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爱情故事(2014)
UP:2022-05-16《北京爱情故事》(英语:Beijing Love Story)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中国大陆都市爱情片,由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骋亚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万达影视发行。影片由陈思诚编剧并执导,梁家辉、刘嘉玲、王学兵、余男、王庆祥、斯琴高娃、陈思诚、佟丽娅、刘昊然、欧阳娜娜领衔主演,片名虽取自2012年热播的同名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且同由陈思诚编剧、执导,但两者在情节和人物上毫无关联。
故事情节
全片由五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故事组成,展现了人生五个年龄阶段的情感状态,包括少男少女的青涩初恋、青年男女的热恋、中年的婚姻危机和老年的相互依恋。
角色
演员 | 角色 |
陈思诚 | 陈锋 |
佟丽娅 | 沈彦 |
梁家辉 | 刘辉 |
刘嘉玲 | 佳玲 |
王学兵 | 吴峥 |
余 男 | 张蕾 |
斯琴高娃 | 高霞 |
王庆祥 | 王大齐 |
金燕玲 | 薛艾佳 |
刘昊然 | 宋歌 |
欧阳娜娜 | 刘星阳 |
耿 乐 | 方洪江 |
郭京飞 | 马亮 |
意义
陈思诚坦言,与电视剧里突出北京的气质相比,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更多的是在谈爱情,并直言这是一部看后会让女人更懂男人、让男人更爱女人的电影,“很多时候男女之间的争吵其实不是是非对错的原则问题,只是因为他不懂你而已。”除了内心的“北爱情结”,陈思诚也坦言开启电影《北爱》是想要弥补电视剧创作中留下的遗憾。
票房
该片上映首日票房高达1.02亿元,创下2D华语电影在中国大陆的最高开画记录。首周四天票房为2.08亿元,位列该周票房榜冠军。至3月16日,累计票房为4.08亿元人民币。
上一届:《大闹天宫》 | 2014年中国内地一周票房冠军第7周(2月10日—2月16日) | 下一届:《霍比特人2:史矛革荒漠》 |
奖项
奖项 | 类别 | 名字 | 结果 |
---|---|---|---|
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最佳处女作奖 | 陈思诚 《北京爱情故事》 | 获奖 |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 最佳青年导演处女作奖 | 陈思诚 《北京爱情故事》 | 获奖 |
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 最佳影片 | 《北京爱情故事》 | 提名 |
最佳编剧 | 陈思诚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佟丽娅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王学兵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余男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宋晓飞 | 提名 |
作为导演陈思诚执导的首部电影,本片于2013年5月21日在北京开机,同年7月中旬转战希腊圣托里尼取景拍摄,7月26日杀青关机。本片原定于2014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在中国大陆正式公映,后提前至2月13日下午2点上映。
片中两位主演陈思诚和佟丽娅在现实生活中亦是一对情侣,且二人正是因为电视剧版《北京爱情故事》相识相恋。在影片公映前夕的2014年1月16日,两人正式成婚。
获得奖项
- 第1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提名:年度最受欢迎男演员 -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获奖:金鹿奖-最佳青年导演处女作 - 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获奖:最佳处女作奖
提名:最佳新人奖 - 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莲花奖-最佳影片 / 金莲花奖-最佳导演 / 金莲花奖-最佳女主角 / 金莲花奖-最佳男配角 / 金莲花奖-最佳女配角 / 金莲花奖-最佳编剧 / 金莲花奖-最佳摄影
简评
【C+】,其实没那么差,分段式的“知音”故事会式的电影,不同年龄,不同人,对“爱情”的诠释,不同演员也展现了不同画风,成年人的一夜情,出轨,都比不上未成年人组刘昊然欧阳娜娜的牵手来后的脸红心跳来的让人心动,不过每组戏的割裂感太强了吧,不像一个导演拍的,挺喜欢青春组和刘嘉玲梁家辉婚内寻求激情,刘昊然的青涩的初恋,初吻配林宥嘉的《心酸》,有点不搭吧?
只要不是特别讨厌,我都不会轻易打一星,但凡能有一点点亮色,我都会给个两星,一般打三星的都是讨厌+怜爱的复杂情绪。直白的说,要是没因为这片子认识刘昊然,要是男票当年比没长开的宋歌还要好看一丢丢,谁早恋啊……另外看其他短评想起,北京 爱情 故事,去掉爱情,北京故事,蓝宇原著。
人物穿插有点凌乱,rhythm有点浮躁,没有多少深度。其实,同样是初次执导,同样讲烂俗爱情,同样是出轨,就算不论演员,论剪辑镜头场面调度等,比毕志飞那部好太多了,最后的long take很有想法。对比去年的误杀,进步很大,已经开始沉稳起来了。陈思诚确实是个有才的人。本来想给个及格的,可爱的小宋歌加半星,
五类人里挑了五个个例来讲故事,都讲得简陋。就老少那两段好点儿。确实是一部分社会现实,但是三观多少歪了点。尤其是活在酒吧的那个,一开篇就男权视角,是揭露还是宣扬还是客观无立场,影片的态度太暧昧了,广电该好好审查的是这种,而不是露个点就能怎么地。.所谓没想过离开老婆那句,到底是离不开她还是离不开保姆?
