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乡(2016)

귀향UP:2021-01-11

《鬼乡》(韩语:귀향,英语:Spirits’ Homecoming)(又名归乡)是2016年由导演赵正莱制作的一部韩国纪录片,于2016年2月24日在韩国发行。该电影曾因为财务问题暂停过多次,但经由七万多人的众筹,募集了足够资金。随后,由于缺乏院线的支持,上映日期也多次推迟。然而,人们提前订票,并在社交网络相互宣传,让这部电影得以在更多的院线上映。

鬼乡

评分:7.5 导演:赵正莱 编剧:赵正莱
主演:姜荷娜 / 崔莉 / 郑仁基 / 白秀莲 / 吴智慧 / 朴根秀 / 孙淑子 / 郑武兴
类型:剧情
片长:127分钟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 日语
影片别名:Spirits' Homecoming
上映:2016-02-24(韩国)
IMDb:tt5503266

鬼乡简介

故事发生在1943年,日军的屡屡侵犯打破了朝鲜国民的宁静生活,一时间硝烟四起,百姓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过着流离失所的悲苦生活。居昌郡的一个小小村落里,生活着名为正敏(姜荷娜 饰)的十四岁少女,正敏出生在一个平凡但恩爱的家庭中,从小到大都沐浴在父母慈祥的关爱之下。
  战争的到来结束了正敏无忧无虑的生活,某日,日军占领了村庄,不由分说的将正敏掠走送上了开往日本的火车,和她同行的,都是一些和正敏差不多岁数的少女,每个人心中都惴惴不安,不知会有怎样的命运等待着她们。正敏和其他少女们沦为了日军发泄兽欲的对象,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然而正敏内心里有一个无比坚定的希望,那就是活下来,重返故乡。

第37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新人女演员(提名)姜荷娜 第53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孙淑子 第3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韩国电影(提名)

简评

影片是根据韩国慰安妇受害者证言而创作的,剧情不仅是她们痛苦经历的集中呈现,也包括战后的相关女权运动。据导演赵正莱介绍:当年遇难的慰安妇受害者很多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召唤她们魂归故里。在韩文中,“鬼”和“归”发音相同,因此鬼乡也就是归乡。

太好了。一个跳大神的小团队,遇到了慰安妇的灵魂。最后帮死在中国的她们返回了故乡。非常压抑,非常美。如果说暴力和死亡是一种美学,这个片子做到了极致,直达云端。无边的压抑与蝴蝶和护身符的意象,现实与浪漫的想象,人间痛苦与死后世界,如梦似幻的缠绕在一起。跳大神团队冲淡了死亡的压抑感,不然这个片子根本看不下去。

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带领全校师生看电影南京大屠杀。我记得电影后半段吓得我们几个女生用手捂着眼睛,害怕得只能从手缝里瞅瞅木有日本人的镜头,还记得女主角是个老师,最后被日军给糟蹋了,心理就像挤碎了一个柠檬,脑袋里刚下了一场暴雨,哄哄哄难受得不行。

题材buff,老妇人闪回童谣捉迷藏开场,卡车上士兵的笑容确实慎得慌,而他们其实也不大;“别人觉得勇敢但自己觉得羞愧”落下矛盾基调;通灵的宗教感又是韩国家特产,出血大特写在上报伤害时的面部表情加重震撼;诡异的打光,俯拍的渺小感,阿里郎的使用,呼应了最后一家三口的日常,难得的日常;霜鬓的父母一直盼归;总体上题材占据绝对优势,加之宗教的使用是无法获得借鉴的,小演员的演技正常发挥,人物线中,小神婆工具人属性,敏贞欺负朋友的机灵、呼应了最后为了朋友的牺牲,两人重逢也是浪漫笔触下的圆满了。

二刷,依旧和四年前一样哭成狗。因为知道结局,所以从敏贞带走的那一刻就开始酸鼻子;故事中间婆婆一句“我就是那个疯女人”开始情绪失控;最后敏贞对婆婆说“多吃点好吃的再下来”直接崩溃。韩国人很会拍,用现实与回忆交错的形式把那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描绘的极其有历史沧桑感,不需要太多的拍摄技巧和强行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以一个时过境迁的亲历者配上独特的民谣,很容易让人产生共情。其实全片最漂亮的地方在于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一下子的情绪宣泄,让敏贞这个人更加立体,成为全片不可超越的存在。

