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福(1988)
UP:2022-07-16《七小福》(英语:Painted Faces)是1988年上映的一部香港电影,由罗启锐执导,洪金宝、郑佩佩、林正英、岑建勋主演,为依据香港京剧大师于占元的生平事迹为基础改编的电影作品。本片囊括第25届金马奖及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共九项大奖;洪金宝凭本作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和亚太影展双料最佳男主角。
剧情简介
顽童阿龙出身贫穷,母亲把他送进了于占元办的戏剧学院。从此,他和小师兄弟三毛、阿彪等一起练功,念戏白、画脸谱,生活十分艰苦清贫。师傅于占元忠直淳厚,他在困难条件下苦心经营,一方面对徒弟无比严厉,一方面对他们备加呵护,希望他们能继承戏剧的良好传统。大弟子三毛身手不凡,是同辈中的领袖。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孩子们的技艺与日俱增,他们一起到梨园献艺,参加各种演出。一次,在偶然的机会下,阿龙与粤剧戏班的小仙相识相恋,众兄弟们暗中帮助,反闹出不少笑话。「七小福」被梨园解雇,学校又被拆迁,众兄弟便一起到制片厂去作武师,后含泪送于师父移居海外。这些弟子们经过十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各自开创出一番天地,成为香港影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角色
角色名称 | 演员 | 备注 |
---|---|---|
于占元 | 洪金宝 | |
程剑仙 | 郑佩佩 | |
于华元 | 林正英 | 于占元之师弟 |
街头棋王 | 岑建勋 | |
午马 | 导演 | |
李殿馨 | 元楼的母亲 | |
刘小慧 | 元楼的女友 | |
张文龙 | ||
杨仕贤 | ||
萧明魁 | ||
钟锦任 | ||
黄剑伟 | ||
顾辉 |
奖项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名单 | 结果 |
---|---|---|---|---|
1988 | 第25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罗启锐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洪金宝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林正英 | 提名 | ||
最佳原著剧本 | 罗启锐、张婉婷 | 获奖 | ||
最佳摄影 | 钟志文 | 获奖 | ||
最佳剪辑 | 邝志良、余纯 | 获奖 | ||
最佳录音 | 邵氏录音室、嘉禾配音室 | 获奖 | ||
最佳原著音乐 | 卢冠廷 | 获奖 | ||
第33届亚太影展 | 最佳男主角 | 洪金宝 | 获奖 | |
1989 | 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电影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罗启锐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罗启锐、张婉婷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洪金宝 | 获奖 | ||
最佳摄影 | 钟志文 | 获奖 | ||
最佳剪接 | 邝志良、余纯 | 提名 | ||
最佳美术指导 | 黄仁逵 | 提名 | ||
最佳音乐 | 卢冠廷 | 提名 | ||
柯达杰出技术奖 | 获奖 | |||
第25届芝加哥影展 | 银雨果奖:最佳导演处女作 | 罗启锐 | 获奖 |
轶事
- 影片于台湾上映时,恰巧与台湾出产的喜剧电影《七小福》发生同名,最终如期不改片名上映。
获得奖项
- 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剧情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原著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剪辑 / 最佳录音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第8届香港金像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 最佳摄影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剪辑 / 最佳美术指导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简评
昔日的“七小福”们,已经是威震国际国内影坛的巨星了,成龙、洪金宝、元彪、元华、元楼……没有小时候师傅严格要求和苦练,那有今日之辉煌成就和声望。拍这样一部片子以纪念师傅他老人家,回忆自己年少时艰苦学艺历程,说明今日的“七小福”们不忘师恩,不忘根本。洪金宝扮演师傅于占元,好像师傅孑然一身,除了他的师弟和弟子外,家人没有涉及,显得人物不够立体。林正英扮演的于师傅师弟,挺出彩的。还又,若能穿插师傅弟子纪录片镜头就更好了。。
情怀之作,叙事舒服,细节丰富,洪金宝的确称得上电影人。洪金宝表演很稳,演出一个严厉又温暖的师父。阿华这个角色感觉是放大了英叔偏执的一面来量身定做的,片场那幕身手好看。裁缝明这角色也温情满满,女师傅很美。小孩以洪金宝成龙元彪为主,可能是怕太乱所以没怎么提其他人,然后成龙的故事多一点,所以扣一星,因为由这种情窦初开的情节联想到现实有点想吐。台词“他跟他师傅一样,等下就会上来”这里意味深长,因为阿龙没有听话地上来,很明显跟师傅不一样。
没想到是成龙洪金宝等明星的写实电影。一群穷苦孩子在京剧团签了契约卖艺挣钱,洪金宝虽然对他们管教严厉但是真的是关心也算做到了慈父。他师原来是林振英,为戏而生,最后在片场师叔拍戏摔下发疯的戏印象很深,在屋顶的房梁上唱着霸王别姬。戏已经融入到骨头里面了。小时候顽皮逃跑玩滴滴金大了追妞,很现实,里面的洪金宝和郑佩佩是如此年轻。低头离了洪洞县井,老伯不走为何情
影视圈太难了!七小福大部分人成功了,但除了师父教出来的扎实功底,还有他们坚持四十年的信念和当时影视发展的机会!师父是好师傅!没有唯利是图,这就难能可贵!再赞一下师叔!那是真的疯魔!而说到现在,别说七小福了,X小福都不知道没了多少了......就算是那个时代,又有多少个七小福八小福九小福淹没在滚滚红尘中......影视圈继承戏曲圈的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但现在成活了也大几率起不来........内卷太严重了.......另外片中龙哥打小就好女色!哈哈!我觉得这才是真男人!美女都不好了还算男人吗?你有魅力才能受女人欢迎!这是成功男人的特点!哈哈!反正我看龙哥电影长大的!我认可龙哥以及七小福的众位大神!至于很多人说师傅的戏份太多.....我觉得没有这么有良心的师傅就没有七小福的成就!!
