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1995)
《七宗罪》(英语:Seven)是大卫·芬奇在1995年拍摄的一部新黑色心理犯罪惊悚电影,由安德鲁·凯文·沃克编剧,曾获得奥斯卡和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故事讲述一位即将退休的警探和他的接任者,一起调查由宗教仪式「七大罪」布局之连环谋杀案。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试图在凶手谋杀他的七名受害者前缉拿他归案。影片中的两位警探分别由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饰演。北美票房1亿美元,全球累计3.27亿美元,为95年票房第七高之作品。
角色介绍
- 大卫·米尔斯(David Mills):布拉德·皮特饰
- 米尔斯是一位从外地转调而来的警官,对于他所看到的社会乱象,心中仍然保留一丝的正义感,希望能尽一己之力,改善人们的罪恶以及黑暗。但他冲动火爆、按耐不住性子的急躁个性却是他的致命伤。
- 威廉·沙摩塞(William Somerset):摩根·弗里曼饰
- 任职三十余年,拥有丰富办案经验,对于人性的罪恶,他却深感无力。执法多年,他深知此地人们冷漠疏离,犯罪事件层出不穷,甚至日趋恶化,他只等著退休到来那天,尽快离开这个罪恶都市。
- 翠茜·米尔斯(Tracy Mills):格温妮丝·帕特罗饰
- 米尔斯的妻子。跟米尔斯在高中时期即相恋、交往,随着米尔斯调职到此,对于新生活从一开始的期待转变为失望沮丧,更甚至因为怀孕而害怕将来小孩子会受到环境影响,最后因为凶手忌妒夫妻俩幸福的生活而惨遭凶手杀害。
- 约翰·杜(John Doe):凯文·史贝西饰
- 连续杀人命案的凶手。对于社会人性的丑陋不满,以天主教教义中的「七大罪」为宗旨,进行一连串的杀人事件。不过在英语中John Doe一般是专门用来指代无名氏(尤其是男性或性别不明的无名氏,如确定为女性则一般称为Jane Doe),所以推测这个名字只是化名。
剧情
在这个被遗弃的肮脏城市中,孕育著贫困和冷漠。警探威廉·沙摩塞已经在这个地方工作了32年,再过一个星期他便退休。这个时候,从大城市调来一个积极进取、没有经验的新搭档大卫·米尔斯。两人要搭档办案但又合不来。米尔斯的性格冲动、年轻气盛,与沙摩塞的作风严谨、办事老成形成鲜明对比。
暴食(Gluttony)
首宗案件发生在一个蟑螂孳生的肮脏公寓内,一名极度肥胖的男子僵死在那里,他的脸深埋在他面前装满意大利面的碗中,沙摩塞深知他们正追捕一个连环杀手。
沙摩塞在当与米尔斯向警队队长报告案情时告诉自己的想法,认为一切才是刚刚开始,队长则不以为然,认为只是一宗普通的谋杀案,此时沙摩塞已经有想调查其他案件的打算,但沙摩塞也建议队长不要把这个案件交给米尔斯,因为他认为米尔斯并未准备好开始去调查凶杀案件。米尔斯听到后对沙摩塞这样质疑自己的能力感到非常不满,两人差点开始吵架,最后队长决定让米尔斯调查其他案件,沙摩塞继续调查这个案件。
贪婪(Greed)
第二宗案件发生在律师事务所内,一名富有的辩护律师被杀害。地板上则有用血迹写成的Greed(贪婪)一词,至此警方开始达成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的共识。米尔斯在凶案现场发现律师太太的近照被人用血在相片的两个眼睛上画了两个圆圈,因为担心律师太太会成为凶手的下一个目标,决定安排律师太太暂时居住在一栋有警方保护的房子,直到破案。
与此同时,队长来到办公室找沙摩塞,为他之前不以为然的态度表示抱歉,认为沙摩塞是最有能力去调查这一起连环杀人案的,队长离开办公室前受验尸官委托给沙摩塞一个小瓶,是验尸官在那名极度肥胖的男子的胃里找到疑似是塑料的东西。
