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2016)
《血战钢锯岭》(英语:Hacksaw Ridge,香港译《钢锯岭》,台湾译《钢铁英雄》)是一部于2016年上映的传记战争剧情片,由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奈特(英语:Andrew Knight (writer))与罗伯特·申坎编剧。该片由安德鲁·加菲尔德、文斯·范恩、山姆·沃辛顿、路克·布莱西、雨果·威明、瑞恩·科尔、泰瑞莎·帕玛、理查·派罗斯(英语:Richard Pyros)和瑞秋·葛瑞菲斯(英语:Rachel Griffiths)等人领衔主演,剧情围绕着美国陆军军医戴斯蒙·T·杜斯(加菲尔德饰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冲绳岛战役的经历。戴斯蒙是一名良心拒服兵役者,因家庭与宗教信仰而拒绝携带武器和杀人。
评分:8.7
导演:梅尔·吉布森
编剧:安德鲁·奈特 / 罗伯特·申坎
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 / 萨姆·沃辛顿 / 文斯·沃恩 / 雨果·维文 / 卢克·布雷西 / 泰莉莎·帕尔墨 / 瑞切尔·格里菲斯 / 内森奈尔·布佐里克 / 理查德·劳斯伯格 / 马特·纳夫莱 / 费拉斯·迪拉尼 / 瑞安·柯尔 / 卢克·佩格勒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片长:139分钟(中国大陆) / 140分钟(美国)地区:澳大利亚 / 美国
语言:英语 / 日语
影片别名:钢锯岭 / 钢铁英雄(台) / The Conscientious Objector
上映:2016-12-08(中国大陆)
IMDb:tt2119532
剧情
戴斯蒙·T·多斯在年幼时差点失手杀死自己的兄弟哈尔(Hal),身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一员的戴斯蒙在这次过失后坚定了自己对十诫中「勿杀生(英语:Thou shalt not kill)」这一教条的信念。成年之后,戴斯蒙在一次运送一位车祸伤者前往医院时,邂逅了女护士朵洛西·舒特(Dorothy Schutte)。两人擦出了爱火,戴斯蒙也告诉朵洛西他对于成为一名医生的兴趣。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戴斯蒙决心参军担任军医。戴斯蒙的父亲汤姆·杜斯(Tom Doss)是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老兵,且因战争而留下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汤姆对戴斯蒙的决定感到十分沮丧及不安。在前去从军前,戴斯蒙向朵洛西求婚,朵洛西也接受了。两人说好在他训练结束后就结婚。
戴斯蒙配属至郝威尔中士(Sergeant Howell)的连中。他在体能方面表现颇佳,但因拒绝拿枪加上安息日(星期六)不训练而遭其他同连队的士兵排挤。郝威尔和格洛弗上尉(Captain Glover)决定以精神疾病为由让戴斯蒙退役,但军医官施特尔泽上校(Colonel Stelzer)驳回,理由是戴斯蒙的宗教信仰并不算是精神疾病。两人随后丢给戴斯蒙一堆低贱的工作来折磨他,让他自行退役但未果。一天,戴斯蒙在睡梦中被其他同营士兵殴打,但他拒绝指认施暴者,亦决定继续留在军中。
戴斯蒙所属的连完成了基本训练,并因此享有休假的福利。戴斯蒙打算趁著休假与朵洛西结婚,却因拒绝携带枪枝而入狱。格洛弗上尉与朵洛西前来监狱探访戴斯蒙,试图劝他认罪,但戴斯蒙拒绝。在审判中,戴斯蒙认罪,但在被判刑前,汤姆以前任指挥官的信件驳回了控诉,声称戴斯蒙的信仰受到国会法案保护。得知信件内容后,指控戴斯蒙的上校不得不选择撤销对戴斯蒙的指控。随后,戴斯蒙与朵洛西步入礼堂。
戴斯蒙所在的连配属到美国陆军第77步兵师(英语:77th Sustainment Brigade),并将派往冲绳。戴斯蒙等人的任务就是支援溃败的第96步兵师(英语:96th Sustainment Brigade (United States))攻下钢锯岭。在初期的战斗中,双方死伤惨重,戴斯蒙成功救了几位重伤的士兵。当晚战事稍歇,戴斯蒙与同袍史密提(Smitty)单独在同个壕沟里谈心。史密提向戴斯蒙道歉,称他错看了戴斯蒙,不该叫他「懦夫」。戴斯蒙透露了他不拿枪的原因——他曾经目睹醉酒的父亲对母亲施暴,并准备枪击母亲。他夺下手枪,并险些扣下扳机杀死父亲。两人因此解开了心结。
