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脉动 第二季(2016)
《行星地球2》(英语:Planet Earth II),大陆、台湾译为《地球脉动2》,香港译为《天与地II》(明珠台)及《走过森林和原野》(翡翠台),是一部BBC自然纪录片,为2006年播出的《行星地球》的续集。2016年10月9日BBC发布其预告片。2016年11月6日开始于英国广播公司第一台(BBC One)播出。
评分:9.8
导演:伊丽莎白·怀特 / 贾斯汀·安德森 / 艾玛·纳珀 / 艾德·查尔斯 / 查登·亨特 / 弗雷迪·德瓦斯
编剧:
主演:大卫·爱登堡
类型:纪录片
片长:50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行星地球 第二季 / 我们的地球 第二季 / 地球无限 第二季 / Planet Earth II / One Planet Season 2
上映:2016-11-06(英国)
IMDb:tt5491994
制作
2013年BBC首次宣布要制作这一季纪录片,当时预定的名字是《One Planet》(一个行星),后来才改为现名。其预告片中的背景音乐与前作一样,都是来自冰岛歌手诗格洛丝的《Hoppípolla》。
剧集
以下数据来自BARB,其第一季收视人数达1226万,是截止当时最受欢迎的自然纪录片。
集数 | 标题 | 首播日期 | 英国收视人数 (百万) |
---|---|---|---|
1 | 岛屿(Islands) | 2016年11月6日 (2016-11-06) | 12.60 |
2 | 山脉(Mountains) | 2016年11月13日 (2016-11-13) | 13.40 |
3 | 丛林(Jungles) | 2016年11月20日 (2016-11-20) | 11.60 |
4 | 沙漠(Deserts) | 2016年11月27日 (2016-11-27) | 11.88 |
5 | 草原(Grasslands) | 2016年12月4日 (2016-12-04) | 11.54 |
6 | 城市(Cities) | 2016年12月11日 (2016-12-11) | 11.10 |
选集 | 奇妙世界(A World of Wonder) | 2017年1月1日 (2017-01-01) | 12.02 |
电视节目的变迁
香港无线电视明珠台 星期二 21:30/21:35-22:30/22:35 时段 | ||
---|---|---|
接档 | 台庆钜献︰天与地II(2017.10.24 - 2017.11.28)↓台庆钜献︰天与地II 制作日志(2017.12.05) | 被接档 |
明珠绝色:高山生命力(2017.10.03 - 2017.10.17) | 明珠绝色:野性斯里兰卡(2017.12.12 - 2017.12.26) |
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 星期一至五 22:30-23:00 时段 | ||
---|---|---|
接档 | 走过森林和原野(第1-10集)(2018.04.23 - 2018.05.04) | 被接档 |
蜗居宅急变(2018.04.16 - 2018.04.20) | 食好D 食平D(第一辑)(2018.05.07 - 2018.06.15) | |
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 星期日 22:30-23:30 | ||
1+1的深情(22:30-23:00)(2018.02.11-2018.04.29)深夜美食团(第1-10集)(23:00-23:30)(2018.02.11-2018.04.29) | 走过森林和原野(第11-12集)(2018.05.06) | 深夜美食团 真的爱我妈(22:30-23:30)(2018.05.13) |
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 星期日 23:50-00:55 | ||
刑事侦缉档案II(第1-24集)(2018.04.12 - 2018.05.05) | 走过森林和原野 制作日志(2018.05.06) | 刑事侦缉档案II(第25-40集)(2018.05.07 - 2018.05.22) |
它也是全球第一个用超分辨率4K拍摄的电视系列剧,为了让画面更逼真、有临场感,团队用各种拍摄手法,加以采用更轻巧的摄影机,更加的稳定技术,搭配无人机、滑翔翼、直升机,远端摄影机等拍摄出许多令人惊奇的画面。
- 伊丽莎白·怀特 Elizabeth White导演
- 贾斯汀·安德森 Justin Anderson导演
- 大卫·爱登堡 David Attenborough配 旁白
- 迈克尔·冈顿 Michael Gunton执行制片人
- 汉斯·季默 Hans Zimmer音乐
- 乔治·芬顿 George Fenton音乐
简评
神作!导演将动物之前的情感或关系串联成流畅的故事线,配合从容丰沛的文案,竟让我看得热泪盈眶。而且神奇地用多个机位把动物们间的一次次故事清晰地呈现出来,无数次感叹摄影师究竟是怎么拍出来的!有史以来看过最好的一部纪录片,相信也很难被超越。已火速安利朋友们去看,太值了。
看了最后的拍摄花絮,真的向这些摄影师致敬。拍出了自然与伟大。每一集的视觉效果都不亚于一部科幻电影质感,丰富的资料让人眼花缭乱,配乐及解说也是恰到好处。最喜沙漠那集。我们人类被自己的生存环境与意识所限制,很少会超越人类视角,关心更广袤中的其他生物,地球脉动,感慨于生物无法避免的生存。生存不由己,但本是奇迹。
