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车王(2019)

Ford v FerrariUP:2022-05-26

《极速车王》(英语:Ford v. Ferrari,香港译《极速传奇:福特决战法拉利》,台湾译《赛道狂人》)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美国传记运动剧情片。电影由詹姆斯·曼高德执导,麦特·戴蒙、克里斯汀·贝尔、强·柏恩瑟、凯特瑞纳·巴尔夫(英语:Caitriona Balfe)、特雷西·莱特、乔许·卢卡斯、诺亚·朱普、雷莫·吉隆(英语:Remo Girone)和雷·麦克农(英语:Ray McKinnon (actor))主演。

极速车王

评分:8.5 导演:詹姆斯·曼高德 编剧:杰斯·巴特沃斯 / 约翰-亨利·巴特沃斯 / 贾森·凯勒
主演:马特·达蒙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乔什·卢卡斯 / 乔·博恩瑟 / 崔西·莱茨 / 诺亚·尤佩 / 玛丽萨·佩特罗 / 凯特瑞娜·巴尔夫 / 雷·迈克金农 / 约翰·约瑟夫·菲尔德 / 华莱士·朗翰 / 乔纳森·拉帕格里拉 / 斯特凡 / 鲁道夫·马丁 / 拉奇兰·布坎南 / 瓦德·霍尔顿 / 肖恩·卡里甘 / 克里斯托弗·达尔加 / 亚当·梅菲尔德 / 乔瓦尼·索罗菲瓦 / 乔·威廉森 / 本杰明·里格比 / 杰克·麦克马伦 / 保罗·福克斯 / 雷莫·吉罗内 / 德鲁·劳施 / 朱利安·米勒 /
类型:剧情 / 传记 / 运动
片长:152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意大利语 / 法语 / 日语
影片别名:极速之王 / 极速传奇:褔特决战法拉利(港) / 赛道狂人(台) / 福特大战法拉利 / 地狱驾驶 / Kings of the Road / Go Like Hell / Le Mans '66
上映:2020-08-07(中国大陆)
IMDb:tt1950186

剧情

1963年,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李·艾科卡提议亨利·福特二世(英语:Henry Ford II)买下陷入财务困境的法拉利,参加利曼24小时耐力赛提振汽车销量。然而恩佐·法拉利利用福特的提议去和菲亚特达成回报更丰富的协议,而这份协议能确保他维持法拉利车队的完全所有权。法拉利婉拒福特的交易之余,不忘故意羞辱福特汽车和福特二世。恼羞成怒的福特公司发誓报仇,下令赛车部门打造一辆能在勒芒击败法拉利的赛车。为了这个任务,艾科卡聘请了1959年(英语:1959 24 Hours of Le Mans)勒芒大赛冠军、因心脏病退役的谢尔比美国(英语:Carroll Shelby International)老板卡洛·谢尔比。谢尔比因继而寻求肯·迈尔斯的帮助,迈尔斯是一位脾气火爆的英国赛车手,也是生活困顿的汽修工。

谢尔比和迈尔斯在洛杉矶国际机场测试了福特 GT40 Mk I原型车,赶在试驾前找出所有设计缺陷。然而,福特认为迈尔斯不是他们要找的车手,转而邀请菲利普·希尔和布鲁斯·麦克拉伦参加1965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英语:1965 24 Hours of Le Mans)。然而正如迈尔斯所预言的那样,福特没人能完成比赛。福特认为这次失败是奇耻大辱,谢尔比则向他解释GT40已经给恩佐·法拉利造成了恐惧,车子抛锚前在过穆尔桑直道(英语:Mulsanne Straight)的时候,时速高达218mph。谢尔比和迈尔斯之后继续研发GT40 Mk II,然而车子在试车时刹车失灵,迈尔斯差点撞死。1966年,福特副总裁莱奥·毕比接管赛车部门,计划开除迈尔斯继续计划,但谢尔比载福特狂速兜风,还以自己的公司当赌注,让福特同意迈尔斯参加戴通纳24小时拉力赛(英语:24 Hours of Daytona),如果获胜就可以进军勒芒。