隔天早上,日军发动大规模万岁冲锋攻击,将美军赶下钢锯岭。史密提战死,郝威尔中士和几位与戴斯蒙同连队的士兵受伤倒地。戴斯蒙听见垂死士兵的呼喊,决定在其余士兵大举撤退时跑回战场救人。他以砲火造成的浓烟为掩护,将伤兵一个个送到悬崖边,用绳索将伤兵送下悬崖。每救一个人,戴斯蒙就祈祷上帝让自己能多救一个。悬崖下接应的弟兄看到悬崖上源源不断地降下伤兵都惊呆了。第三天,戴斯蒙在敌人的猛攻下惊险救出郝威尔中士。
格洛弗上尉告诉戴斯蒙,弟兄们都因他创造出的奇蹟而感动,没有他便不愿意发动攻击。尽管当天是安息日,但戴斯蒙仍在祷告后陪同弟兄们重回战场。这次攻击美军占上风,日军纷纷从地道中爬出来投降。但其中有日军突然拿出手榴弹朝美军丢去,戴斯蒙为了保护弟兄而上前踢开手榴弹并被破片炸伤倒地。最终,美军攻破了日军的地下碉堡,日军指挥官选择切腹自杀,美军取得了胜利并完全占领了钢锯岭。戴斯蒙被送下钢锯岭,手上紧抓着朵洛西送给他的圣经。
电影最后出现了一些真实的照片和影像资料。戴斯蒙因英勇地拯救了75位伤兵而获得国会表彰,时任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亲自颁给戴斯蒙代表美国陆军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而戴斯蒙也成为了美国史上第一位以良心拒服兵役者身分荣获该奖的人。戴斯蒙与朵洛西育有一位子女,他们一起幸福的生活,直到朵洛西于1991年去世。戴斯蒙于2006年3月23日逝世,享年87岁。
角色
- 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戴斯蒙·T·杜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成员,拒绝拿枪。加菲尔德形容杜斯是「一位有着纯洁灵魂的山地之人」,认为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知道自我的步伐」,并表示出演这部片让他备感压力:「因为我们想要尊敬一个人的经历,且他所有的亲戚都会看这部片,感觉很奇怪」。加菲尔德表示,自己在第一次读到剧本时哭了。他实地走访了杜斯的家乡。导演梅尔·吉勃逊在观看《社群网战》(2010年)时就被加菲尔德的演技给深深吸引。加菲尔德认为,比起在《蜘蛛人:惊奇再起》(2012年)及其续集中饰演超级英雄蜘蛛人,饰演一名「真实的」超级英雄更能鼓舞人心。童年时期的杜斯由达西·布莱斯(Darcy Bryce)饰演。
- 文斯·范恩饰演郝威尔中士,杜斯所属连队的士官。
- 山姆·沃辛顿饰演格洛弗上尉,连队指挥官。格洛弗上尉是真有其人。
- 路克·布莱西饰演史密特,与杜斯同连队的士兵。
- 雨果·威明饰演汤姆·杜斯,戴斯蒙·T·杜斯的父亲。吉勃逊表示,汤姆·杜斯的部分桥段是很晚才编写的,并指出,他们将焦点摆在该角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借此带入父子间的感情。
- 瑞恩·科尔饰演曼威尔中尉(Lieutenant Manville)
- 泰瑞莎·帕玛饰演朵洛西·舒特,杜斯的爱人。帕玛在读完该片的剧本后便立刻录了对白寄给剧组。帕玛表示自己很喜欢演那一时代的女性,并称该片让她想起她那曾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祖父母的爱情故事。
- 瑞秋·葛瑞菲斯(英语:Rachel Griffiths)饰演柏莎·杜斯,戴斯蒙·T·杜斯的母亲。帕玛形容柏莎·杜斯为「戴斯蒙·T·杜斯良心里的哲理中心」。
- 理查·罗森堡饰演施特尔策,上校军医官,郝威尔和格洛弗的上级长官。
- 路克·培格勒饰演米尔特·「好莱坞」·赞恩(Milt "Hollywood" Zane),与杜斯同连队的士兵。
- 理查·派罗斯(英语:Richard Pyros)饰演蓝道尔·「迪奇」·福勒(Randall "Teach" Fuller),与杜斯同连队的士兵。
此外,南森尼尔·布佐利克在片中客串饰演戴斯蒙·T·杜斯的兄弟哈罗德·「哈尔」·杜斯(Harold "Hal" Doss),而桑斯顿上校(Colonel Sangston)一角则由劳勃·摩根(英语:Robert Morgan (actor))饰演。法瑞斯·德朗尼(英语:Firass Dirani)与班·米盖(英语:Ben Mingay)分饰与杜斯同单位的士兵维托·里内利(Vito Rinnelli)及葛里斯·诺兰(Grease Nolan)。
