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一季(2018)

人生一串 第一季 Season 1UP:2022-04-23

《人生一串》,由哔哩哔哩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的一部中国市井烧烤文化主题美食纪录片。该片于2018年6月20日开始在哔哩哔哩全网独家播映,每周三晚20点更新,共6集,每集30分钟,其续作《人生一串 第二季》于2019年播出。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人生一串 第一季

评分:8.9 导演:陈英杰 / 刘执戈 / 金颖 / 张岳明 / 赵云泽 / 李根 编剧:陈英杰 / 张岳明
主演:
类型:纪录片
片长:3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Story Of Chuaner
上映:2018-06-20(中国大陆)
IMDb:tt1062788

分集

集数标题首播日期内容简介备注
第一集无肉不欢2018年6月20日四川西昌凉山小猪肉、云南昭通牛肉小串、新疆罗布羊烤串、尉犁县烤全羊(罗布羊)、广东湛江烤生蚝
第二集比夜更黑2018年6月27日吉林辽源烤蚕蛹/烤蛾子/烤蚕,广西百色烤猪眼睛/烤猪鞭、广东广州活烤海鲜、重庆烤脑花、江苏徐州烤羊球/烤油腰
第三集来点解药2018年7月4日辽宁锦州干豆腐卷、湖南长沙烤韭菜、吉林长春烤土豆、云南建水烤豆腐、湖北宜昌烤茄子
第四集牙的抗议2018年7月11日四川宜宾烤猪鼻筋、辽宁海城烤心管、山东烟台烤海肠、湖南岳阳烤牛油、陕西西安烤板筋
第五集骨头骨头2018年7月18日宁夏银川烤羊蹄儿(宁夏滩羊)、辽宁锦州烤河蟹/烤凤爪、云南昆明烤鸡脚、安徽滁州烤小龙虾
第六集朝圣之地2018年7月25日黑龙江哈尔滨老太太烧烤、江苏扬州商老三烧烤、福建福州阿龙烧烤、广东广州风筒辉

拍摄制作

据总导演陈英杰介绍,剧组在2016年开始策划,2017年年初开始田野调查,3月底开始拍摄,6月份主要拍摄结束,经过补拍、后期剪辑、修改后,到2018年6月才得以播出。第二集的主题是暗黑系美食,由于内容猎奇曾差点被摄制组摒弃,后来陈英杰发现在一般人眼中罕见的的食材其实正是当地人真实的日常,之所以会有人觉得食材黑暗,某种程度上却源于一种生活经历的欠缺。

《人生一串》共涉及30余家烧烤店铺,据称是由导演组从32个省市近500家烧烤店铺中挑选出来的。

音乐

片尾曲《如去年一样伤悲》由旧北乐队演唱,旧北乐队成员在第三集《来点解药》中有出镜。

评论

截至2018年8月5日,bilibili站有超过1.2万人评价,评分为9.8分;豆瓣网超过2.8万人评价,评分为9.0分。

简评

跟《风味人间》第二季混着看。对比很鲜明,《人生一串》土兮兮接地气,文案跟镜头都带着市井烟火气(当然,跟题材也有关系);《风》则全世界跑,高级、精致,文案动不动引诗人作家,镜头则尽量体现美感。烧烤嘛,这几年吃的少了,不过看着各地的各路真真假假的“神人”的表演,还是蛮有意思的,建议饱腹欣赏。

第一次看,以为就是个讲烧烤的,从各种食材选择,到各种烹饪技术、调料,成品等,都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有点技术上的东西。慢慢地,才发现为什么叫《人生一串》——这个纪录片讲的是烤串老板和食客的人生。文案皮中带稳,哈哈大笑一场之后,便是在撸串中对人生百味的回味。每集我都记录下来每家店的特色,希望未来到那里的时候,能去品尝一番。要说这个纪录片有什么不好,就是最后同质化了,或者说更偏向讲人生了,搞得最后一集都没能记下啥笔记。

哇,看到第二集,吃过烤脑花、烤鸭舌、烤牙梗,烤猪鼻筋,烫羊鞭,还没吃过蝉蛹烤,飞蛾烤,眼球烤,睾丸烤…广电总局已经无法抵挡中国人把能入口不能入口的都用来烤了,而且一定要在片中保留“日 尼 玛”三个字,才能表达对纪录片的赞叹之情!(ps:留空格纯粹为了过审,啊,软糯可口的羊鞭下次拿来烤烤试试)

