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9.4 导演:塞巴斯蒂安·席尔瓦 / 赫拉尔多·纳兰霍 / 安德烈斯·拜斯 / 约瑟夫·久保田·瓦拉达卡 编剧: 主演:佩德罗·帕斯卡 / 瓦格纳·马拉 / 波伊德·霍布鲁克 / 鲍琳娜·盖坦 / 乔安娜 克里斯蒂 / 宝琳娜·加西亚 / 劳尔·门德兹 / 马诺洛·卡多纳 / 布鲁诺·比齐尔 / 迭戈·卡塔诺 / 玛蒂娜·加西亚 / 克丽丝蒂娜·乌玛尼亚 / 雷纳尔·戈麦兹 / 亚历山德罗·布伊特拉戈 类型:剧情 / 动作 / 犯罪 片长:50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缉毒特警 / 毒枭风云 上映:2016-09-02(美国) IMDb:tt5011946
Netflix宣布续订刚刚播出的新剧《毒枭》第二季。
第3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英美剧(非新剧)(提名)
(补标,16')看完2季美剧<毒枭narcos>,精彩过后,只记得学了很多西语脏话。不同于电影《毒品网络》注重展现权钱交易层层腐败,毒枭用浓墨重彩,讲述史上最有名的哥伦比亚毒枭Pablos的人生,从发迹到死亡的“魔幻现实主义”人生和心路历程,包括如烧美元取暖等等耳熟的故事。希望不要续拍,可IMDB暗示还有两季。毒枭narcos>
如果要给第二季加一个副标题,我会选:枭雄末路。各方面的水准依然和第一季一样保持在很高的水准。就像我和朋友聊天说到的一样,纵观该剧没有什么特别讨人厌的(降智明显、圣母心、前后行为逻辑严重不符)角色。每个角色都演活了,都在哥伦比亚那个乱世中挣扎求生。麦德林贩毒集团似乎从古斯塔沃死掉以后,就开始出现隐忧了。最终在各方势力不断进场以后,成为历史。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故事结束了,但属于毒枭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本季使用略有些婆妈的手法,给了Pablo的老婆和老妈,甚至还有昙花一现的老爸很多篇幅。试图从侧面解释Pablo变成此等路数的一个人类的某些原因。只能说,Pablo确实还真的爱他的家人,几次做出错误决定都是因为她们,而不是真正因为自己。如果没有这些拖后腿的,他不会这么早被抓住或者可能根本就不会被抓住。只能再一次证明,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完全没有软肋的人。恶魔也不例外。完全迷上了红毒蛇的窄胯大长腿以及宽阔的胸部和暴筋的脖子。
最后一集的时候,竟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悲怆。这种悲怆感来自宿命,并不是同情巴勃罗·埃斯科瓦尔这样的魔头,而是他再挣扎、仍然会臣服于宿命的无力感。《毒枭》不是博尔赫斯那种阿莱夫式的神秘主义和实质来自于西部片的戛然而止,也不同于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更接近斯蒂芬·茨威格的古典做派。看他写的荷尔德林的传记,或是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貌似漫不经心地写到君士坦丁堡的沦陷,总有一种命运的齿轮在支配着无知人类的悲天悯人——《毒枭》的第二季就给我这样的感觉。
后面三集太拖沓,镜头聚焦在boss的家庭上,似乎在刻意引导观众理解他同情他(当然,从剧名就看出他是绝对主角)。看看评论区就有好几个表示“抛开他的所作所为,我真的很喜欢他,对他的结局感到难过”的和对卡里略上校破口大骂的,让人不免觉得我国文宣历来不鼓励将恶人作为主角进行创作是有道理的(又想起前段时间引起疯狂对喷的风情不摇晃)。哥伦比亚是魔幻现实之地,欧美人民那套“他杀人放火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在这里老调重弹就显得十分离谱,不太能理解为何众人都在纠结卡校是不是真的处决了少年毒贩,王朔写的小学生都纳闷过“你是一到十八就突然明白,那之前一直都是一盆糨糊?”还有人说,boss是坏人,他老妈老婆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连坐。是的,还应该允许他们考公务员呢。
一代毒枭王巴勃罗终于落下神坛,最后几集看到巴勃罗为了活命,不停向政府进行谈判,但哥伦比亚政府一直不妥协。我看到的不是巴勃罗的恶,只看到他的无奈,为了活命不停的爆发,结果终于祸给人民。而哥伦比亚政府只为抓到巴勃罗,不理会人民的生死。从而有些少美化巴勃罗的嫌疑。这根本就是两个组织在打来打去的故事。剧里有个非常好的台词:“结束一个旧故事的最好办法是讲一个新故事并极力鼓吹,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手法,是在拉丁美洲经过反复检验的结果。”希望下一季的毒枭更强硬些~
马拉多纳回忆:“1991年,巴勃罗·埃斯科巴邀请我去监狱和他一起踢球,我们踢了一场,所有人都很开心。然后,我们与我一生中见过的最漂亮的姑娘们开派对,还是在监狱里……真是难以置信。” 最后巴勃罗大限将至,逃到了一个小乡村,站在宽阔的庄园里眺望远方,殷红的夕阳把他的背影拉的很长。他想起了陪他出生入死却惨遭毒手的堂弟古斯塔沃,回忆过程中还喃喃自语:“古斯塔沃,你走之后,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糟。”这一刻让人动容。
