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布拉斯加(2013)
《内布拉斯加》(英语:Nebraska)是一部2013年阿历山大·佩恩执导的美国黑白剧情片,Bob Nelson编剧,布鲁斯·邓恩、Will Forte和琼·史桂布主演。讲述一对父子艰苦跋涉从蒙大纳州的比灵斯到内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以领取百万美元巨奖,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朋友、亲戚等各色人物。影片入围第66届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布鲁斯·邓恩获得最佳男演员奖。美国于2013年11月15日上映。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原创剧本等六项提名。
剧情
老人伍迪收到一份广告,上面写有他中了一百万美元大奖,对此他深信不疑,决心从蒙大拿州老家到内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去领奖。然而其妻凯迪和儿子戴维告知这只是商家骗人的广告,并多次劝阻未果,最终儿子戴维开车载着老爸去领奖。
在路上他们经过了伍迪的老家,看望了伍迪的哥哥雷一家,在此居住的短暂几天里,整个小镇都知道了伍迪中百万大奖的消息,伍迪于是成为镇上的名人。另一方面,其老同事艾德和一些亲戚也找理由想从伍迪手中获得一些钱财,在此地戴维也从一些人口中了解到了父亲的一些过往经历。在一个晚上,雷的两个儿子科尔和巴特抢走了伍迪的广告,两人意识到得手的只是一张废纸后将之丢弃,之后伍迪受到了不少人的嘲讽并深受打击。找回那张广告后,伍迪依然渴望去领奖,为了实现老爸的愿望,戴维最后终于陪父亲到达林肯市的领奖地。工作人员将广告上的号码输入后,告知没有中奖,并赠送了伍迪一个帽子当作小礼物,从工作人员口中,戴维了解到有相当一些老人与伍迪有着相似的经历。
最后戴维将自己的车卖掉,更换了一辆伍迪渴望已久的卡车,并为父亲购买了一个压缩机,归途再次路过旧居小镇,戴维让伍迪驾驶,好给亲友看见他的新车。
角色
- 布鲁斯·邓恩 - Woody Grant,坚信自己中大奖的老人,希望发财后能买辆新货车并为两个儿子留些钱
- Will Forte - David Grant,伍迪的儿子
- 琼·史桂布 - Katie Grant,伍迪之妻,反对头脑不清醒的老公去领奖
- Stacy Keach - Ed Pegram,伍迪以前在修车行的同事
- Bob Odenkirk - Ross Grant,伍迪的大儿子
- Rance Howard - Ray,伍迪的哥哥
- Devin Ratray - Cole,Ray的儿子
- Tim Driscoll - Bart,Ray的儿子
- Mary Louise Wilson - Aunt Martha,Ray的妻子
- Angela McEwan - Pegy Nagy,伍迪年轻时的女友
- John Reynolds - Bernie Bowen
制作
电影以黑白的影象风格拍摄,以呈现出“形象的、原型的外貌”,它加强了故事的朴实感,也真实地显示出美国中西部平原的空旷辽阔。
2012年11月在内布拉斯加州开拍,经过35天的拍摄后,于同年12月关机。
评价
媒体综评84分,《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国民电影》三家媒体出具满分。烂番茄新鲜度90%,获得广泛赞誉。
美媒代表性评价:“佩恩无可挑剔的方向感和纳尔逊先生才华横溢的剧本共同打造了这部现代版《奥德赛》,一场父子之间轻松愉快的战斗”,“充满了刁难、幽默、贪婪和风情的影片”,“这是一部成熟的影片,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片中的人物和故事”,“布鲁斯·邓恩毫无疑问的演艺巅峰,他在片中能够随性地阳光灿烂、细致地观察或是挖苦搞笑。丰满的性格、言谈举止和表情,让这部影片彻底变成了他的舞台”,“一位伟大的性格演员总会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的印记,而这部影片就是这样的“影史印记””。
奖项
- 第71届金球奖
- 提名—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
- 提名—最佳导演:阿历山大·佩恩
- 提名—最佳剧本:阿历山大·佩恩
- 提名—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布鲁斯·邓恩
- 提名—最佳女配角:琼·史桂布
- 第2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 提名—最佳男主角:布鲁斯·邓恩
- 提名—最佳女配角:琼·史桂布
- 第66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Bob Nelson
-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
- 提名—最佳影片
- 提名—最佳导演
-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Bob Nelson
- 提名—最佳男主角:布鲁斯·邓恩
- 提名—最佳女配角:琼·史桂布
- 提名—最佳摄影:Phedon Papamichael
第85届国家评论协会奖
- 十大电影
- 最佳男主角:布鲁斯·邓恩
- 最佳男配角:Will Forte
- 第18届卫星奖
- 获奖—最佳女配角:琼·史桂布
获得奖项