沙摩塞通过线索回到第一宗案件的案发现场,并在冰箱后的墙壁上发现了用油脂写下的Gluttony(暴食)一字。还发现了写有「长路漫漫而艰苦,出狱后即见光明」的字条。回到警察局向队长和米尔斯报告了他的发现。沙摩塞知道自己即将退休,他便向队长说明自己不想接手这起连环杀人案。米尔斯向队长提议自己可以接手。沙摩塞连夜到了图书馆寻找有关七宗罪的相关书籍,把相关的页面影印,给米尔斯一些调查的方向。
大卫的妻子翠茜知道丈夫与沙摩塞之前有争吵而特意打电话邀请沙摩塞到他们的家中共进晚餐,晚饭过后两位男主角便开始讨论关于被杀的律师的案件,米尔斯告诉了他在凶案现场的发现后,两位男主角便连夜到律师太太被米尔斯安排居住的地方,经过律师太太协助调查后发现室内一幅画颠倒了,沙摩塞和米尔斯赶到律师事务所,两人检查颠倒的画没有可疑后,沙摩塞在画背后的墙壁,发现藏有指纹,后来经过指纹组的同事使用特殊技术后发现原来指纹拼出了「救我〔HELP ME〕」字样,更发现指纹并非来自被杀的律师。
怠惰(Sloth)
警方通过电脑系统从指纹查出一个患有严重精神病且犯案累累的嫌疑人,之前被杀的律师曾经在法庭上成功为其辩护。队长率领飞虎队赶往其所租住的公寓准备拘捕那位嫌疑人,破门入去后却在其床上发现一个被綑绑且已经腐化的人,床头上方的墙壁上用粪便写有Sloth(懒惰)一词。米尔斯在床尾发现了一叠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在记录受害者从正常变腐化的过程,最新的照片是在三日前拍摄的,而第一张照片是在一年前拍摄的。米尔斯还发现了头发、粪便、尿液和指甲样本。正当在搜集线索的时候,大家意外地发现原来这个人还没有死,沙摩塞立即呼叫救护车。但这个人被送到医院后已经无力回天,经过医生的解释,这个人已经被绑在床上整整一年,而且这一年期间没有吃过任何食物,咬断了舌头,血液中发现多种的抗生素等药物,因此肯定是完全用抗生素等药物来维持其生命。
经历这三宗谋杀案后,翠茜突然打电话,表示想约沙摩塞见面。沙摩塞与翠茜见面后得知原来翠茜已经怀孕,但工作与生活环境都不如意的她不知应否告诉大卫。沙摩塞便透露他多年前对环境失去信心无法养育孩子而强迫女友堕胎,最后与女友分手,令沙摩塞后悔至今。沙摩塞建议翠茜如果决定堕胎,就不要让大卫知道她怀孕了。
沙摩塞跟米尔斯透过了不合法的管道向沙摩塞的一位在联邦调查局工作的朋友收买到图书馆关于七宗罪书籍的借阅纪录,过滤出一个叫约翰·杜的嫌疑人。当他们到达约翰·杜的寓所门外时,突然遭受不知名人士的枪击。追逐中,犯人本来已经压制并且用枪口对准了米尔斯,但最后却选择手下留情逃走。
米尔斯怒气冲冲地回到约翰·杜的寓所,想要开始入屋调查。沙摩塞却阻止了米尔斯,提醒米尔斯他们没有理由和搜查令可以入屋调查,而且他们是透过不合法的管道才找到约翰·杜的寓所,因此也不可以提到他们是透过联邦调查局的帮忙才追踪到这里。此外,沙摩塞也提醒米尔斯如果贸然入屋调查,是可以令疑犯无罪释放的。米尔斯被说服,不过因为他冲动的性格而突然一脚踢破了约翰·杜的寓所大门,沙摩塞对米尔斯这样的行为感到非常生气。后来米尔斯灵机一动,用钱收买了与约翰·杜居住在同一层的住户,那个住户受米尔斯指示,向赶来的警察说自从这数宗谋杀案发生后,她观察到约翰·杜经常离开自己的寓所,于是便通知了沙摩塞。有了这个理由,终于都可以入屋调查了。回到约翰·杜的寓所,沙摩塞他们发现了不少笔记,当中有大量的作案手法、构上的描写及大量受害人或疑似目标人物的照片,由此断定这个约翰·杜就是这一系列连环杀人案的真凶,在过程中,约翰·杜还打电话回自己的公寓,对沙摩塞和米尔斯两人的“效率”表示“佩服”,并且说之后会加快自己的步伐且稍微调整犯案方向。
淫欲(Lust)
沙摩塞他们未能及时阻止第四宗谋杀案,约翰·杜在一间娱乐场所的房间内用枪指吓一名男子,要他穿上一条特制的,胯下处为尖利金属刀刃的性虐道具裤,再强迫与一名妓女发生性行为而直接导致那名妓女死亡。房间的门口被约翰·杜用刀刻了淫欲(Lust)。
傲慢(Pride)