谢尔比美国参加戴通纳时,毕比让福特的第二位车手加入纳斯卡车队霍尔曼-穆迪(英语:Holman-Moody)协助谢尔比。霍尔曼-穆迪的停车时间较短,但谢尔比让迈尔斯将车子的时速限制推升到每分钟7000转,一举夺魁。

在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英语:1966 24 Hours of Le Mans)上,迈尔斯第一圈就遇到了车门故障的问题,后来车队工程师菲尔·雷明顿(英语:Phil Remington)用木槌修门,迈尔斯开始创下圈速,逐渐追上法拉利车队。当迈尔斯正与驾驶法拉利车队最新的原型车330 P3(英语:Ferrari P)车手洛伦佐·班迪尼竞速时,刹车故障需进站修复。恩佐·法拉利对其更换整个煞车系统表示抗议,但谢尔比说服比赛的裁判批准更换。迈尔斯和班迪尼之后再一次在穆尔桑直道展开正面交锋,最终班尼迪的引擎失速,使得法拉利在比赛中被淘汰。由于领先三位都是福特的车手,毕比下令谢尔比让迈克尔慢下来,好让另外两位队友并行,给媒体拍摄三辆车一起冲线的镜头(英语:photo finish)。迈尔斯起初反对这一决定,继续在比赛临近结束时刷新圈速,但也决定慢下速度与完成与其他车手一起过线。最终,迈克拉伦以起跑排名顺序取得技术性冠军,但迈尔斯也感谢谢尔比给他在勒芒赛车的机会。

比赛结束两个月后,迈尔斯在河滨国际赛道(英语:Riverside International Raceway)测试J-车时再一次遭遇刹车失灵,在随之引发的车祸中罹难。半年后,谢尔比前去拜访迈尔斯遗孀莫莉(Mollie)和他的儿子彼得(Peter)。谢尔比给彼得一只扳手,那是迈尔斯1963年在柳树泉(英语:Willow Springs International Motorsports Park)赢得美国跑车俱乐部杯(英语:Sports Car Club of America)前因暴怒而扔向他的。

福特之后于1967年(英语:1967 24 Hours of Le Mans)、1968年(英语:1968 24 Hours of Le Mans)和1969年(英语:1969 24 Hours of Le Mans)夺得三连胜。2001年,迈尔斯获追授入美国赛车名人堂(英语:Motorsports Hall of Fame of America)。

演员

  • 麦特·戴蒙 饰 卡洛·谢尔比
  • 克里斯汀·贝尔 饰 肯·迈尔斯
  • 凯特瑞纳·巴尔夫(英语:Caitriona Balfe) 饰 茉莉·迈尔斯
  • 诺亚·朱普 饰 彼得·迈尔斯
  • 特雷西·莱特 饰 亨利·福特二世(英语:Henry Ford II)
  • 强·柏恩瑟 饰 李·艾科卡
  • 雷莫·吉隆(英语:Remo Girone) 饰 恩佐·法拉利
  • 约翰·约瑟夫·菲尔德 饰 罗伊·隆恩(英语:Roy Lunn)
  • 乔许·卢卡斯 饰 李欧·毕比
  • 杰克·麦克马伦(英语:Jack McMullen) 饰 查理·阿加皮欧
  • 班杰明·瑞格比(英语:Benjamin Rigby) 饰 布鲁斯·麦克拉伦
  • 乔·威廉姆森 饰 唐·弗雷
  • 亚历克斯·格瑞尼(英语:Alex Gurney) 饰 丹·格瑞尼
  • 柯拉道·因佛尼兹(英语:Corrado Invernizzi) 饰 弗兰科·高兹
  • 雷·麦克农(英语:Ray McKinnon (actor)) 饰 菲尔·雷明顿
  • 伊恩·哈丁 饰 福特高层 - 伊恩

