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时间里的父亲(2020)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英语:The Father,香港译《爸爸可否不要老》,台湾译《父亲》)是一部2020年的剧情片,由佛罗莱恩·泽勒(英语:Florian Zeller)担任导演兼编剧,改编自他2012年的舞台剧《父亲(英语:Le Père)》,由安东尼·霍普金斯、奥莉薇雅·柯尔曼、马克·加蒂斯、伊莫珍·盖伊·波茨、卢夫斯·塞维尔和奥利维娅·威廉斯演出,讲述了一位老年人迷失在失智症幻觉中的故事。
剧情
安妮得知父亲安东尼又把一位看护赶走,便上门看望他。安东尼罹患失智症,经常会忘记要紧的事情,还有东西所放的位置。例如,他每一天都会把手表放在浴缸旁的柜子里,但他就是会忘记。他声称最近来的看护偷了他的手表,并声明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的看顾。安妮透露自己将要离开伦敦,和新男友搬到巴黎,安东尼听闻女儿要离开自己,备感伤心,安妮告诉父亲如果他无法接受下一位新看护,他们只能做别的安排,说完便离开他家。
有天,安东尼在家泡茶时,突然间看到一位陌生男子坐在客厅里,男子声称自己是保罗,即安妮的丈夫。安东尼开始对保罗絮絮叨叨,怒斥安妮想要将自己送往老人院的意图,表明绝不会离开自家公寓,结果保罗反而称这是他和安妮的家,安东尼是最近才搬过来的。过了一会儿,安妮回到家,却是一位陌生女子的外貌,安东尼感到惶恐不安,询问安妮跟保罗是不是在戏弄自己,安妮表示她已经离婚五年了,不知道保罗是谁,此时原本在厨房的保罗凭空消失不见,安东尼的思绪陷入混乱中,安妮安抚父亲一切都会好起来。
某天早晨,安妮变回原先的外貌,她安排新看护萝拉来家中面试,安东尼称赞萝拉长得跟失联多年的小女儿露西外貌酷似,跟萝拉相谈甚欢,还跟她开玩笑说自己是职业舞蹈演员,不需要别人照顾,同时秀了一段踢踏舞。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恶狠狠地斥责安妮是为了觊觎遗产,才跑来虚情假意地关心他,安妮受父亲羞辱而默默落泪。时间来到傍晚,安妮和保罗讨论看护面试的经过,安东尼显然不认识这个外貌陌生的保罗,并瞥见保罗的手表与自己丢失的那条酷似,于是跟保罗装起熟来,想拿回手表,保罗失去耐心,责骂安东尼要一直挑战他们的底线到什么时候。画面转到安妮带安东尼去看医生的那天,医生问起他的精神状况,他坚持自己没有记忆问题,反而声称是安妮改口说没有要去巴黎,记性比自己还差。晚餐时间,安东尼听到保罗建议安妮将他送到安养院的计画,安东尼佯装没听见,吃饭时保罗对安东尼愈加地不耐烦,开始冷嘲热讽,安妮与保罗争执起来,安东尼见气氛不对离开餐厅,当他回来时,又看到同一幅两人讨论送他去安养院的情景。
时间来到萝拉正式照顾安东尼的一天,仍穿着睡衣的安东尼不喜欢萝拉用逗孩子的语气给他吃药,又开始向萝拉夸赞起女儿露西,说她是大名鼎鼎的画家,萝拉对露西发生的意外感到遗憾,然而萝拉忽然惊觉安东尼仍误以为露西在环游世界,便止住对话。此时,之前消失的第一个保罗再次出现,保罗一字不漏重复起上次关于安东尼挑战他们底线的台词,不同地是这次动起手开始殴打安东尼。安东尼吓得哭出声,安妮赶紧跑来安抚安东尼,眼前不知所措的保罗,却已不是第一个保罗,而时空又回到吃晚餐那天的情景,但安东尼仍旧穿着睡衣。
某天深夜时分,安东尼从房间醒来,走出屋子,发现自己身在医院的走廊。他在病院目睹露西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露西与萝拉长得一模一样,此时突然惊醒。安东尼走出卧室与安妮吃早餐,安妮心情舒畅,觉得昨天安东尼与萝拉交谈状况良好,可惜没表演他所说的踢踏舞。这时萝拉来到,外型却是之前那位自称安妮的陌生女子,安东尼不敢置信眼前景象,匆匆逃回卧室,令安妮十分错愕。
安妮将安东尼安置在安养院,安东尼意识到自己将独自待在伦敦,父女不舍地别离,安妮随后含泪搭车离去。安东尼在安养院的卧室醒来,遇到那位陌生女子,以及第一次看见的保罗。不同的地方是,女子道出她是凯瑟琳,是安东尼的看謢,保罗原来是位名叫比尔的看护。安东尼忧心起安妮的去向,凯瑟琳称安妮已经搬去巴黎好几个月,最近寄来明信片,周末偶尔会来探望他。安东尼发觉之前那些虚实交错的景象,其实都是自己来到安养院这段时间浮现的错乱记忆,安东尼情绪崩溃想念起已故的母亲,失声痛哭,凯瑟琳上前安慰他,说晚些时候会带他到庭院走走,并用曾在安东尼记忆中一样的口吻表示一切都会好起来。
阵容
- 安东尼·霍普金斯 饰 安东尼(Anthony)
- 奥莉薇雅·柯尔曼 饰 安妮(Anne)
- 卢夫斯·塞维尔 饰 保罗(Paul)
- 伊莫珍·盖伊·波茨 饰 劳拉/露西(Laura / Lucy)
- 马克·加蒂斯 饰 比尔/保罗(Bill / Paul)
- 奥利维娅·威廉斯 饰 凯瑟琳/安妮(Catherine / Anne)
制作
2019年5月,消息指佛罗莱恩·泽勒(英语:Florian Zeller)将出任影片导演,与原版舞台剧的编剧基斯杜化·咸顿共同撰写剧本。安东尼·霍普金斯和奥莉薇雅·柯尔曼担任主演,奥利维娅·威廉斯、卢夫斯·塞维尔、伊莫珍·盖伊·波茨和马克·加蒂斯出任配角,摄制工作于5月13日开始。取景地包括西伦敦制片厂(英语:West London Film Studios)和海耶斯(英语:Hayes, Hillingdon)。
发行
