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2004)
UP:2022-05-01《十面埋伏》(英语:House of Flying Daggers)是一部2004年张艺谋导演的香港和中国内地合拍电影,程小东任动作指导,由刘德华、章子怡和金城武主演。该片是继2002年的《英雄》之后,张艺谋执导的第二部武侠片。2004年5月作为展映片在第57届戛纳电影节全球首映,7月16日中国公映。
剧情
唐代大中十三年即公元859年,皇帝昏庸、朝政腐败,民间出现不少反官府的组织,其中以总部位于长安近郊奉天县的飞刀门势力最大,朝廷深以为患,朝廷与飞刀门的战斗已持续多年。飞刀门帮主柳云飞在一场战斗中牺牲,但在新任帮主领导之下,飞刀门的势力更大。
奉天县两大捕头刘捕头和金捕头奉命于十日之内,要将“飞刀门”新帮主缉拿归案。县里新开了一家歌舞妓院“牡丹坊”,新来的头牌身份可疑,刘捕头让金捕头去牡丹坊查探一下。伪装成风流贵公子的金到牡丹坊看头牌小妹表演,没想到她是个盲人,金在酒后侵犯小妹之时,被赶来的刘制止。刘要抓金和小妹回衙门被老鸨劝阻,因刘不信小妹盲人身份,提出要以“仙人指路”试试小妹的身手,即刘以弹子击鼓后让小妹听音辨声用衣袖击鼓。小妹的表现令他很满意,后来她却用金留下的一把剑袭击刘并大骂官府之人,终因不敌刘的身手而被擒获。官兵还从小妹住处搜获到数把飞刀,刘就逼问她飞刀门新帮主的下落,金(并未现身在小妹面前)对刘说她可能就是前任帮主柳云飞的盲女儿。两人设计让金伪装成侠客劫狱救出小妹,好在护送她的途中追查到飞刀门的秘密据点和新帮主。
小妹被救出后与金一起骑马逃跑,金称自己是随风大侠很敬佩柳云飞,他已经喜欢上了柳云飞之女的小妹。奉天衙门几个追兵袭击小妹,被金用弓箭所阻,几个官兵假死欺骗小妹;之后金还挖洞为她沐浴之用并偷看其洗澡,小妹沐浴后穿上了金给她的男装,金亲吻她时被阻,因为她嫌他太过风流。金找刘碰头时刘提醒金不要对她动真情否则会误了大事。金与小妹一路向北逃亡,并再次遇到了追兵,这次金被迫杀死几名不肯退去的官兵,后来遭受攻击的两人被人(刘捕头)所救,小妹称她感受到金的真心并让金离开但金没同意。金再次跟刘碰面时刘称刚才的盾牌兵他无法阻止,因为他们是州府总捕大人派来抓捕她的,而为了引飞刀门现身,还有一批追兵会赶来。先行的小妹在竹林中第三次遇到追兵杀至,从后面赶到的金又出手相救,终因官兵人多而被竹棍所困,此时牡丹坊老鸨带领众人救了二人,原来老鸨是飞刀门的大姐。大姐称要将小妹许配给金,不过很快金被绑了起来,被俘的刘捕头也被带了进来,此时被捕的两位捕头发现小妹不是盲人,自然也不是柳云飞之女。
刘捕头被大姐下令拉出去杀掉,之后获释,原来他也是飞刀门之人,三年前在柳帮主的要求下进入官府做内应。而刘原本与小妹是一对恋人,一路上看到小妹与金在一起令刘很不好受。此时小妹现身,刘蒙眼与其比试飞刀绝技并吐露相思之情。刘亲吻小妹时被阻,刘称她与金的相好只是逢场作戏,在刘继续强吻她时真正的大姐现身用飞刀阻止,大姐还说禁止他主动拔掉后肩所中之飞刀。
大姐命令小妹杀掉金,结果已动真情的她放走了对方,两人在花海中激情缠绵之后她让金骑马逃走,之后忍不住又骑马去追金,结果小妹腹部突然中了刘的飞刀而坠马。刘称她可以不爱他但是却不能跟金走,跟金走就要死,她说自己想过风一般的日子。骑在马上的金迟迟等不到小妹就又返回去找她,发现她被刘所伤,就对刘说已猜到你是飞刀门之人,并质问刘为何爱她却要害她,刘称这样的结局是金造成的;刘金二人持刀厮杀打了多个回合各有所伤,后来天降大雪,就在刘想要拔出肩上的飞刀对付金时,此时小妹突然站了起来想用自己身上所中的飞刀阻止刘,金为了她的安危着想不让她拔刀。最后刘假意拔刀袭击金,但她却真拔刀想阻止刘的飞刀以致很快身亡,金抱着她的尸体悲痛万分,刘绝望地踉跄着孤身离去。
角色
演员 | 角色 | 介绍 |
金城武(粤语配音:王祖蓝) | 金捕头 | 风流浪子 |
刘德华 | 刘捕头 | 飞刀门混入县衙的卧底 |
章子怡 | 歌妓小妹 | 假扮飞刀门前帮主柳云飞之女 |
宋丹丹 | 老鸨 | 飞刀门中代替大姐之人 |
制作
2003年9月11日开拍。主要拍摄地包括乌克兰利沃夫与克索沃国家森林公园[1]、北京和重庆永川。精彩的竹林武打场面是在永川的著名景点——茶山竹海拍的,而片中最后刘金两人的打斗戏份是在乌克兰拍摄的。
2004年1月14日于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式关机。后期工作在澳大利亚制作完成。
- 梅艳芳辞演