主题
梅尔·吉勃逊描述该片为一部反战电影(英语:List of anti-war films),具有和平的意涵,并形容该片有三种性质——娱乐性质、教育性质及鼓舞性质。外界认为该片含有宗教元素。制片人比尔·麦康尼克(英语:Bill Mechanic)表示,「我不想要放大片中的宗教元素,我觉得人们看这部片时会了解,这部片不是在说宗教,而是在讲信念,一个是教派,一个是角色特质」。
制作
筹拍
该片曾在筹拍地狱(英语:Development hell)中待了14年。许多制片人都曾打算将戴斯蒙·T·杜斯的故事拍成电影,如战争英雄奥迪·墨菲及《北非谍影》(1942年)的制片人哈尔·沃里斯。2001年,在说服杜斯同意让人将自己的经历拍成电影后,平·克劳斯贝的孙子格雷戈里·克劳斯贝(Gregory Crosby)写下了该片的剧情纲要,并将其交给伯马特制片公司(英语:David Permut)的制片人大卫·伯马特(英语:David Permut)。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成员史丹·詹森(Stan Jensen)的努力下,剧组终于筹措到了电影的制片资金。
罗伯特·申坎在2002年至2003年间编写了剧本的初稿。随后,麦康尼克聘请安德鲁·奈特(英语:Andrew Knight (writer))来对申坎的剧本稍做修饰,但在制作期间因演员及预算的关系而改为大幅修改。2004年,导演泰瑞·班奈迪克(英语:Terry Benedict)取得了拍摄一部有关杜斯生平的纪录片《良心拒服兵役者(英语:The Conscientious Objector)》的权利,并在过程中连带获得拍有关杜斯生平的剧情片的权利。然而,杜斯于2006年逝世。随后比尔·麦康尼克(英语:Bill Mechanic)取得了该权利,并将其转卖给威登媒体(英语:Walden Media)。威登媒体与大卫·伯马特携手筹拍该片。格雷戈里·克劳斯贝与史蒂夫·隆吉(Steve Longi)一同出任制片人。威登媒体坚持战斗场面得拍成PG-13级。麦康尼克觉得此举会限制电影,便决定把拍片权取回。
拿回拍片权后,麦康尼克找上梅尔·吉勃逊,希望他能拍出一部暴力与信仰兼具的电影,就如同吉勃逊执导的电影《受难记:最后的激情》(2004年)那般。吉勃逊两度(分别为2002年及2010年)回绝了麦康尼克的邀约,直到近10年后的2014年11月才同意出任导演。与此同时,安德鲁·加菲尔德签约饰演戴斯蒙·T·杜斯。其余选角部分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间进行,入选的演员包含文斯·范恩、山姆·沃辛顿、路克·布莱西、泰瑞莎·帕玛、瑞秋·葛瑞菲斯(英语:Rachel Griffiths)、理查·罗森堡、路克·培格勒、理查·派罗斯(英语:Richard Pyros)、班·米盖(英语:Ben Mingay)、法瑞斯·德朗尼(英语:Firass Dirani)、南森尼尔·布佐利克、雨果·威明与瑞恩·科尔等人。
尽管有着达4,000万美元的制片预算,剧组仍遇到了一些瓶颈。《钢铁英雄》是一部跨国制作的电影,其主演与制片商多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的税收鼓励(英语:Tax incentive)下台后,剧组不得不取得澳大利亚政府的补贴资格,以免预算不足。出生于美国、但在澳大利亚度过早期生活的吉勃逊让剧组取得了补贴资格。此外,大部分演员皆来自澳大利亚也是剧组取得补贴资格的原因之一。片中来自澳大利亚的演员包含瑞秋·葛瑞菲斯(饰演杜斯之母)、泰瑞莎·帕玛(饰演杜斯之妻)、山姆·沃辛顿(饰演杜斯所在单位的长官)、雨果·威明(饰演杜斯之父)、理查·罗森堡(饰演上校)与路克·培格勒(饰演与杜斯同单位的士兵)。整个演员阵容中只有安德鲁·加菲尔德与文斯·范恩不是澳大利亚人。
2015年2月9日,IM Global(英语:IM Global)解除了一份资助该片的协议,并将电影卖到国际市场。同一时间,狮门影业取得了该片在北美的发行权。《钢铁英雄》是吉勃逊继2006年电影《阿波卡猎逃》后执导的首部电影,同时也意味着他背离了之前的作品,如《阿波卡猎逃》及《梅尔吉勃逊之英雄本色》(1995年)。这两部片的主角的行为都相当暴力,与《钢铁英雄》的主角大相迳庭。
拍摄与后期制作
