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匠情挑(2005)
FingersmithUP:2022-04-02
指匠情挑简介
根据莎拉·沃特斯同名小说《Fingersmith》改编而成。
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大庄园内,居住着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Elaine Cassidy饰),李先生性格乖戾,驱使莫德终日在图书室里整理和朗读藏书。可怜的姑娘从小到大都未踏出过庄园一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某日,一位陌生人的闯入给莫德干涸已久的心灵带来生机,他就是来教莫德画画的瑞弗士(Rupert Evans饰),可天知道,瑞弗士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贼,他听说莫德有4万英镑的嫁奁,便想出骗婚这条生财之道。
为了确保成功,瑞弗士又找来盗窃团伙里的苏(Sally Hawkins饰)打下手,经过安排,苏成为莫德的贴身女仆。在一步步精心策划下,事情如瑞弗士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他不知道的是,莫德和苏之间竟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苏越来越内疚自责,看到莫德即将被送入疯人院,苏心碎欲绝。
可事情很快急转直下,原来一切都非苏想像的那般简单,十几年前就开始精心酿造的大阴谋在等待所有的人,一个晴天霹雳般的真相已呼之欲出。
- 艾斯林·沃什 Aisling Walsh导演
- 伊莲·卡西迪 Elaine Cassidy演员
- 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演员
- 艾美达·斯丹顿 Imelda Staunton演员
- 鲁珀特·伊文斯 Rupert Evans演员
- 塔卢拉·皮特·布朗 Tallulah Pitt-Brown演员
简评
呜呜,我的指匠情挑(谁翻译的片名?太有美感了,甚至一看到就有了海报封面的画面),我的fingersmith,逢姬友必推的影片。是我看的大概第前十部les片(当时大概十四五六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当然非常喜欢这部影片也与后来出版中文小说在国内又火了一波大受好评有关,哦对还与《小姐》翻拍又火一波有关,不然我可能早就忘了它了哈哈。不过20岁之前我可能要给五星,后来对电影有了更多方面的评价标准,于是马上就要22岁的我选择给四星半!
三星半。虽然改编自同一本小说,但如果说「指匠情挑」是对原作情节的复写,呈现了电视剧所需的戏剧性,那么「小姐」便是在保留核心情感关系的基础上,放大了人物,对整个故事进行了精简和重构。创作载体不同,使用的历史背景不同,加上改编思路的不同,让这两部作品没法被放在一起比较。单从「指匠情挑」的观看体验来说,一波三折的戏剧冲突,对角色的情感关系展现是有妨碍的——至少当故事的侧重点转移到两位女主的身世疑云,以及她俩是如何突破各自的现实困境,两人情感刻画的力度被削弱,以致没能带给我强烈的触动。据说电视剧的改编节奏很赶,细节描摹少了很多,我决定抽空去看看原作。
看过《小姐》之后再来看也依然很精彩,剧情比韩版要丰富很多,尤其是后半段的反转和身世揭秘。但是我更喜欢韩版的改编,两个女孩携手收拾渣男们,她们的感情感觉更加好接受。英国这一版的欺骗伤害和仇恨都是真的,最后也都化解于真正的爱里,却难免让我有些疙瘩,甚至总在怀疑是不是还有隐瞒和诡计,总觉得有些别扭。当然总体依然是非常优秀的好剧,莫德小姐的演员真的是越看越有味道,很适合那种脆弱又倔强的角色。【】
得益于原著情绪情节心理背景的丰满,但也正因此看过小说会觉得拍得浅尝辄止,虽然细腻但也流水线式展示了这段各怀心思但炽热真诚的爱。两位女主不太符合我想象的形象但演的很好。不过迷你剧以苏为主视角,埋没了小说多种叙事视角带来的代入感。最深刻的镜头大概是结尾处擦额角沾到墨水的那一幕吧。接受你的“欺骗”,“不堪”和“罪恶”,教给你学会了爱。每次转到苏的养母那条街道好喜欢,喜欢那种看似肮脏但生机勃勃的人们。不要所谓体面压制欲望,那样的绅士才最肮脏。,进去了才有病。
光影美,两位女主的互动更美。先看的朴赞郁版《小姐》,也许是觉得珠玉在前就抱了相当高的期望,看下来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震撼惊艳,整体给人一种很英式很古典的舞台剧感。但演员情绪都十足饱满,两位女主性张力不要太强(那种“我的爱和我的恨都令人不寒而栗”的复杂情感,既想杀了你又忍不住在纸上对你倾诉爱意的矛盾心绪,在这部里体现得比《小姐》更强烈也更令人动容)^ ^ btw, Sally可塑性太强,16年出演Maudie,也算是和Maud的一种再续前缘吧~
原版的结局更好。比起朴赞郁对情色/暗黑美学的执着,英版刻画出了一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女性境况,突出了更western的财产和身份的问题。看起来结局没有那么爽,但是萨太太作为“母亲”形象的出现,反而让整个剧女性得更纯粹。从绅士被杀开始,上一辈女性的挣扎真正作为具有实体的“资本”传承给了莫德和苏珊。最后苏珊回到书房,莫德用写作表达“want”,那是所谓pure love超越“身份”和“形式”的时刻,也是女性在男权社会的体制内完成合理之反抗的时刻。
在极致的爱与憎中描绘情欲,将各色人物的欲望展现得淋漓尽致。策划一切的母亲按照常理似乎应该理所应当、运筹帷幄,可在看到女儿那一刻的全盘否认竟是因为害怕刺痛她的心?所有人的心理都已经无法用逻辑来厘清了,或许就该承认人类的所有行为本就是按照欲望驱动的,欲望和时代扭曲人心,撕扯着我们身上的衣物令之丧失尊严,而爱的克制将其赎回,让人们在做了千百件恶事后仍旧可以依靠虚伪的不忍找回自己。恨之入骨却后不舍离去,荒谬的人心,赤裸裸的欲望,维持体面的爱意......