制作

拍摄

主体拍摄于2018年7月30日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新奥尔良、亚特兰大、萨凡纳、斯泰茨伯勒、乔治亚州和法国的勒芒等地进行。

发行

《赛道狂人》原定于2019年6月28日在美国上映。随着福斯并入华特迪士尼旗下,迪士尼宣布电影延期至2019年11月15日上映,中国大陆曾传闻会由网络平台爱奇艺独播,但之后被迪士尼证实为谣言。之后中国大陆地区与2020年8月7日在电影院上映。

回响

评价

烂番茄根据339条评论,持有92%的新鲜度,平均得分7.76/10,观众投票获得98%的分数,平均得分为4.71/5。在Metacritic上,电影获得81分。

票房

上一届:《决战中途岛》 2019年美国周末票房冠军第46周下一届:《冰雪奇缘2》

奖项

 颁奖典礼奖项名字结果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赛道狂人提名
最佳音效奖保罗·梅西、大卫·贾马尔科和史提夫·莫罗(英语:Steve A. Morrow)提名
最佳剪辑奖安德鲁·巴克兰(英语:Andrew Buckland)及米高·麦库斯克(英语:Michael McCusker)获奖
最佳音效剪辑当奴·西尔维斯特(英语:Donald Sylvester)获奖
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摄影(英语:BAFTA Award for Best Cinematography)芬顿·帕帕麦可(英语:Phedon Papamichael)提名
最佳声效(英语:BAFTA Award for Best Sound)保罗·梅西、大卫·贾马尔科和史提夫·莫罗(英语:Steve A. Morrow)提名
最佳剪辑(英语:BAFTA Award for Best Editing)米高·麦库斯克(英语:Michael McCusker)获奖

《赛道狂人》于2019年11月15日在美国上映,并由二十世纪福斯负责北美发行,华特迪士尼工作室电影负责全球发行。

简评

很多人都想到《极速风流》,拿这两者进行对比,觉得很相似,我看的时候也确实有同样感受。不过不同的是好像大家都是因为喜欢这两部电影才进行比较,而我是因为不喜欢这两部电影而进行比较。在这两部电影身上,我看到了赛车运动员传记电影的通病,流水账般的赶情节,毫无说服力的情感转变以及用赛车比赛本身的类型片属性来强行高潮——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相当低级的手段。不过贝尔和马特达蒙全程在线的演技为这部电影挽回了很多颜面。

这唏嘘的结局,无论如何都要扣一星……以为是赛车片,没想到在速度与基情的基础上,硬插了商战和职场气(“斗气”的“气”)……印象中法拉利是王者,福特是青铜,没想到在商场上这两者是倒过来的……福特作为主角团一方,却被黑出翔。福特二世坐进自己旗下的座驾被吓哭,也太黑色幽默了,还用爸爸作挡箭牌,反应之敏捷,倒是达到政客级别……几大动作巨星的动作戏几近为0,甚至打个流氓架都气喘吁吁也是有趣。总结:风流>车王>GT,而且还是三种不同风格,前两者更偏向塑造人物,后者更偏向卖游戏……

《极速车王》法拉利恩佐拒绝福特收购时说的话太赞了“身为设计师和造车者,我感觉被你们深深的侮辱了,滚回你们那丑陋的工厂,继续造你们丑陋的车吧!还有你们傲慢无能的管理层,跟着的不是亨利福特,而是亨利福特二世”。曾经的24小时拉力赛王者告诉他们“你们用钱是买不到冠军的,不过可以请到有机会夺冠的人”。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一小撮人,他们为了做某件事情会忘记一切,如果不让他们去做,他们会疯掉的,我就是那一小撮幸运儿其中的一位。4↑

