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少女(2004)
《Swing Girls》(日语:スウィングガールズ,英语:Swing Girls,香港译作“喇叭书院”,台湾译作“摇摆女孩”)是2004年9月11日在日本上映的一部音乐喜剧电影,导演是执导过《水男孩》的矢口史靖(日语:矢口史靖)。电影描述日本东北的偏僻乡村,一群女子高中生意外组成大乐队练习爵士乐继而参加音乐祭的经过。外景拍摄以日本山形县置赐地方为中心,对白也是使用山形县地区的方言。此外,于片中组成大乐队的成员们其实原先并没有各自担当乐器的演奏经验,在开拍前参加了合宿特训,经过努力练习后才达到之后能在各地演出的水准。
评分:8.4
导演:矢口史靖
编剧:矢口史靖
主演:上野树里 / 平冈祐太 / 贯地谷栞 / 本仮屋唯佳 / 丰岛由佳梨 / 关根香菜 / 水田芙美子 / 明日香 / 中村知世 / 松田圆 / 阿部渚 / 辰巳奈都子 / 竹中直人 / 白石美帆 / 小日向文世 / 渡边绘里 / 樱睦子 / 谷启 / 德井优 / 田中要次 / 木野花 / 大仓孝二 / 菅原大吉 / 西田尚美 / 江口德子 / 真岛秀和 / 三上真史 / 福士诚治 / 高桥一生 / 佐藤二朗 / 森下能幸 / 宝井诚明 / 坂田聪 / 岩佐真悠子 / 森康子 / 林田麻里
类型:剧情 / 喜剧 / 音乐
片长:105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喇叭书院(港) / 摇摆女孩(台) / 竞乐少女 / Swing Girls
上映:2004-09-11(日本)
IMDb:tt0435434
剧情简介
摇摆的人和不会摇摆的人。”
炎炎夏日中,有一群正在学校参加暑期辅导的女高中生,一旁则是管乐队正准备去帮出赛的棒球队应援,而便当店老板在管乐队出发后才把便当送来。补课中很无聊看着窗外打发时间的友子(上野树里饰演)见状,便灵机一动向老师提议跟其他同学一起帮忙送便当去球场给管乐队,于是一行人就此出发。在途中众人偷吃了一个便当,还因为忘了下车而坐过站,耽搁许久才把便当送到。不知情的管乐队吃了由于天气炎热早已坏掉的便当后,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的情况,只有拓雄(平冈祐太饰演)因为便当少一个没吃到而逃过一劫。
管乐队的成员除了拓雄外都住院了,在下一场比赛前可能无法康复为棒球队应援,拓雄只好招募临时替补成员,却只来了吹直笛的关口(本假屋唯香饰演)跟弹吉他与贝斯的前摇滚乐队成员。在人数严重不足之下,拓雄要求友子她们要为便当变质的事负责,却遭到良江(贯地谷诗穗梨饰演)跟直美(丰岛由佳梨(日语:豊島由佳梨)饰演)的反驳,友子等人虽然不情愿但又不想上数学补课,两相权衡之下,最后就抱着混水摸鱼的心态加入了。然而一干人却对乐器一窍不通,在拓雄的特训下才开始学会吹奏简单的旋律也渐渐发现音乐的迷人之处,此时管乐队康复并且回归,众人只能不舍地交还乐器离去。
不甘心的友子想尽办法买了二手的萨克斯管并再度号召大家组成爵士乐队,为了凑钱买乐器众人便一起去超市打工。友子、良江、直美与关口却在打工时引发小事故导致被开除,几经波折后她们终于凑齐乐器并展开练习。首次在柏青哥店前兴致满满地演出时遭到路人奚落,但有个神秘的大叔指点关口她们应该要从基础开始练起,友子觉得奇怪想要细问便追了上去,结果发现神秘大叔居然是数学老师小泽(竹中直人饰演)。误打误撞之下她们便央求小泽老师指导,随着日子过去,程度渐有进步的几人在超市前再度演出,这次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在超市打工的其他人看到也重新燃起对爵士乐的热情并再次加入组成了大乐队。