梅艳芳生前曾获张艺谋邀请参演《十面埋伏》,后来因为患子宫颈癌病重,加上朋友和医生极力劝喻,最终辞演。为了表达剧组的惋惜和悼念梅艳芳,导演张艺谋最终决定临时修改剧本,将大姐一角永远留给梅艳芳,而电影片尾序幕亦打出“谨以此片缅怀梅艳芳女士”的字幕。
主创团队
- 监制:江志强、张艺谋、张伟平
- 动作设计:程小东
- 制片:张震燕
- 录音:陶经
- 美术:霍廷霄、韩忠
- 灯光:纪建民、王立红
- 化妆:关莉娜、杨晓海
- 故事:李冯、张艺谋、王斌
- 道具:朱明、侯毅
- 摄影:赵小丁
- 特别视效:Animal Logic Film
- 舞蹈指导:张建民
- 剪接:程珑
- 服装:和田惠美、黄宝荣
- 混音:罗渣沙维治
- 副导演:常晓阳、蒲伦、付璐璐
- 发型:仇小梅
- 配乐:梅林茂
- 助理指导:李才
原声大碟
- Opening Title
- 佳人曲 - 章子怡演唱
- The Echo Game
- The Peonyhouse
- Battle In The Forest
- Taking Her Hand
- Leos Eyes
- Lvers-Flower Garden-
- No Way Out
- Lovers-Erfu Solo-
- Farewell-1
- Bamboo Forest
- 十面埋伏
- Leos Theme
- Mei And Leo
- The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 Lovers-Mmei And Jin-
- Farewell-2
- Until The End
- Title Song“Lovers”─Kathleen Battle演唱
评价
2004年5月亮相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热烈的反响,观众看完后起立鼓掌达20分钟之久。
在国内,一般影评家对此片的评价毁誉参半。不过该片在欧美等国上映后大多评价甚高,跟当年对《英雄》的评价情况类似:在中国争议严重,在西方则普遍获得赞美之声,海外票房也很可观。电影获得了美国影评人的广泛称赞,在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获得平均89分的高分,Metacritic把它列为2004年度好评排行第六的电影。而在烂番茄上有88%的好评度。
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2004年全球十佳电影,将《英雄》和《十面埋伏》并列为第一名。
票房
中国大陆票房为1.54亿人民币,次于《功夫》位居2004年度中国票房第二位。香港票房1500多万港币位列年度华语片第九位。
2004年12月3日在北美15家影院上映,首周获得US$397,472 (平均每厅收获$26,498)。总共在北美收获$11,050,094,是2004年北美票房第三高的外语片;北美以外地区收获US$81,751,003,全球总票房为$92,801,097美元。
奖项
颁奖典礼 | 奖项 | 名字 | 结果 |
---|---|---|---|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导演 | 张艺谋 | 获奖 |
最佳外语片 | 获奖 | ||
最佳摄影 | 赵小丁 | 获奖 | |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 | 获奖 | |
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s | 外语片最佳音效剪辑 | 获奖 | |
国家评论协会奖 | 杰出美术指导 | 获奖 | |
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导演 | 张艺谋 | 获奖 |
最佳摄影 | 赵小丁 | 获奖 | |
卫星奖 | 最佳摄影 | 赵小丁 | 获奖 |
最佳视觉效果 | 获奖 | ||
第11届华表奖 | 优秀女演员 | 章子怡 | 获奖 |
优秀故事片技术奖 | 获奖 | ||
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亚洲电影 | 提名 |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摄影 | 赵小丁 | 提名 |