一位年轻女模特儿在其住所内被杀害,其脸部被强酸毁容,鼻子被割掉,并且一只手上用强力胶水粘有一瓶安眠药,另一只手则拿着电话。大家推断这是凶手设计的场景,其意为:你可以打电话求生,但容貌已毁。而这样一个(为自己的容貌而)“骄傲”的女人是宁可死去,也不愿意这样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沙摩塞决定破案后才退休,但他与米尔斯都对案件的前景不抱希望,就在这时,约翰·杜意外地自己搭出租车到警局自首。队长后来通过调查发现原来因为约翰·杜把自己的手指表皮割去,所以在之前的案发现场中都没有留下任何指纹。同时约翰·杜被化验出自己将手指表皮割去的血迹、第五宗谋杀案的那位年轻女模特儿的血迹,而且身上还沾有另一位不名身份人士的血迹。约翰·杜通过律师提出一项要求及条件:如果警方想要找到另外两个被害人的尸体,负责此案的米尔斯和沙摩塞两位警探必须与他一起去一个地方,否则约翰·杜将会以精神障碍为由辩护,不需承担法律责任。沙摩塞虽然担心,但顾及好胜的米尔斯,两人最后还是答应了约翰·杜的条件。
嫉妒(Envy)与 愤怒(Wrath)
约翰·杜指引沙摩塞和米尔斯两人前往市郊一个荒芜的沙漠地区,上空有警方的直升机监视。当约翰·杜带领两人前往埋尸的地点时,突然远处出现了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货车,米尔斯看守约翰·杜,沙摩塞独自上前用警车截停货车,并举着手枪命令司机下车,司机听从命令举起双手下车,并表示有客户支付了高额运费,指定他在此时将包裹准时送到此地,收件人是大卫·米尔斯。沙摩塞叫司机慢慢地从货车的车尾箱拿出包裹放在地上后便例行对司机进行搜身,确认了司机的身份后便叫司机离开。
沙摩塞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打开包裹,里面的东西顿时令沙摩塞震惊不已,随即沙摩塞明白了约翰·杜的意图,于是马上向大卫奔去,一边告知直升机上的人“局势已经被约翰·杜控制”,一边高呼着要求大卫扔下手中的枪。
这时,约翰·杜开始向大卫自述,他在当天早上大卫离家后到访他家,见到大卫美丽的妻子翠茜,强奸未遂便杀了她,并砍下了她的头。这时沙摩塞终于赶到,约翰·杜说看来是他自己犯了嫉妒(envy)的罪,“很抱歉”令大卫失去了妻子和孩子。沙摩塞便在情急之下给了约翰·杜一巴掌想阻止他说下去,但约翰·杜看到大卫既悲伤又错愕的表情,明白原来大卫还不知道翠茜已经怀孕,于是继续出言讥讽,激怒大卫。尽管沙摩塞在一旁劝说,如果大卫失去冷静动用私刑杀死约翰·杜,那么约翰·杜的目的就达到了,约翰·杜就是要大卫动怒,犯下七罪中的最后一项“愤怒 (Wrath)”杀了他。大卫经过一番苦苦挣扎,最终向着约翰·杜的头扣下了扳机。
大卫最后被警方带走,沙摩塞请求队长如果大卫需要什么的话,尽力满足他的要求。队长问沙摩塞以后打算去哪里,他只答了「我不会走远」。
沙摩塞接着引用了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战地钟声》的语句:「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且值得为其奋斗。」并且说自己只同意后半句。
制作花絮
编剧安德鲁·凯文·沃克(Andrew Kevin Walker)的创作意念来自于他在纽约市时为准备成为一个编剧时的体验。他讨厌在纽约的日子,但如果没有这段日子,就没有七宗罪这个剧本。写剧本时,他想像威廉·赫特(William Hurt)为沙摩塞。至于沙摩塞的命名则取自他喜爱的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 Somerset Maugham)。
前期制作时,艾尔·帕西诺原被安排演出沙摩塞一角,可是艾尔·帕西诺却选择演出《档案风暴》(City Hall)。瑞米·柴契克一度有机会执导此作品。自制作《异形3》所遇到的挫折,大卫·芬奇一年半来没有读剧本。他后来同意执导是因为被剧本吸引,这是一部要串连起来的作品,传达了残酷人性、心理残暴的信息,也包括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芬奇把此作塑造成此种类型影片的先河,类似威廉·弗莱德金(William Friedkin)自《大法师》后的片种。摄影师也因此在镜头工序上作了简单的调整,芬奇也容许编剧沃克在现场作剧本修改。
