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戒备(1997)
《末日戒备》(The Peacemaker)是一部1997年上映的美国政治惊悚(英语:Political thriller)动作电影,由咪蜜·雷德(英语:Mimi Leder)执导,乔治·克隆尼与妮可·基嫚主演。虽然本片剧情设定于全球多处不同地点,但主要的拍摄工作均于马其顿共和国境内完成,部分镜头则于美国纽约市、费城以及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提斯拉瓦等地取景。
评分:6.6
导演:米密·莱德
编剧:莱斯利·考伯恩 / 安德鲁·考伯恩 / 迈克尔·希弗
主演:乔治·克鲁尼 / 妮可·基德曼 / 马塞尔·尤勒斯 / 亚历山大·巴鲁耶夫 / Rene Medvesek / 加里·韦恩兹 / 兰道尔·巴蒂尼科夫 / 吉姆·海尼 / 亚历山大·斯特罗贝勒 / 霍特·麦克卡兰尼 / 迈克尔·波特曼 / 琼·科普兰 / 卡洛斯·戈麦斯 / 阿明·缪勒-斯塔尔 / Slavko Juraga / Aleksandr Peskov / 德扬·阿西莫维奇 / 马特·阿德勒 / 塔马拉·图尼 / 亚历山大·雅茨科 / 阿迪纳·波特 / Hubert Kramar / 阿尔玛·奎尔
类型:动作 / 惊悚
片长:124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俄语 / 塞尔维亚语 / 克罗地亚语 / 波斯尼亚语 / 德语
影片别名:和平制造者 / 战略杀手 / 和平缔造者
上映:1997-09-26(美国)
IMDb:tt0119874
剧情
在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帕莱的一处东正教教堂中,一名身分不明的男子(剧情稍后揭露其为波士尼亚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在会见某人后遭到杀害。
此时,在俄罗斯的一处飞弹基地中,俄军正对数枚R-36洲际弹道飞弹进行除役作业,并将十枚核子弹头运上火车,准备送往其他地点拆解。然而,俄军将领亚历山大·寇德罗夫(Aleksandr Kodoroff)与数个叛变的作战单位却突然闯入,杀害了运送火车上的士兵们,并将其中九枚核子弹头班往另一辆火车上。寇德罗夫接着将剩余的一枚核子弹头上计时器启动,随后将火车路线设定撞击一辆客运列车。数分钟后,一枚500千吨的弹头引爆,炸死了客运列车上的所有乘客,同时也延误了后续的调查。
核弹的爆炸立刻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白宫核能专家茱莉亚·凯利博士(Dr. Julia Kelly)认为这起事件是车臣恐怖份子主导的。美国陆军特种部队中校汤马斯·德辅(Thomas Devoe)打断了凯利的简报会议,并表示列车的撞击与引爆均是障眼法,目的是掩盖其他核子弹头遭到劫走的事实。德辅在俄军中的好友迪米崔·佛第科夫(Dimitri Vertikoff)联络前者,证实了他的猜想。德辅随后被指派与凯利博士一同前往调查。
凯利与德辅尝试透过一间由俄罗斯黑帮经营的奥地利货运公司追踪恐怖份子的行踪。当黑帮份子意识到凯利与德辅是美国政府探员后,便派出攻击者企图杀害两人。过程中,协助调查的佛第科夫在交火过程中身亡。德辅随后击毙了多数武装攻击者,并与凯利一同逃跑。自该货运公司所起出的资料显示余下核子弹头将被运往伊朗。间谍卫星追踪到了被困在达吉斯坦共和国车阵中的卡车,德辅利用了一些技巧辨识出该辆卡车就是运送弹头的车辆。高功能卫星亦即时辨识出了卡车的车牌号码。
寇德罗夫与其手下在一处检查哨被拦下,并立刻杀害了检查哨的守卫人员。德辅随后指挥一组特战单位前往拦截他们。由于俄军拒绝让美军直升机进入俄国领空,遂发射了一枚地对空飞弹击毁了其中一架直升机;不过其余美军仍成功脱离俄军追击并找到了载运弹头的卡车。在经过一阵猛烈的驳火后,寇德罗夫被击毙,弹头亦被美军接管。幸存的恐怖份子表示另有一枚弹头被一名男子劫走。
