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2011)
1911 RevolutionUP:2021-08-05
《辛亥革命》(英语:1911)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中国电影。本片是中国大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由英皇影业有限公司、寰亚电影有限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等9家单位领衔制作,由成龙任总导演,中国导演张黎执导。
剧情
这部全景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根据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建立共和,由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至1912年孙中山辞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一段历史。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简介 | 备注 | 粤语配音 |
赵文瑄 | 孙中山 | 中华民国国父 | 配音:赵立新 | 高瀚文 |
成 龙 | 黄 兴 | 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著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首任国防部长。 | 原声 | |
李冰冰 | 徐宗汉 | 黄兴夫人 | ||
孙 淳 | 袁世凯 | 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 周永光 | |
陈 冲 | 隆裕太后 | 清朝最后一个皇太后,1912年, 以皇太后名义颁布清帝退位诏书 | 陈安莹 | |
姜 武 | 黎元洪 | 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 | ||
房祖名 | 张振武 | 武昌起义首义者之一,被尊为共和元勋,和孙武、蒋翊武并称“辛亥三武”,后遭袁世凯陷害而死。 | ||
胡 歌 | 林觉民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与妻诀别书》作者 | ||
宁 静 | 秋 瑾 | 近代女权运动家、革命志士,被清兵捕杀,而她的死亡间接促成辛亥革命。 | 陈安莹 | |
余少群 | 汪精卫 | 中国近代政治人物 | ||
杜宇航 | 熊秉坤 | 过去被视为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的人 | ||
黄志忠 | 司徒美堂 | 著名旅美华侨领袖 | ||
梅婷 | 陈意映 | |||
陶泽如 | 唐维雍 | 清朝驻法国公使 | 虚构人物 | |
王子文 | 唐曼柔 | 唐维雍之女 | 虚构人物 | |
多布杰 | 冯国璋 | 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 | ||
齐奎 | 袁克定 | 袁世凯之子 | ||
陈逸恒 | 徐世昌 | 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 | ||
魏宗万 | 奕劻 | 庆密亲王, 晚清重臣。 | 周永光 | |
吕洋 | 良弼 | 清朝皇族大臣 | 苏强文 | |
麦克 | 咸马里 | 同盟会会员 | ||
奇道 | 吴兆麟 | 中国民主革命家 | ||
南凯 | 金兆龙 | 武昌起义的首先发难者之一 | ||
张志坚 | 林森 | 中华民国政治家 | ||
谢钢 | 唐绍仪 |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外交家 | ||
孙敬季 | 喻培伦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 ||
邢佳栋 | 宋教仁 | 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责任内阁制的政治家 | ||
马岩 | 刘承恩 | 清朝及中华民国军事 | ||
何强 | 居正 | 中国民主革命家 | ||
许文广 | 张鸣岐 | 清朝末代两广总督 | ||
许凝 | 陈更新 | |||
叶大鹰 | 伍廷芳 | 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学家、书法家 | ||
何翔 | 方声洞 | 清末伟大革命者,中国同盟会的首批会员 | ||
刘子天 | 胡汉民 | 中国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 ||
张晓林 | 铁良 | 清朝末年军事及政治人物 | ||
吴文伦 | 清廷老臣 | |||
李东学 | 载沣 | 清摄政王,末代皇帝溥仪生父。 | ||
胡明 | 廖仲恺 | |||
高斌 | 蔡元培 | |||
贾宏伟 | 蒋翊武 | |||
赵耀东 | 章太炎 | |||
谭增卫 | 溥伟 | |||
戴兆安 | 清廷大臣 | |||
左兆河 | 郑坤 | |||
王往 | 陈其美 | |||
马维福 | 荫昌 | |||
霍青 | 谭人凤 | |||
