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第一季(2016)
《王冠》(英语:The Crown)是一部英美合作拍摄的传记历史电视系列剧,由彼得·摩根原创与编剧,并由左岸影业(英语:Left Bank Pictures)为网飞制作,讲述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时期的传记故事。观众对其评价普遍正面,评论家赞誉其卡司演出、导演、剧本、摄影、制作水准以及有关伊丽莎白二世统治准确的历史记载。
概述
《王冠》主要讲述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一生的事迹。第一、二季中的女王由克莱尔·芙伊饰演;第三、四季改由奥利维娅·科尔曼接替;第五、六季则由伊美黛·史道顿演绎。
第一季故事主轴从1947年至1955年开始讲述,描绘伊丽莎白与菲利普亲王成婚、乔治六世驾崩、加冕典礼、伦敦雾霾事件、玛格丽特公主与彼得·汤森的恋情和丘吉尔退休等事件。
第二季故事从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到1963年女王第三任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在普诺斯莫事件下台为止,包含1964年爱德华王子诞生等事件。由克莱尔·芙伊饰演女王统治初期的女王。
第三季包含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执政时期、艾伯凡矿灾、阿波罗11号登月、1969年的威尔士亲王授勋(英语:Investiture of the Prince of Wales)典礼、非洲与加勒比地区去殖民化历程、玛格丽特公主与园艺专家罗迪·卢埃林(英语:Roddy Llewellyn)准男爵长达八年的婚外情,这场婚外情最终导致其于1978年与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琼斯离婚等事件。第三季还会出现卡米拉·让德。
戴安娜·斯潘塞女爵将于第四季扮演重要角色,该季历史时期在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期间。
演员表
主要角色和演员
-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由
- 克莱尔·芙伊(第一、二季和第四季青年版)、
- 奥利维娅·科尔曼(第三、四季)饰演
- 伊美黛·史道顿(第五、六季)饰演
- 菲利普亲王(女王之夫),由
- 马特·史密斯(第一、二季)、
- 托比亚·曼齐司(第三、四季)、
- 乔纳森·普雷斯(第五、六季)、
- 芬恩·艾略特(英语:Finn Elliot)(少年版) 饰演
- 玛格丽特公主,女王之妹,由
- 泰勒·凡妮莎·柯比 (第一、二季)、
- 海伦娜·博纳姆·卡特(第三、四季)饰演
- 蕾丝莉·蔓薇尔(英语:Lesley Manville)(第五、六季)饰演
- 乔治六世,前任国王,女王之父,家人称其“伯蒂”,患有口吃,由贾里德·哈里斯 饰演
- 查尔斯王子,王储—女王与菲利普的长子,由
- 乔许·欧康纳(第三、四季)和
- 朱利安·巴林(英语:Julian Baring)(少年版)饰演
- 伊丽莎白王太后,女王之母,由
- 维多利亚·汉密尔顿(英语:Victoria Hamilton) (第一、二季)、
- 马里恩·贝利(英语:Marion Bailey) (第三、四季)饰演
- 爱德华·温莎公爵,即前任国王爱德华八世,女王的伯父,家人称其“大卫”,由
- 阿历克斯·杰宁斯(英语:Alex Jennings)(第一、二季)、
- 戴瑞克·杰寇比(第三季) 饰演
- 华里丝·辛普森,温莎公爵夫人、爱德华之妻,由
- 利亚·威廉姆斯(英语:Lia Williams) (第一、二季)、
- 杰拉尔丁·卓别林(英语:Geraldine Chaplin) (第三季) 饰演
- 温斯顿·丘吉尔,乔治六世驾崩和女王登基时的英国首相,由约翰·利思戈 饰演
- 安东尼·艾登,女王第二任首相,前任外交大臣,由杰里米·诺瑟姆 饰演
- 路易斯·蒙巴顿,菲利普亲王的舅舅、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曾担任印度总督,由
- 格雷·怀斯(英语:Greg Wise)(第一、二季)和