土狼学会了捕鱼,山猫抓老鼠一头扎进雪里扑了个空被一群白颊鸭嘎嘎嘲笑,夏天来临时,落基山脉山花遍野烂漫,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棕熊会找一颗喜欢的树干挠痒痒。安第斯山脉上的兔鼠闭着眼打鼾晒太阳,在湖面上睡了一夜的火烈鸟被冻在了冰里,在太阳晒薄冰面时奋力拔出长腿,会列队游行一起跳求爱舞。喜马拉雅山脉上的雌雪豹为保护幼崽,母女可能终生不会再相见,而她将会独自度过一生中绝大部分的光阴。《地球脉动第二季》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个纪录片[作揖]
采用超高清4K摄影机拍摄,同时使用无人机和远程控制拍摄技术。新一代HD微型摄像机的加入,把观众带入一个人类从未踏足的全新世界除此之外,节目组还选用微型直升机、遥控飞机、微型潜水艇、船只等设备进行拍摄,并通过运动控制装备以不同的速度拍摄动物、植物,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它们身边环境
看地球脉动,首先肯定是沉醉于地球的美丽和东动物的可爱。但最触动我的是第四季,看蝗虫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弹幕,蝗虫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我想到蚊子也没什么意义,这么多年也没灭绝。突然我想到刘慈欣《三体》里那一句你们都是虫子。是啊,我们总觉得这个没用,那个没用,那我们人类存在于地球有什么用吗?所谓的为社会做贡献,为地球进步做贡献,难道不是只服务于我们人类自己的进步吗?对地球和其他动物,甚至更高等生命形态来说,我们人类的存在有什么用吗?是不是也是蝗虫一般的存在?
也看了好几部BBC的自然纪录片,其实每部的内容都大差不大: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平原丛林沙漠里的弱肉强食,常驻嘉宾总有企鹅、猩猩、狮子、鬣狗…但就是看不腻,绕了一圈又回归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在太棒! 更喜欢看幕后摄制团队如何排除万难、冒着生命危险去孤岛去极地,只为捕捉几个绝美镜头。每次都会感叹:这得是多热爱自然才能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给大自然啊!
以前还会幼稚的想着,因为我们是人类有高级的思想,所以可以主宰一切。以前是看不下去谢谢纪录片的。也许长大了吧,知道虽为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也有身不由己。再次看到自然风景,看到那些生灵活现的动物,过去从未见过,知道的,了解它们生活习惯,其实和我们一样。它们与自然的抗争,与人类的挣扎,只是想要活命。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一针见血,这是真相!
地球脉动Ⅱ,第一章里面的颊带企鹅那里我看的挺感动的。我们总说人类——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多么多么的艰难。可是动物活的也是那么艰难,颊带企鹅从出生开始,就是处于等待和觅食的交替过程中。觅食的过程中重重危险,可是为了生存,还是要不断坚持。白玄鸥,即使自己的卵被其他鸟类,破坏了,但是还会敷在自己的破坏的卵上,怀念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大自然什么都没有,大自然却也什么都有。
每一集都能把眼睛哭腫……正是這種聯繫讓你察覺到生命落下腳步時的輕嚮,拍攝日記加在正片之後相當incredible,無數小時在雪地中的等待迎來那隻飛天而降的金雕,不願暴露行蹤的草地動物們以及一隻在印度寺廟的花枝下吃著餅乾的猴子,多麼柔軟 甜美 潮濕 令人心神蕩漾的故事與畫面啊!人類發明飛機之後,總是忘了自己要在大地上行走,謝謝這部紀錄片,能讓我們回想起最原始也最珍貴的生命本能。
拍的真好!每次看BBC都会被自然界的魅力震慑到,这部更多的感动来自护犊情深和生存搏斗中展现的智慧,公沙鸡每天来回200公里冒着生命危险携带四分之一体重的水给小沙鸡喝,企鹅爸爸每天来回在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岸边冲浪捕鱼回来给小企鹅,猪齿鱼聪明得不像鱼,懂得利用石头砸开扇贝…地球脉动展示的不仅仅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充满人文关怀。
。致敬所有拍摄组及工作人员,这么一场视觉盛宴说是用生命换来的也不为过。在看前6集的时候就在想是用什么样的拍摄手法能记录出这么生动至极的生物动向,第七集的花絮揭晓了答案。这部纪录片不只是记录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安排在最后一集的城市篇也同样引人深省,看到一群小玳瑁由于城市光照的影响而迷失方向,就这样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终究还是为这努力的小生命感到惋惜...
大自然的神奇与精妙的设计让人类的智慧显得黯淡无光,从镜头来看,无法想象摄制团队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拍摄到的这些珍贵画面,有些捕猎的场景让人肾上腺素飙升,不知道是不是刻画在DNA里的本能,比任何精心设计的动作片都能调动人类的原始本能。当然本季的主题词是change,关于这类话题没有几百篇博士论文是刹不住车的,不过多说了,自己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