王敬峰 | 陶启胜 | |||
兰昊宇 | 林时爽 | |||
佟骏 | 小德张 | |||
黄烨诚 | 彭楚藩 | |||
陈伟栋 | 潘达微 | |||
苏晗烨 | 溥仪 |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 黄凤英 | |
张和星 | 杨洪胜 | |||
魏小军 | 赤十字会队长 | |||
秦旋 | 赤十字会队副 | |||
林鹏 | 护士 | |||
刘国华 | 清刺客 | |||
张建忠 | 禹之谟 | |||
时光 | 刘道一 | |||
李丹军 | 张彪 | |||
王欢 | 马宗汉 | |||
王侃 | 瑞澂 | |||
蒋敬 | 九姨太 | |||
王维维 | 袁姨太乙 | |||
王璐瑶 | 袁姨太丙 | |||
李瑞超 | 陈天华 | |||
陈玮卿 | 徐锡麟 | |||
黄伟 | 照相师 | |||
Simon Dutton(英国) | 朱尔典 | |||
FITZJEAN O COBHTHAIGH CAOIMHIN(法国) | 于贝尔 | |||
Ewald Springer(德国) | 德国公使 | |||
James Lee Guy(美国) | 美国银行家 | 美国花旗银行代表凯文·汤姆逊 | ||
Attarian(法国) | 法国公使 | |||
Klaus Gerhard(奥地利) | 德国银行家 | 德国德华银行代表 | ||
Laurier Dubeau(加拿大) | 法国银行家 |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代表 | ||
Peter Dijkstra(法国) | 法国公使 | |||
Matthew Lawrence Holmes(英国) | 英国银行家 | 英国汇丰银行代表威廉姆·布坎南 | ||
荷马李 | 中华民国首席军事顾问 |
评价
评论普遍对电影持负面态度。有评论认为影片更注重于制造悲情,对于革命者的志向及目标却未能深入展现。电影展示的是死亡的惨烈,却对于革命党人的理想和精神未作深入探讨。
制作
英皇影业有限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天鹤信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北京耀莱国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委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单位领衔,共有26家制片、发行单位参与制作。
2010年8月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开机新闻发布会,9月15日在辽宁阜新开机。
获得奖项
- 第11届长春电影节
获奖:最佳华语故事片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获奖:优秀故事影片 - 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优秀故事片
提名:最佳故事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编剧 / 最佳新人
- 张黎 Li Zhang导演
- 成龙 Jackie Chan总导演
- 赵文瑄 Winston Chao饰 孙中山
- 成龙 Jackie Chan饰 黄兴
- 李冰冰 Bingbing Li饰 徐宗汉
- 胡歌 Ge Hu饰 林觉民
简评
这个片子绝对看过,但是看的时候还不够成熟,游离于大学期间甚至高中时代,已经不记得情节,那个时代愉快的玩耍时间。本就喜欢警匪动作暴力战争血腥黑帮惊悚犯罪恐怖悲伤喜剧的题材,这款肯定会看,不管哪个国家的,可不好的故事看的快看的早,忘的快忘的早但是这个片子看剧情能记忆起来一点点故事,不过始于什么,终于什么,完全不记得了
最近想多了解一点近代史就找了一些电影来看(当然,电影不完全符合真实历史)。这部电影还可以,主要演员都挺不错的,特别是陈冲的隆裕太后和宁静的秋瑾,李冰冰的宗和也演得不错。剧情前面还挺感人的,后面有一些地方个人觉得不是很有必要,有点硬煽情。整体还行,从电影里也能了解到一些当时的情况,还是有收获的
马马虎虎的献礼片。摄影能看出张黎的功底,桥段的设计也尽量体现了张力。但感觉剧本写得不好,给了成龙大哥太多镜头,反而衬得孙文像个嘴炮选手,不知道是“贴近史实”还是资方要求。反正想看懂还得翻维基补课…PS:孙淳演袁大头真绝。PPS:哦忘了,成龙是总导演,怪不得这么多画面了。
初中得时候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疯狂玩红警看历史边角料,等这部电影上映时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诺大的影院里只有5个人,其中有一对发白的老人,没想到第二天全校组织看,使得《辛亥革命》成为自己第一次在影院看了两次的片子。片子可圈可点,整体割裂感很强,尤其是成龙部分既想照顾市场又想服务故事,结果两头都没讨好,孙淳的袁世凯演得太棒了,这么多年过去记忆犹新。真希望张黎能在拍一次民国。
电影想描述更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电影有点走马观花,对于了解的,又有点浅尝辄止,没太多深刻的内容。对这段故事有兴趣的,推荐去看 走向共和,可以更多的了解到袁世凯是如何投机于革命和清廷之间,同样是孙淳演的,演的很好!
