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2019)
《决胜时刻》(英语:Chairman Mao 1949)2019年中国历史剧情片,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展映”七部重点影片之一。该片由黄建新执导,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秦岚主演,讲述了1949年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中共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片中出现了由苏联摄影师拍摄的开国大典彩色历史影像。影片于2019年9月20日上映。
评分:6.5
导演:黄建新 / 宁海强
编剧:何冀平 / 黄建新 / 王青伟
主演:唐国强 / 刘劲 / 黄景瑜 / 王丽坤 / 秦岚 / 林永健 / 马天宇 / 张涵予 / 马晓伟 / 濮存昕 / 刘之冰 / 高曙光 / 王伍福 / 刘沙 / 王健 / 张子健 / 曹炳琨 / 吕行 / 叶禾 / 乌兰托雅·朵 / 周涛 / 孙茜 / 朱丹 / 聂远 / 杜江 / 吴昊宸 / 巫刚 / 田雨 / 胡文阁 / 赵毅 / 张建亚 / 马仑 / 李士龙 / 程治平 / 黄薇 / 邢岷山 / 赵宁宇 / 杨皓宇 / 高戈 / 朱亚文 / 黄志忠 / 金巧巧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片长:14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中国1949·香山之春 / 香山之春 / Mao Zedong 1949 / Mao 1949 / Chairman Mao 1949
上映:2019-09-20(中国大陆)
IMDb:tt1055115
剧情
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在即,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双青别墅,指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阵容
演员 | 角色 | 介绍 |
唐国强 | 毛泽东 | 中共中央主席 |
刘劲 | 周恩来 | 中共中央副主席 |
黄景瑜 | 陈有富 | 毛泽东的警卫员 |
王丽坤 | 孟予 | 播音员 |
秦岚 | 宋庆龄 | 孙中山的夫人,被称为“国母” |
杜江 | 三团长 | |
马天宇 | 战地记者 | |
林永健 | 聂荣臻 | 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战役总前委委员 |
张涵予 | 毛人凤 | 国防部保密局局长 |
马晓伟 | 蒋介石 | 中国国民党总裁 |
濮存昕 | 李宗仁 | 中华民国代总统 |
刘之冰 | 张治中 | 中华民国政府谈判代表 |
高曙光 | 白崇禧 | 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 |
王伍福 | 朱德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
刘沙 | 刘少奇 | |
王健 | 任弼时 | |
张子健 | 李克农 | |
曹炳琨 | 戴鹏程 | |
吕行 | 蒋经国 | 蒋介石的长子 |
叶禾 | 田二桥 | 解放军战士 |
乌兰托雅·朵 | 李讷 | 毛泽东的小女儿 |
周涛 | 宋美龄 | 蒋介石的夫人 |
孙茜 | ||
朱丹 | 播音员 | |
聂远 | 罗瑞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 |
吴昊宸 | 毛岸英 | 毛泽东的长子 |
巫刚 | 周至柔 | 中华民国空军司令 |
田雨 | 广播台长 | |
胡文阁 | 梅兰芳 | 京剧表演艺术家 |
赵毅 | 林彪 | |
张建亚 | 李蒸 | |
马仑 | 章士钊 | |
李士龙 | 邵力子 | |
程治平 | 程思远 | |
黄薇 | 邓颖超 | 周恩来的夫人 |
邢岷山 | 邓若波 | |
赵宁宇 | 叶飞 | |
杨皓宇 | ||
高戈 | 李银桥 | 毛泽东的卫士长 |
史鑫 | 邓小平 | 第二野战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
陈秋玲 | 播音员 | |
赵燕国彰 | ||
叶进 | 叶剑英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市市长 |
张旭 | 女特务 | |
余中南 | 解放军班长 | |
高正 | 田家英 | |
杨晨 | 特务丙 | |
袁忠贤 | 黄绍竑 | |
成国栋 | 刘斐 |
制作
影片出现了由苏联摄影师拍摄、经4K技术修复的开国大典彩色历史影像,是该影像首次出现在大屏幕。
推广曲《心跳》由黄绮珊演唱。主题曲《生日》由孙楠献唱。
发行
影片于2019年9月12日启动提前点映,9月20日全线上映。截止9月23日,该片累积票房4800余万。
简评
