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8月31日(2011)

OsloUP:2023-01-20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 (挪威语:Oslo, 31. august)是2011年由挪威导演尤沃金·提尔所执导的电影作品,松散地改编自皮耶·缀厄·拉·侯歇(英语:Pierre Drieu La Rochelle)的小说《鬼火(英语:Will O' the Wisp (novel))》,于第64届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首映。

奥斯陆,8月31日

评分:7.6 导演:约阿希姆·提尔 编剧:皮埃尔·德里厄·拉罗谢勒 / 约阿希姆·提尔 / 埃斯基尔·沃格特
主演:安德斯·丹尼尔森·李 / 玛琳·克雷平 / Aksel Thanke / 汉斯·奥拉夫·布雷内 / 英格丽德·奥拉瓦 / Øystein Røger / 贝特·莫斯特拉姆 / Kjærsti Odden Skjeldal / Petter Width Kristiansen / Emil Lund / Johanne Kjellevik Ledang / 雷娜特·赖因斯夫 / Andreas Braaten / Anders Borchgrevink / Lennart Anker / 艾瑟琳·斯黛洛 / 埃斯基尔·沃格特
类型:剧情
片长:95分钟地区:挪威
语言:挪威语
影片别名: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台) / 奥斯陆,八月末尾 / 八月末的奥斯陆 / 奥斯陆,八月未央 / Oslo, August 31st
上映:2011-08-31(挪威)
IMDb:tt1736633

剧情

即将戒毒期满的34岁青年昂纳许(安德斯·丹尼尔森·李饰演),在夏末阳光普照的奥斯陆里试图想要重回生活正轨,他拜访朋友、面试工作、参加派对,还尝试联络前女友,却发现自己还是徒劳无功,被过去记忆的梦魇所缠住;明明还很年轻,却仿佛生命各方面都已走到了尽头。

奖项

奖项类别受奖者阶段/结果
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最佳影片《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提名
安曼达奖(书面挪威语:Amandaprisen)最佳导演尤沃金·提尔获奖
最佳男主角安德斯·丹尼尔森·李提名
最佳摄影Jakob Ihre提名
最佳剪辑Olivier Bugge Coutté获奖
最佳音效Gisle Tveito提名
最佳制作设计Solfrid Kjetså与Jørgen Stangebye Larsen提名
斯德哥尔摩影展铜马奖《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获奖
凯撒电影奖最佳外国电影《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提名
波迪奖最佳非美国电影《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提名
波士顿线上影评人协会奖年度十大电影《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第6位
最佳外语片《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获奖
北卡罗莱纳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提名
国际影迷协会奖最佳非英语片《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第5位
最佳男主角安德斯·丹尼尔森·李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尤沃金·提尔与艾斯基·佛格(英语:Eskil Vogt)获奖

简评

因为oslo看的。怎么说呢,对白不错,但是没有好到字字句句都细心安排(也许是我才疏学浅)。镜头语言吧,比较平淡。各种自嘲和戏谑带有一种无奈感。会把人心绪拉沉下来的电影,就像那个带着石头入水的男主。不愿意看下去,因为不想被其忧郁情绪影响。想死之人被社会拉扯不让他死,却又被社会抛弃不管不顾。侧面反映人心的冷漠和抑郁者的挣扎。每个人都只能自救,自爱,自我高潮。有空看涂尔干的《自杀论》

如果说重奏是隐隐约约的“丧”,那奥斯陆三部曲的第二部就是彻头彻尾的“丧”,埋葬掉了任何希望的可能性。对声效的运用令人惊喜,ADL坐在咖啡馆里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交谈,人们讲述着自己的生活。魔幻般的真实。剪辑没有处女作那么花哨放飞,更踏实平稳,但也没有走向一种完全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仍旧感受到那种朦胧、不确定,但又有着确切的真实,真实的无望,所以电影变得有重量了。

虽然说的很容易,重新开始,但人生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回头。当你不再是别人眼中的正常人,再好的朋友、善良的人,都会像看怪物般看你。而最可怕的,你也如看怪物般看自己。你阻止不了自己滑向重复的深渊,可又总是抓不住那个光明。我应该是过分代入自我了,但的确也是很细腻很入微的好电影。我又哭得稀里哗啦。男主长得有那么一点子像范佩西啊,都是北欧人的缘故吗?所以又给我的观影多了一重乐趣。

当某些国家还在用嘶吼和痛哭来表现困境的时候,欧洲人早已在冷静克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歇斯底里从来就不是绝望的代名词,最深切的体会永远藏在那些失去的感受中,藏在那些格格不入的交际中,也藏在那通始终无人接听的电话中。与其说影片是安德斯一个人在孤独边缘的行走,不如说他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美满生活背后的辛酸无奈,也照出了他自己,从中他看到的是无望的未来。奥斯陆8月31日,风平浪静,无惊无险,如同在此之前的每一年,以及在此之后的每一天。“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杀死那个石(奥)家(斯)庄(陆)人》

导演真的很厉害,跟《世界上最差的人》差不多,感觉三两个镜头就把我之前所有的生活、一直困扰我日常思绪的种种抑郁和焦虑,全都表现了出来。成年人生活的无趣和无奈,希望被抽走的感觉,支棱起来好难也好需要勇气和多巴胺,男主在咖啡厅里听到女孩子对于人生的憧憬,闪闪发光的五十个人生理想,不禁露出了笑容。不过我还是觉得,在这个还没有完全老去的年纪里,还是觉得可以再搏一搏的,无论如何都还是要保有改变生活的勇气,除非真的有勇气决定去死。