影院重映去看的,朋友说,怎么是这种三观,为什么总在出轨。我说你送我的那本 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在谈论什么 也全是这种故事。她问,为什么出轨的男人会流着泪口口声声说爱。我说那本书也是这么写的,好像这是尚未脱离兽性的通病。到了青春期恋爱,虽然很青涩,但我很不喜欢这个设定,一下子好中二的感觉。我还是最爱老年组了,看得几乎落泪。剧情衔接得是有逻辑了,但是很怪。所以内容和剪辑在我看来都不是很好。以及丫丫跳下来那个场面,是要吓死我啊,元素过多了。
从青少年到老年,五段爱情故事,尝试着描绘出一幅各年龄段爱情全景图,刘昊然/欧阳娜娜的懵懂恋爱和王学兵/余男的婚内出轨故事还算过得去,梁家辉/刘嘉玲的中年偷情虽然浮夸,但两人碰撞出的喜剧效果不错,而陈思诚/佟丽娅和斯琴高娃/王庆祥的这两段就太脱离实际了,假过头了
时隔多年又偶然看了一遍。有些细节当时看得还清楚些呢。这快八年过去了,我并没有长一分理论知识,而是多了很多实操经验。第一份不合适的感情,看穿用了三年,第二份用了三个月,而现在只需要不超过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消化。尽管理论知识还是那么多,但是少了好多对爱情故事的期待。也许这就是loss of innocence.
看得出很想往真爱至上的方向去靠,电影剧情也确实跟本土化的中国特色,价值观什么的也不说了,宣扬真善美在中国是理所应当的。就单纯觉得这调度和表演太拉垮了,完全就照着言情小说念台词的样子,要么表演过度要么完全没有表演,甚至可以全程玩手机只听台词……
开头就像烂片,并且这个豆瓣评分本来也没做指望,只想吃饭时随便看看,结果却意外惊喜。分段的故事线,反应了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人不同情绪不同态度,至此故事本来已经很完整,有点布努埃尔《自由的幻影》那种小情节的意思,最后却又意外穿插成多线圆形结构。除去刘昊然那段生硬而出戏的表演和一些旁白,整体都很喜欢,特别是结尾的长镜头,有点惊喜。作为演员出身的年轻导演处女作,没想到能对爱情看待的如此深刻(故事少一半,比真爱至上深入,字幕后意犹未尽的彩蛋反应出他的内心纠结,结合戏外和佟丽娅的故事,这个片更值得琢磨,大概前面的结尾只是童话,幕后隐藏的余男嘲解婚姻的话才是他内心的真实独白)。剧本导演掌握的基本成熟,比剧集进步许多,虽不值五星,,有点严重低估了吧?好奇,差评的友邻可以和我聊聊为什么吗。。。
电影的后半段还行,前半段简直灾难,明明叫北京爱情故事,按电影的前一个多小时来看,可以删去“北京”二字。一对小情侣在景山万春亭上过了一夜,让我联想到了阿城在一篇小品文中提到的情侣在景山山顶树林里**,瞬间出戏。不过说实话,这段确实还不错,可惜刘昊然演得太生硬,一点都不真实。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如果没有后半段和北京有点关系的片段让我触动了一点之外,没什么其它亮点,如果它跟北京没关系,我甚至认为它一星都不值得,或者说我根本就不会看。
“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形式,野心勃勃地打出“一个人一生的爱的寓言”,类似网络段子催生而来的情节设置、大量网络金句般的台词减损着影片的叙事风格,使得整部片子看似热闹却流于空洞,表面花哨却止于肤浅;欲望的过度展示几乎遮蔽了爱情的踪影,想探讨婚恋中的激情与陪伴却没说明白;继《后来的我们》又一次编导自欺欺人的意淫,实在是不走心
前天才看的唐人街神探3,怎一个难看了得。突然想起陈思诚之前的这部电影重新翻看还是touched了。很好看,台词、动机、电影构筑、电影语言。这部就是单纯的探讨爱情,发生在北京的爱情,男人、女人之间的爱情。挺可惜的,所以人成功之后还能再造辉煌才是佳话。之前的只是为了成功而努力,为了平息孤寂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