,能够眼前一亮。也让中国电影人看看,好电影不一定都是要模仿美国的,要结合自己特色,讲好一个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这部法国犯罪喜剧黑色幽默电影真的好有意思啊,从头到尾都有种童话般的温暖感,无论是男主他遇到的这些多才多艺善良的人,还是他们之后所做的事情,都充满了暖意。整个故事充满了趣味性,演员的表演显得无厘头却又合情合理,服道化的设计非常不错,各种巧合的编制,强大的脑洞设想,加上十分有趣的犯罪,以及轻快的节奏,戏谑的配乐,让整个故事都相当有可看性与趣味性,尤其是最后结尾两个军火商被玩弄的那场戏,真的好意外啊。整部电影的内核想表达的是反战的思想,以及对军火商这种唯利是图不在乎生命之资本家的最大抨击,或许没有他们的所作所为,这个世界也会少些悲剧吧,真是张力十足的一部电影。
法国的美女越来越美了,而法国的男影星们越来越丑了。但一个个丑的都很有特点,不带重样的。而美女们则感觉越来越同质化,能记住的越来越少。本片华丽、浪漫,不羁又幽默。原本是一个苦大仇深的复仇故事,却产生了不少笑料。影片里这群边缘人用自己的能力和方式惩治了军火商头子。奇奇怪怪、热热闹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明天是周一的缘故,整部片子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里看完的,好多地方都有种荒诞得笑不出来的感觉。片中许多取景地都去了不下十次,车站sncf的播报声都可以一起哼出来,但是这么多熟悉的地方在这部片里被拍出来后偏偏有种不真实感,非常糟糕的感觉,如果不是因为导演和演员,可能还会少给一星。
很有导演个人风格的一部电影(配色、配乐、演员)。一下就想到了小时候喜欢的童话故事——《不来梅的音乐家》。现在这种模式还挺流行,一群边缘人聚在一起,成为一个艺能团体,然后为了某个“正义”的目标,升级打怪。其实类型片看多了,会觉得此片有点无聊。但是结尾的白衬衣绿裙子,真是太浪漫了,加一星。
法国的「让-皮埃尔·热内」,美国的「蒂姆·波顿」:两人都是50后,他们早期都拍过动画短片,不过后来拍更多的是真人电影,也都导演过好莱坞商业片,各自的作品大多有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于我而言,二者的另类怪异也能找到些许相似之处…… → 看了「让-皮埃尔·热内」的八部电影长片后,就这么把他与「蒂姆·波顿」联系到一起了。.:很喜欢《尽情游戏》高潮段落的“骗局”,影像画面与声音设计相得益彰的配合,让我再次感受到看电影的美妙。
“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它。”游戏到电影的反向借鉴?也许是的,独立游戏在08年时离崭露头角还差得很远。那么问题来了,除了一众point&click之外,这种融合蒸汽朋克与废品艺术、童话色彩浓厚旅游不至于让现代人无法共情的独特审美到底是站在了哪位巨人的肩膀上,而能为垃圾场这样一个地方赋予童年滤镜的人又有着怎么样的过去?
略微做旧发光的背景色上演了一个“奇思妙想”的故事,挺法国电影的戏虐节奏,不要追求情节的合理性,只是看和享受电影本身就好了。可可爱爱的,普通人的生活乐趣和高贵人的冷漠与计较,哪个更好,也许是聚光灯前的辉煌但也有不为人知的负重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法国真的很擅长拍这种黑暗幽默又是童话的剧情非常流畅,其中很多小片段插入(比如动画片,足球场想象等)都非常连贯,剪辑,拍摄和背景乐都非常幽默可爱。每个人物都太可爱了,地下居所也又有特色又可爱,每个人都很温暖。这就是童话吧,不真实,让人眷念的温暖
搬新家,wifi被拆了,于是站在银泰apple店门口蹭网下完本片,店员对我很友善,于是翌日回赠了一杯果汁。垃圾堆里的巴黎公社,世界各民族向着战争发起的声讨,亲爱的堂吉诃德先生们骑着瘦马,向着军火商出征,随处可见游戏的例子,正如席勒所说,”在这种第三冲动中,感性与理性得到完美融合”,我相信喜剧与欢笑有着更为宽广的表现空间,本片更是让我确信了自己对于幽默与游戏的力量一无所知,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喜剧片了,很理想的电影叙事与小说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