对货运公司的进一步调查揭露了一个位于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首都塞拉耶佛的地址。隶属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和平履行部队(英语:Implementation Force)在进入该地搜查后寻获一卷由南斯拉夫人杜桑·贾维奇(Dušan Gavrić)的卡带。在卡带中,贾维奇表示「我是一名塞尔维亚人,一名克罗埃西亚人,也是一名穆斯林」,因此不愿效忠南斯拉夫内战中的任何一方;但他也谴责其他国家为参战国提供武器的作法。凯利意识到此人企图于纽约市的联合国总部内引爆核弹,纽约市因而进行全城封锁。贾维奇随波士尼亚外交代表团抵达曼哈顿;此时剧情揭露贾维奇希望为于内战中在塞拉耶佛丧生的妻小报仇,因此才策划此行动。贾维奇与他的弟弟遭纽约警方识破。德辅随后击毙了贾维奇的弟弟,并一路追逐贾维奇至一处教堂内;德辅要求贾维奇弃械投降,但后者知道炸弹将在数分钟内引爆且无法拆除,因而自杀。在引爆前数秒,凯利成功移除了爆炸透镜(英语:Explosive lens),从而避免了核弹内的钸核心达到临界质量。然而虽然核威胁已被解除,但炸弹本身仍然震毁了教堂。德辅与凯利两人均幸存且仅受轻伤。
演员列表
- 乔治·克隆尼 饰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中校汤马斯·德辅
- 妮可·基嫚 饰 茱莉亚·凯利博士
- 马切尔·卢勒斯(英语:Marcel Iureş) 饰 杜桑·贾维奇
- 亚历山大·巴勒埃夫(英语:Aleksandr Baluev) 饰 亚历山大·寇德罗夫将军
- 勒内·梅德维切克(英语:Rene Medvešek) 饰 维拉多·米利奇(Vlado Mirić)
- 兰道尔·巴廷克夫(英语:Randall Batinkoff) 饰 肯(Ken)
- 赫特·麦卡蓝 饰 马克·艾波顿(Mark Appleton)
- 阿尔明·穆埃勒-史塔尔 饰 迪米崔·佛第科夫上校
- 戈兰·维斯兰芝奇(英语:Goran Višnjić) 饰 俄军士官
- 麦可·波特曼(英语:Michael Boatman) 饰 比奇中尉(Lt. Beach)
- 卡洛斯·高梅兹(英语:Carlos Gomez (actor)) 饰 桑提哥上尉(Capt. Santiago)
- 赛巴斯汀·罗赫(英语:Sebastian Roché) 饰 德国背包客
发行
本片于美国的票房收入为41,263,140美元,其他地区收入为69,200,000美元,总票房收入则为110,463,140美元。本片获得褒贬不一的评价,影评网站「烂番茄」仅有41%的新鲜度,「Metacritic」则在总分100分中给予本片43分的评价。
- 米密·莱德 Mimi Leder导演
- 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演员
-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饰 Dr. Julia Kelly
- 马塞尔·尤勒斯 Marcel Iures演员
- 亚历山大·巴鲁耶夫 Aleksandr Baluev演员
- Rene Medvesek Rene Medvesek演员
简评
克鲁尼刚要开枪,下课铃想了,一群倒霉的小屁孩冲出教室。看到这个场景,我忍不住蹦出好几个CNM,赶紧看看这个导演是谁,果然菜鸟。这情节怎么能这么low?基德曼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花瓶,特色大喘气,我感觉没她在话,背着核弹满大街跑的那伙计能死好几个来回。克鲁尼总是晃脑袋,感觉自己帅帅哒,“所有人都会爱上我”。这哥们保护基德曼,吃豆腐的时间,比他搞定罪犯和核弹的时间还要长。超级大烂片,导演太烂了。其实剧情还是可以的,只是导演没能力删繁就简,结果最后的剧情就是拖拖拉拉,莫名其妙。
对于俄域核爆突发,女主敏锐察觉4分钟时差,男主更敏锐发现另列火车无人跳车……这是编剧上的亮色。但受不了基德曼和克鲁尼太过轻佻挑逗的演法,一点没有紧张代入感,可以视作沉默羔羊的反面对照。米米莱德一度成为商业大片导演,在她面前同为硬派风格的毕格罗都只能算是“小众”,可影史成就不看票房高低动静大小,女导也不例外。
一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好莱坞动作电影,题材一星,演员一星,剧情一星,特效一星,鼓励一星;剧情结构紧凑,引人入胜,虽然仔细推敲,也有BUG之处,例如,恐怖分子租车运送抢来的核弹,居然会在租车公司留下真实租车人信息和地址,车牌也不换,太扯了;但是电影不是纪录片,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就凭这部电影扣人心弦的情节,惊险火爆刺激的动作场面,绝对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经典大片!