为了参加东北学生音乐祭,Swing Girls在小泽老师的指挥下演奏《In the Mood》并进行拍摄,完成后将影带托付给友子寄出报名。然而粗心大意的友子忘了这件事,等到她想起来才寄出时,收到太晚报名所以额满的回复。友子不敢跟大家说,音乐祭当天还是照常出发,在途中终于忍不住愧疚感跟拓雄讲了,于是拓雄代为转告大家,众人听完后便心灰意冷,且列车也因为大雪而在半路上停止前进了。此时音乐老师伊丹(白石美帆饰演)跟着巴士一起来找被困在列车上的一行人,并转告大家因为大雪所以有间学校无法参赛,Swing Girls因祸得福得以参加音乐祭。于是一行人在最后一刻赶到,作为压轴演出并博得满堂喝采。
登场人物
主要角色
- 乐队全名为“搖擺女孩和一个男孩”(Swing Girls and a Boy),通常简称为“Swing Girls”。
- 铃木友子:上野树里(次中音萨克斯管)
- 大津明美:根本直枝(日语:根本直枝)(次中音萨克斯管)
- 久保千佳:明寿香(日语:あすか (女優))(中音萨克斯管)
- 冈村惠子:中村知世(中音萨克斯管)
- 清水弓子:松田圆(日语:松田まどか)(上低音萨克斯管)
- 渡边弘美:关根香菜(日语:関根香菜)(电吉他)
- 山本由香:水田芙美子(日语:水田芙美子)(电贝斯)
- 田中直美:丰岛由佳梨(日语:豊島由佳梨)(爵士鼓)
- 中村拓雄:平冈祐太(钢琴)
- 齐藤良江:贯地谷诗穗梨(小号)
- 下田玲子:阿部渚(日语:あべなぎさ)(小号)
- 石川理绘:金崎睦美(日语:金崎睦美)(小号)
- 宫崎美郷:长嶋美纱(日语:長嶋美紗)(小号)
- 关口香织:本假屋唯香(长号)
- 吉田加世:前原绘理(日语:前原絵理)(长号)
- 木下美保:中泽夏树(日语:中沢なつき)(低音长号)
- 小林阳子:辰巳奈都子(低音长号)
铃木友子家
- 友子的父亲・铃木泰三:小日向文世
- 友子的母亲・铃木早苗:渡边惠里子
- 友子的奶奶・铃木美惠:樱睦子(日语:桜むつ子)
- 友子的妹妹・铃木亚纪:金子莉奈
山河高中
- 数学教师・小泽忠彦:竹中直人
- 音乐教师・伊丹弥生:白石美帆
- 久保田老师:宝井诚明(日语:宝井誠明)
- 管乐社・部长:高桥一生(细管上低音号)
- 棒球队・井上:福士诚治
- 女学生・千惠:岩佐真悠子
其他角色
- 巴士司机:佐藤二朗
- 便当店老板:森下能幸(日语:森下能幸)
- 樱桃电视台的播报员:武田祐子(日语:武田祐子)(富士电视台新闻主播)
- 电话联络网的同学・佐佐木:中泽夏树(日语:中沢なつき)(配音)
- 推着手推车的老奶奶:森康子(日语:森康子)
- 乐器店的店员:江口纪子
- 超市的店长・高桥:木野花(日语:木野花)
- 超市的主管・冈村:大仓孝二(日语:大倉孝二)
- 要求打折贴纸的超市客人:伊藤沙由里(方言指导)
- 工场兄弟档的哥哥・高志:真岛秀和(方言指导)
- 工场兄弟档的弟弟・雄介:三上真史
- 公园前的太太:林田麻里(日语:林田麻里)
- 卡拉OK店员・伊藤:德井优(日语:徳井優)
- 柏青哥店的店长:田中要次(日语:田中要次)
- 柏青哥店的客人:坂田聪(日语:坂田聡)
- 柏青哥店的客人:山口玲于(日语:山口れお)(乐队指导)
- Yamaha音乐教室的老师・森下:谷启(日语:谷啓)(长号)
- Yamaha音乐教室的学生・真澄:西田尚美(低音提琴)
- Yamaha音乐教室的学生・聪:谷本和优(日语:谷本和優)(数位钢琴)
- 列车的列车长:小形雄二
- 列车上听广播的乘客:岸本弥士
- 音乐厅的主持人:菅原大吉(日语:菅原大吉)
演奏曲目