第二季讲的就是一代毒枭从辉煌到落魄的境地。但这季的剧情有些地方太拖沓了,即使是为了使pablo的人设变得丰满,本该结束的地方没有一笔带过有点可惜,总有拖满集数的感觉。毒枭身边的人,即使是亲人也没有一个是无辜的,花天酒地的生活、用钱当燃料取暖…这些都是在用毒品抢来的暴利。这种事在哥伦比亚无时无刻都在上演,即使杀了一个pablo,后面还有千万个在崛起,这片土地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名词吧。
整个s2像在看大厦崩塌的过程。对巴勃罗的感觉是复杂的,也正如导演在剧里借墨菲之口做出的评价,除去毒枭的头衔,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当地人眼里他甚至是大善人,因为他确实为很多穷苦人带来了幸福。但当你看到恐怖袭击、缉毒警的死,你又无比的恨这个魔鬼。善恶从来都不绝对,正如人也绝不是单面的。不得不佩服导演塑造人物的功力。本季的配乐依然超级好听,高水平的长镜头调度和构图的层次即便是放在高分美剧里,也出口拔萃,质量超群。
第二季讲巴勃罗的崩溃不如头一季讲他的崛起那么丰富,因为当他已经近乎穷途末路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多故事可讲了,因此掺杂了太多亲情戏。//本剧也让我开始了解DEA,以及美国的触手在拉美可以伸得多长。为了做这个题材,编剧们应该花了不少时间将所有材料都串起来,确实不容易。第二季成功击毙巴勃罗,这一个系列就应该结束了,不会再看第三季。
在新疆看完,非常非常精彩,pablo如何从神坛跌落,他性格的弊端如何致命地制约了他。pablo始终顽固地想用他引以为傲的旧手段来解决新问题,对他来说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短短几年间他的手段全部都失效了,所有现实都迫使他屈服。pablo不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然他被淘汰只是他个人的失败,顶多再代表一种旧的运作机制,毒品贸易作为资本主义脏污的毒血将在它的脉搏里一直流淌。毒枭系列恐怕永远拍不完现实中真正可怕的魔鬼,这才是可悲的。
第二季的精彩继续。有一刻看到毒贩如此爱自己的家人真是觉得可怜又可恨。结尾处的演技真是太赞了。家人的生死离别,毒贩的爱恨情仇。所有心理的活动在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能体现。其实每个人都会死,名利追逐下人的本性被放大,有些死是自找,而普通老百姓的突然离去却是那么的无辜。全国的敌人,父亲口中的耻辱,母亲眼中的孝子,老婆眼中最崇拜的男人,儿女眼中无所不能的父亲。可谓是一生的“传奇”。有些传奇他也是传奇,这一生的骂名无法逃避,却给后人留下震惊的警钟!
简评
(补标,16')看完2季美剧<毒枭narcos>,精彩过后,只记得学了很多西语脏话。不同于电影《毒品网络》注重展现权钱交易层层腐败,毒枭用浓墨重彩,讲述史上最有名的哥伦比亚毒枭Pablos的人生,从发迹到死亡的“魔幻现实主义”人生和心路历程,包括如烧美元取暖等等耳熟的故事。希望不要续拍,可IMDB暗示还有两季。毒枭narcos>
如果要给第二季加一个副标题,我会选:枭雄末路。各方面的水准依然和第一季一样保持在很高的水准。就像我和朋友聊天说到的一样,纵观该剧没有什么特别讨人厌的(降智明显、圣母心、前后行为逻辑严重不符)角色。每个角色都演活了,都在哥伦比亚那个乱世中挣扎求生。麦德林贩毒集团似乎从古斯塔沃死掉以后,就开始出现隐忧了。最终在各方势力不断进场以后,成为历史。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故事结束了,但属于毒枭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本季使用略有些婆妈的手法,给了Pablo的老婆和老妈,甚至还有昙花一现的老爸很多篇幅。试图从侧面解释Pablo变成此等路数的一个人类的某些原因。只能说,Pablo确实还真的爱他的家人,几次做出错误决定都是因为她们,而不是真正因为自己。如果没有这些拖后腿的,他不会这么早被抓住或者可能根本就不会被抓住。只能再一次证明,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完全没有软肋的人。恶魔也不例外。完全迷上了红毒蛇的窄胯大长腿以及宽阔的胸部和暴筋的脖子。
最后一集的时候,竟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悲怆。这种悲怆感来自宿命,并不是同情巴勃罗·埃斯科瓦尔这样的魔头,而是他再挣扎、仍然会臣服于宿命的无力感。《毒枭》不是博尔赫斯那种阿莱夫式的神秘主义和实质来自于西部片的戛然而止,也不同于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更接近斯蒂芬·茨威格的古典做派。看他写的荷尔德林的传记,或是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貌似漫不经心地写到君士坦丁堡的沦陷,总有一种命运的齿轮在支配着无知人类的悲天悯人——《毒枭》的第二季就给我这样的感觉。
