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式青春(2018)
《肆式青春》(日语:诗季织々,英语:Flavors of Youth)是由易小星、竹内良贵、李豪凌执导,CoMix Wave Films制作的动画电影。作品以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3个城市为舞台,讲述了以“衣食住”为主题的3个青春短篇故事。
剧情
- 《一碗乡愁(向阳早餐)》【主题:食】
在北京工作的青年小明,对枯燥无味地度过著的每一天感到非常烦躁。某天下雨的早晨在上班路上,小明突然想起了在故乡·湖南省的时光——与祖母在乡下的生活、在上学路上感受到的恋爱气息以及在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情……每当回忆起对任何事情都会较真地一喜一忧的儿童时代,总会想起那个温暖心头又令人怀念的米粉的味道。然而在大城市的北京,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米粉之间的距离都显得无比遥远。就在这时,小明接到了祖母生了重病的通知电话。
- 《霓裳浮光(小小时装秀)》【主题:衣】
在广州的好姐妹,时尚模特依琳和专修学校学生璐璐。自小失去双亲的两人,相互依靠地一起生活着。虽然依琳在作为模特的事业上大放异彩,但是她还是感到了自己的人气正在衰减。人际关系的恶化、工作上的烦恼、与恋人的分手。各种事情都进展不顺利的依琳不禁对璐璐乱发起了脾气,导致两人之间产生了代沟。某天,过于勉强自己的依琳在工作中晕倒了。姐妹二人也因此大吵了一架。
- 《纤雨初晴(上海恋)》【主题:住】
1990年代的上海。住在石库门的李墨,对青梅竹马的夏小雨微怀爱慕之心,经常跟她在一起玩耍。长大后,即使两人忙于准备中考,交换录音带这种只属于二人的交流方式也仍在持续著。但是,以考试结果为契机,李墨离开了石库门,两人的距离和感情也因此变得疏远。然后到了现代,在社会中工作的李墨觉得工作不顺利,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而决定搬家。就在这时,在搬家的行李中,李墨发现了那卷理应早已不见了的录音带。
人物
一碗乡愁
- 小明(シャオミン,声:坂泰斗(青年期)、伊濑茉莉也(幼少年期)(日本);白客(中国大陆);钮凯旸(台湾)克里斯宾·弗里曼(美国))
出生于湖南省、如今在北京工作。由于父母的原因,小时候和祖母一起生活。
霓裳浮光
- 依琳(イリン,声:寿美菜子(日本);彭师欣(中国大陆);杨凯凯(台湾);伊雯·瑞秋·伍德(美国))
出生于广州的高人气模特。父母双亡,与一个收养的妹妹一起生活着
- 璐璐(ルル,声:白石晴香(日本);陈颖辉(中国大陆);徐瑀甄(台湾);Jona Xiao(美国))
就读于服饰设计专修学校,依琳的妹妹。虽然与姐姐完全相反,有着十分内向的性格,但很关心自己的姐姐
- 史蒂夫(スティーブ,声:安元洋贵(日本);宋克军(台湾);George Ackles(美国))
依琳的经纪人。在公私方面都是依琳很重要的商量对象。与依琳的妹妹璐璐的关系不错。
纤雨初晴
- 李墨(リモ,声:大冢刚央(日本);梁达伟(中国大陆);蒋铁城(台湾))
出生于上海的青年。工作是建筑设计,但进展不顺利,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
- 夏小雨(シャオユ,声:长谷川育美(日本);唐雅菁(中国大陆);李昀晴(台湾);Erica Mendez(美国))
李墨的初恋对象,儿时的玩伴。由于某件事而与李墨疏远,走上了与他不同的人生道路
制作团队
一碗乡愁
- 剧本、导演:易小星
- 分镜:森本育郎
- 演出、编集:今村望
- 角色设计、作画监督:西村贵世
- 烹饪场景作画监督:大桥实
- 美术监督:马岛亮子
- 音乐:sakai asuka
霓裳浮光
- 剧本、分镜、导演:竹内良贵
- 演出:佐土原武之
- 剧本:永川成基
- 角色设计:矢岛康太
- 作画监督:大桥实
- 美术监督:小原まりこ、友泽优帆
- 音乐:yuma yamaguchi
纤雨初晴
- 剧本、分镜、导演:李豪凌