- 查尔斯·丹斯(第三季)饰演
- 本·迈尔斯(英语:Ben Miles) 饰演 彼得·汤森,王室侍从武官(英语:Equerry)、英国皇家空军上校
- 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琼斯,英国摄影师,后与玛格丽特公主成婚,册封为斯诺登伯爵,由马修·古迪 饰演
- 汤米·拉塞尔斯(英语:Alan Lascelles),女王第一任私人秘书,由皮普·托伦斯 饰演
- 迈克尔·安迪(英语:Michael Adeane),女王第二任私人秘书,由威尔·金(英语:Will Keen) 饰演
- 马丁·查特瑞斯(英语:Martin Charteris, Baron Charteris of Amisfield),女王私人秘书助理,后任第三任私人秘书,由哈利·海顿-凯文 饰演
- 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由
- 埃玛·科林(第四季)和
- 伊丽莎白·戴比基(第五、六季) 饰演
各季常设演员
第一季
- 艾琳·阿特金斯 饰演 玛丽太王太后,女王的祖母
- 凯特·菲利普斯(英语:Kate Phillips (actress)) 饰演 威尼夏·斯科特,首相府秘书,雾霾事件中死于车祸
- 斯蒂芬·迪兰 饰演 格雷厄姆·苏瑟兰(英语:Graham Sutherland),英国艺术家,受邀为丘吉尔绘制庆生肖像画
第二季
- 安东·莱瑟(英语:Anton Lesser) 饰演 哈罗德·麦克米伦,女王第三任首相,前任财政大臣
- 约翰·赫夫南(英语:John Heffernan(actor)) 饰演 奥特林厄姆男爵(英语:John Edward Poynder Grigg),传记作家,曾撰文公开批评女王,后放弃爵位改名约翰·格里格
- 杰玛·惠兰(英语:Gemma Whelan) 饰演 帕特里夏·坎贝尔,奥特林厄姆男爵的秘书兼打字员
- 保罗·斯帕克斯 饰演 葛培理,美国基督教牧师,新教福音派教会代表人物之一
- 迈克尔·C·霍尔 饰演 约翰·肯尼迪,第35任美国总统
- 乔迪·巴尔弗尔(英语:Jodi Balfour) 饰演 杰奎琳·肯尼迪,1961年至1963年的美国第一夫人
- 伯格哈特·克劳斯纳(英语:Burghart Klaußner) 饰演 库尔·哈恩(英语:Kurt Hahn),高登斯顿公学(英语:Gordonstoun)创始人,菲利普和查尔斯就读时的校长
- 理查德·林特恩(英语:Richard Lintern) 饰演 斯蒂芬·沃德(英语:Stephen Ward),整骨医生,普诺斯莫事件中被控卖淫,后自杀身亡
第三季
- Jason Watkins [en] 饰演 哈罗德·威尔逊,两度任女王的第五位、和首位工党籍首相
- Michael Maloney [en] 饰演 爱德华·希思,女王的第六位首相
第四季
- 吉蓮·安德森 饰演 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首位女性首相
- 汤姆·伯克 饰演 Dazzle Jennings,玛格丽特公主的密友
- 理查德·罗森堡 饰演 鲍勃·霍克,第23任澳洲总理
次要演员
- 罗莎琳德·奈特(英语:Rosalind Knight) 饰演 爱丽丝公主,菲利普的母亲、女王的婆婆
- 安迪·桑德森 饰演 亨利王子,乔治五世第三子,温莎公爵和乔治六世的弟弟、女王的叔叔
- 约瑟·克洛斯卡(英语:Joseph Kloska) 饰演 波齐(英语:Henry Herbert, 7th Earl of Carnarvon),原名亨利·赫伯特,第七代卡纳温伯爵,女王友人兼赛马经理
- 克莱夫·弗朗西斯(英语:Clive Francis) 饰演 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英语:Robert Gascoyne-Cecil, 5th Marquess of Salisbury),第五代索尔斯伯利侯爵,枢密院议长
- 西蒙·钱德勒(英语:Simon Chandler) 饰演 克莱门特·艾德礼,前任英国首相,工党领袖
- 丹尼·萨帕尼(英语:Danny Sapani) 饰演 夸梅·恩克鲁玛,加纳国父兼首任总理和首任总统,非洲独立运动领袖
- 儒利安·欧文登 饰演 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美国司法部部长、参议员
