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没有你(2009)
《不能没有你》是台湾导演戴立忍编剧、导演的一部电影,取材于2003年一则台湾单亲父亲抱女儿欲跳天桥的社会新闻。在拍摄过程中,戴立忍大胆起用非职业演员。
故事情节
高雄无证潜水夫李武雄的前女友与他生下女儿后,便不知去向。而李武雄因为没有法定监护权,与他同居的女儿的入学权利便产生问题。为解决此事,他驱车到台北找其同乡立委帮忙,而其令李武雄至内政部警政署办理此事。至此他以为此事已成,便欣喜不已,但是回到高雄办理手续时,才发现自己被耍,而社会局也已介入此事。
在躲避警察寻找之后,李武雄带着女儿再次北上,不料相关人士皆避不见面。心急之下,他便打算直入总统府,但半途中便被便衣宪兵带走。被释放后的李武雄在绝望之余,带着其女儿在车潮高峰期间爬上行政院附近天桥,大喊社会不公。警方与他进行周旋,并趁其不备将之擒下,而其女儿也被带走。
两年后,李武雄才得知女儿已被社会局安置到寄养家庭,并办理入学。而在他自己积极的寻找和等待之下,终于透过社会局的帮忙与其女儿重逢。
演员表
- 赵祐萱:饰 妹仔/女儿
- 陈文彬:饰 李武雄/父亲
- 林志儒:饰 财哥
- 陈世凯:饰 议员助理
获奖
2009年7月11日,该片获得2009年台北电影节剧情长片类百万首奖、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及媒体推荐奖4项大奖。之后,夺得日本SKIP CITY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大奖、南非德班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大奖。11月28日,获得2009年第46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年度台湾杰出电影、观众票选最佳影片5项大奖。12月,再获得印度果阿影展最佳导演、最佳影片金孔雀大奖。12月19日,再获得第53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12月29日再获得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10年2月3日,再获得法国费索尔亚洲电影展最大奖项「金相机奖」,及法国居美东方博物馆所颁发之居美奖。5月31日,再获得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3项大奖。
2009年7月29日,该片在台湾举行首映式。
获得奖项
-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剧情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原著剧本 /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 / 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新演员 / 最佳美术设计 / 最佳剪辑 -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获奖:最佳电影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提名: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影片 - 第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获奖:Golden Lotus Award —— Best Picture
提名:Golden Lotus Award —— Best Actor / Golden Lotus Award —— Best Director - 第11届台北电影节
获奖:Media Choice Award / 百万首奖 / 最佳男主角 - 第10届长春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特别奖
- 戴立忍 Leon Dai导演
- 陈文彬 Wen-pin Chen演员
- 赵祐萱 Yo Hsuan Chao演员
- 林志儒 Chih-ju Lin演员
- 吴映 Ying Wu演员
- 穆占华 Muzhan Hua饰 陆大为
简评
戴立忍导演第二作,取材于03年台湾真实社会事件。全片完全由黑白画面构成,结合海报本来以为是讲一个孤儿寡「父」天人两隔的悲情狗血故事,没想到让两人被迫分开的是「无情」的社会制度:船工李武雄因制度规定无法成为女儿的法定监护人,因此无法替女儿办理户口以入学。他辗转各地寻找各界人士帮助,尽管所有人都照章办事彬彬有礼,但都无法实质上解决他的问题。照顾了女儿七年的生父武雄在法律上与女儿毫不相关,而女儿的法定监护人却是早已消失无踪的生母和继父。荒谬的现实迫使武雄走上天桥讨个说法,却被捕入狱与女儿分离。本作并不重在渲染悲情色彩,试图尽量自然而去抓马地展开故事,其中也不乏展现父女两人有爱的互动,骑着摩托欢快地飞驰在公路上,合力摘下树上的芒果。但这与将高潮段落前置片头的选择以及几场冲突戏的技术手法有些矛盾
选用了黑白电影胶片来拍摄——与我们所期盼的《南京!南京!》变成彩色电影胶片(能看到更粗目惊心的血腥,能体会到中国人民的血与泪,陆川事与愿违的使用了黑白电影胶片是因为他自己自始自终都没有处理好人物的内心刻画问题,让无数本可成为经典的电影人物完全流于片面化)的电影不一样,我们应该庆幸这部《不能没有你》的导演明智采用了黑白电影胶片:使得我们把任何追逐与考究电影辅助因素的意志全部倾注在关注剧情的缓慢推进上,让每一秒钟的人物细微变化都感同身受般的吸收进我们的大脑并洗涤我们早已肮脏不堪的灵魂深处。