富有那個年代的情懷氣息。既捕捉到孩子的純真,也體驗出成長的艱辛辛酸。洪金寶實驗于師傅一生心血都花在京劇上,而對感情也傾注在孩子身上,在意中人邀請他到美國時,他也首要考慮學生的前途著想。烏龜猶如于師傅,被生活和京劇壓著多年,也該出去爬爬。英叔最後在臺上的絕唱,將多年的不得志憤懣不平,傾囊演出,既動人又無限心酸難受。懷緬羅導演。
洪金宝在其他影片中精彩的动作戏掩盖了他的演技,《八两金》开始,留意到其表演时炯炯的眼神,应是童年京剧训练的功底。学戏的片段让人想起《霸王别姬》,片中两个女性角色没有更多交待就不见了,就好像戏剧艺术本身也就是如此消散,高清版本看的过瘾。成龙未来客串一下可惜。
整部电影让人沉浸在一股辛酸感中…片中台词极为经典,缺少打戏却胜于打戏!故事让人体会到一个时代的酸楚…这是洪金宝代表七小福对师傅的敬意!!还有必须说一下九叔的男配演技大赞,如今看来是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最后要说一句,很多国人就是对自家作品怎么都看不惯,欧美的有些特效商业电影都8分以上,我们国内有些好的作品难道不该上8分吗?!
我好喜欢那场戏,洪金宝的于占元要去买生日蛋糕,那时还不时兴,走了几间饼铺别人告诉他要过河去,他行至码头,买蛋糕的过程就处理完结于此,一个全景,夕阳西下,马上就是郑佩佩的生日宴,洪金宝的背影远远走去,路过了卖提灯的地摊,提灯在暮色天光下也亮着光,有路人提走了一盏。好美,将日薄西山拍得如此温暖平和,当然留恋当然舍不得,正如这个电影里京剧粤剧的落幕,充满了依依不舍,洪金宝和郑佩佩话别,话讲得干脆,不是你留我我留你,不是我俩一起走,是暂时分开了你也不要等我,不知不觉的要放手了,但情意间就是依依不舍,这个电影拍得斯斯文文彬彬有礼,是要退出这个舞台的人体面的落幕,在暖黄的色调下温馨又宽慰的拥有。
这才是给龙虎武师最好的情书吧!也是七小福一批弟子送给师傅的感谢信吧,想到七人乐队里面的第一幕,洪金宝的童年真的滋养了他一辈子!非常好的服化道,演出、剧情,温馨动人,洪金宝拿金像影帝实至名归,我觉得演得成分少,真情流露的部分多,显得他的形象格外动人!片里有无数个“小确幸”的片段:生日蛋糕,邻居,煮饭,淡淡的,高光时刻是林正英的疯魔表演。借对人的描述,实质却是时代家国八千里路云和月。蓦然回首处。缺点:剧本过度欠自然,煽情过度。
基本算是元家班的记录片,不过放啥年代除了英叔以外基本“动作戏”就是看小演员们翻跟头唱戏大概是不会卖座的吧。本片情感还是真挚的,片尾英叔的表演也比较让人动容,借由小甲基橙的情窦初开却因环境影响没有后文既巧妙也符合“人设”,单纯看也好、了解香港港电影的一部分历史也好,都是值得一看的片子。
洪金宝是当年著名的七小福的老大,是成龙正儿八经的师兄,洪金宝七小福的事大家都耳熟能详。顽童阿龙出身贫穷,母亲把他送进了于占元办的戏剧学院。从此,他和小师兄弟三毛、阿彪等一起练功,念戏白、画脸谱,生活十分艰苦清贫。师傅于占元忠直淳厚,他在困难条件下苦心经营,一方面对徒弟无比严厉,一方面对他们备加呵护,希望他们能继承戏剧的良好传统。大弟子三毛身手不凡,是同辈中的领袖。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孩子们的技艺与日俱增,他们一起到梨园献艺,参加各种演出。一次,在偶然的机会下,阿龙与粤剧戏班的小仙相识相恋,众兄弟们暗中帮助,反闹出不少笑话。“七小福”被梨园解雇,学校又被拆迁,众兄弟便一起到制片厂去作武师,后含泪送于师父移居海外。这些弟子们经过十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各自开创出一番天地,成为香港影坛的主要代表人物。
很早之前在录像馆看过,当时以为看了演员表和七小福的片名,以为是和五福星类似的喜剧武打片,结果却是一部文艺片。那时候还不知道成龙洪金宝元彪他们是师兄弟,把这个电影纯粹当故事片看的,有几个画面一直难忘:桌腿下压着的小乌龟,林正英演的师叔拍戏从楼上摔下变疯,逐渐没落的戏园子……一股悲凉。最近找出来重看,没想到还有郑佩佩。她和于师傅的感情戏无疾而终也让人唏嘘。罗启锐一如从前的细腻,人生娓娓怎么都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