影片于2020年1月27日在圣丹斯电影节全球首映。索尼经典电影和狮门影视公司分别买下美国和英国的发行权。影片于2020年9月14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放映,10月在美国电影学会放映。
影片原定于2021年1月8日在英国上映,后受第三波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改在3月12日上映,最终推迟到6月11日上映。美国方面,影片于2月26日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地限定上映,之后于3月12日大规模公映,3月26日登陆随选视讯平台,原定档期为2020年12月18日。
评价
票房
影片在美国865家剧院上映,首周末票房达433,611美元,位列票房榜第八位;次周获六项奥斯卡提名,扩映至937家影院,票房达35.5万美元。
专业评价
汇总媒体烂番茄收录164条评论,打出99%的新鲜度,平均得分8.7/10。网站共识写道:“星光璀璨的演出阵容及编剧兼导演佛罗莱恩·泽勒出色的导演工作,让《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动情演绎了失智症患者的形象。”Metacritic收录41条评论,平均分88/100,表示“普遍好评”。PostTrak(英语:PostTrak)观众评分84%,观众推荐度54%。
《综艺》的欧文·格里伯曼(英语:Owen Gleiberman)表示,“《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是少数能够如此深刻、全面展现老年人心理状况恶化的影片,用看似合理、连贯的体验,让我们记住失智者的形象。”《卫报》的本杰明·李(Benjamin Lee)认为霍普金斯的表演“惊人”、“打动人心”,能看到他很理性地跟自己和周围人的解释自己经历的事情。有几个让人感到不安的镜头是说他的世界发生了转变,但他岿然不动,或许只有聋人,才能够理解他每天醒来会经历什么样的问题。他认为,霍普金斯的情绪从愤怒到狂怒,到出离愤怒,再到沮丧,让人感觉他并不是在扮演一个构造成熟的角色,尽管我们会把他和丰富的演艺经历联系起来。
《好莱坞报道者》的陶德·麦卡锡认为影片是“自八年前的《爱》以来,讲述老年人境况最出色的电影,非常有见地、微妙、细腻地展现侵蚀性失智症,以及这个病对患者所造成的损害。安东尼·霍普金斯这位令人骄傲的英国演员出色展示了否认患有此病的形象,出彩的表现给法国作家佛罗莱恩·泽勒的导演处女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IndieWire的大卫·埃里希(David Ehrlich)认为,“泽勒改编他的同名获奖戏剧,慧眼独具,自信非凡,仿佛用镜头展现了他的一生。在泽勒看来,迷失自我的老年人朝他的女儿和看护发火,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这种场景逐渐体现出影片对思想的深入研究,展现出看着某人溺水时难以形容的痛苦。”
《纽约时报》的珍妮特·卡特苏里斯(Jeannette Catsoulis)认为影片“非常有力、打动人”,大气地描绘了世界崩塌时的景象。
奖项
大奖 | 奖项 | 获得者 | 结果 | 参考 |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 | 大卫·帕菲特(英语:David Parfitt)、让·路易·利维、菲利普·卡尔卡松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英语:Florian Zeller)和基斯杜化·咸顿 | 获奖 | ||
最佳剪辑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Yorgos Lamprinos) | 提名 | ||
最佳艺术指导 | 彼得·弗朗西斯(Peter Francis)和凯茜·费瑟斯通(Cathy Featherstone) | 提名 | ||
英国独立电影奖 | 最佳英国独立电影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佛罗莱恩·泽勒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获奖 | ||
最佳编剧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获奖 | ||
最佳剪辑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 获奖 | ||
最佳布景 | 彼得·弗朗西斯 | 提名 | ||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 | 最佳新人(英语: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 for Best New Filmmaker) | 佛罗莱恩·泽勒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获奖 | ||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
最佳剧本(英语: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提名 | ||