- 阿密尔·包克劳斯(英语:Amir Boutrous) 饰演 纳赛尔,埃及总统
- 哈里特·沃尔特(英语:Harriet Walter) 饰演 克莱门汀·霍齐尔,丘吉尔夫人
- 安娜·梅德利(英语:Anna Madeley) 饰演 克莱丽莎·艾登(英语:Clarissa Eden),艾登夫人,原名克莱丽莎·丘吉尔,丘吉尔的侄女
- 斯薇斯特·L·唐兹尔(英语:Sylvestra Le Touzel) 饰演 多罗西·麦克米伦(英语:Lady Dorothy Macmillan),麦克米伦夫人
- 尼古拉斯·罗尔(英语:Nicholas Rowe (actor)) 饰演 乔克·克韦尔爵士(英语:Jock Colville),丘吉尔的幕僚
- 托尼·吉尔福伊尔(英语:Tony Guilfoyle) 饰演 迈克尔·拉姆齐主教(英语:Michael Ramsey),达勒姆首席主教,1961年成为第100任坎特伯雷大主教
- 麦克·卡尔金(英语:Michael Culkin) 饰演 拉布·巴特勒,英国保守党政治家
- 丹尼尔·贝兹(英语:Harriet Walter) 饰演 恩斯特·奥古斯特,汉诺威亲王,德皇威廉二世的外曾孙
集数
历史差异
第一季
在第一季第三集“温莎”的开头倒叙情节中,前任英国君主爱德华八世在退位之后发表一场演讲,英国广播公司在播放时尊称他为“温莎公爵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The Duke of Windsor)。实际上在1936年12月11日英国广播公司的总经理约翰·赖斯(英语:John Reith, 1st Baron Reith)称他为“爱德华王子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Edward)。温莎公爵的头衔是在逊位演讲的翌日(12月12日)由乔治六世宣布下才受封的。另外,剧中爱德华王子在发表演讲时,辛普森夫人站在他身旁,实际上辛普森夫人已经居住在法国,所以不在现场。
第三季
第一集中,女王其实没有探访经历最后一次中风后的丘吉尔。
评价
2017年,美国电影学会将其列入年度10大影集之一。
2019年,英国《卫报》将其列入21世纪最伟大的100部电视剧名单第44名。
奖项
年份 | 奖项 | 类别 | 提名作品 | 结果 | 参考 |
---|---|---|---|---|---|
2017 | 第74届金球奖 | 剧情类最佳影集奖 | 《王冠》 | 获奖 | |
第69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奖 | 提名 | |||
第21届卫星奖(英语:21st Satellite Awards) | 获奖 | ||||
第63届英国电视学院奖(英语:2017 British Academy Television Awards) | 最佳剧集奖 | 提名 | |||
2018 | 第75届金球奖 | 剧情类最佳影集奖 | 提名 | ||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奖 | 提名 | |||
第64届英国电视学院奖(英语:2018 British Academy Television Awards) | 最佳剧集奖 | 提名 | |||
2019 | 第71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奖 | 提名 | ||
2020 | 第77届金球奖 | 剧情类最佳影集奖 | 提名 | ||
第24届卫星奖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奖 | 提名 | |||
2021 | 第73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奖 | 获奖 | ||
最佳剧情类影集男主角:乔许·欧康纳 | 获奖 |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女主角:奥利维娅·科尔曼 | 获奖 |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女主角:埃玛·科林 | 提名 | ||||
最佳剧情类影集男配角:托比亚·曼齐司 | 获奖 |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女配角:吉蓮·安德森 | 获奖 |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女配角:海伦娜·博纳姆·卡特 | 提名 | ||||