该片的主体拍摄于2015年9月29日开始,同年12月杀青,为期59天。《钢铁英雄》的所有拍片作业皆在澳大利亚进行。电影于澳洲福斯制片厂(英语:Fox Studios Australia)制作。该片取景地点集中在新南威尔士州,吉勃逊的童年便在那里度过。新南威尔士州副总理特洛伊·葛兰特(Troy Grant)预估电影在该地的制片成本约2,600万美元。剧中一段背景设在墓园的场景于雪梨的百年公园(英语:Centennial Parklands)。为了拍摄该片,剧组动用了三辆吉普车、两辆卡车及一辆坦克。剧组在南威尔士的农地建起了冲绳战场。林赤堡医院在曼里的一间很像的建筑物取景。
剧组原先找上安德鲁·莱斯尼来掌镜,但在不久后莱斯尼就辞世了。赛门·杜根(英语:Simon Duggan)接手负责莱斯尼的工作。杜根选择阿莱Alexa摄影机来拍摄《钢铁英雄》。贝瑞·罗宾森(Barry Robison)担任该片的艺术设计。丽兹·加迪纳(英语:Lizzy Gardiner)设计了片中的服装。该片的战斗场面以实际拍摄的为主,仅有血腥场景有用上电脑特效。剧组抛弃了传统的炸药特效,改用剧组口中的「箱子炸弹」——装有炸药的纸箱——来拍摄。该片的混音也相当重要。战场上的每个声音都是混音出来的。凯文·欧康纳(英语:Kevin O'Connell (sound mixer))、劳勃·麦肯齐(Robert Mackenzie)与安迪·瑞特(Andy Wright)协力完成了该片的混音部分,其中欧康纳曾与吉勃逊合作拍了两部电影——《受难记:最后的激情》及《阿波卡猎逃》。
音乐
钢铁英雄:电影原声带 | |
---|---|
鲁伯特·葛雷森-威廉士(英语:Rupert Gregson-Williams)的电影配乐 | |
发行日期 | 2016年11月4日 (2016-11-04) |
时长 | 54:09 |
唱片公司 | 瓦雷泽·萨拉班德唱片(英语:Varèse Sarabande) |
鲁伯特·葛雷森-威廉士(英语:Rupert Gregson-Williams)专辑年表 | |
泰山传奇(2016年)泰山传奇2016钢铁英雄(2016年)鲁蛇鸟经纪(英语:Sandy Wexler)(2017年)字符串模块出错:找不到匹配2017 |
评论得分 | |
---|---|
来源 | 评分 |
AllMusic |
该片的配乐由鲁伯特·葛雷森-威廉士(英语:Rupert Gregson-Williams)负责。剧组本来打算找詹姆斯·霍纳来谱写配乐,但因霍纳的离世而不得不改找另一位作曲家。梅尔·吉勃逊在听过《泰山传奇》(2016年)的配乐后决定找葛雷森来谱写该片的配乐。因葛雷森加入得比较晚,故剧组在快杀青时配乐都还没完成。葛雷森花了5个星期来完成配乐。《钢铁英雄》的配乐在英国伦敦的艾比路录音室录制,动用了70名音乐家和一个合唱团。该片的原声带于2016年11月4日由瓦雷泽·萨拉班德唱片(英语:Varèse Sarabande)发行。
曲目列表 | ||
---|---|---|
曲序 | 曲目 | 时长 |
1. | Okinawa Battlefield | 4:00 |
2. | I Could Have Killed Him | 2:21 |
3. | A Calling | 2:43 |
4. | Pretty Corny | 1:45 |
5. | Climbing For A Kiss | 3:49 |
6. | Throw Hell At Him | 2:00 |
7. | Sleep | 2:20 |
8. | Dorothy Pleads | 3:18 |
9. | Hacksaw Ridge | 4:21 |
10. | Japanese Retake The Ridge | 4:38 |
11. | I Can't Hear You | 2:56 |
12. | One Man At A Time | 2:31 |
13. | Rescue Continues | 3:47 |
14. | A Miraculous Return | 2:51 |
15. | Praying | 5:50 |
16. | Historical Footage | 4:59 |
总时长: | 54:09 |
上映
狮门旗下公司顶峰娱乐将电影定于2016年11月4日在美国上映。最此前,电影先于2016年9月4日的第73届威尼斯影展上作全球首映(非竞赛片)。
反响
评价
烂番茄根据145篇评论,持有86%的新鲜度,平均得分7.2/10。Metacritic得分71,整体评价以正面居多。
票房
北美方面,《钢铁英雄》与《奇异博士》、《魔发精灵》共同上映竞争,并有望于首周末从两千八百间电影院中获得1200万美元的票房。美国首映周末票房收入为1480万美元,位居当周票房排名第三。台湾方面,最终全台票房为新台币1.15亿元。中国大陆方面,最终票房为4.25亿人民币。
荣誉