本片是戴立忍演而優則導的處女作,以六百萬新台幣的低成本完成,相對於同時期的大製作《海角七號》來說,可謂劍走偏鋒,也毫無一絲商業考慮。此片靈感來源於台灣一起真實發生過的較為轟動的社會案件,但戴立忍卻放棄拍一部控訴倫理與法制的催淚電影,而是以冷峻抽離的立場去訴說一個平凡小人物的故事,甚至剋制得毫無一點宣洩的情緒,在處理戲劇衝突上也相當含蓄,把一段不落俗套的父女情深處理得點到為止。通篇皆使用黑白影像,也可以看出戴立忍有意把色彩抹去,以契合戲中沉鬱的氛圍。整體雖然有不少技術未能完善的地方,但情感真摯,影像詩意,相比當下千篇一律又怪力亂神的華語片來說,已經算是難得的一股清流了。
虽然没到想哭的程度,但还是被亲情打动了。想起我的爸爸也是一个穷但是总想给孩子好东西的爸爸。制度设计之初或有其合理性,如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或者给予未成年人较好的成长环境,但特殊情况也存在合理性,例如非监护人的血亲应当在一定情况下受到认可。总得来说,电影的人物塑造、情节叙事、拍摄手法都有可取之处,怎么有人说得这么不堪呀,不懂
全片黑白缓慢压抑,只有父女在路边吃凤梨有一丝轻松。然后又是满篇幅的压抑沉重。初看时觉得社会不作为,金钱权力在不断压榨父爱。结局有一种无声的悲怆,眼泪也伴随而下。多年后再看,突觉这个父爱不伟大,反而是社会包容着这个失败的男人。就连最后带着孩子选择结束也是一个父亲的无能。一直都是孩子在陪伴他,帮助他,守护他。是这个父亲不能没有这个孩子。当真的要失去这个孩子时。他极端的想要这个孩子永远陪着他。我们的固有观念一直是我们陪伴着孩子成长,可是现实是孩子在教会我们长大,教会我们现实。
影片對一則社會新聞報道做了深度挖掘,相當於為真實事件做了一個“前傳”。同樣講述走投無路的底層人的故事,與同類韓國電影的主人公所通常秉持的正義名義不同的是,本片主人公只是想守住一點最基本的東西。可與金棕櫚獎電影《我是布萊克》對讀。雖然影片包括攝影、視效在內的手法挺講究的,但也許是在大陸,諸如此類無力底層人的上訪故事太多,本片的取材讓我感到nothing new,甚至覺得有點小題大做。惠子薦,2020年3月16日夜於海甸島家庭影院,開年疫情家庭放映季場次二十二(政治、社會題材單元)。
戴立忍竟然当过导演,很是惊喜啊,以黑白的镜头来展现社会的荒凉这个手法很不错,而全程闽南语对话很让人@到世俗生活的点。看到最后小女孩在海边等待父亲的那一幕有点泪目了。面对制度问题,换来的只能是一声叹息,戴立忍也只是想用沉默来控诉这个无情的社会,他也改变不了什么,有人会问那拍这部电影有什么意义?我替戴立忍回答吧:“我就是想告诉你们有这么一件事它的的确确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的国家当中”戴立忍拍的很真实,面对别人跳楼大家只是围观而没有同情,还谈笑风生的期待他快跳。政客们满口谈论政治,却不关注民生。社工不为民办事,遇事踢皮球。这些问题都是极其现实的存在着。
全片用黑白色调,说更清楚点是灰白的色调,似乎在控诉这个灰蒙蒙的社会,不像伯格曼的黑白电影,黑白分明。所有人口口声声一个能帮忙的我尽量帮,这个尽量只是在踢雪球罢了。看得很揪心,又觉得可笑,能在各种委员机构中看到自己,也能在武雄身上看到自己。许多能说又有许多不能说。这个社会我还是相信会好的。
我一直在想,上层人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阶级拥有最大的权利和最多的资源,但是却不能为最下层阶级解决最简单的问题,如果是不同阶级之间注定有一道鸿沟,那便是歧视与不在意。而且,“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这类话术适用于所有场景嘛?对于上层人士而言,这倒是推辞和踢皮球的最佳选择。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温馨感人的电影了。不矫情,朴实无华,将这对父女的亲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上,只有亲情是最值得珍视的,结尾父女相见令人动容,亲情终于战胜了社会的无情,虽然这可能只是导演给观众的一个慰藉。小女孩几乎没有台词,却令人难忘。摄影一流,黑白光影非常漂亮。获金马奖实至名归。
《不能没有你》题材本身容易打动人,但戴立忍对细节的处理让影片动人而不煽情。除了亲情,影片对边缘人的友情也有触及 。是一部很有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素养的电影,用不能言传、内敛的方式诠释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戴立忍接续台湾新电影的写实作风,关怀底层,以低成本加苦干精神捧出诚意之作
剧情很简单,平凡叙述平凡人的生活,当然少不了不平凡的戏剧冲突。即使如此,这部影片还是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地步,只讲述一个单身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的故事,由此便更吸引了我,因为这样简单的电影却能获得多项大奖,博得评委们的必然导演在讲述一个很精彩的故事,或者是用一种很精彩的方式讲故事,这部电影在这两点上都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