最佳剧情类影集女配角:艾莫芮德·芬诺 | 提名 |
王冠 第一季剧照
- 本·卡隆 Ben Caron导演
- 史蒂芬·戴德利 Stephen Daldry导演
- 克莱尔·芙伊 Claire Foy饰 Queen Elizabeth II / Young Elizabeth / Princess Elizabeth
- 马特·史密斯 Matt Smith饰 Prince Philip
- 约翰·利思戈 John Lithgow饰 Winston Churchill
- 凡妮莎·柯比 Vanessa Kirby饰 Princess Margaret
简评
其实从小,我就非常喜欢英国,想去看伦敦大桥,白金汉宫,想坐船游一下康桥,也想参观大英博物馆。英国王室毫无争议算最有影响力的王室了,这部剧天然就让我非常有兴趣。剧情非常的紧凑,矛盾冲突也很激烈,有政治,也充满温情。第一季让我最感动的是乔治六世国王对两个女儿的爱,还有女王对妹妹的爱。我很喜欢,推荐大家都可以看一看。不得不感慨,国外政治对影视作品的影响还是让人咋舌的,好敢讲哦,也好敢演哦。
这部历史剧并不枯燥,从乔治六世现身那一刻,我才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国王的演讲》,带着这份敬重看了下去。其中最佩服的就是约翰利思戈的演技,论如何把一个年迈、心傲的老头演得如此动容,E789都是点睛之笔!台词过于好,总是能让人精神抖擞,为数不多的精品(每每听到音乐响起 总是肃然起敬)。看这种剧,收获的最多的便是知识。英国王室原来并没有所谓的权利滔天。即便是女王,也束缚于教会、首相、内阁。很多的抉择都服从于王室。于此同时,还要肩负政治上的抉择。正如乔治六世向即将退位的爱德华八世所说:这样会毁掉我的女儿——对伊丽莎白二世苛刻,剩下的爱全给了玛格丽特。一个规矩行事,一个是玩世不恭,却又逃离不了王室,不能做个普通人。哪有荣光不是在戴着镣铐在跳舞?
第五集最佳!加冕礼上,丈夫向带着王冠的妻子下跪,众人向“神”授予的女王下跪,可高高坐在王座上的女王如同温莎公爵所言:“摘下面罩,你还剩下什么?一个才能不出众且缺乏想象力的年轻女子。”而这就是魔法,它授予她权利、荣誉,然后拿走爱情,亲情,或许以后还会拿去更多。玛丽王太后就是个例子,在王太后弥留之际才能隐约窥见她对儿子的爱。临近结束时,女王被簇拥着,欢呼着,色调黑白,音乐低缓。她长长的拖地裙周边站着满满的大臣侍从,画面拉远,看上去她就像被埋在了人画的圈中。落幕时,泪流满面的温莎公爵,心中的遗憾展露无余。里面的人痛苦着,走出去的人怀念着。
精致宏大的历史剧,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皇室演员外形还不够贵气威严,拍摄手法也时常让皇室显得普通。但转念一想也许这正是英国皇室二战后滑坡衰落的状态和编剧所想表达的,皇室的地位为何。在现代化国家中担任国家象征的国王存在之意义与过去之异同暂且不论,在剧中倒是看到了王权授予对人异化般的神话,人随之被塑造改变,不得不去艰难地适应。不见得群星闪耀,倒更像是无数有着不少卑劣品性的人,在染缸中故作体面地挣扎,而在片刻中突然迸发出的一丝闪光有时候倒显得尤为耀眼,但更多时候,是情绪,手段的涌动。私心尤其喜欢,可惜没有半星。印象最深的一集:老混蛋丘吉尔和他的肖像画家
这部剧最打动我的两个地方,都是关于丘吉尔的故事。(此处不讨论史实,只讨论剧作)一个是伦敦雾霾那集,丘吉尔面对为他服务的一个年轻女孩的消逝。还有就是艺术家为他画肖像的那集。我个人对王室兴趣并不大,但永远会被好的故事打动,因此怎么赞叹这部剧都不为过,更不用提优美的镜头语言与精致的场景服装,还有演员的表演of course。我从中看到了很多,人性永远在和制度发生冲突,制度永远在抹杀人的个性,永远在异化着人。但人类之所以需要制度,是为了更好的公共生活…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而对身边具体的人的爱是如此真实强烈,它远远胜过一切宗教、制度、国家的概念。而后者是如此不可撼动…因为它们的诞生也根植于人的欲望与恐惧。