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 | 最佳导演 | 张艺谋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 | 提名 | |
最佳作曲 | Emi Wada | 提名 | |
最佳奇幻电影 | 提名 | ||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外语片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 | 提名 | |
最佳视觉特效 | Angie Lam, Andy Brown, Kirsty Millar & Luke Hetherington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赵小丁 | 提名 | |
最佳作曲 | Emi Wada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Long Cheng | 提名 | |
最佳化妆 | Lee-na Kwan, Xiaohai Yang & Siu-Mui Chau | 提名 | |
最佳美术指导 | 霍廷霄 | 提名 | |
最佳音效 | 陶经 & Roger Savage | 提名 | |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 年度电影 | 提名 | |
年度电影导演 | 张艺谋 | 提名 | |
年度外语片 | 提名 | ||
卫星奖 | 最佳艺术指导 | Zhong Han | 提名 |
最佳作曲 | Emi Wada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程珑 | 提名 | |
最佳外语动作片 | 提名 | ||
最佳音效剪辑 | 陶经 | 提名 | |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 | 提名 | |
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摄影 | 赵小丁 | 提名 |
最佳剪辑 | 程珑 | 提名 | |
最佳外语片(中国) | 提名 | ||
欧洲电影奖 | 最佳非欧洲电影 | 提名 |
获得奖项
- 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获奖:最佳美术
提名:最佳故事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录音 - 第2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导演 - 第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提名:评审团奖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 第14届MTV电影奖
提名:最佳打斗 -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hievement in Special Visual Effects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Make Up/Hair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外语片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化妆和发型设计 / 最佳服装 / 最佳视觉特效 / 最佳艺术设计 / 最佳音效 -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提名:最佳亚洲电影 - 第62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6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导演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摄影 - 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获奖:市场开拓奖 / 优秀女演员 / 优秀电影技术奖