-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男演员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16届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提名:现代电影最佳服装设计 - 第25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制片人 - 第53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喜剧/音乐长片 - 第66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提名: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 - 第34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女配角 / 最佳群像表演
提名:最佳音乐 - 第28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提名:电影长片最佳摄影 - 第14届温哥华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配角 - 第65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男演员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12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配角 - 第71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音乐/喜剧电影 / 音乐/喜剧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第39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提名:最佳女配角 - 第13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原创剧本 / 十佳影片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具突破表演 - 第22届东南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十大佳片 -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摄影 - 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Leading Actor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摄影 - 第19届评论家选择奖
获奖:最佳原著剧本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群戏表演 / 最佳摄影 - 第34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年度电影 / 年度男主角 / 年度女配角 - 第29届独立精神奖
获奖:最佳新人编剧
提名:最佳长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第64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喜剧/音乐长片 - 第2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男主角 / 电影最佳女配角 - 第48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摄影 - 第18届金卫星奖
获奖:电影部门-最佳女配角 / 电影最佳群像
提名:电影部门-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 第85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第16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提名:Best North American Independent Film - 第32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奖 - 第7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配角 / 最佳摄影 - 第14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亚历山大·佩恩 Alexander Payne导演
- 布鲁斯·邓恩 Bruce Dern饰 伍迪·格兰特 Woody Grant
- 威尔·福特 Will Forte饰 大卫··格兰特 David Grant
- 朱恩·斯奎布 June Squibb饰 凯特·格兰特 Kate Grant
- 鲍勃·奥登科克 Bob Odenkirk饰 罗斯·格兰特 Ross Grant
- 斯泰西·基齐 Stacy Keach饰 艾德·皮格勒姆 Ed Pegram
简评
基本上这可算是一部公路电影来的,剧情的重点都放在主角父子二人在旅途中碰到的人和事上,当中因为发生了一个意外而让主角具家在其故乡重聚,并通过老妈那张有点毒舌的嘴和与该处的乡亲父老多番接触,让他们一家人的疏离关系得到重新审视和了解,另外,由于领取巨额奖金一事曝光,于是惹来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垂注,透过他们的贪婪嘴脸从中也轻轻涉猎到人性丑恶的层面去。