- 角色设计、演出、作画监督:土屋坚一
- 美术监督:渡边丞
- 音乐:石冢玲依
主题曲
- 主题曲《WALK》
- 作词、作曲、歌:ビッケブランカ
- 李豪凌 Haoling Li导演
- 易小星 Joshua导演
- 坂泰斗 Ban Taito配音
- 寿美菜子 Minako Kotobuki配 一琳(日语配音)
- 白石晴香 Shiraishi Haruka配 璐璐(日语配音)
- 安元洋贵 Hiroki Yasumoto配 史蒂夫(日语配音)
简评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动漫的!在我看来这就是几个发生在中国的日本故事。在我所了解和理解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我还真的不是很理解这样与他人说话的语气,情调的!老奶奶的声音和一部分的语言以及行为,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青春中我看到了一部分青春的影子。但是成人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看不到更多的东西了。
这部电影就是告诉大家;什么以后再不会见面了;什么一定要为了当前;宁愿放弃很多、学业;也要在一起;其实为什么中国、很多动画电影都是当年不见面;很多年再相见;一样可以?就是成年一代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哪有什么永远不见的?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全都要先去好好学习;没有永远见不着的未来;每一个年轻的学生、孩子们;都要知道!坚决会再见的;大家放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有点槽多无口。。。第一个故事2星,旁白不是这么用的啊喂!你可以在开头结尾或者中间情绪到了的地方烘托气氛,但是全篇旁白是什么中学生散文作文题赛博视觉化改造?第二哥故事3星,至少不像第一个故事,不对,第一篇流水账散文那样,是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了,但是人物不够丰满,脸谱化,剧情也不够接地气。第三个故事4星,这个故事坠像样,人物也比前两个故事饱满,剧情也是可以引起共鸣的。可惜篇幅有限,很多细节没有作更好的铺垫。如果整个电影都是围绕第三个故事展开,多好。。。最后提一句,结尾彩蛋真的,有不如无,差点就打2星了
4星全是给最后一个故事的,前两个假到离谱的煽情鸡汤浪费我时间。本身就喜欢城市地理志,也只有最后一篇够浓的老时光风味。看到女主招呼都不打就走了才放心了,过来评下分。男主就是个辣鸡,不够喜欢呗,也只有不得志才想起女主,不然怎么会得空隙,该。然而如果放到现实里,女主很可能会人生因此陷落。男主真的很垃圾。愤怒的一点是担心自己考不上居然pua女主没主见,卧槽。说你不考虑我们俩的感受都已经够自私了,居然还要说女主没主见。女主不仅没生气还负疚感弥补亏欠似的,背地里听了一遍又一遍他的磁带,满心憧憬下定决心。然而男主扑在现实里考虑的只有他自己的未来。这段关系里,女主是付出更多的那个,男主是先放手那个,还深情缅怀痛心疾首,我呕,不过是现在没有新的选择又被社会艹罢了,就会惦念起以前的温存时刻。该错过,温柔不能白给
关于青春的题材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莫过于“遗憾”,当我看到小雨和李墨的故事,我一直想的是还能不能在一起,我好像特别不喜欢因为差错而阻断的缘分,它会带给我一种共情上的“失落感”,电影名字叫“肆式青春”,但大多数人的青春走的应该还是流水线式的吧,偶有精彩也不过是打破或者“压线”规则带来的反抗意识。
很悬浮,第一个故事:打工人外地工作的心酸愣是一点没提,光思念家乡的美食了是吧。明明是思念家乡的一切啊,美食只是一种寄托;第二个故事,人物设定很脸谱化,要强的女主角,圣母的妹妹,不离不弃的经纪人,一屋子菩萨开会。大哥,反派也是有实力才走红的好吗?因为挤占了前辈的资源就十恶不赦了吗,明明主角自己一开头也说了模特这行竞争激烈;第三个不想评论,两个谜语人,无语