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 观众奖 | 获奖 | ||
萨德伯里国际电影节(英语:Cinéfest Sudbu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观众选择奖 | 获奖 | ||
佛罗里达影评人协会 | 最佳导演(英语:Florida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 佛罗莱恩·泽勒 | 提名 | |
最佳处女作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英语:Florida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Best Actor)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获奖 | ||
最佳改编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提名 | ||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 | 最佳剪辑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 获奖 | |
特柳赖德电影节(英语:Telluride Film Festival) | 银章奖(英语:Telluride Film Festival Silver Medallion)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获奖 | |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致敬奖 | 获奖 | ||
观众奖 | 提名 | |||
苏黎世电影节(英语:Zurich Film Festival) | 慧眼识珠奖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获奖 | |
圣地牙哥影评人协会 | 最佳导演 | 佛罗莱恩·泽勒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获奖 | ||
休斯顿影评人协会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伦敦影评人协会 | 最佳英国电影 | 提名 | ||
最佳演员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英国演员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乔治亚影评人协会 | 最佳电影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提名 | ||
奥斯汀影评人协会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 提名 | ||
旧金山影评人协会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 提名 | ||
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成人电影奖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获奖 | |
西班牙电影编剧圈勋章奖(英语:Premios CEC) | 最佳外语片 | 佛罗莱恩·泽勒 | 提名 | |
哥雅奖 | 最佳欧洲电影 | 佛罗莱恩·泽勒 | 获奖 | |
卫星奖 | 最佳电影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佛罗莱恩·泽勒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获奖 | ||
最佳剪辑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 提名 | ||
好莱坞影评人协会奖(英语:Hollywood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 最佳电影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 提名 | ||
金球奖 | 最佳戏剧类影片 | 提名 | ||
最佳戏剧类电影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电影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提名 | ||
美国演员工会奖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 提名 | ||
澳大利亚影视艺术学院奖(英语:10th AACTA International Awards)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奥莉薇雅·柯尔曼 | 获奖 | ||
最佳剧本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提名 | ||