久负盛名的一部美食纪录片。我抱着极高的期待进行了观看。这不纪录片让我意识到了不光拍摄手法要好,解说也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声音条件还是文学修养,解说明显稍显业余,让人观感欠佳。同时,片子整体氛围偏市侩,过犹不及,我不喜欢。市井的烟火味太重了,看到了很多油腻的国人。

烧烤文化必须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滋滋的油滴声中、烟熏火燎的香气中、在看似上不得台面的路边摊里,才真正能感受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儿,在快意撸串、大口喝酒、放肆笑闹的练摊儿时光里,才真正有不枉此生、快意江湖的潇洒感。人生一串,又何尝不是一串人生。

没看第二集,也不想看了。串确实诱人,但文案很多地方太gendered,什么“大老爷们”“烧烤老板靠什么征服美女”之类的,一看就是19年及以前的作品。得益于女性主义的传播,这两年的影视至少不会这么赤裸裸了……引起我思考的是烧烤这种食物形式及它所建构的文化本身就自带masculine色彩吧。

烧烤爱好者一直不敢看,怕馋得停不下来,已经知道评价好,还是超出预期的好。这些不仅仅是烧烤,也是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造就的,而且烧烤本身就是太有烟火气息了,太生活了,看着让人幸福感很高。看了一集就停不下来,一个晚上看完了第一季。曾经梦想就是以后的房子楼下必须要有烧烤,现在也算是对面有一条街的烧烤。人生不过就是那么一串啊!

主观感受:在文案和拍摄的内容里捕捉到微妙的油腻感,第二集隐隐的粗鄙让我很不适(文案说“年轻人更需要的视觉刺激”?加上弹幕里意味深长的评论我真的吐了。对食材的敬畏确实是把它烧得好吃,火里直接烤没有问题,但放大这种画面还加以猎奇地“品鉴”,个人接受无能)。客观评价:并不是拍拍美食特写然后串起来就叫做美食纪录片的,浪费了“人生一串”这个选题(或者就好好拍食物本身,别刻意上升价值)。

旁白的写作功底也太强了,相当值得一看,把美食的诱人和纪录片的深度又拔高了一个层次,旁白的声音也很有味道很合适。配乐有阿鲲老师各种歌,真的很绝,强推一下《守浮生》,特别有氛围感的一首纯音乐。说是人生一串就真的全部在讲烧烤,食材种类多样看得不无聊,讲述的结构倒是比较类似,不过时长比较短看着不累。B站真的很会拍纪录片,这么朴实的话题也能在搞笑之中让人品出一种寂寞和深度来。

我不太爱吃烧烤的原因,可能是我没吃过如片中那么好吃的匠心独具的烧烤。人文主义浓厚,但又接地气,每一集都剪辑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故事。在夜市摊位角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以串串烧烤小吃为引子,引出千万个家庭和美食文化融合的故事。

不喜欢旁边的文案和声音,尤其是声音,真难听。只看了第一集就弃了,因为第二集刚看了一分钟就受不了了。可能是我圣母,但我真的无法接受残忍的吃法,我只能接受迅速杀掉后再制作的食物,也基本只吃猪牛羊鸡鸭鱼这些从小就吃的种类。为了那么几分钟的口舌之快,把一条生命活活烤死,我的个天,怎么吃的下去。

本片共六集,分六个主题讲述了各地的特色烧烤和烧烤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市井烟火气。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集《比夜更黑》,这一集主要讲一些特殊的“美味”,吃蚕蛹我是早有所闻,但是扑棱蛾子和青蚕以如此直观的方式在我眼前被吃进嘴里,我只能说东北烧烤果然不一般。以及“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的确是为烧烤量身定制的,烧烤在中国吃货们心中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除了重口味的食物本身极具诱惑,烧烤的氛围更特别,在街头巷尾的小摊、小店,在炭炉氤氲的烟气之中,人们享受美食、侃侃而谈,每张面孔都是生动而放松的,被美食包裹的胃和浸在烟火气中的心温暖又平和。这大概是人们爱烧烤的原因。

人生一串 第一季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