决胜时刻从伟人视角与两个战士视角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伟大时刻。本片两个战士视角的戏份比较多;对于伟人的描绘,这回也减少了运筹帷幄的时刻,亲民化的演绎更多一些,这与更多的民众与观众应该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高清修复的多段开国大典影像相当有价值。
中规中矩,波澜不惊。其实本片更应该叫《决胜前夕》。三大战役之后,解放战争胜局已定,国民党大势已去。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老蒋跑路之前挖坑无数,这些坑于新中国是百废待兴,于共产党是政治契机,于老百姓是观望时刻。所幸,so far, so 。
非常的主旋律,点赞。唯一的缺点就是既然给了谍战情节的引子就应该好好利用延伸一下,给了苗头却又不给正文的这种“我就蹭蹭不进去”的行为真的很令人难受,如果有谍照戏份我就能理解黄景瑜这个角色,否则他在全片里的作用真的就是一个男版的花瓶,没有起到任何推进剧情的作用,只剩下一个帅了。
以温柔和煦和阴暗凄冷的色调来代表党派局势,以国共会谈、渡江战役、开国大典三大事件来作为主体剧情,最后的珍贵影像非常生动。然而把这样跨度长,适合剧集的历史事件故事,剪辑成一部电影,就会显得故事断裂不连贯。黄景瑜的演技太稚嫩,就造成了陈有富的这条支线也很突兀。
跟十年前黄建新导演拍摄的《建国大业》一样,都是讲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在党和国家身边的事。不过这部影片的时间线没有《建国大业》那样长,另外这次有更多的特型演员共同演绎,拍摄手法与画面也更加成熟,更具有现代的美感。这次还邀请了更多年轻的演员明星们出演,也都基本演技在线,符合爱国电影的气质。
比起前三部大决战还差点意思,毕竟没有革命中大起大落的热血澎湃,反而更像是讲述一个温馨的故事,一个真真切切的人,把暗流涌动安排在一个保卫兵身上,以小窥大的去展现新中国的面貌,看的过程中在想,为了展现平易近人,是不是安排的太细了,主席身居高位却和已个小卫兵走的这么近,真实中会是这样的吗?但我又想,我之所以不相信官民会不划开阶层,会不会是因为现在社会投射给我的常态呢?到底是过去真实,还是现在虚无?但无论如何,那是一个朝气的时代和一群伟大的人民。
这部主旋律电影有着超强的演员阵容,几乎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但却使用了十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罕见地表现了生活中的毛主席,比如与小孩捕捉麻雀,助攻警卫员处对象,与战士们同吃老北京小吃,细节丰富,共情感强。
博纳为新中国70周年献礼的“中国骄傲”三部曲简直敷衍,在主旋律的路上急功近利。同是聚焦共产党和毛主席,还不如同年的《古田军号》。以建国前夕为背景的电影之前已有很多,本片难以逃离传统主旋律题材叙事模式的窠臼和限制,未拍出新意。企图生活化表现毛主席,但不太合理,还有闲心关心警卫私人感情。依旧将蒋介石及国民党刻画的反派脸谱化。用冷暖色调区分国共场景过于二元对立式刻意。依旧是导演前作《建国大业》式的重大事件拼贴,在同题材创作上反而倒退,部分情节与《建国》重复,且直接选取其片段有出戏之感。强行添加爱情线多余。渡江战役段落对诸多经典战争片场面的模仿抄袭明显。最后的彩色修复开国大典比电影有力量多了。
明星云集,随便一个龙套都是角儿客串,但是年轻演员的表现(尤其是黄景瑜和王丽坤)还是不太行,比起几个收放自如的特型演员,年轻演员演得不自然有点尬,只有颜值能看。内容拍摄中规中矩,最后的修复版开国大典纪录片最值得一看。
从精神上来说应该是一部佳片的,可是拍的太碎了,说实话黄景瑜的演技在一众老戏骨面前太单薄了,没撑得起来。不过全片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个是任弼时拉小提琴时眼泪一下就出来了,还有就是开国大典的复刻,场面很震撼。
【123/166】1949年,解放军渡江战役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这是建立新中国的决胜时刻。有机会还是得多看看这类电影,《建军》《建党》《建国》……通过电影体会那个时候的不容易与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缅怀那些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人们
一部主旋律电影。本片主要讲述了从西柏坡进入北京的一段历史时期,其中穿插三大战役的基本结束,渡江战役的开始以及北平谍战的影子。开国前夜的惊心动魄与荡气回肠,这段历史弥足珍贵,在之前的影视剧上面从未出现,我一度认为本片是一部网络大电影,但是拍摄水平上看应该不是。战争片段略显单调,群演和特技需要提升。五位书记角色的刻画中,任的我认为很有新意,其他的已然没有突破的空间。反派塑造上面依旧脸谱化,反派也没有了突破空间。本片是在水准的,也有以小见大的一面,有爱情,有父女情,也有牺牲英雄之伟大。尤其是反击紫石英号的一战,总算是头一次上了荧幕。新中国的成立就像一个新的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本片创新点是脱离开了以往指挥部的单一场景,走入了更多维度。将来期待着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努力突破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