最佳电影 | 佛罗莱恩·泽勒 | 提名 |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英国电影 | 佛罗莱恩·泽勒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获奖 | ||
最佳改编剧本(英语:BAFTA Award for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 佛罗莱恩·泽勒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 获奖 | ||
最佳剪辑(英语:BAFTA Award for Best Editing) | 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 提名 | ||
最佳布景(英语:BAFTA Award for Best Production Design) | 彼得·弗朗西斯 | 提名 | ||
美国导演工会奖 | 杰出导演处女作(英语: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 for Outstanding Directing – First-Time Feature Film) | 佛罗莱恩·泽勒 | 提名 |
影片于2020年1月27日在圣丹斯电影节全球首映,定于2021年6月11日由狮门影业在英国发行。影片获得普遍好评,其中霍普金斯和科尔曼的表演,以及对失智症的表现获赞。影片在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六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获其中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获第78届金球奖四项提名,包括最佳戏剧类影片;获第7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六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
获得奖项
- 第23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获奖:最佳剪辑 / 最佳编剧 / 最佳男主角
提名:最佳英国独立电影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导演 - 第26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剪辑 - 第35届西班牙戈雅奖
获奖:最佳欧洲电影 - 第78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编剧 - 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剪辑 - 第25届金卫星奖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剧情片 / 电影部门-最佳导演 / 电影部门-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 电影部门-最佳女配角 / 电影部门-最佳改编剧本 / 电影部门-最佳剪辑 - 第68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选择奖 - 第3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第27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男主角 / 电影最佳女配角 - 第5届亚特兰大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十佳影片 - 第46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剪辑 - 第73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长片处女作导演 - 第24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第41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 最佳处女作 - 第41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年度英国/爱尔兰电影 / 年度男主角 / 年度英国/爱尔兰男演员 - 第7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英国电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艺术设计
简评