标准的奥斯卡颁奖季流水线水平作品,神仙打架的2019年奥斯卡颁奖季陪跑作品之一。说不好吧,各方面都还行。说好吧,太行活了,没惊喜。不管是故事发展剧情走势,还是技术方面,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太中规中矩了。个人不太喜欢。影片时长太长了,前一个小时铺垫太长了,掐去一部分最好。虽然我喜欢看体育比赛,但赛车一直不太感冒,赛车游戏最不爱玩。传记片也是最不喜欢的电影类型,这俩元素加一起,我怎么可能会喜欢这片,还不如《极速风流》。(其实《极速风流分很高,》),倒是俩演员还是不错的。贝尔咋越来越像马修麦康纳呢,戴眼镜更像。7分。

表演过头了,剧本四平八稳,真实故事更精彩一些,虽然片里基本上都有用到。激化矛盾的手法很有效但俗套得过分了,还不如临时离场的直升飞机有戏。妻子的柔情与炸毛与坦然都很突兀,让人觉得这个角色是带资进组塞的。加入马达开飞机的戏有必要吗,还是就想单纯以特别浪费钱的方式给他一点个性彰显的戏份?所有人表演都过头了。录音和剪辑还好,挺会留白的,并且实用,最后的24小时赛确实有种紧张到想先查一下比赛结果的冲动,幸好忍住了,没让自己错过真实故事的那抹光彩。

贝尔同志贡献了爆棚的演技——固执,顽劣和纯粹的赛道车王还是成了卑劣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这次比赛之后的两个月,Miles就在一场试车意外中身亡。可以说是非常令人难过唏嘘。从来没有体验过上7000转的快感,所以影片中这些伟大的车手们操控一台台轰鸣的野兽才能带来无可比拟的震撼。混动也就罢了,尤其今年是回国,满大街愚蠢的杂牌纯电车,disgusting industrial waste。

【210317】-带着看急速风流同类型片去看的,结果切入点完全不一样。并不是卖bromance的双雄片,而是把反派设置为大公司官僚的这种老派套路。赛车场面的镜头调度跟剪辑跟急速风流比,着力点放在了体现人物内心活动上,观众看起来会觉得不够爽快。最不满的地方是全片缺乏一个足够吸引人的内核,过于注重还原当时历史而进行的平铺直叙。赛车爱好者必看,能在大银幕上看到经典车GT40真的很棒。贝尔的演技依然是无懈可击,把Ken miles这个赛车爱好者的纯粹演活了

工整的好莱坞式传记,却又相当特别。在极富冲击力的视听上显现一层隐性的含义,不再是赛车之间的比赛而是商战。直观上的热血与暗地中的人性并无违和,本片并非贬低法拉利,而是通过侧面展现福特高层自私 虚伪 圆滑来突出法拉利对于赛车的纯粹与尊敬。西部牛仔式的人物染上了一层悲怆的宿命感,纯粹的兄弟情与共同热爱的事业所绽放的光辉。本片的特别之处,欧亨利式的结尾:极富冲击力的画面调度在观众紧张之余又平添了一份来自反转的伤感,个体所热爱的事业与纯粹的精神,被私利与集体所毁灭,不变的是传承后的坚守,戏里戏外对人物不公的讽刺,对体育竞技的拼搏与对事业的热爱,很纯粹很刺激很揪心,最佳音效实至名归。最棒的莫过于雨天路段,短短几个镜头营造的画面张力,无与伦比。

普及吃人的勒芒赛道和Ford GT40的诞生。雨战精彩,赛道上的光荣与梦想是美国战争精神的延续,从二人对决到刷圈速纪录,从自我突破到为团队减速并排冲刺,看得热脉喷张,又荡气回肠。结尾商业作秀是对体育精神的讽刺,但又不得不承认资本和权力的作用,比起赢得公众欢呼,赢取对手法拉利的致敬,更彰显Ken才是无冕之王。作为热血片,对勒芒过弯的险要刻画不多,更多强调突破极限的快感,车手心境也被贝尔的凌厉眼神一笔带过。临界点的那一刻,只剩下躯壳在时空中穿梭,虚无之渊抛出终极之问,孤独随着燃烧烟消云散,颇有悲壮色彩。这么好的音效,没去电影院真是太可惜了。其他情节很雷人很戏剧化,还是多看比赛,少看电影吧XD