豆瓣2016年度电影榜单-评分最高的韩国电影:1.《釜山行》,2.《季春奶奶》,3.《酒神小姐》,4.《小姐》,5.《隧道》,6.《局内人》,7.《男与女》,8.《春梦》,9.《鬼乡》,10.《哭声》。上个星期看完《春梦》发现这十部电影只剩《鬼乡》还没看因而纳入待看片单,今晚终于观影:看到十几岁的女孩们被性侵被虐待被杀害时,感觉自己在看恐怖片!& 难怪觉得本片的部分剧情交代不明、有些跳跃,看了《鬼乡,未完的故事》发现正片(可能出于缩短时长的缘故)删减了好些情节戏份。导演都制作《鬼乡,未完的故事》了,也不顺便剪辑一个《鬼乡》的加长版。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鬼乡”,“慰安妇”题材的电影能够在大银幕与观众见面,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影片本身并不出彩,演员演技比较稚嫩,对战争的反思也是戛然而止,所谓招魂、通灵更多是创意上的卖点;片尾75000众筹者鸣谢名单令人震撼;历史可以原谅,但却不能遗忘,韩国电影在这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勉强两分。七万人众筹撑起的作品,这说明这个项目还是成功消费了慰安妇主题,故事本身也具有一定话题性,比如无力逃脱的少女慰安妇们最终被集体屠戮的煽动画面,双线叙事里的通灵玄幻,盘索里和片尾曲等音乐的选择也不错。但整体处理的挺糟糕,现代线里的通灵叙事可能是想传达少女们的冤屈,但实际效果跟直接搬演老妇记忆中的画面并没什么区别,为了配合玄幻气息把慰安所的场景做成舞台式的布光更多是暴露制作上的粗率(实际本片在制作上力不从心的地方太多了,簇新的服装,生涩的演技,MV化的煽情段落之类)。最后收束在老妇回忆定调的姐妹情上,但之前这俩女孩的戏份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吗?女主可算本片最弱的一个环节,她存在感太弱撑不起戏,导致前一个半小时都是些零散的套路化堆砌,只有最后的杀戮做出了非理性的残酷感。有少女全裸背影

看过那么多同题材的电影,这部应该是最空洞和最不敬的。前半段的剪辑和节奏非常的混乱,两个时间线的交替基本上都在错误的点上,打乱电影节奏,中间的片段表现日本人的残忍确实压抑昏暗还算不错,但是这种表现太简单了,后面很多场景黑的都看不见演员的脸,老奶奶勇敢站出来之后也没有后续,最后就开始通灵跳大神,跟逝者对话,用片段哀悼逝者是认真的吗?然后莫名其妙的开始阿里郎...盼归乡....这种题材很有历史情结本身很加分的,结果拍成这样,就简单的祭悼都比这个好?。

《鬼乡》以朝鲜慰安妇为叙事题材,影片中并没有刻意充斥太多暴力和血腥的镜头,而是着重渲染了一幅幅以友谊和坚忍为主色调的画面,结尾给了观众一个治愈的、诗意的结局,让人不由自主地在内心为遇害者祈福。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韩国民俗和民歌的穿插很好的烘托了该片整个悲凉的基调~

,最后敏贞被招魂归来、。 敏贞一开始幼稚胆小(14岁被掳到军营,谁又能不害怕)到最后舍己救姐妹。敏贞在另个世界里蹦跳着回到家,脸上稳重的喜悦和略微天不怕地不怕的骄傲和影片开头的懵懂纯真有些区别。我想是因为她知道在这个世界里,她会和父母永远幸福地生活,再也没有恶魔把她绑架到“鬼乡”。

这部剧虽然在技术与剪辑上有些粗糙。过去与现在的衔接有点意识混乱。演员的演技也稍欠成熟,但是韩国在众筹的情况下拍摄的这部剧,已属不易。它展现在人面前的那段历史,客观的描述了,日本人的丑恶。残暴,民主意识的狭义。把女性当做工具一样对待这样的情节,但是好像重点讲述的是游离在外的魂魄回归故里的事情。

获得奖项

  • 第53届韩国电影大钟奖
    第53届韩国电影大钟奖
    获奖:最佳新人导演
    提名:最佳女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新人女演员 / 最佳新人女演员 / 最佳新人女演员
  • 第37届韩国青龙电影奖
    第37届韩国青龙电影奖
    提名:最佳新人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