此作中,拥挤嘈杂的城市街道,永无止境的骤雨经常充斥于整部电影中。这有助于导演无论在风格方面抑或视觉方面上,都能表达出充满暴力、污染、肮脏,甚至沮丧的城市。导演还指示美术指导仿造一个郁闷的世界,把居民怪异的一面映射出来,从人物道德的沦落,至各项事情都要显得不寻常。
电影的暗黑观调是由于在底片上进行一种化学处理——省略漂白(Bleach Bypass),底片上的卤化银因此没有被冲去,这样能加深幽暗或阴沉的影像,从而改善整体色调。
荣誉
- 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提名:Richard Francis-Bruce
- 第4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Andrew Kevin Walker
- MTV电影大奖:最佳电影、最爱男演员Brad Pitt、最佳反派Kevin Spacey
- AFI百年百大惊悚电影提名
- AFI百年百大英雄与反派提名:反派Kevin Spacey
- AFI十大类型十大佳片提名:悬疑片
参见
- 七 宗 罪
获得奖项
- 第5届MTV电影奖
获奖:Most Desirable Male / 最佳反派 / Best Movie
提名:最佳银幕搭档 - 第4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 / 最佳原创剧本 - 第60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 第22届土星奖
获奖:最佳编剧 / 最佳化妆
提名:最佳动作/冒险电影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配乐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导演 - 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剪辑 - 第21届报知映画赏
获奖:海外作品奖 - 第39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最佳海外电影 - 第2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最佳外语片
- 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导演
-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饰 Somerset
- 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饰 Mills
- 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饰 John Doe
- 格温妮斯·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饰 Tracy
- 安德鲁·凯文·沃克 Andrew Kevin Walker饰 Dead Man at 1st Crime Scene
简评
(内含剧透)不小心看评论看到剧透,所以看到最后结局的时候没有那么惊讶,但整个七宗罪的设计构思仍然精妙。这部电影是看到的大卫·芬奇导演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是搏击俱乐部。给我的感觉还是压抑,不管是光线,人物对话,和故事情节。如果说导演想表现的是都市冷漠下的犯罪与反思,当然是相当成功的。皮特在电影结尾处贡献了超出我期待的演技,整个角色我觉得倒比搏击俱乐部更让我喜欢。而摩根弗里曼饰演的威廉,最后留下的那句话也引人深思,世界也许并不美好,但仍然worth fighting for,因为他大概不愿再看到第二个mills和tracy了。