演的真好啊!foy把那种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的使命感演出来了。刻画的最好的人物莫属丘吉尔,不服老不认老最后却屈服于岁月,燃烧的画像是他对命运的号令。爱德华八世,怎么说呢,尊重他的为爱牺牲,但是也为他的不负责任感到唾弃。王太后其实人物形象挺鲜明的,但是女王登基,淡化了她作为母亲的权威与魄力。亲王这个演员颜值不行啊,眼神戏也差一点,总是那种很小人的眼神,也不像花花公子也不含情脉脉,我觉得是稍微失败的人物。玛格丽特演员太好看了,以至于我难以记恨她
阳假的最后几天刷完第一季,感觉越来越好看。虽然这些人物和生活离现实的我们都很远,似乎高高在上,但是在他们的喜乐哀愁中却也同样感受到了普通人的不尽如人意,进退维谷,一地鸡毛,焦头烂额,还有就是一点点的成长和成熟。或许也就是人性的丰富所在,也是这部剧的魅力所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但是正像丘吉尔在女王巡游前所说的,“女王需要展示给世人的不是王权的负担,而是王权的威严和伟大”(原话不记得了,大意如此),我想这也是这部剧的主旨所在。虽然这不一定是英国皇室希望的,也不一定是美国人所期待的,但是艺术有时可能会超越国度,信仰和政治……
网飞耗巨资打造的王冠第一季刷完,正好帮自己梳理一下伊丽莎白二世继位以来英国的历史,乔治六世对女儿的细心呵护,对亲王的叮嘱,永远爱护他的女儿令人感动,温莎公爵在电视机前看着女王加冕仪式对着别人侃侃而谈,最后吹着笛子忆往昔,即使对他定义“不爱江山,爱美人”他对王位也是有一丝眷恋和遗憾,本季最爱的丘吉尔,和女王的对手戏都堪称精彩,最后画像那集更是点睛之笔,服老退位,他的丰功伟绩也会另大家铭记于心,君主立宪制国家,女主是国家的象征,民众的信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女王的成长史还在继续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要想成为一个民众眼中的合格女王,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首先要放弃自我这一身份。第一季把女王刚上台的不知所措到慢慢适应拍的很好。女王在平常非常辛苦,要处理很多事情,顾虑也很多,但是她对自己要求并不止步于只当一个在议会和民众中周旋的僵硬角色,她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学习。虽然她大部分时候给民众呈现一个优雅大方的女王形象,但是她身后几乎没有一个她的依靠,身边的人都因为她的女王身份带来的不便埋怨她,她认为的秘书朋友和给她指导的丘吉尔也只是在她身边短暂停留了一下。每次她被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包围时流露出来的落寞眼神都能让我难受,可能一个被打造成为神的形象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吧。
说实话,有点失望,以为女王会不同,没想到逃不开时代和性别对她的束缚,为了为了服从自己的丈夫,差点带着皇室一起姓了蒙巴顿,断送英王室百年姓氏,当听她丈夫满脸怒容地说:他爹都已经认定英王室要姓蒙巴顿时,我对此人感到油然的恶心,中国有个词叫吃绝户,特别适合他。希望众所周知,女孩有权保持她的姓氏,有权让孩子跟她姓,传承不分男女。再另,剧情受限于现实,无法有改动,导致故事单一无聊,我也很难看到第二季了,四星给氛围的沉重奢冷
撇开历史本身的真假偏见,这部剧高明就高明在落脚点的微妙:洞悉时代巨变之际——皇室与政府的纠葛、神性与人性的较量、衰老与年轻的碰撞、权力与私欲的抵抗……第一季更多展现出人物在个人身份中的不适与矛盾:丘吉尔因年纪无奈辞职,菲利普亲王自始至终游离在王室婚姻的期待之外,玛格丽特公主惨得更为直接,理想婚姻和王室身份不可兼得……爱德华八世看似“不爱江山爱美人”,但他朝着英国的方向吹风笛时难道没有些许悔意与惆怅?女王倒是像个认真的好学生,努力做好女王的本职工作,全剧唯一努力适应个人身份的典范。
刚看前两集的时候还有点难入戏,总是被缺乏常识的自己吓到,然后沉浸在Wikipedia里。等不小心被公主的绯闻剧透以后,开始有了一种看史实花边的感觉,一直在丘吉尔退位那集湿润眼眶,才发现剧里演员的功底。往后看几季才发现自己对王权的认识就和公主一样,自己对crown的接受程度和年轻的女王一样,从这个时间点切入作为整个剧的开端真的太完美了,第一次感受到剧情时间安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