还算是流畅,演的最好的是孙淳和陈冲,把其他大腕都比下去了… 我真的很怀疑那些说胡哥演的好的人是不是他脑残粉,他感觉就在不合时宜的耍帅?就辛亥革命的主题还得给成龙安排下“新警察故事”的桥段…行…吧…无论这部电影有多少缺点,2023年有这样“缺点”的电影也都拍(没)不(法)出(拍)了。
看了两小时的版本,剧情在总体上算是平庸之作,个人观感上没有特别专注、特别爆发激情热情的段落。袁世凯是个亮点,孙淳的表演给这个人物增色不少。听说减掉了成龙和李冰冰的激情戏,这对剧情应该还是很有影响,就像《色戒》,你把这段减掉了,那这段假夫妻是哪来的那么强烈的真感情呢?
历史巨片。颇有跟《建党伟业》抢镜头之嫌。不过赵文瑄版的孙逸仙,形神皆不如马少骅在《建党》中的表现。相比之下,黄兴的戏份明显更重,片尾演职员表也证实了这一点。成龙版的黄兴,文戏差,武戏过,没能成功塑造能文能武的黄克强。黄兴在战舰底舱内一挑三打趴下仨刺客那段,“超级警察”的影子太重。
辛亥革命110周年,想找部相关的电影看来纪念一下。但是这部真的很一般。感觉在看浓缩版的电视剧,镜头和剪辑很差,杂乱无章。尤其和今年的几部优秀的主旋律影视比起来,真的不够好,看的时候只觉沉闷,没有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荡气回肠的心潮澎湃。演员方面,大哥属实出戏了些,袁世凯的演员不错,陈冲演得最好。
主题很好,但是故事线太碎片化了,人物也众多,一个个走马灯似的。为啥不能主要抓住一个人物,去叙述一个更明朗的故事呢?你这不是电视剧,不要啥都想一手抓,时间不够的。导演这明显是越往后越失控了,后面就更乱了。是,你们一个个的牺牲,很悲壮,但是这只是书面上表现他的悲壮而没有一次走心的,所有大义凛然的台词都像是小学生背课文一样骨碌碌吐出来的,因为太多这样的台词堆叠了!唯一说一下胡歌那场审问的戏确实到位了,每一个肢体每一句台词都是有重量的,能压在观众心上。“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诚然这一段都这么成功了,可他的牺牲却依然没能撼动一点点我的心。因为他的牺牲也被导演瞎砍乱剪成了碎片,断断续续的,时间线都是云里雾里的,观众情绪还没酝酿出来,镜头跳了,一会儿又是他牺牲的镜头,这样怎么可能有带入感?6/10
因为成龙大哥可能声音和角色差的比较多,所以用了后期配音,又为了没有违和感,所有演员都用了后期配音,这么一搞既视感就和电视剧似的廉价。场面演员都做得很好,陈冲是真的特别棒,袁世凯被配音弄得割裂感特别强,当作纪实片看会好些。
片子拍的比较散,想把所有的故事背景和来龙去脉在两个小时讲清楚,是不现实的,所以缺乏主线,和事与事之间的有效链接,时间线跳跃,重要情节一笔带过,就有些喧宾夺主了。但是演员选的真不错,孙中山就是脑中的形象,袁世凯演出了奸诈之味,黄兴中规中矩,陈冲的隆裕皇后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