- 第六届澳大利亚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男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
- 最佳男配角:雨果·维文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音响效果
- 最佳艺术指导
- 提名-最佳女主角:泰瑞莎·帕玛
- 提名-最佳女配角:瑞秋·葛瑞菲斯
- 提名-最佳服装设计
- 提名-最佳发妆
- 第74届金球奖
-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提名-最佳导演:梅尔·吉勃逊
- 提名-最佳男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
-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混音:Peter Grace, Robert Mackenzie, Kevin O'Connell、Andy Wright
- 最佳剪辑:赛门·杜根
- 提名-最佳影片
- 提名-最佳导演:梅尔·吉勃逊
- 提名-最佳男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
- 提名-最佳音效剪辑:Robert Mackenzie、Andy Wright
主体拍摄于2015年9月5日在澳洲的新南威尔士州开始进行。电影于2016年11月4日在美国上映,并获得影评人的好评,被认为是吉布森东山再起之作。
获得奖项
-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剪辑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化妆和发型设计 / 最佳音效 - 第67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22届评论家选择奖
获奖:最佳动作电影 / 最佳动作片男演员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剪辑 / 最佳化妆 - 第74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17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23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获奖:电影最佳特技群戏 / 剧情剧集最佳特技群戏
提名:电影最佳男主角 - 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第53届美国声音效果协会奖
提名:真人电影最佳音效 - 第20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剪辑 / 最佳化妆与发型 - 第37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年度英国/爱尔兰男演员
提名:年度男主角 - 第21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提名:电影奖-最佳历史电影艺术指导 - 第28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制片人 - 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提名:年度佳片 - 第21届金卫星奖
获奖:电影部门-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 电影部门-最佳剪辑 / 电影部门-最佳音效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剧情片 / 电影部门-最佳导演 / 电影部门-最佳改编剧本 / 电影部门-最佳原创配乐 / 电影部门-最佳摄影 / 电影部门-最佳美术指导 -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音响 / 最佳剪辑 / 最佳混音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音效剪辑
