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2016)

Someone to Talk toUP:2022-01-28

一句顶一万句

评分:6.3 导演:刘雨霖 编剧:刘震云
主演:毛孩 / 李倩 / 刘蓓 / 范伟 / 李诺诺 / 齐溪 / 喻恩泰 / 孙茜
类型:剧情 / 爱情 / 家庭
片长:11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Someone to Talk to
上映:2016-11-04(中国大陆)
IMDb:tt6128848

一句顶一万句简介

牛爱国(毛孩饰演)是县城里的鞋匠,他姐叫牛爱香(刘蓓饰演)。牛爱国要离婚,牛爱香想结婚。牛爱香年轻时谈恋爱受到伤害,直到快40岁才为了找一个能说话的人,和能说会道的厨师宋解放(范伟饰演)结婚,可是婚后却发现俩人也没话说。弟弟牛爱国因为“说得着”和庞丽娜(李倩饰演)结婚,然而经历了10年婚姻后,他们彻底没话说了。牛爱国继而发现老婆出轨婚纱店的蒋老板(喻恩泰饰演),他上演了一系列追踪、捉奸、拖着不离婚的戏码,内心经历了愤怒、冷静到释然的激烈过程。当牛爱国面临崩溃的时候,其他人压根不在意他,甚至是他最亲的战友和姐姐都无法对他的绝望和耻辱感同身受,只是劝他忍了。最后,牛爱国在偶遇的老同学章楚红(孙茜饰演)那里听来一句话:“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他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生活的出路。

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刘蓓 第2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提名)刘雨霖 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提名)

简评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导演以后还是去延津打火烧体验生活吧。演员表演和台词尴尬至极。一大批好演员给面子来演,结果不约而同的把剧本读了出来而不是演出来。都是导演的功劳哈。节奏把控莫名其妙,剪辑转场更是生硬,画面调色跟电视剧一样。一个接地气的故事硬是拍的像是点着脚尖种地。我甚至看不下去,真的是差距太大了。这样的好书糟蹋的一塌糊涂,说是商业片这肯定赚不着钱,说是文艺片差的更远。我是幻想贾樟柯,王小帅来拍是什么感觉?冯小刚来拍是什么感觉?刘震云的女儿真的还是算了吧。

我原以为,什么是一句顶一万句,是说人与人交往,夫妻也好,朋友也好,不过是说话,说得来与说不来,有话说与没话说,讲不讲的通道理,读完全书才明白,是也不是。有时一句话没说出口,一句话没问出来,再想要个答案,就得费上一万句的事;也不是费事,而是说能说的来这一句,这一句能顶上万句,是因为前面说了一万句,最后拢成一句;但也不是拢成一句,而是这一句,重量抵得上一万句,当时不说当时不问,过了那个时间,就再也问不出来了,就成了个疙瘩,让人翻来覆去的琢磨,让人每每想起来就有个后悔;但其实也不是后悔,而是时间变了,人也变了,你再想起那个人的时候,总想对ta说上一句,这一句,顶一万句;但最后,你要是真遇见了那个人,你纵有千言万语,也只会成了一句,这一句,在你心里,就是一万句。

知识分子对底层劳苦大众生活的描绘总是不经意中带着他们难以察觉的误解,而实际上片中人物的现实生活应该是更肮脏忙碌和不堪得多的,尤其不会让一个卖烧饼的和一个纺纱厂女工坐在咖啡馆里喝饮料。并不是没话说让人要离婚,主要是穷,但是关键问题没有深挖,而是投机取巧的转移到了感情不和和出轨上,过了审了却隔靴搔痒、故事烂尾了。婚姻生活的那一面是真实深刻的,但是所有人物的整体生活都只支了个架子、浮在表面上。错误的、违心的、谈什么都不谈感情的结合才让人想要逃离。错误的、过早的结合生成了错误的产物,贴心的大姑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人也并非是一瞬间一个电话就能醒悟的。不幸应该是让人无法跳脱的温水。拍摄手法无功无过吧,的确挺像个电视剧的,但是节奏和剧作细节上的问题要更多。

棒!小人物的婚姻生活太真实了。出轨这事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事到临头才发现处理起来要顾及多方,由此看来婚姻确实是围城了,处处是限制。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但是涉及感情又有几个人能理智思考?一句是最后的决定一万句是中间的纠结,我们脑子里有一万句想法最后说出的只有一句。从最初的因为说的来结婚到最后因为没话说离婚,婚姻的经营也不仅仅是交流,其实行动也承担了很大的一部分。两个人一路走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越来越远,前提可能只有不与别人过于接触吧。婚姻真是门大学问呀。