安德斯丹尼尔森李,我记住你了!这么会有这么外挂的人,真的疯了,一定去找找他现实生活中的介绍。奥斯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讲述一个成长于良好家庭,迷失并且选择自我了结的故事,短短的两天,奥斯陆的白天和黑夜都有平静和小小的热闹,从故事的开头就知道了结尾,但在电影推进的过程中,无时无刻期盼着能有转机,但却又深刻的感知到正和男主角一起走向深渊。诗意的结束,但同时也很悲凉,充裕但也因此需要自己找寻意义的生活,原来也有自己的不容易。

.06. “奥斯陆三部曲”-2。与《重奏》不同的是,这部是从头到尾由Anders Danielsen Lie作为唯一主角挑大梁,如此出色的表演,实在令人难以相信他竟不是专业演员!故事亦是男主从“(试图)自杀(失败)”到“(最终依然选择)自杀” 走了一大圈回到原点的旅程。友情那段无比真实也很感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无法“感同身受”,事实上痛苦这件事,根本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对比随后男主在亲情和爱情上的双失,他这位好友对他的鼓励和分别时的强烈不舍,已是这个残酷故事中仅存的温暖。色彩明亮,奥斯陆干净的城市和(不知是市区或郊野)冷峻的森林在极佳的摄影镜头下都美极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女主小姐姐在本片亦有短暂出场,谁知10年后(2021)的她就成功晋升戛纳影后了!

两点感触:1、男主和好友的对话,让我感觉到他们惺惺相惜,好友是想给予帮助的,但不知如何给、给什么,男主说我要的不是安慰不是你对我说会好的,那种感觉几乎完美复刻了我现在的交流困境。梁漱溟先生说“无告”。2、令人痛苦的是我不是不知道需要变好、怎样变好,而是找不到意义,我追求的不是像你那样的生活,可我也不知道我该怎样。3、面试时,面对那几年你干了什么的问题后,男主起身要回简历出门怒摔进垃圾桶。他意识到那段过往永远无法抹去,无论多么努力。他无法形成与自己的和解。男主的演技很好,很多细微的情绪变化都一一呈现,那种困兽犹斗的心情有十足的感染力。画面也很美,音乐处理独具一格,干净利落,时而默默,时而占据主场,牵动情节发展。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候是九十月,当时下午的太阳照着,看一半睡着了,对这部电影多少有些不尊重。十二月重新看,也没看出什么很深刻的东西,像是一天的生活记录流水账。的确揭露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比如社会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看法,主角本人的桀骜,不自信。或许对于主角朋友来讲上学意义是学习那些哲学家的思想 找到一个爱人结婚生子,而对主角是追求身体上的刺激和快感吧。属实没太看懂

傍晚六点下班,换掉药厂的衣裳,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当你站在奥斯陆的斜街或是弯道上瞥见「云层深处的黑暗」抑或「淹没心底的景观」时,你或许会和我一样,想到一首名叫《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的歌。提尔这部讲述旧爱重逢的作品无疑是《重奏》的变奏:他之所以将「中年迷茫」与「年少轻狂」混剪到一起正是为了强调二者的同步性。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危中有机,机中有危。而「转机」正诞生于昨日与今日分手的那一刻:对明天好奇的人向前迈进,沉迷于过去的人向下滑落。男主是一个游荡在《奥斯陆,8月31日》里的浪子,当他「蓦然回首」时发现,未来已犹不可追,唯有记忆触手可及,而等待他的也必是《本命年》式的结局——在双簧戏台,疯狂的人民广场,用一张假钞,换一把假刀,保卫他的生活,直到大厦崩塌。

始于自杀而终于自杀。一本正经的编辑故作理解的老友与我无关,故意躲避的亲人不接电话的女友与我无关,餐厅里絮絮叨叨讲述的琐碎的梦想与我无关,前一刻拥吻的女子跳入浅塘后也与我无关。奥斯陆的8月31日,阳光热烈而美好,但却没有温度。我仍旧聪明俊秀容易招人喜欢,但就像那个坏掉的琴键。“如果一个人想毁掉自己的人生,社会应该允许他这么做。”

2022年8月31日,在我的生日这天看了这部电影。说来真巧,昨天正大哭一场,哭到最后早已忘记了原因,只觉得我应该这样哭。像主角一样,所有人都在说着你应该怎样做,一切都会好起来,但谁知道我看到的到底是日出还是日落。偌大的城市里听着别人诉说自己理想的生活,而走到哪里却仍是我一人。许多时候身处人群中,希望自己面对生活能有所触动,但却无奈地无动于衷,能做的也只是捏捏鼻梁。除了吸毒,主角每一丝感受似乎也印有我的影子。片子也并不注重剧情,通过大量对话和景象切换表现人物情感,在这部影片里真正实现人物至上。感恩在今天选择看这部电影:我所最向往的城市和我的生日组成片名的电影。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去奥斯陆走走。

获得奖项

  • 第63届戛纳电影节
    第63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
  • 第3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3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64届戛纳电影节
    第64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