幕后制作编辑根据调查记者安德鲁·科伯恩和莱斯利·科伯恩的文章改编而成,其中前苏联核武器走私交易素材源于科伯恩夫妇收集的解密情报和真实新闻事件。为了将科伯恩笔下的新闻事件改编成一部动作片剧本,制片方得到了美国政府机构的协助,编剧迈克尔·希弗由此了解到阻止恐怖分子使用核武器的应对预案,片中的肯尼迪机场是在曼哈顿市中心的雅各布·K·贾维茨会议中心拍摄的。该片于1996年9月16日杀青 。
演员们的表演都很出色,但剧情和台词设计都太意淫了,太俗套。俄军竟然不能看守好10枚核弹头。有了明确的情报,俄国还需要美国携北约军飞越过边境去追杀劫匪?三架直升机,打下一架,俄军然后就放手不管了...实在滑稽。女主最后撬开了核弹的内核外壳,怎么也是亲眼见到浓缩核芯了...后来的小爆炸,让男女主角身上皮肤上洒满了核粉尘。我是不相信男女主角能存活几周的。3星
一个因为"自相残杀"而走向极端,报复“和平使者”“民主灯塔”的恐怖分子,在全世界其它国家都贪腐、无能、自私的情况下,“伟大”的美爹“砥砺前行”,“拯救人类”。现在看老美的这种故事只觉着荒诞、可笑与无耻。不知道那些个演员是怎么能接受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的。和所有人一样,最让吸引人的还是妮可儿的年轻、貌美,充满了诱惑的气质,尤其是上身所穿的丝滑面料的衬衫透露出的那股子媚劲儿。
动作和故事本身拍得挺不错的,可是,在真实世界背景下,美国这个世界最大恐怖分子遭遇可能的核弹攻击,大家弹幕都在说 怎么还不炸…………幸好不管白左怎么洗白、伪装政治正确,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所谓的南联恐怖分子,只是想来美国复仇罢了……你死了九个官兵,人家小国可是死了无数百姓,国将不国,家毁人亡。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每次看到与南联盟、北约、南斯拉夫这些词汇和字眼,脑子里都会回响起这一句话。乔治·克鲁尼与妮可·基德曼在这部电影里联袂主演一对从事反恐的搭档,演练了美国可能会遭受核武器威胁的方式,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预言了几年后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只不过恐怖分子没有偷走核弹头,而是劫持了几架飞机。片中既谴责了核武器威胁,也试图反思这类威胁的根源。俄罗斯虽然在片中戏份不多,但俄罗斯军方果断用飞弹炸毁进入俄罗斯境内的美军直升机的桥段还是很懂老毛子民族性格的。剧中也透露出了美国对来自中东地区的威胁是早有预感的。作为一部反恐作战片,本片基本合格,两位主角光环笼罩,妮可那时还年轻,克鲁尼动作仍矫健,但是剧情本身有些散乱,劫持过程冗长,对“恐怖分子”描画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