跟着这位年迈父亲的视角,我其实是没办法把事情的脉络理清楚的。我好像第一次感同身受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处境和他们所遭受的心理压力。“The Father”译为“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是很熨贴的,我们很多人好像都被什么东西困住了,而这位父亲则被困在了时间里,困在了过去和现实之间。护工虐待过他?还是他女儿的前夫虐待过他?我不太了解。最后他哭的像个孩子,只想回到母亲的怀抱里,他说“我感觉我的叶子都掉光了,这个世界没有我的容身之所了”,我的眼泪终于也忍不住掉了下来。一个婴儿出生时被所有人簇拥,环绕着爱和欢乐,但为什么年老之后会这样无助和孤独,这是这个社会的问题。(plus:安东尼演技真的太好了!把患病老人的那种不知所措、惊恐、痴呆和绝望等各种情感都饰演得淋漓尽致!)
两个关键的视角,一是感知时间的视角(安东尼脑海视角、观众主观视角以及客观真实视角),二是关键记忆碎片叠加(记忆中重要的人、他呆过的地方和他重要的经历);大致剧情串联;演技音乐意象布景空间重复场景镜头设计明暗冷暖灯光;关键剧情解释及重要的隐含信息,“外面阳光灿烂,我们要趁阳光好的时候出去,我们把握好时光,因为好天气总是转瞬即逝”;电影主题,疾病、失去以及能否充分欣赏和享受我们所拥有的短暂时光。无论在什么阶段我们都在体验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去运用思想宣泄情感去欣赏学习增加生活愉悦的深度,我们总有一天会老去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保持年轻,我们终有一天会失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忘记重要经历,愿我们在时间游戏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向最蓝的天空伸展出最精彩的碧绿。(《依然爱丽丝》与这部,主角视角不同)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会慢慢变成一个孩子,失去记忆,失去引以为傲的人生阅历,困在混乱的思绪中,像被无尽的时间锁住。日常生活变得愈加困难,总让身边的人跟着收拾烂摊子,被厌弃的自己所包围,仿佛又成为了那个“一无所知”的婴儿,年老的躯体塞满了不能理解的思维。这仿佛是世间最残酷的“刑法”,让人痛苦无力孤独绝望。爷爷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那三年,我亲眼见过母亲的一夜白头,也见过父亲的呵斥不耐烦,看到奶奶深夜垂泪,也麻木的陪在爷爷身边听他念叨我的名字,却不认得我是谁。有时候这些记忆会在深夜翻滚,像鞭子一样笞打着我的内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女儿在房间里用被子捂住父亲”这个镜头曾经那么真实出现在我的思想里,这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平静的孤独感。赤条条的来,和世上很多人打过了交道,有过亲人、挚友、伴侣、孩子,在年轻时或享受孤独的活着,保有着私人领域感,拥有着个人魅力,独立自尊的活着;那年老呢,如果腿脚不便,意识逐渐混乱,我们的心态会不会逐渐也老去,开始被不得已抛弃,变成负担,被人同情的包容着,或被亲人爱着但不被喜欢,最后赤条条离开。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时间变成多条光柱,笔直的向前,却错综复杂的交汇影响,影片里什么都没有说,没有说老人在哪儿,里面的人物到底是什么角色,但从细枝末节里能感觉到变化,从老人视角已看不清澈什么才是事实,他一直活着自己的记忆里,事件混乱,但他永远记得女儿的名字。希望心态永远年轻,敢于接受新鲜认知,有自尊有魅力的活着。
在飞机上看的,因为延误刚好在下飞机前看完了。一开头跟随着父亲的视角真的有点混淆,还以为是女儿联合护工演的戏,偏偏连两个女演员的名字都是一样的Olivia看到父亲泪眼婆娑地问你是不是打算抛弃我,一遍一遍强调不要扔下我一个人,最后说我觉得我的树叶都掉落了,真的绷不住。我们也总说“树人”,人的一生就像树,父亲也意识到很多事情不对劲,但因为记忆的无序,他没法理解自洽。自己的人生正慢慢走向终章,他很矛盾,既依赖女儿又希望被承认有自理能力,一边对女儿冷言冷语,一边又希望她和自己一起,老人的“无理”其实也是脆弱的表现。最后他意识到他的树叶快掉光了,连自己也忘了,仿佛时光倒回到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童,要寻找自己的树根妈妈,这里也很有悲情色彩。很好奇一直被挂在嘴边的小女儿的故事线,但大女儿真的也很无奈心酸
以阿兹海默症患者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故事,这种叙事方式很新颖,从最开始的稀里糊涂,比较蒙圈,到后面的理清关系,伴随着这种“混乱复杂”的问题娓娓道来这个故事,让人十分的心疼老爷子,导演也喜欢用“假角色”代替“真角色”这方法用的高明,只有到最后一刻缕清关系后才真相大白。“烧脑”也动情,最后老爷子那段找妈妈的戏简直了,近几年见过的最伟大的表演,今年的奥斯卡影帝当之无愧!女主女儿的演技也不赖,最后打算送父亲去养老院和前半段被“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羞辱那段也是强从话剧改编电影,导演也十分懂得如何把话剧的室内布局运用在电影之中,镜头的把控娴熟,时不时拍摄一些定位“空镜头”也是表现老爷子记忆不断消失变空,画面色调也逐渐变冷,场景布局越来越小等等,绝对值得一看的好片!
