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洞(2010)

Rabbit HoleUP:2021-05-19

《兔子洞》(英语:Rabbit Hole,香港译《心灵触洞》,台湾译《爱,让悲伤终结》)为一部2010年由妮可·基嫚、亚伦·艾克哈特及黛安·薇丝特主演的剧情片。由大卫·林赛-亚拜尔(英语:David Lindsay-Abaire)改编自2005年自己创作的同名舞台剧《出口》(Rabbit Hole,中文译自绿光剧团网站),由约翰·卡麦隆·米契尔(英语:John Cameron Mitchell)执导。基嫚透过其个人公司Blossom Films制作此片。

兔子洞

评分:7.3 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编剧:大卫·林赛-阿贝尔
主演:妮可·基德曼 / 艾伦·艾克哈特 / 黛安·韦斯特 / 迈尔斯·特勒 / 坦米·布兰查德 / 吴珊卓 / 吉安卡罗·埃斯波西托 / 乔恩·坦尼 / 斯蒂芬·梅尔勒 / 麦克·道尔 / 罗伯塔·瓦拉赫 / 帕特丽夏·考莱姆伯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91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心灵触洞(港) / 爱,让悲伤终结(台) / 爱的拐点 / 出口
上映:2010-09-13(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0935075

演员阵容

演员角色
妮可·基嫚Becca Corbett
亚伦·艾克哈特Howie Corbett
黛安·薇丝特Nat,Becca的母亲、Danny的祖母
坦米·布兰查德(英语:Tammy Blanchard)Izzy,Becca的妹妹
麦尔斯·泰勒Jason,驾驶
吴珊卓Gabby
派翠西亚·凯伦柏(英语:Patricia Kalember)Peg
Mike DoyleCraig
Jon TenneyRick
Stephen MailerKevin
吉安卡洛·伊坡托Auggie
Phoenix ListDanny Corbett
Sara Jane BlazoJason的母亲
Ursula ParkerLilly

奖项提名

女主角妮可基嫚获得的提名:

  •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主角
  • 达拉斯-沃斯堡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主角
  • 底特律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主角
  • 第68届金球奖 戏剧类最佳女主角
  • 休斯顿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主角
  • 独立精神奖 最佳女主角
  • 卫星奖 戏剧类最佳女主角
  • 影视演员工会奖 最佳女主角
  • 网路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主角
  •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主角

本片讲述一对夫妻在历经丧子之痛后如何蜕变、挣扎。2010年9月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首映。2010年12月17日于美国部分影院上映,2011年1月14日全美上映,狮门公司负责发行。

简评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靠女演员支撑起来的影片,本片仍不例外。细腻、平淡且悲伤的家庭故事,人物刻画的非常丰满,通过几句对话、几个眼神就能读懂很多故事,使得仅仅90分钟、且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的电影平不觉得枯燥乏味、不饱满。结尾略显不足,仅因为一本来自肇事者的漫画就能突然让一个这么偏执的母亲释怀,感觉力度上欠缺了点。最精彩的桥段是父亲发现丹尼的视频被删了,和妮可对飙的吵架戏份,没有任何煽情,却不禁流下眼泪。

中规中矩。全体演员的表演都很真诚,带给观者一定的信任感,能够理解每个人物的现实处境和心态。最大的亮点在于将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提升到科幻层面 —— 此世间的我们都是孤独的,无论过程中会有怎样的亲情友情爱情,最后的结局都是悲伤着独自承受到最后。如果你相信有无数个兔子洞通向无数个平行宇宙,有无数个自己,幸福或者更惨,我们或许就能释怀许多了。如果真有这样的兔子洞,那我们彼此都是洞中人,我会选择不去寻找,毫无瓜葛的走完自己洞里的轨迹,此生已苦,无心再赌。

《兔子洞》,怪怪的,像是一部动画片的片名。这部影片真是挺感人的,舒缓的节奏,精彩的对白,温馨的配乐。尤其是男、女主演的精湛演技,保证了影片的高水准。基德曼真不愧是影后级别的明星啊!影片结尾很明确地告诉人们:不论生活会遇到多么的不幸,总是要继续下去的。这个非常时期看到这样的影片,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啊!非常值得一看到好片子。

在压抑气氛的笼罩之下,比情绪的爆发更可怕的,是一触即发的敏感,还有永无止境的冷漠。用尽全力遗忘,最后才发现是徒劳,只是压在身上的重量变得可以承受。未来的生活无法描摹,但日子总要去过,在悲伤中煎熬,在微笑中遗忘,如此而已。或许就在某一天,真的能够找到一个兔子洞——隔绝伤痛的避难所、建立另一种生活的平行宇宙。