既然是原著改编,至少就该留住原著的灵魂,也即根本想要述说的东西。原著时代出入延津辗转不易,把找个人说话的艰难和孤独衬得对,在这里除了用台词点题之外,甚至只是吝啬地借无关角色之口,说“有朋自远方来”一小段,半点原著灵魂都没有。原著渴求着能有个“有话说的人”的孤独,在这里竟成了家庭捉奸的戏码,路走窄了,失望至极。原著牛爱国为找到那句“想说而没说的话”、辗转六七十年,出延津又回延津,在这里竟成了坐大巴到酒店蹲点捉奸。这片与原著毫无连接,就算是剧本改编了,也绝对不是个好故事,甚至也没有好好琢磨电影的剪辑和镜头,荒谬至极。

演员表演剧情什么的都很真实,很符合中国小市民阶级的生活状态。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不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都不得不低下头,弯下腰,真正值得我们用生命去捍卫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能做出取舍,哪怕是极不情愿的,甚至是撕心裂肺的。。。。。这个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剧情太平淡了,如果矛盾冲突再激烈一点,就是一个五星极品了。

毛孩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从朝气蓬勃到中年不得志,虽然台词很少,但略过的岁月沧桑仿佛都写在脸上。其实爱情的主题还是平淡,激情过后爱情就变成了生活,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相处,是比一见钟情更为重要和困难的事情。夫妻之间“没话”,代表着很多中年夫妻的现实生活,除此之外,刘震云还在《手机》里有同样的描述,牛彩云的一句“俺爹和俺娘没话”正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夫妻的生活写照。而如今,当下,即使很多自由恋爱的夫妻之间,已经多久没有甜蜜的语言或者关心的话语,而借由生活、家庭、工作填满两人的沟通。

羡慕影评里一水的平庸的人,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经历日后烂片比例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多的水帝水后。电影真的没有任何高超的技巧可言,但是可贵的也是,其没有卖弄任何技巧——这也大约是我审美变了的缘故,电影看似平平淡淡,却讲了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爱国二次回头跪在佛像前的镜头,拜完佛后坐在庙门上看着下面的镜头,各位演员的演技,值我的五星。

表面上看是讲婚姻家庭的一地鸡毛,相亲、婚姻、育儿、出轨在不同人、一个人的不同阶段循环。实际上,当看到大伯父因为只有侄女百慧能和他说说话而感到生活有些色彩时,才知道其实这部剧,是要超越家庭剧,讨论人的一个本质问题:孤独感。孤独感体现在没人说话,最常爆发的地方在于本最亲密的婚姻里。人们为了摆脱孤独感,可以尝到爱情的苦而继续相亲(大姐)、抛弃家人而持续出轨(庞丽娜、蒋九,就连被戴绿帽的牛爱国,后面导演应该也暗示了他可能和老同学旧情复燃)等等这些巨大代价。整部电影导演还是挺客观的,从弹幕里观众对人物各种不同评价可以看出她没有刻意去引导对谁的批评、谁的赞扬。电影似乎很喜欢拍一部分,不露人全脸、物的全身,让我们关注细节,去推测人是谁、物的意义,此外,很喜欢从高处的全景镜头,体现人物的孤独无助。

这本是个不差的故事,里边的人也都不差(不知为何在这里看到范伟就想笑);只是可惜了。故事内在定位得太浅,“我俩没一句”这个表象成为了本片最深刻的、用了三段故事数次反复来强烈表达的内在,真是越强调越暴露肤浅,这是立意上的失败。很多看似有意思的意象实则无用,很多给得很到位的镜头实则很空,最有冲击力的佛前倾诉、怒喝农药、车站买果顺刀,出了一招之后稀里糊涂了,这是技法上的失败。生活本就不易,婚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里的立意解构,太表面、太简单、太想当然了。成年人应当承受生活的惨淡与淋漓;小朋友的世界有童话。

7分:刘震云的原著当年读了很是震惊,文字简练,平实,白描一样,却又回味无穷,为了能说说话很多人做出匪夷所思的事。能精神上交流是多么重要。虽然依然是刘震云编剧,但电影相对单薄多了,主题依然是说到心坎上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范伟、刘蓓、毛蛋以及孩子的表演也很真实,但看起来情节过于简单:夫妻遇到变故后的伤害、纠结、放手等,但电影观赏性不强,和小说不是一个层次。

和小说比,情节显得薄,大概是还没到那个年纪,“说得来”或者“说不来”于我都有些琢磨不透。开放式的结尾有点突兀,牛爱国要是想通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若仍堵着气,把她杀了,痛快,不过转过身仍是鞋匠的痛苦一生。人生的百般坎坷,掰碎了,一点一点撒到每天里,他们管这叫生活,苦归苦,在苦难面前,有个能说得着话的人,精神上才能亮堂点,大概如此。

获得奖项

  • 第2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第2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提名:新浪潮奖
  • 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
    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
    提名:年度男演员 / 年度青年导演
  • 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提名:最佳处女作奖
  • 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提名: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