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1983)

The Big ChillUP:2022-07-08

《大寒》(英语:The Big Chill)为1983年出品的美国好莱坞喜剧,由劳伦斯·卡斯丹执导。由汤姆·贝林杰、格伦·克洛斯、杰夫·高布伦、威廉·赫特及凯文·克莱、梅格·蒂莉等人主演。描写的是美国婴儿潮时期一群大学时朋友于毕业15年后,因为一位朋友自杀而连系见面的聚会。1990年代成名的凯文·科斯特纳扮演故事主轴的自杀者同学,不过所有露脸戏份均于后制遭剪辑。

大寒

评分:6.9 导演:劳伦斯·卡斯丹 编剧:Barbara Benedek / 劳伦斯·卡斯丹
主演:格伦·克洛斯 / 威廉·赫特 / 凯文·克莱恩 / 杰夫·高布伦 / 汤姆·贝伦杰 / 玛丽·凯·普莱斯 / 梅格·提利 / 乔贝兹·威廉姆斯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105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山水又相逢
上映:1983-09-09
IMDb:tt0085244

大寒简介

本片探讨七个大学室友从1960年代起的成长经历。大学毕业後,大家各奔前程,有的成为企业巨子,有的成为八卦报新闻记者,有人成为电视台星探、有的成为药商、有的则当了医生、有的成为律师、也有人成为家庭主妇。这次,在一个朋友的葬礼上,他们再次聚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via 人人影视)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迈克尔·山姆伯格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格伦·克洛斯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劳伦斯·卡斯丹 / 芭芭拉·贝内德克

简评

80年代同学聚会群像戏,还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和原剧,可能因为不太了解那个时代的米国,没太多共情,加上字幕翻译错的地方多,台词细节又多,看得略累。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帮同学提供自己老公的精子。公然调情的一对最后还是来了个一夜情。脸都没露的尸体扮演者凯文科斯特纳发展最好。格伦开始奥斯卡陪跑,露了上半身,几处哭戏动人。电影用的音乐很不错。

体会不到影片的内涵,总感觉到影片应该交代更多他们曾经的时光,以此来对照现在的变化。一个曾经的同学自杀去死了,他曾经的一班好朋友伤心地赶来参加葬礼,之后在一间别墅里度过了一个周末。太平淡了。关于成长的变化没有更多的透露,一切都仿佛只是蜻蜓点水一班,在最后也仅仅是泛起了一阵涟漪而已。

婴儿潮、The Rolling Stone、A Natural Woman、嗨药...曾经拥有的那些六十年代意气风发在拥抱生活和平淡后,变成了一场苟活和缺乏意义的日常。老友用死亡将大家团聚,思考曾经拥有的,得到又失去的,带着对心爱之人离去的酸涩回忆,却又情谊最终能不断线的欣喜,可能是看过的电影在情感层面最打动的一部。

更喜欢《山水又相逢》这个译名,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搞八人的支线戏和群戏无疑是加大了此片的拍摄难度,开头的蒙太奇很惊艳,用一场葬礼将老友各自的性格再到相聚交代得非常清晰。缺陷就是高开低走,大量无意义的对白为此片降了很多档次,以至于后面几乎是快进看完。作为类型片值得参考,但电影本身并不算及格。

对场景的利用,如果是放在当代来拍,这一群人可以直接拉去不看手机来电狂响那个主题,但是即使没有那样的高概念,这个剧本设置中又有什么呢,同学+葬礼,以及家庭场景,他们的谈话是从最基础的卧室起居,厨房做饭开始的,他们在这样的哀思里看自己这一代人,看自身,因为对于场景处理的太舒适,这其中还有音乐的功劳,我好像也置身其中在听他们诉说,这电影做得真棒,不是让你窥私,而是一种敞开了大门的温暖和凄美。

虽然主题不新鲜,但“在中年时与许久不见的好友相聚并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我还是喜欢的。因为时间流逝一切都变得伤感、沧桑。就连友情都都和最初不大一样。完成度真的不敢恭维。想完成一个八人群戏,但最终还是降低难度让人物分组出现。最后十分钟更是烂俗的美国式的收尾,可惜了。好在格伦•克洛斯的表演和原声音乐够赞!话说看这片是因为多兰新片致敬,挺好奇的。

获得奖项

  • 第36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36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6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第6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选择奖
  •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第41届金球奖
    第41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音乐/喜剧电影 / 最佳编剧
  • 第3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3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