1. 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一个选择直面失去并且努力乐观,另一个选择假装坚强却没有一刻不在崩溃,双方的互相试探不断加深着矛盾;2. 开车肇事的男孩怀疑自己是不是超速才撞死了孩子,他的手足无措充满了负疚感;3. 如何面对失去?其实失去的痛苦真的是会伴随一生,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吧.......我也希望在兔子洞的另一边,有一个无忧无虑一直快乐的我存在。

电视上看了后半部分,基本可以看出来情节以及所表达的情绪,很简单,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一场车祸变得很悲伤,夫妻关系几乎处于崩溃边缘,两人寻找不同的渠道释放,无法忘却,就去接受,女主在和肇事男孩的接触中,对谈中,看到他的漫画,慢慢释然,用爱去治疗悲伤,主题大概就是这样吧。整片后面氛围有点压抑,看得人情绪低落,女主的表演很精彩。

像是在囚笼中找到了一个出口,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认识了生活。慢慢讲述的故事,没有音乐,就像一个个真实的片段构成的电影,却引发长长的思考。它刚开始很杂乱,从邻居到朋友再到家人再到肇事者,从争吵到争吵到争吵到争吵到隔阂到平静,慢慢地揭开这个伤口,慢慢地舔舐伤口。它渐渐地从重压在身上的变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它渐渐地不再需要刻意强调它的存在,渐渐地不再需要他人的关注,而不是偏执地认为他人无法感同身受,也并不会责怪无人和你感同身受。这是真实的生活状态,不同的故事却有相同的感受。

中产家庭因一场意外而导致的情绪塌陷。对这场家庭风暴的创伤修复并没有选择苦情剧那样沉重浮夸的处理方式,在很短的片长中也不会太多地沉浸于无休止的痛苦与折磨中,整体观感相当轻盈,却过于平淡,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刻意为之的处理结果。就像贝卡母亲说的那样,这种事永远也不会过去,只是它会有一些变化,它的重量逐渐变轻直到你能够从中走出来,比如逐渐相信平行时空的存在。影片的主要关注点几乎都在演员的表演上,当时脸还没那么僵的妮可演得不错,但艾伦和黛安也值得被提及,某种程度上风头甚至盖过了妮可。

本来是冲着妮可基德曼去的,并不理解兔子洞的意思。因为一场意外他们失去了二岁的儿子,两个人在痛苦中寻找继续好好生活下去的方法,他们争吵的时候看哭了,两人深爱着对方,责怪自己,却又互相争吵,真的很难过。如果是以后我的家庭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是否能像他们一样继续扶持着走下去,我也可以相信,世界上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那边的我,过得很快乐,就是兔子洞的那一边。现在的我是一个人,把自己代入到母亲的角色中,真的会崩溃,儿行千里母担忧,大概也就是这样,不知道未来我是否能承担的起一个母亲的责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如海报展示的那样,在貌似平面的《兔子洞》中蕴藏着诸多不同纬度的节点和境界。从孩子的角度来解读,这是一部讲述《遗世者》如何《守望尘世》的童话故事。当然,你也可以像敏感而多疑的女主一样对这套聊以慰藉「自欺欺人」的说辞不屑一顾。顺着她「不安于现状」的视角来看,这部由同名戏剧改编而来的电影乃是一个关于婚姻的悲观寓言。它讲述的是一对因爱情消亡而双双陷入困境的夫妇,英年早逝的孩子和激情迸发的艺术此时此刻全部成了覆盖在二者身上的沃土,促使他们的根在这个缺少爱情滋润的黑洞里越扎越深。幸或不幸,理性的人总是先从《兔子洞》中溜走的那只兔子,而非理性的人往往是那株很难从泥沼中重新站起来的窝边草。所以,母亲的身份给予了红杏「出墙」合理性与系统性支撑。

本片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失独”这个话题,我们中国似乎更有发言权,遗憾的是这个群体被那些火锅编剧们轻而易举地忽略了。当痛苦却无处可逃是怎样一种折磨?或者逃避是唯一选择,就像心理治疗小组里面的那对坚持八年的夫妇一样,还是选择了离异。希望男主和女主最终不要走上同一条道路。

没有把悲伤摆在明面上,很多欢笑,很多闲谈,却总是掩盖不了Danny这个名字。其他人都在努力过自己的生活,包括那个带走Danny的人,我却止步不前,禁锢在过去的牢笼里,我装着不在意,装着过去了,可是超市里的孩子、妹妹的孕肚,我又怎么能释怀呢?那就强迫自己相信,在另一个世界,Danny还在,我也很快乐吧。总要给自己个理由继续生活。

获得奖项

  • 第9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第9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第15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第15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第68届金球奖
    第68届金球奖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第26届独立精神奖
    第26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编剧
  • 第17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第17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2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第2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改编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