提名:优秀故事影片 - 第31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奇幻电影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服装 - 第17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Screen International Award
- 张艺谋 Yimou Zhang导演
- 金城武 Takeshi Kaneshiro饰 金捕头
- 刘德华 Andy Lau饰 刘捕头
- 章子怡 Ziyi Zhang饰 小妹
- 宋丹丹 Dandan Song饰 鸨母
- 刘腾远 Tengyuan Liu饰 盾牌武士
简评
看完这个电影我真的满头问号?????这都是什么啊?这什么狗血的剧情,奇葩的展开?????我在网上看了这个电影的一小段截取,感觉挺好看的,看完全部以后一股浓浓的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个电影是只会用男的把女的推地上撕扯衣服强吻这一种意向来表达男女之情吗?亲嘴了就是爱上了,把脸转过一边就是不爱了,看他们亲嘴根本不是享受,是一种尴尬的折磨。而且台词都是些什么东西啊,简直是非主流网络语录,男主霸道狂狷地说:我就是像风一般随处留情的男子。。。让人尴尬到脚趾扣地。能给两分是因为这电影有些镜头挺好看的,看只是好看,单拎出某一段当做小品来看都好看,但是接在一起会发现特别不自然,故事的整体叙述性不佳,很多情节特别突兀。感觉就像古装过家家一样。一定要写爱情主题,爱恨纠葛也可以写的很好很深刻啊,真不知道怎么会拍成这样
美术设计方面真心很不错,高强度的饱和色拼接,并不会显得凌乱,反而有一种美感,尤其是是那段甩袖打鼓,实在是惊艳,而且这种美艳,也呼应了整部电影看似华美,实则悲凉的内核。故事方面稍微一般了一点,虽然有着家国狭义的一面,但那都是点缀,其内核是一种对爱情的重新解构,一个是苦等十年的痴心,一个是才伴三日的激情,只是缺乏的陪伴,终究抵不过相随。整部电影的剧情有些过于简单,但好在制作比较精良,虽然结尾处女主死去活来的段落确实有些搞笑,节奏上也有些偏缓,但镜头语言还是足够细腻的,细节之处也非常之多,将这个残忍有悲伤的故事呈现的比较到位。
两星全给开头那段超高水准的舞蹈戏码。竹林中的追逐戏码我知道会令人想起胡金铨,其实匠气太盛。暗器全以慢放呈现美感。动作设计可谓煞费苦心,只是林中长枪马战、众捕快埋头削竹、做离心运动发箭等等等等武打动作,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剧本连有的初中生都不屑这么写。当男人扑上去试图强奸女人时,戏剧冲突便有了;当男人再次将女人压在身下时,主题便升华了。主题和情节都特别弱,49%的时间用来打,49%的时间用来谈恋爱,自然就只有2%的时间用来下沉了。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自由与身份的约束、爱情中的人性嬗变的影片,不如说就是一部折射着女人如良药、女人如祸水的矛盾思想的爷们儿电影。心魔附体的卧底捕快刘德华这个角色颇像从《无间道》中直接抽出来的,刘德华与金城武最后为女人而兄弟反目的情节似乎又引出了《投名状》中两人的再次合作。
剧情很好啊,说是俗套,其实也有新意啊。台词也是很经典,言简意赅,富有象征性。画面真是美得不行,导演好浪漫,好会。演员也演得很棒,章子怡说眼神无光,去演盲人绝了。金城武也很适合那个角色。刘德华也是,长的就像是舔狗,抱歉了。刘德华吻章子怡的时候,真的是,好舔啊。我的全世界都是你,温柔的吻过你每一寸肌肤 你心里却只是厌恶,想着刚认识的男人。除了章子怡最后站起来那个bug,好尬,准备死掉,又被冷醒了吗。
剧情确实一般。不是谁喜欢谁的问题而是你没办法共情,演员们演的都很好但是很难理解一些选择和情感吧。但是服化道是真的美翻了,对于色彩的把控非常极致,可以感受到一些黑泽明的乱的氛围,比起黑泽明的色彩精简的运用,张艺谋整体的视觉语言表现很中式,是一种繁复但高度和谐的色彩,个人最喜欢黄色的森林里金捕头整体紫色和小妹竹林般的绿色。视觉语言的绝美还表现在三个主演上,每一张脸都是大杀器。剧情很一般,但是现在很少有这种真是取景色彩丰富还如此和谐,视觉审美如此之高的电影。