- 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导演
- 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饰 Desmond Doss
- 萨姆·沃辛顿 Sam Worthington饰 Captain Glover
- 文斯·沃恩 Vince Vaughn饰 Sgt Howell
- 雨果·维文 Hugo Weaving饰 Tom Doss
- 卢克·布雷西 Luke Bracey饰 Smitty Ryker
简评
《圣戴斯蒙德福音》。又是一个使徒再世的老套故事,从主旋律出发不是不可以,你得有些自己的落点啊?反观这玩意,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主角的传奇事迹,结果全篇除了用生硬的说教式镜头语言与大片必备的升格+汉斯季默式配乐摁着观众的头强调这个本来就传奇的故事是多么的传奇就没别的了。观感就好比一直被导演质问,“你震不震撼?感不感动?”结果最后收到的震撼还不如看简介来的多。还是那句话,莫强求,强求必灰飞烟灭,这么强行煽动观众只能带来反感,而最终电影除了吃真实事件的老本之外什么都不会剩下——这点甚至还不如本片的主旋律先辈《拯救大兵瑞恩》,至少后者还有些戏剧冲突。
平庸至极的剧本,要拍好这种主旋律的战争片并不是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么困难,尤其是当传记片的特点也掺杂于其中时,在一定程度上都把它变为出色影片的难度降低了很多。但这种情节的在整体的构设上就和所谓的“出色”不搭,它总是以一种极其违和的方式出现,情绪的表现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描述不应出现这种情况,做不到这个矛盾的解决,那就不要妄想呈现出一个优秀的战争片该有的范式,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部说得过去的传记片。到了最后似乎也放弃了调度的可能性,只能凭着片子背后那唯一还能称得上“打动人”的真实故事来为情感的输出做一个合理的添加了,但必须要遗憾的承认,这种努力其实也是一种影片自身无力感的体现。
视角的转换带来的不一样的震撼——没有聚焦战士,没有鼓吹牺牲,没有歌颂苦难,只是用一位“懦弱”的军医的经历和表现,直率地将战争残酷、反人性(以及反信仰)的一面展现在观众眼前。那些充斥着痛苦、混沌、血肉模糊的镜头,实际上描绘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地狱,“钢锯岭”一名恰如其分;也促使我们反思“英雄”的内涵——“英雄”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英雄的样貌是什么?如何宣扬、奖励英雄?谁应该崇敬英雄?如何对待人们心中不同的、看似矛盾的英雄?这些问题的回答权,绝不应垄断于某些人、某个政治体、某类社会群体之手。
要让不信教的普通观众理解并认同一个极端信徒,这其实是个高难度任务,幸好导演完成的不错。电影前半段就不遗余力去塑造宗教和家庭阴影对道斯的影响双重影响,以及道斯本人即便在军营里受尽霸凌也不会逃避兵役的勇敢(加菲那亮晶晶眼神啊,简直就是一群饿狼中坚定不渝的羔羊,谁看了都会不忍的),但是在逻辑层面说服力还是不够的,于是后半段暴力美学的战斗场面就来了,枪战、爆炸、血肉横飞,断肢肠子滚满地,地狱一样的钢锯岭,恶鬼似的日本兵,加菲化身奶妈版钢锯岭赵子龙,最后再用one more one more一锤定音,哭都给我哭。到了这一步导演已经放弃用逻辑去说服观众了,真实事件+极其煽情的镜头语言=让不信教的观众相信这特么就是神迹,就,别多想,这就是神迹,真牛逼,算你狠,我信还不行吗
满分//和爸妈一起看的,看着我妈刚开始骂骂咧咧怂笨幼稚到夸//战争无情,错的不是任何人、信仰、错的是这个世界、是欲望、利益//那一刻,神性高于人性//戴斯蒙德还好有关键时刻救场的父亲、有珍惜他爱他的妻子、有理解他的长官、以及一次次奇迹般地存活下来//无他,请尊重他人信仰,也请坚定地执行自己的信仰,不要怕没有同行者,一人也可以是最闪耀的光//会在看//情节、服化道、摄影特效尺度、演技都好、真好,真是好电影啊,和奥本海默、1917都不一样,是直击战争的好//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勇敢的理想主义者,致敬,祝我也能这么勇敢