第三个故事听到小雨磁带告白我呼吸沉重了。这青涩的爱与遗憾,黑板上的板书,同学的样子,天桥上的夕阳,中考的备考真的刺痛我了,这段给四分。前两个故事奶奶和米粉和姐姐妹妹的模特路不是很喜欢,没有感触。但是结局的彩蛋真真实打实的给了我惊喜。没期待看到的,结果三个故事的主角一同走向同一架飞机。是的,每个人的路不一样,过程不一样,其实殊途同归。只是沿途多找些温暖,多一些幸福。
三个故事组成,全程都有旁白配音,感情戏应该加多一点动作元素和环境气氛渲染,一味通过配音表达感情没有多少代入感,前两个故事很多人物情绪转场都很突兀,就是突然晴天霹雳的感觉,第三个还行,但是节奏也过于紧凑,可能是时长限制。…………剧情就是,第一个故事讲了一个男主小时候吃湖南米粉奶奶给他端汤的故事。第二个故事是一对姐妹,从小失去父母,姐姐当模特挣钱养妹妹的故事。第三个就是一个男主和女主中学相互喜欢,但是一盒磁带的乌龙,考了不同高中的故事。……三个故事最后都是比较圆满的结局。
4/10。观看过程从一个故事毫无衔接地跳到下一个故事,独白、抒情处理之生硬,无法扭转故事的单薄,中国元素(农村的田埂与夕阳、石库门空间里横七竖八搭起的晾衣架和屋内斑驳的墙壁、向日葵花海和雨后彩虹的外滩),与新海诚式远景、绮丽多姿的光影和日系书包的外来元素混乱杂糅,造成中国观众产生本土化共鸣的断裂。国产动画的叙事方法、情感性还有太多问题:《一碗乡愁》中被人排挤走的厨子、在校被无故刺伤致瘸的米粉老板娘儿子、每天早晨对骑自行车少女的惊鸿一瞥,人物太多,具体刻画、推动剧情的却没有一人,插叙和留白在充满缺陷的故事中乱用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霓裳浮光》对姐妹被分别收养、姐姐重返模特职业的关键情节都一笔带过,情绪铺垫苍白;《纤雨初晴》也仅用复刻手法重现了升学搬家错过的国产青春片套路汇总,观众的感受力陷入麻木。
原本以为是四段锦的结构,讲北上广深的四城记,结果就是三个故事,一个多小时的篇幅,总让人感觉是不是删了一章?整体风格有点高仿新海诚,人设上日式气息还是太浓郁了点,唯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上海广州的故事都是用沪语粤语讲本地人的故事,敝市讲的却是一个福蓝人对于家乡和米粉的回忆,基本上就是个动画版《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在大荧幕上出现了熟悉的六号线地铁站、朝阳大悦及附近小区的几个镜头,让人眼前一亮,但,整个故事基本和北京无关的好伐?为毛当下内地电影中北京及北京人的存在感总是这么低呢?令人费解…
第一个故事特别恶心,故事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只是用一个退休工人的语气回忆着自己青少年时期最爱的三鲜米粉,并且拍米粉的镜头特别烂,建议好好看看美食节目。第二个故事还算正常,但是作画崩了。第三个故事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变形,让我感到不适的是用一个3、40岁的中年yp的心态去想象10几岁蓝光少年少女的故事,敢问还有因为女儿没考上复旦附中就一顿毒打的上海家庭?最后的彩蛋强行让3组主角在机场碰头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说起青春,一切都太过于温暖了,记忆经过时光的筛子挑选,能够回想起来的所有,就连遗憾都带着暖色调的光。这部电影,可以让我看见,那些可能已经尘封已久的,但却永远在心中不曾磨灭的暖光。在我们听的说的看的世界里,最伟大的平凡才最值得珍惜。我非常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快要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时候遇见了它,让我可以记起那些关于故乡和童年的温存,那些青春里可贵的笨,想起以前有的那份孤勇,现在还在我的身体里。青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