影片的前半部分并不差,可惜结局不但不能封神,反而是纯粹的败笔。甚至单纯拍一部杀人狂的犯罪电影也比拍一个神棍好一些。导演似乎想探讨什么宗教、人性之类的深奥话题,但很难说取得了成功,越是掺进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越让John Doe像个freak。尽管所有电影里的连环杀人犯都是这种反社会的古怪样子,但故作平静,好像悟出了大道理的表情(其实是没有表情)没让本片中的变态有一点点像圣人,而是把Kevin Spacey整成了全斗焕。皮特说的对,这鸟人只是疯特了而已。
带有非常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看开头,本以为创意新颖,但直到结局才发现,导演只是简单地抛出了7 sins,而没有对其作出任何回应与思考,仿佛这就该是所有生活的尽头,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是过于片面的。此外,整个剧情只显示了流于表面的社会黑暗,却没有更深层地挖掘;只有侦探间的猜测,没有侦破案子本身的情节。那个罪犯的“envy”也显得过于奇怪且无端了,但好在最后引用的海明威的话捞回来了一些好感,即使生活一点也不美好,但我们仍要为此而奋斗。
,大概知道是一个科学崛起,打破宗教的,破而后立的历史,也觉得基督太过虚无,不过是把戏。但这部片非常remind me的一点是,也确实是前段时间思考的是,科学,资本主义带给大多数人的是,缺乏廉耻心,缺乏助人心,缺乏基本的道德准则。不仅仅在西方,在国内其实亦然。一位追求效率必然带来其他方面的缺位,值得反思。(20-30年代印刷品→70-80年代电视),带来不同的破案习惯和思维方式。前者似乎更加逻辑化和抽象符号,后者更加通俗易懂,毕竟电视带来光声影音结合。这一个细节蛮有意思的,也是寻常难以留意的电影背后的文化信息。
终于把拖了很久的经典看了,但又没有想象中的好看,有时确实不敢对以前的经典抱太多期待。“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发生的连坏杀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这些教义的人。凶手故弄玄虚的作案手法,令资深冷静的警员沙摩塞和血气方刚的新扎警员米尔斯都陷入了破案的谜团中。连绵的细雨、阴暗的街道,末世感的犯罪场景和压抑氛围,整体观感还是厉害的,至少在逻辑上是严谨的,尸体呈现也很精彩。最后的结局也颇为反套路,人类终究会落入七宗罪的其中之一,John很好地向大家展示了这种宿命,证实了他的信仰胜利。
完美犯罪的一部经典之作,整个影片拍摄的水准非常之高让人印象深刻!影片用了天主教的信仰讲述了人类的七中罪恶,每一种在他们看来都是死罪无法原谅的罪过,于是一个代表了天主的杀手开始了对这七种罪过的人展开了死罪的惩罚,警局里马上要退休的老警探和新来的小警探组成的调查组开始了和罪犯的斗智斗勇,最后的结果虽然是抓到了凶手但是也是凶手为了最后的惩罚自己主动投案的,影片最后还是杀手的获胜但对人性的拷问几乎达到了顶点,反映的社会环境和人心复杂的问题让人难以琢磨和不断自我拷问,非常经典的故事人物故事剧情发展都做的非常精彩,很多创意和设计理念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
并不是想象中抽丝剥茧查案追凶的悬疑犯罪片(萨默塞特和米尔斯简直全程被乔当玩物耍),而是一部文学气息浓厚神学气质很足的讲人性的片子,史派西贡献了一位影史经典罪犯。芬奇对当今社会的反思与批判配合阴郁的气氛赋予本片相当浓厚的反乌托邦气息。片中的城市总是阴雨绵绵,人们冷漠堕落欲望丛生。其中每人都身负七宗罪,不止五位死者。结尾warth和envy两罪是米尔斯和乔自己剧情冲击力很强。可怜的米尔斯与妻子满怀憧憬来到纽约,却被充斥冷漠与欺骗的世界不断消磨热情与希望,最后落入乔的陷阱堕入绝望深渊。萨默塞特的年长与睿智曾让他彻底厌烦这个城市与社会,冷漠刻薄待人,想要脱身逃离,新来的年轻米尔斯夫妇给与他短暂的救赎与慰藉,帮助他们使他暂时拥有温柔与目标,可最后一切仍像乔所看透的一般,这个不断为之奋斗的世界从不美好。