- 《Take the 'A' Train》Billy Strayhorn(英语:Billy Strayhorn)
- 《In the Mood》Joe Garland(英语:Joe Garland)
- 《Moonlight Serenade(英语:Moonlight Serenade)》Mitchell Parish(英语:Mitchell Parish) / Glenn Miller
- 《Sing, Sing, Sing》Louis Prima(英语:Louis Prima)
- 《Make Her Mine》Eric Leese
- 《Mexican Flyer》Ken Woodman(英语:Ken Woodman)
主拍摄地
- 山形县
- 米泽市
- 长井市
- 南阳市
- 东置赐郡高畠町
- 东置赐郡川西町
- 西置赐郡白鹰町
《Swing Girls》的部分场景是取自置赐地区当地的山形铁道所属之车站与列车。作为纪念与推广,山形铁道也将旗下的一辆列车(编号YR-888)改装为Swing Girls特别涂装版,并成为慕名至当地观光的旅客与铁道迷追逐的对象。
得奖纪录
- 第28回日本电影金像奖
- ※同年得奖最多的作品
- 优秀作品赏
- 优秀监督赏:矢口史靖(日语:矢口史靖)
- 最优秀剧本赏:矢口史靖
- 最优秀音乐赏:米奇吉野(日语:ミッキー吉野)/岸本弥士
- 最优秀录音赏:郡弘道
- 最优秀编集赏:宫岛龙治(日语:宮島竜治)
- 新人俳优赏:平冈祐太、上野树里
- 话题赏:作品部门
- 第26回横滨电影节
- 日本电影十佳:第4名
- 个人赏
- 剧本赏:矢口史靖(日语:矢口史靖)
- 摄影赏:柴主高秀(日语:柴主高秀)(《Swing Girls》、《深呼吸的必要》、《解夏》)
- 最优秀新人赏:上野树里(《Swing Girls》、《Jose与虎鱼们》、《七夕之夏》)
- 第14回日本电影影评人大奖:作品奖
- 第78回电影旬报日本电影十佳:第7名
- 第47回蓝丝带奖:日本电影十佳
- 第46回日本唱片大奖
- 企画奖:搖擺女孩、米奇吉野(日语:ミッキー吉野) 等
- 第19回日本金唱片大奖
- 年度最佳原声大碟:搖擺女孩/米奇吉野(日语:ミッキー吉野)
- 第二回日本电影电视录音协会(日语:日本映画・テレビ録音協会)录音奖:奖励赏
- 第29回Élan d'or奖(日语:エランドール賞)
- 制作人奖励赏:桝井省志(日语:桝井省志)
- 第59回每日电影奖
- 最佳新人:上野树里(《七夕之夏》、《Swing Girls》)
- 第14回东京体育电影大奖(日语:東京スポーツ映画大賞)
- 新人赏(提名):上野树里
本片在日本曾连续上映四个月,且票房超过两千万美元,并得到许多奖项,当时还引起管乐器的购买热潮。而担任主要角色的几位年轻演员,如贯地谷诗穗梨、本假屋唯香及平冈祐太在出演本片后都有不错的发展,女主角上野树里亦因本片而成名,并拿下多个新人奖。在日本以外的地区也相当受欢迎,于新加坡、泰国、香港、韩国先继上映,而台湾于2008年7月19日在东森电影台首播时亦大受好评,为当时段最高收视率的电影。
获得奖项
- 第2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录音 / 最佳新人 / Newcomer of the Year / 最佳剪辑 / 最佳编剧 / 最佳音效 / 最佳配乐 / 最具话题影片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矢口史靖 Shinobu Yaguchi导演
- 上野树里 Juri Ueno饰 铃木友子(Tenor Sax.)