这世事就是如此难料。当你以为汤姆汉克斯在《怒海劫》里面表现得太好、奥斯卡可能会把最佳男主角颁给他的时候,偏偏就有像是布鲁斯邓恩这样的程咬金、糟老头来搅局。这个在《内布拉斯加》里饰演一个老命快休矣的老欢颠,任性、固执、一点都不却能够在电影里面博取到你所有的同理心,觉得不投他一票似乎对不起天下大部分正在老去的父亲们。究竟他是怎么办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厉害演技吧。
和所有美国普通家庭一样,每个家庭成员都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父与子之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矛盾,却多少有些淡漠。然而,父亲去领奖这一动机不知不觉间将两个人拉在一起。一路的相处,让彼此开始沟通交流,开始真正地互相了解和理解。虽然都是一件件小事,凑起来却使得两个人日渐亲密。也许亲情原本如此,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一点关心、一句问候、一声祝福就能深深打动彼此。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血浓于水吧。正因如此,这个情节上颇为平淡的小故事却让首映场中在座的无数记者落泪。
黑白的影像和舒缓的民谣配乐,平凡的小镇和世故的居民,所有的一切都仿佛在还原一个未经开化的Wild West,致敬五十年前的公路片。有两类喜剧片我甚是喜欢,一类是借助人物设定的错位制造充满笑点的戏剧冲突故事,另一类则是在简单到一目了然的故事里借助肢体或语言营造喜剧色彩,一切都不超出预期,但一切都水到渠成。后者的表演难度无疑远高于前者,这也是为何布鲁斯邓恩的表演对于本片居功甚伟。生活没有那么多意外,但我们可以为生活增添一些不一样的趣味。20210921
父亲中了奖,儿子带着父亲去领奖。父亲也许知道这是诈骗,不想相信,只愿意这是真的,可以给两个儿子留下点什么。儿子从始至终都知道这是假的,仍然愿意陪伴着父亲去遂他的梦想。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就是陪伴了老伴一辈子,鼓鼓囊囊,絮絮叨叨的样子。有粗俗的时刻,有体贴的时刻,就是陪伴原来的样子。有这么一个可以让父亲随意任性的儿子,挺温暖的。
一部公路温情片,讲述一对父子因为一个荒诞的大奖而踏上内布拉斯加的旅程。在这旅途中,遇到了两面三刀的亲戚还有见钱眼开的所谓的老朋友。但这也是一段老头为了念想,缅怀岁月的旅程,也是儿子了解父亲过去,理解父亲的旅程。再加上一个把丈夫骂成狗,但依然深爱着他,还可以当面斥退那些贪婪的亲戚的妻子。整体还不错。
对于父母步入暮年的人来说,应该很有感触,影片充满温馨和回忆,虽然小镇上的人有时会露出不友善的嘴脸,甚至过去的一切也并没那么美好,但不妨碍当下与家人共同度过的幸福。看下来真觉得Woody的儿子是个很好的子女,面对固执的父亲既没有一味愚孝,也没有态度强硬,而是很暖心地陪伴他走过这段难忘的旅途。
伍迪大概也知道那张票是假的,但是太容易相信人的他总是抱有一丝期望,这是对生活的期望,也是对人生最后一段时光的期望,更是对儿子们更好的期望,这丝期望支持着他从蒙大拿去到内布拉斯加。没去内布拉斯加之前家人一直说要送他去养老院,最终这段公路之旅却重新找回了家庭的意义。虽然是黑白片,但是却处处透露出了温馨,母亲舌战群雄,理智的大儿子陪着一起去拿回父亲一直说的压缩机。小儿子的这番话更是支持着他一路陪父亲去疯,甚至不惜卖掉车子换一辆父亲喜欢的货车,买一台父亲恋恋不舍的压缩机“我们都知道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他能这样半清醒的活多长时间”。刀子嘴刻薄的母亲病床前一吻更是吻出了她的真情。
一场虚无的领奖之旅,变成了一生碌碌无为的父亲心底里堆的一丝“雄心”和对家人们的爱。他向大卫道出的那句“只想给你们留下点什么”无奈又无助,我们有多久没尝试着去了解父母内心的本意?有时他们看似一些糊涂固执的行为,其实都有它值得理解的一面。最后大卫“实现”父亲心愿的方式有些特别,仔细想想也合情合理,两人关系升温形成的暖流似乎让黑白画面有了色彩。
。,一路上都在寻找:寻找假牙、寻找空气压缩机、寻找中奖信、寻找过往、寻找老人的内心世界、寻找亲情……。小儿子一直迁就父亲,毒舌的老妈其实对父亲有着深沉的情感,即便是风光的大儿子也是时刻考虑父母和家庭。美国电影总喜欢刻画中西部失意家庭和男人,但和其他影片描述一团乱麻的家庭关系不一样,即使是色彩单调的黑白片,本片中失意家庭和男人的背后却有着温暖、质朴的情感。
老头子的视野就像这些配着音乐的场景一样,平淡,宽阔,惬意,也会执着一些木头和野草。庆幸自己还能感受到父子之间的那股质朴的感情,关于爱情导演也没细说,也许体现在老婆子的唠唠叨叨和在医院时那些关爱的动作,也许体现在老头子从卡车里与旧情人对视的那一瞬…亲情、信念、旅途中经历的一切,和那一丢丢虚荣带来的满足感,可比奖金珍贵多了。
所有隐忍的情绪在最后10分钟汹涌而至,最终撬开泪腺的防线。汹涌翻腾到最后,却也只成几声啜泣。佩恩没有把woody设定成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是一处绝笔,让观众得以短暂抛开疾病,纯粹地凝视父母的老去,以及自己对他们的陌生。这是近几年来看过最为动人的、两代人走向和解的故事,不是靠狗血、人为的情节矛盾推动,而是凭借“理解”——孩子最终理解父亲。这种理解不是靠《大鱼》式的颠覆或者猎奇,而只是一个孩子试图去理解他年迈的父亲。这种释怀并不容易,然而will人畜无害的表演使之让人信服(一开始常常因为他曾饰演barney的流鼻血wingman而出戏,对ed也是如此,因为《老爸有招》里的爷爷形象)。不靠狗血,靠了解。这样的和解,才是我信服的(只是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生为人子,正常情况下应要做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