大卫芬奇的视觉语言多厉害和两位主演的演技不消说了,最让我感慨的其实是90年代的电影至今看也还是那么前卫,此生有这么一部作品真的可以了,而芬奇在这个世纪依然在不断创造经典。而我们的90年代也有很多不错的导演,但到了新世纪之后很少有再让我惊艳的作品。更何况在我看来温厚的中国人本来就很难这么狠,以一种自毁的决心去剖析自己。最后旷野里那一幕真的太美了,我只能用美这个形容词。很久之后我又会忘记自己关于一部电影写了什么,但我会一直记得当发现有一个导演敢这么拍时的自我感动,哈哈这家伙赢了,就好像我也没有输一般。
平心而论,《七宗罪》 不能说是一部平庸的电影,芬奇的调度和剪辑虽然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大师”,但好歹还算十分现代化。所谓犯罪类型中的“惩罚情节”也在后面的同类型电影中广为使用,甚至有些泛滥的趋势,可怕的是,这种故事类型在我国是拍摄“反讽结局”的必经之路。有意思的是,芬奇通常喜欢通过推轨来让影像产生动感和反映暴力欲,但在这部电影里则大量运用了手持镜头,在制造上述感知时同时制造无时无刻不在对峙的“错觉”,削弱了些许芬奇电影MV般的作者气质,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太懂,可能2023一切變得俗套了。開局特別好,令人讚嘆果然是千禧年前兩大男主才能拍出的大戲啊!可惜慢慢出現文化和劇情空洞,對七宗罪只有淺表殺人贖罪,很快編不下去導致中段拖沓,利用自首再次觸發劇情。先不談殺妻對2023很老套(估計95年當時很震撼),因為《嫉妒》而殺害完全不犯有七宗罪的妻子,這是文化空洞下的強行結果,與罪犯本人的邏輯矛盾,也不能說這是不對的,畢竟也就一個精神病殺人犯談何邏輯,但影響電影觀感。Brad Pit演技比較承擔不起高潮部分,掉鏈子了,罪犯演得也不夠精神病。一般般,可惜了。
我超爱的演员,演过《肖申克的救赎》《遗愿清单》《惊天魔盗团》的摩根和演过《本杰明巴顿奇事》和《史密斯夫妇》的皮特,都超有魅力,加上《七宗罪》精彩剧情的加持,我真的看的全神贯注,当然确实有很多“前方高能”的画面稍稍有些恶心,但真的很精彩,其实皮特饰演的年轻警官(也就是暴怒)因为他脾气太臭了,看的我真的很讨厌这个角色,也是他一手帮忙完成的罪犯的七宗罪办案手法,因为嫉妒就是罪犯本人,他利用暴怒啥了自己,完成了自己的连环犯罪…很精彩,但有点让我这个强迫症不理解的是,暴怒最后也没死呀,犯人给他留下过一句话让他好好度过自己的残生,这一切应该都是他计划之内的,真的很惨人忍,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但我以为他会把暴怒也杀掉,这是让我思索了很久的地方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天主教义的七宗罪。但“上帝之子”降世,注定诛杀有罪之人,让他们惨绝人寰、身不如死。传教之路琐碎而漫长,破案之路荆棘而复杂,所有的指纹被抹去,精神疾病令其脱罪,引出“愤怒”的方式令人窒息,mills的妻子被猥亵杀害,引出最后一宗罪罚,当愤怒冲昏头脑,当愤怒胜过理智,John的最后一宗作品也已完成,mills会铃铛入狱,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也会夜夜无眠,为惨死的妻儿落泪,但七宗罪并不完美,当John杀害无辜人之时,注定不会成为流传后世的“杰作”,也许这个世界并不美好,当生活值得我们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