- 平冈祐太 Yûta Hiraoka饰 中村拓雄(Piano)
- 贯地谷栞 Shihori Kanjiya饰 齐藤良江(Trumpet)
- 本仮屋唯佳 Yuika Motokariya饰 关口香织(Trombone)
- 丰岛由佳梨 Yukari Toyoshima饰 田中直美(Drums)
简评
大多数导演还真是一辈子只拍一部电影啊。矢口史靖2001年拍了《五个扑水的少年》,2004年该剧换成1男4女,“扑水”换成“乐队”,“阴差阳错的扑水教练”换成“有心无力的乐队老师”,主情节都是不被看好的菜鸟学生,齐心协力完成当初夸下海口的金羊毛故事逻辑,屡建奇功,青春满溢!原本平平无奇,但最后爵士乐大秀音乐一起,不觉一股暖流夹着感动充斥全身,每个人物也在Jam Solo中完成各自人物弧光,结结实实让“青春”变成观影时最为羡慕,同时又顿足慨叹年轻一去不返的词语。啊,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坚持努力达成梦想的人,一种是半途而废悔恨终身的人,摇摆摇摆,韶华已逝,哪一个是你?
当放松心情看虽然情节夸张,有豆友说“喜欢《五个扑水少年的》也会喜欢《摇摆少女》”,我,不喜欢《五个扑水少年的》也不会喜欢《摇摆少女》。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音乐片喜欢不起来,怎么都喜欢不起来。可能她们太无忧无虑?太团结一心?太热血?跟我的青春差别太大?所以没有什么能共鸣的,只是羡慕她们没心没肺肆无忌惮无所畏惧,日式热血吧
拍的过分可爱了,以至于失去了平衡,所有人都希望从这类电影中获得如它本身所包含的那种元气,但是这一切一旦失去平衡,元气即是幻灭(这个剧情我居然想到了《小时代》,当然没有黑它的意思。。)。场景的切换很生硬,情节的安排很刻意,这种少女与管弦乐又带点夸张的日式风格拍成动漫会好接受很多,另外以及,关于女主,如果她不是树里来演,可能在电影里也未必会显得那么讨人喜欢
暗暗和别人较量,能找到三分钟热度之外的热爱事物真的好难得,更难得的大概就是还有一群愿意陪你一起疯狂的人,这就是青春吧!很多梗都很老套,但居然还是蛮好笑的,在甩卖现场那个男生把牌子上的摇摆少女改成了摇摆少女和一个男孩,喜欢下雪天,喜欢上野树里所有小表情古灵精怪又可爱!我明明已经过了热血的年纪了,但还是心动这个热血中二的青春片,可能我的本质就是中二吧…;)
蓝光重刷。“你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啊?”“嗯”“发生什么事了?老师死了吗?”吊儿郎当的女高中生偶然涉入爵士乐世界,不识愁滋味的中学生在丧气十足的遭遇跟无厘头翻转之间反复横跳,你可以清晰无误的感到矢口史靖的一脸坏笑和出人意表的才能。棒球比赛现场遭遇失联和棒球打脸、人猪大战采松茸的时间静止、为情所困的摇滚兄弟转型民歌手、毫无天分的爵士乐爱好者数学老师,以及作为剧情主干、一次次死灰复燃的爵士乐之旅。剧情几乎没有冷场,一班十几岁的演员让中二表演合理,唯一缺憾是个别镜头给的时间太长导致有点尬(比如棒球手参观组团那场戏),最后40分钟的节奏放缓,作为重头戏的片尾演出给的很酣畅。剧本严密,前后都有照应,像上野卖电脑买二手赛克斯,口头禅是世上有两种人的街溜子,塑造人物也到位,沉默但清醒的关口同学之类的,可爱的很