后面三集太拖沓,镜头聚焦在boss的家庭上,似乎在刻意引导观众理解他同情他(当然,从剧名就看出他是绝对主角)。看看评论区就有好几个表示“抛开他的所作所为,我真的很喜欢他,对他的结局感到难过”的和对卡里略上校破口大骂的,让人不免觉得我国文宣历来不鼓励将恶人作为主角进行创作是有道理的(又想起前段时间引起疯狂对喷的风情不摇晃)。哥伦比亚是魔幻现实之地,欧美人民那套“他杀人放火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在这里老调重弹就显得十分离谱,不太能理解为何众人都在纠结卡校是不是真的处决了少年毒贩,王朔写的小学生都纳闷过“你是一到十八就突然明白,那之前一直都是一盆糨糊?”还有人说,boss是坏人,他老妈老婆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连坐。是的,还应该允许他们考公务员呢。
一代毒枭王巴勃罗终于落下神坛,最后几集看到巴勃罗为了活命,不停向政府进行谈判,但哥伦比亚政府一直不妥协。我看到的不是巴勃罗的恶,只看到他的无奈,为了活命不停的爆发,结果终于祸给人民。而哥伦比亚政府只为抓到巴勃罗,不理会人民的生死。从而有些少美化巴勃罗的嫌疑。这根本就是两个组织在打来打去的故事。剧里有个非常好的台词:“结束一个旧故事的最好办法是讲一个新故事并极力鼓吹,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手法,是在拉丁美洲经过反复检验的结果。”希望下一季的毒枭更强硬些~
马拉多纳回忆:“1991年,巴勃罗·埃斯科巴邀请我去监狱和他一起踢球,我们踢了一场,所有人都很开心。然后,我们与我一生中见过的最漂亮的姑娘们开派对,还是在监狱里……真是难以置信。” 最后巴勃罗大限将至,逃到了一个小乡村,站在宽阔的庄园里眺望远方,殷红的夕阳把他的背影拉的很长。他想起了陪他出生入死却惨遭毒手的堂弟古斯塔沃,回忆过程中还喃喃自语:“古斯塔沃,你走之后,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糟。”这一刻让人动容。
第二季讲的就是一代毒枭从辉煌到落魄的境地。但这季的剧情有些地方太拖沓了,即使是为了使pablo的人设变得丰满,本该结束的地方没有一笔带过有点可惜,总有拖满集数的感觉。毒枭身边的人,即使是亲人也没有一个是无辜的,花天酒地的生活、用钱当燃料取暖…这些都是在用毒品抢来的暴利。这种事在哥伦比亚无时无刻都在上演,即使杀了一个pablo,后面还有千万个在崛起,这片土地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名词吧。
整个s2像在看大厦崩塌的过程。对巴勃罗的感觉是复杂的,也正如导演在剧里借墨菲之口做出的评价,除去毒枭的头衔,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当地人眼里他甚至是大善人,因为他确实为很多穷苦人带来了幸福。但当你看到恐怖袭击、缉毒警的死,你又无比的恨这个魔鬼。善恶从来都不绝对,正如人也绝不是单面的。不得不佩服导演塑造人物的功力。本季的配乐依然超级好听,高水平的长镜头调度和构图的层次即便是放在高分美剧里,也出口拔萃,质量超群。
第二季讲巴勃罗的崩溃不如头一季讲他的崛起那么丰富,因为当他已经近乎穷途末路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多故事可讲了,因此掺杂了太多亲情戏。//本剧也让我开始了解DEA,以及美国的触手在拉美可以伸得多长。为了做这个题材,编剧们应该花了不少时间将所有材料都串起来,确实不容易。第二季成功击毙巴勃罗,这一个系列就应该结束了,不会再看第三季。
在新疆看完,非常非常精彩,pablo如何从神坛跌落,他性格的弊端如何致命地制约了他。pablo始终顽固地想用他引以为傲的旧手段来解决新问题,对他来说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短短几年间他的手段全部都失效了,所有现实都迫使他屈服。pablo不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然他被淘汰只是他个人的失败,顶多再代表一种旧的运作机制,毒品贸易作为资本主义脏污的毒血将在它的脉搏里一直流淌。毒枭系列恐怕永远拍不完现实中真正可怕的魔鬼,这才是可悲的。
第二季的精彩继续。有一刻看到毒贩如此爱自己的家人真是觉得可怜又可恨。结尾处的演技真是太赞了。家人的生死离别,毒贩的爱恨情仇。所有心理的活动在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能体现。其实每个人都会死,名利追逐下人的本性被放大,有些死是自找,而普通老百姓的突然离去却是那么的无辜。全国的敌人,父亲口中的耻辱,母亲眼中的孝子,老婆眼中最崇拜的男人,儿女眼中无所不能的父亲。可谓是一生的“传奇”。有些传奇他也是传奇,这一生的骂名无法逃避,却给后人留下震惊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