看过了韩国的翻拍版来看看原版,果然比翻拍版评分要高,这片子大概是生于豆瓣对男同女同都格外宽容的年代。在我心里两部算是各有千秋,从审美美学,运镜,镜头来讲我的口味更偏小姐,但也不得不承认小姐改版之后整个故事略显单薄和理想化,像是学生写的作文而不是作家写的小说,BBC挑的演员不太符合我的审美,然而比起小姐更像一个真实趋于落地的故事,两个相爱的人之间有针对彼此的算计和厮杀,格局稍微小了点,没有往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压迫上挑,这片子刚出的时候我明明记得评价不高,大家都在吐槽最后小姐去写小黄文那一段莫名其妙,这片子是不是政治正确之后评分涨上来了?
看的是网上能找到最清晰的俄版DVD压缩,但依旧很糊,第一集的时候略感无聊,毕竟看过《小姐》大致情节还是知道的,然后苏的颜值又很难吸引人,等到第三集就瞳孔地震了,伦敦肮脏的街道,身份的转换,苏的出逃等情节可以让人想到原著的精彩,无论是《指匠》和《小姐》能有如此高分如此受欢迎,最重要的还是得益原著情节和情感的出色表达,还是感觉可惜,其实《指匠》配得上更好的影视化,原著的精彩程度没有得到完整的展现,这一版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磨牙,吻戏,苏在狱中,莫得在大妈家的情节,还有结尾两人的表白,另绅士的形象也比韩版更加出色,EC在这部戏里太美了。
萨克斯比大妈,一个为了钱亲生女儿可以抛下的女人,一个为了钱可以把养了二十多年养女送去疯人院的女人,最后为了两个女儿付出生命……不知道原著怎么刻画,但BBC迷你剧把双女主取向、爱情还有故事的反转改编得近乎完美,可败笔就在这位“始作俑者”,就在源头。关于两位女主,莎莉·霍金斯真的从出道就演这种“奇女子”,她的气质真的太适合了,太适合各色各类与众不同的女性人物,这才是真老天爷喂饭吃。卡西迪细节处理得很好,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员,可惜不怎么演戏了。我真的爱惨了英剧的克制和闷骚,情欲戏拍得太好了,难怪那么多人觉得禁欲有着致命的性吸引力。
这本小说在书架上放了挺长时间了,这两天无意中把这部剧看了,剧情反转再反转,真是一部浓缩中的精品。对于“fingersmith”这个翻译《指匠情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特意查了词典,原来还有“接生婆、扒手”的意思,这多少就能感知维多利亚时代里怎样的女人的故事了。小说的腰封上有一句话:那个时代,女人只有四个归宿——深宅、贼窝、收容所、精神病院。这个故事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场景。以前看到的同性题材是卑微的同性者要给这个时代让路,这个故事犀利到卑微的人活着是根本不配谈感情的,她们要给活着让路。莫德曾在舅舅的小客厅里朗读过这样一段话:“他们聚到一起,他们的罗曼史不同寻常,那些出人意料之处更使它增添了魅力。当旭日染红天空,鸟鸣掀开夜幕,他们便将离开。”只要把“他们”换成“她们”,即是苏和莫德故事的写照。
21世纪主打男方和女仆视角的杀妻故事,当然出了意外,变成了女同故事,必须有这样的反转:女仆不知道小姐知道他们打算干什么。两人像自来熟直女一样嘻嘻哈哈,竟然第一集就do了,此后每集都do。没有《燃烧女子》的平替!!!这部改编不懂女同暧昧,甚至没有展示她们精神共鸣的地方。原来我不喜欢的《小姐》是改编这个故事的,这部也不喜欢,从女同爱情、女性困境的角度看不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