又看了一遍,好喜欢好喜欢,我记得是第三遍,这一遍故意有在记剧情,想要在时不时地记起,看到一个女生袜子的细节,当后来女主换了黑袜子和普通堆叠袜相比,就和她们不一样了,最初四个人的乐器比起后来的人老旧一些,很醒目也算是某种象征?唯一我觉得有点不衔接的是,有个女生在被棒球砸了,就突然不跟她们一起了,这一球砸醒了她一开始为了棒球运动员练习乐器的幻觉?她醒悟她们练乐器没有用吗,这里比较突兀在我看来,其他剧情都很连贯有趣,从来三分钟热度的女主仿佛我本人,又容易遗忘又容易盲目乐观,最后在音乐会现场拍得太好了,每个坚持的人都有一段solo,官方宣布结束,两个小子去帮忙打光(虽然不合理但谁会去指责这个!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懂得摇摆的人和不懂摇摆的人。春宵苦短,少女摇摆吧!一群摆烂妹子被音乐感化最后演奏出好听爵士乐的普通热血小故事,我理想中青春片该有的样子,不需要取得什么过人的成就,也未必有青涩的爱情,最快乐的无非是对抗某种固有压迫,向上进取达成意料之外的目标!青春赛高!(另外熟人演员真的好多好多
影片可以说是《五个扑水的少年》的姊妹篇,非常标准的日式轻喜剧影片风格,搭配写实手法与校园青春题材,还有导演特有的反差感风格。影片中较为亮眼的是,用大量女性角色作为影片的主角核心,表现出青春题材下女性向的表现,并且更为突出的是并没有单纯俗套的对爱情方面去叙述,而是用音乐作为主题,表现女孩们充满活力与无限潜能的命题。而这种人物角色的分配,很类似国内之前上映的《闪光少女》,虽然主题有所差异,却都有着青春时期少年们带来的能量与潜能。影片在喜剧手法上给人感觉首先是轻松,其次是带有些夸张,不仅在桥段表现也是在内容上,用一种不可能的事情,表达青春这个不可估量的成长历程,最厉害的是结尾处的表演无比精彩有感染。并且影片同《五个扑水的少年》都有将这种青春活力的氛围,渲染到中年人身上的表现(好像演员都是同一个人)
无聊,表演浮夸,也许不能用二十后的眼光去评价这部电影,但是日本电影中一些表象特征的东西一直贯穿其中,让人不容易接受,平铺的剧情,表演的夸张,节奏的散漫,有些桥段让人觉得幼稚,对于日本电影我并不是一味的贬低,有些作品是很不错的,但是像这部有这么高的评价,但是给我的观影体验是很糟糕的,希望以后不会再看到这类的作品了。
好青春好活泼啊,总让我想起初高中看轻音少女的快乐。这就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啊,因为不想假期坐在补课教室听老师讲天书所以逃去参加完全不熟悉的乐队表演,本来毫无兴趣因为伙伴比自己表现好产生好胜心自己也要学会吹响乐器,在芦苇丛里偷偷练习,因为一个想法在红绿灯下不在乎他人眼光和议论大笑和舞蹈。当然他们也会有不是成年人的圆滑,他们有刺,很尖锐,很容易和他人产生矛盾摩擦但他们不那么在意也就容易解决。他们会粗心忘记重要的事情,交给我吧我一定会搞砸。但没关系,这是电影,他们是主角,踏过风雪,他们总会在最后得到机会,在最后一刻赶上演出,打动观众赢得满堂喝彩,因为这是难得的粗粝的但是发光的青春。
铃木友子作为中二少女的代表,不好好学习,竟然阴差阳错喜欢上了爵士乐,为了买一件乐器,爆笑的故事一茬接一茬,青春还有稍许热血,就在友子、良江、香织、直美这些可爱的姑娘身上散发出来,也慢慢影响了其他人对这群摇摆少女的看法.............如果说要怎么评价《摇摆女孩》最恰当的话,我觉得只有三个字——青春片,这里没有日本电影里惯常的说教,没有挂在嘴边的梦想,当然更没有大陆那些号称的青春片里三步骤——恋爱、撕逼+堕胎;这里有的只有飞扬的青春,炽热的活力以及那常常不靠谱的中二!
河堤这边少女的二手萨克斯让蒲苇跃动,那边少年的键盘令芦草温柔。采松茸斗山猪超市里的兼职,赚到的不是乐器是热血;交通灯乐器行暴雪中的大巴,见证的不是爵士是青春。棒球场上进行着与你无关的比赛,场上奔跑着与你无关的学长。在盛夏的末梢把课业和烦恼都扔掉,爱上一种热爱,尽情摇摆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