一开始还真当是悬疑片来看的,怎么家还不是自己的,怎么大女儿还安妮还变样了?怎么女儿还有了丈夫?怎么护工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那款,前护工,女儿,现护工,女儿的男朋友,男护工,女儿的家,养老的房间,用阿尔茨海默第一人称去叙事,带给我的就是折磨,跟片中女儿安妮照料老年痴呆的父亲那样,一样得折磨。怕的不仅是父亲忘记女儿,而是即使说过了他转眼就忘了,他看你的眼神就跟陌生人一样,而且他还是你的至亲,这种日复一日甚至半时半刻的折磨,困在时间里确实很形象,他本身也很痛苦,不记得自己是谁,还以为自己是个只会喊妈妈的孩子,而照料他的人也很痛苦,安东尼霍普金斯表演确实精准,把这个症状对任何人的影响都展露无疑,需要科研攻克以及人文社会关怀
这部电影看的我有点犯困。一方面是缓慢的剧情分割,虽然看得出来导演通过精心设计让剧情分裂的节点尽可能充满悬疑,然而这种技巧使用太多让我不再有新鲜感(再一次地,豆瓣好像对悬疑有异乎寻常的偏好,)。再一点就是由于是由舞台剧改编,剧情仍遵循着舞台剧的模式拍摄,在现场和在电脑屏幕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感染力。当然看到后来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其实是正序的回忆,夹杂着现实与过去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混乱。所以至少叙事技巧是为剧情服务的,而非单纯流于形式。电影所要表达的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至于父女之间的感情,我觉得关注点有点太多倾斜在父亲身上了。这个女儿其实也只是个工具。因而剧情有些单薄。从这个角度算不上牛逼的电影,形式大于内容。
现实又让人心碎。拍的太好,演的太好,代入感特别强。老人痴呆越来越普遍,对患者和家属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电影拍的太真切。公寓里爸爸的老年痴呆视角,让观众也能感受他对时间错乱的那种慌乱无助,女儿只能默默承受爸爸各种闹腾内心也非常煎熬。场景切换太厉害,导演凸显功力,还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手表,里面门各种指代。最厉害的是爸爸演员的表演,特别是最后,看的我哭了很久。我外婆老年痴呆快20年去世,她记得我对我还是很好,但妈妈舅舅他们就和里面的女儿一样承受了很多艰难。现在我妈年纪上去了,虽然不是老年痴呆,记忆力和脾气越来越差,有时甚至忘记自己乱发脾气,我越来越理解外婆最后那几年大家的感受,伤感无力还要坚持下去。希望有一天,老年痴呆能得到有效治疗。最后的画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主要是三方面的感受:(1)开始的时候我试图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在其中时间又是以什么方式跳跃的?但在观看的过程中才明白过来,导演并不准备讲述一个故事,而是想向人们还原身患阿尔海默症的人自身的经验,在其中ta们和我们一样疑惑、不解和无助。一些在时间上后来出现的面孔、场景却在最初的记忆中出现,就展现了这种无序性。(2)父亲被送到养老院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女儿很爱他的父亲,尽管父亲因为疾病而显得蛮横无理、说出伤人的话,但她始终努力使一切回归正规、让一切过下去,只是一切无可挽救。从中感受到了悲哀和无力,特别是看到那个打老人的人和最后出现在养老院每天相见的护工拥有相同面容的时候。(3)尽管老去、记忆混乱,最核心的仍然是爱的渴望和对伤害的恐惧。那些被重复的片段都与这些情感有关。
整部电影不论是画面构图 摄影 用光 还是音乐亦或是演员的表演以及故事结构都深深触动我的审美,看的时候心情很激动,只觉得时间太快。老头每一次找手表周围的人物关系或场景等都会换,这也算是比较明显的导演提示吧,也怕观众根本看不懂。另外,吹爆安东尼老头,骨子里有一种英国老绅士的感觉,不论是《沉默的羔羊》的优雅犯罪还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的表演都让我看出来高贵优雅来,这个角色非他不可 ,我可以说别的演员演痴呆老人或许比他强,多的是帮老人卖惨但是总是比他少一些味道。被扇脸那段是表演的一个高潮,我简直惊坐起,那种无助痛苦又憋着一股老绅士因为年老无法释放出来的劲一股脑的像火山喷发一样释放出来!配上音乐堪称完美!
百感交集,当看到年轻时不可一世的汉尼拔到了风烛残年,终于无力控制自己记忆和逻辑思维的时候。对着年轻护工耍帅就像是两个人生阶段的分野,歇斯底里与弱小无助会是今后生活的常态,甚至会老泪纵横,想念他过世N年的母亲,观众很难不感同身受。本片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沉浸式拍摄手法。革命性地、前所未见地,从病患的第一视角还原患病的日常。剧中所有关于身在何处、来者何人、总有刁民要害朕的悬疑片桥段,其实都是患者第一视角的纪录片要素,相当高级。我没有想过像悬疑片那样试图排列时间线,以还原女儿女婿护工等人物关系,这些都不重要了,观众需要做的,就是感受一个阿兹海默患者是怎样困在时间里,自我怀疑,充满疑惑。影片其实也讴歌了患者家属,照顾患者绝不容易,是长期和艰辛的旅程,需要很多爱,而不是很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