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去观音(2013)
UP:2023-02-04《不肯去观音》(英语:Avalokitesvara),中国大陆佛教题材电影,导演张鑫,主演李纯、聂远、中泉英雄、斯琴高娃、中野良子、牟凤彬。该片荣获第3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世界伟大电影奖”(英语:World Great Film)。
剧情
唐朝(842年—864年间),光王李怡体弱多病,为求健康,他命令梅岑山制造瓷器的艺人余秀峰烧制观音像,观音像烧制后,他捡到一个女婴,取名“莲妹”,街坊邻里说这个女孩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唐武宗灭佛,五台山方丈无尘大师委托莲妹把观音像藏到梅岑山,此时候的日本正处在战乱频繁的时期,橘皇后下令慧萼和尚去唐朝求取观音像,慧萼来到五台山后,知道观音像已经被莲妹带下山,于是跟着去了。
唐武宗下令尉迟将军杀光王李怡,莲妹乔装李怡,救得光王,而养父余秀峰却被杀害,慧萼抱着观音像离开,被莲妹和海生追回。两人逃难到明州,当地官僚宋大人追杀他们,而且打算占有观音像和莲妹,被莲妹拒绝。尉迟将军下圈套追杀莲妹,诱出隐蔽起来的光王李怡。不料,唐武宗灭佛而遭天谴,暴毙宫中,李怡即位当了皇帝,莲妹带着观音像回到五台山。
慧萼第二次到唐朝宫中,请求观音像带回日本,莲妹划着小舟跟着去了,当他携带观音像坐船途经梅岑山的时候,风浪四起,观音像落入海中,莲妹也被风浪吞没。慧萼悲痛不已,却看到朵朵莲花飘起在海中,而梅岑山山顶,手持莲花的正是白衣观音,也是莲妹。慧萼顿悟,于是把观音像留在梅岑山,带着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回到日本。
演出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聂远 | 李怡 | 光王,体弱多病,为求健康而烧制观音像。 |
李纯 | 莲妹 | 观音菩萨的人间化身,伴随观音像出现,最后落海,重回佛界。 |
中泉英雄 | 慧萼 | 古日本高僧,求取观音像。 |
斯琴高娃 | 郑太后 | 光王的母亲。 |
中野良子 | 橘皇后 | 古日本皇后。 |
王增奇 | 海生 | |
牟凤彬 | 尉迟将军 | 唐武宗秘密派遣他杀光王李怡。 |
牛犇 | 余秀峰 | 制造瓷器的艺人。 |
桑伟淋 | 司马将军 | 光王的护身将军。 |
黑木真二 | 清睦和尚 | 古日本高僧。 |
王建国 | 渔民 |
制作
该片拍摄于浙江省普陀山。
该片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宗教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影局的项目批准才得以开机,时间是2012年6月6日。
释一诚担任该片总顾问。
该片的题材是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他是大乘佛教中最为受到民间供奉的神祇,民间称颂他“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有求必应、有缘必助”,具有“自利利他、济世救人”的佛教精神;在华人世界,地藏王菩萨也是受供奉较多的佛教菩萨,他代表“大孝”、“大愿”。
简评
本以为是墨镜王式的文艺片,再不济也是个伪纪录片,结果是特么个剧情片。垃圾!既然拍剧情还不如拍几集故事说教类电视剧,每个情节都没说清楚,流水账都没拍好,差评!去掉观音这个噱头,就特么一个圣母婊拯救世界的故事。白白毁掉观音的文化信仰!编剧导演应该辞职上山面壁苦修十年谢罪!
对剧情觉得有点不合逻辑(主要是觉得东瀛的皇后和慧萼和尚已经如此诚心了,而且也是为了救人民之难,莲妹作为观音化身都答应去了,为什么观音菩萨自己会不愿意去呢?没想通。。。)然而拍得实在太美了!演员选得真正好!莲妹完全符合我心目中观音菩萨的形象!画面,音乐,无一不美。所以还是愿意给五星。
如果传说是真的,那么金身跟舍利都是假的,只是个东西(该没有人能客观地说它们不是东西吧),但为何还会有这么多人磕长头虔诚匍匐乃至舍生守护呢?因为“法”是真的。这也便是许多人愿意去拜一团泥巴的原因——他们拜的是佛,不是相!
比拼的就是定力、就是耐心、就是涉猎面……要说这电影,我也词穷了,改编自佛教典籍的小故事,平平淡淡,可能有信仰的会有更多的感悟吧,仅从制作上说,也就是CCTV6制作的水准。记得大学时暗发宏愿,要走遍四大菩萨的道场,结果第一站去舟山,就只去了桃花岛……
这部剧90%以上胡说八道的剧情其实是不需要的。唐代,日本烧不出质地如此细腻的瓷质观音像,于是派和尚来舟山沿海求取,舟行至舟山地域,上天不忍国宝流失,降下风暴,终于将菩萨像留在了岛上,为后世国人留下一处旅游胜地和敛财宝地。这本可以是个爱国主义的故事,真的没必要拍得这么乱七八糟胡编乱造。
宗教、剧情逻辑这些都抛开不说,单说感受:观音何在?人心向善,皆为观音。此善,是大善,非伪善,愚善。观人者,先自观。剧中,莲妹的言行和几次举动就是向善的力量,是极具感染力的,但凡被她这份力量感染的人,无形中也有了向善的感悟。这才是佛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