其实很想打2星,情怀10分,故事8分,剪辑6分,角色塑造4分,结构近乎0分。有朗霍华德这样的作品珠玉在前不知道曼高德为什么会交出这样一份处处都看着不及格的作品,如果不是迈尔斯最终在夕阳下把生命都交还给梦想,实在是不值一哂的陈词滥调,所有人的演技没有起伏,谢尔比的抗争没用得恰到好处,福特公司还是不要卖车了,从反犹到支持纳粹甚至是干预一场小小的竞速赛,这公司脑残片的生产量绝对无人能及了。不是所有传奇,都可以被凡人讲诉

马特达蒙和贝尔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对赛车也是有点兴趣。很棒的一个故事,除了Ken的老婆路上突然发飙和两个主角打架那一段有些突兀,其他都很喜欢,瑕不掩瑜。对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反而是Ken跑戴通纳那一段,真的是背水一战了。幻想过最后Ken有没有可能超过第二三名整整一圈,三者依然是同时过线但Ken是冠军,没想到现实是那么遗憾。他真的是一位伟大的车手,和资本官僚系统中的人不同,迈尔斯和谢尔比都是真正热爱赛车的人,迈尔斯的这份热爱恩佐是懂的。第一次发生事故的时候就有一种预感,Ken可能会死于车祸,没想到真的是这样一个结局。迈凯伦的名字果然不是巧合,捡漏获得勒芒冠军的车手正是迈凯伦的创始人,1970年也死于车祸了。每当看到像迈尔斯一样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的人就很感动,像他们致敬,多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

再次被英伦演员折服,无论是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里的布鲁斯韦恩,,还有《金陵十三钗》里的洋教士都是那么的迷人,这部赛车电影那种带给人视觉上刺激的感觉是那么震撼人心。虽然是 196 几年的比赛,但是那种渴望对于速度的追求,对于福特这个汽车品牌的热爱,放在今天的方程式赛车里也不多见,在我这个门外汉印象里这几乎都是法拉利、保时捷的天下,让我们再一次致敬迈尔斯和卡罗尔的友谊,在商业利益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从未变味的友谊!!!

获得奖项

  • 第40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第40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年度英国/爱尔兰小演员
  • 第34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第34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提名:电影长片最佳摄影
  • 第67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
    第67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
    获奖:金卷轴奖-最佳电影音效剪辑
    提名:金卷轴奖-最佳电影对白剪辑
  • 第23届好莱坞电影奖
    第23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剪辑 / 最佳音效
  • 第24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第24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提名:电影奖-最佳历史电影艺术指导
  • 第18届美国视觉效果协会奖
    第18届美国视觉效果协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辅助视觉效果
  •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剪辑 / 最佳音效剪辑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混音
  • 第18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第18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剪辑
  • 第70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第70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31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第31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制片人
  • 第4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4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23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第23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
  • 第24届金卫星奖
    第24届金卫星奖
    获奖:电影部门-最佳剧情片 / 电影部门-最佳导演 / 电影部门-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 电影部门-最佳剪辑 / 电影部门-最佳音效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原创剧本 / 电影部门-最佳原创配乐 / 电影部门-最佳摄影 / 电影部门-最佳视觉效果 / 电影部门-最佳美术指导
  • 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剪辑
    提名:最佳摄影 / 最佳音效
  • 第2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第2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男主角 / 剧情剧集最佳特技群戏
  • 第25届评论家选择奖
    第25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视觉效果 / 最佳动作电影
  • 第56届美国声音效果协会奖
    第56届美国声音效果协会奖
    获奖:真人电影最佳音效
  • 第77届金球奖
    第77届金球奖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