怕忘了,先用一个词来形容张艺谋的大部分作品,那边是“作逼倒怪”~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张艺谋不是个好的武侠片导演~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个非常成熟的摄影师~从写实类到虚幻类题材,张艺谋和武侠关边的几部是《英雄》、《三笑》、《影》、《十面埋伏》,而这部埋伏更是大牌偶像剧的武侠荟聚,图的就是在《英雄》票房及国外口碑双佳的背景下再次逐利~《埋伏》里除了服装和场景美轮美奂外,至于演员、演技、剧情甚至不值得圈点,最差劲的就是狗屎剧情了~不多评,不是做喷子,只是始终觉得张艺谋导演真的擅长摄影,但真不会讲故事,甚至不会挑故事~除了《活着》和《红高粱》、《归来》本来就是好故事,其他的他也说不好了~不信可以看看《三笑》就更明白了~
为什么这么低啊??????确实结局有点烂,给人的感觉像是做了一个大碗但是底没托住。先说我喜欢的地方吧,首先是打戏,干净利落,细节拍摄,背景音乐和配音妥当,看完没觉得混乱,反而觉得舒爽。接着是后段的配色,鲜绿,深蓝,金黄,橘红,白色,鲜红......从色彩缤纷到白雪皑皑。最后是配乐,柔柔的音乐穿插在电影之中,若有若无,此起彼伏。临近大战的背景之下却重点表述了两男一女之间的爱恨情仇,总觉得少了个对大战的结局。
张艺谋第十八部,三星半,其实真的不差,爱情故事的内核也没什么呀,剧本恰恰是以小见大的映射,乱世之中的小人物十面埋伏步步惊心。章子怡的舞姿倾城倾国,金城武的玩世不恭与深情,难怪三年比不过三天呢。动作设计和配乐美术的表现力恰到好处,视觉审美完全是在线的,情绪渲染也不错。我发现有的人对张艺谋的恶意真的很大,其实除了个别作品以外都至少是水准之上的,高产还不乏佳作
故事不咋的,只说一点,飞刀门门主叫小妹把金捕头杀了,而小妹拉金捕头跑到花丛里做了半天爱然后把金捕头放了,金捕头还是骑马走的,当然在花丛里亲来亲去、滚来滚去还是看的很带劲的,影片对青春情爱的表达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服装很棒,章子怡表演也不错,电影色彩运用很特别,后半段几乎全是绿色,视觉上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也很好的展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影片结尾一如张艺谋风格,是个悲剧,是主角反抗权力的失败与寂灭,正如影片结尾的突然大雪,把为情所困的三人掩埋,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佳人难再得,三人心中都很矛盾,也各有各的心机,可依旧是无足轻重的棋子罢了。
很久前看过没什么印象,因为片尾曲重新看了一遍。歌是真的好听。演员是真的好看。剧情是真的,对我来说是有很多搞笑点的。制作精良,创作却粗糙,很多地方似乎没有深思熟虑过,有点浮于表面,可惜啊。之前听某个人说章不是演员而是国际章,这种说法很低级。章能舞能打能文,客观来讲是一个没有太多短板的演员,如果我是导演会比周优先考虑,明星的人设很重要,太过突出和张扬会刺激中国人内在的审美体系。至于片中动不动就撕破衣服的戏属实是导演的锅。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片名叫《十面埋伏》了,原来被埋伏的是观众,我以为中间的烂片走向只是插曲,官府追杀金成武是因为刘德华的阴谋,或许是为了升官,或者政治上有分歧而生的恶念,我正想着反转呢,没想到最后通往狗血。等到我明白过来,我已经被十面埋伏了,逃无可逃,退无可退,片子快结束了,把我看乐了。小妹死没死我不想知道,她爱死不死,那俩叫嚣着对方必须死的,最后一个没死。那帮捕快围攻小屋,让我没想到这都是废镜头。
色彩艳丽,美术精湛,场景绝美,音乐无敌。镜头方正有度,服饰器物乱套。动作设计有致有度。台词及格又变言情。前期剧情较为利落,后半段开始狗血,进入苦情戏。三角恋何必,女人既要又要传统艺能,两个男人竟执着如此,为女人你死我活,又是雄性竞争老生常谈。金城武风流浪子,竟然轻易破防,短短几天,生死契阔。刘德华可怜Beta男,三年感情被金城武三天夺走,女人变心如此之快,堪称红丸教科书。死到临头仍然既要又要,女人至死是女人。典型浪漫主义武侠,不经意间映射出两性择偶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