呃。。。这个戏,好像是人人都说好,而且是真事儿改编的。。。我也没啥好说,提个比较傻的问题吧,我看之前也有人问过,后面回应的人除了用骂街显示自己更蠢之外也没给出一个特别合理的解释。。。如果岩壁真那么高,日本人为什么不把绳网拆了?守着悬崖往下打,应该是 比守着坑道和碉堡等着美国人一波一波爬上来更容易吧?这个道理马谡都懂,把三国都编出无双乱舞来的日本人不应该不明白啊?谢谢,真心不明白。。。所以我是觉得,原本真实事件确实很感人,战争场面确实很残酷而震撼,但梅尔吉布森玩命渲染信仰的力量,还使用各种直白而浅显的镜头语言梳妆打扮,有点儿画蛇添足,让我看得。。。呃。。。有点儿倒胃口,实话实说。。。。。。
前面几段剧情割裂感严重,看得我有点懵逼,例如前一秒Desmond和haul一起快乐爬山,后一秒突然打起来头破血流,又例如兄弟俩突然就长大了,突然就都要去参军,Desmond突然就爱上了小护士。而且Desmond去参军还就要去当医疗兵,我很好奇的是没有专业的医疗知识可以直接参军去当医疗兵吗?然后一段十几二十分钟的剧情就展现Desmond拒带枪的权利被准予的过程。好,还没怎么训练,就直接上战场了。这前半段流水账一般的剧情,烂到我捶沙发。后半段是本电影高光,前面主要是渲染Desmond的圣母心,后半段在战场才展现了他超乎寻常的勇气和随机应变能力,后半段还可以,比较热血。
一口气看完,前面一个小时讲男主去参军的格格不入,因为信仰不拿枪,被队友欺负,被军队吿上法庭。男主的爸爸为了儿子穿上他最不愿意穿的军装去求人走后门才帮男主免除了牢狱继续留在军队做他军医。后一个小时有点类似中国拍的战争片了,激烈的战争场景,激昂的音乐,还有主角光环的男主,不知疲倦的一个人在战场上救那些受伤的人。那一声声对上帝说onemore ,one more”让人紧张又激动。他一个人徒手在战场上救了75个人,虽然不可思议但是这个影片最后却把这个故事的真实主角也放进去了。这有事真人真事改编的。太令人惊叹了。信仰可以制成一个人完成他的使命。不过这个战争场面和日本人拍的真的渲染的过了,有点假了。
什么垃圾,血战?前面一个钟讲这些垃圾,谈情说爱,不肯摸枪?你打你妈仗呢?最他妈恶心这些白痴教徒,上帝有用还会死人?白痴电影,说教味熏死人,为了拍而拍,最他妈恶心这种斯皮尔伯格式的垃圾,OK I was wrong 后面一个小时太真实太震撼了,怪不得前面一个小时那么含情脉脉温情满满,提到4星吧,原来钢锯岭是打鬼子,队长实在是牛逼,英勇无双,实在太残酷,男主这口音太他妈恶心了,我说,队长这么眼熟,原来是阿凡达,搞半天,原来不是血战钢锯岭,而是我是救人王
刚看完的时候非常震撼,久久不能平息。战争场面残酷而真实,背后真实故事的加持让这个故事多了丝难以形容的震撼。战争没有赢家,在真实的战场中,求生是人的本能,恐惧也是,看着一个个士兵在生命垂危之际那种眼神,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明白战争的恐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史密提死的那一刻,还有那些日本兵突然出现的场景。死亡恐怖,发动战争带来的死亡更恐怖。除此之外,主角纯粹的信仰在那样的背景下显得不真实,但很神奇,这确实是真实的故事,对比之下无比神奇。是个不错的的传记类型战争片,女主就有点刻板和工具人了。
不拿枪神经病+一人救75人,太适合改编!不得不服系列,电影完整稳健,真事五体投地。改编很谜系列:1、将爱情线放在医院,改成女主本来就是护士,弱化了女主后期为男主从医,削弱了二人教堂邂逅中前期对男主信仰的描摹,更多来自家庭阴影;2、男主的哥哥在片中基本是工具人,童年差点被拍死,青年入伍第一次引发老头动真情,考虑到可能是原型家人要求,不然这个哥哥的剧情作用实在太弱,且后期再无出现;3、删去了男主和队友挂梯网的事实前情,可能出于对救人叙事焦点的突出,重信仰重勇气而轻谋略,机智高光只有胸罩绳结。
电影真的拍的不错!主演也选的好,有点帅但又有股执着的傻劲儿,但其他演员我根本分不清。前半部分情节有点拖沓,像那个全合金弹头(?是叫这个吗)血肉淋漓这一点看得畅快。就是最后真的很手撕鬼子,一帮人追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医疗兵和伤病还都被打死了。有点把这个神化了,不过真人真事改编,谁知道呢。我很喜欢救完人冲澡那个镜头,感觉洗去了一切罪孽,不喜欢全都等着他祈祷完再出发电话里还问这是谁,太俗套了。最后的一场戏特别像圣经故事那种史诗感,音乐也特别到位,导演太会拍了能力太强,同样是二战影片,他拍出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