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全宇宙(2022)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UP:2023-03-28

剧照演员表影评
瞬息全宇宙

评分:7.6 导演:丹·关 / 丹尼尔·施纳特 编剧:关家永 / 丹尼尔·施纳特
主演:杨紫琼 / 许玮伦 / 关继威 / 吴汉章 / 杰米·李·柯蒂斯 / 塔丽·梅德尔 / 珍妮·斯蕾特 / 岑勇康 / 比夫·威夫 / 黎唯 / 黎明 / 李静 / 苏妮特·玛尼 / 阿隆·拉扎尔 / 切尔西·戈德史密斯 / 克雷格·亨宁森 / 安东尼·莫利纳利 / 丹·布朗 / 帕努瓦特·安东尼·纳纳肯帕诺姆 / 卡拉·玛丽·乔尔简 / 兰达尔·阿切尔 / 埃夫卡·科瓦拉西尤斯 / 奥德丽·瓦西莱夫斯基 / 布恩·平考 / 蒂莫西·尤里齐 / 丹尼尔·施纳特 / 西协美智子 / 蒂莫西·斯科特·拉尔斯顿 / 兰迪·纽曼 / 纳拉亚纳·卡布拉尔 / 戴拉·绍 / 关家永
类型:喜剧 / 奇幻 / 冒险
片长:139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
影片别名:妈的多重宇宙(台) / 奇异女侠玩救宇宙(港) / 天马行空(新加坡) / 瞬息各处所有 / 全部世界同时一切
上映:2022-03-11(西南偏南电影节)
IMDb:tt6710474

瞬息全宇宙简介

杨紫琼和奥卡菲娜有望自《摘金奇缘》后再合作,两人商谈加盟动作新片《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丹·关&丹尼尔·施纳特(《瑞士军刀男》)执导,罗素兄弟的制片公司AGBO制作,剧情未知。

简评

本片是一部非常反套路的电影,剧情和服化道总是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溜一下,给人很大的新鲜感。同时,本片的情感处理部分也做得很好,感情推进过程十分细致,层次很多,转折多次,但每次转折都令人信服,没有突兀生硬之处。本片是英语世界里,难得的能够正视华人世界的影片。编剧是真的懂中国人的,他对中国家庭的刻画没有停留在刻板印象里,很多看似很新的问题其实是传统议题的现代变装。这种对家庭关系、个人价值的探讨具有一定的普世性,所以这样一个华人家庭的故事才能在英语世界里如此吃得开。本片用最花哨的手法,讨论了一个非常传统的议题,形神兼备。本片能够接连获奖,恐怕也是因为近年来好莱坞的原创性大不如前,本片那种勇于打破规则、于无逻辑处讲逻辑的能力,是文艺创作中难能可贵的优点。各路评委愿意授奖,也是为了鼓励这种原创能力。

概率弹射的科幻点子极有趣,是本片贡献的最大价值,可惜只有最开始一段真的在有效利用这个点子,后面就沦为了同一种形式的单调重复。角色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本可以赋予更多象征意义,使用能力的方法也应当更有花样,但本片始终拘泥于“随机”的概念与相伴而来的恶趣味。如果选择了要发癫,那么贯彻到底也不坏,但它实际上只是装疯卖傻罢了,还是得跟《真心为你》学习一个。中期频繁出现的多元宇宙快速切换的镜头我也不太满意,一是对故事的推进效率低下,二是视觉上的想象力也很有限,与《平滑世界》给我的感觉相差甚远。本片有那么几个瞬间还是挺有些虚无主义的情调的,但它们往往很快就被臃肿的元素堆砌给破坏了。用爱感化敌人的环节拍得非常土,推荐大家去看有类似设定的《魂环》。最后的连续反转十分消磨耐心,逻辑也陷入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状态。

转场很牛逼,想象力是牛的。但多重宇宙的设定没有打动我,反而是在一次使用后重复使用让我厌烦,就像个爆红的网红,一辈子都靠一个点子混吃混喝。这如果是短片可能会吸引我,在我失去新意之前打动我,但一部电影都是这一件事便让人厌烦。另外,关导演的有些天马行空恶趣味我是无能共鸣了,实在太美式了,比如假阳具和屁眼…接地气我能理解,但别刻意低俗,这也许是文化差异。总之,整部电影就像一个没那么新的点子加上略微老生常谈的感情羁绊、理解、探讨亲子关系、人生,但也都浅尝辄止,好像说了,但又没说,就像某些国内新闻通稿一样。几位主配角的演技倒是可圈可点,杨紫琼和关继威的完成的很出色。随着年龄增长,最佳电影大概率不会是一个爱看电影的心头之爱,因为他是最佳,他便大众化了,他便会自然有他时代的因素在,也就是网友说的政治正确了。

脑洞也太开了吧!到底是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写出了这个剧本!到底是在什么状态下拍出来的!太牛了!缺爱的人是“穿越宇宙的人”,韦蒙德是爱,传给了女主,女主用爱化解来自女儿的“末日危机”。当你成为两块石头,石头妈妈还是会追逐石头女儿!没有规则!世界上那么多地方,那么多宇宙,女儿还是想要找到妈妈;而妈妈还是想呆在女儿身边。每一次的新发现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人类的愚蠢和渺小,chatgpt推出后看这个电影,即使科技进步,瞬息全宇宙,还是想呆在爱身边。当妈妈和女儿决斗时,女儿摆出了战斗姿势,妈妈张开双手,眼神温柔,用爱怀抱了尖锐、破碎、叛逆、暴力。这是那个“窝囊的”男人教给她的。爱是会传递的,即使相隔不同宇宙。用一种很新的方式打开了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爱战胜nothing matters的世界!爱战胜虚无!

瞬息全宇宙》一部关于家庭关于母爱关于存在主义的电影,生动天马行空极具观赏性,因为是亚裔的故事以及有主演杨紫琼。这两天有很多人都在说有公司高价买了国内发行权,但看了片子你会觉得有能上的几率吗?我觉得有,只不过几率渺茫而已。按照目前国内的审查制度除了要删掉大尺度血腥暴力镜头外,两场非常有恶趣味也非常精彩的打斗戏、Evelyn和税务局大婶儿在热狗宇宙弹琴以及有关女儿LGBT的这条线全部都要删掉,这前面的删一删能忍,但是关于女儿感情的这条若也都草草删掉那么女儿之所以最终黑化就欠缺一个很大的可自我说服的支撑,是可忍孰不可忍啊这个对于全片来说太重要了。。上大银幕的如果是个阉割的支离破碎的看完很有可能让人群情激愤的片子,从某某大局的角度来说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为了票房为了缓解市场压力,还不如选择已经盗版满天

《瞬息全宇宙》。无限有趣,不设限制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了多元宇宙、平行宇宙、无限的我、无限的周围的人,其实每个人都一样,被欲望恐惧、压力动力、爱喜悦和痛苦、家人的爱和控制欲包围,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爱信任支持幸福自由、做自己、找到方向意义,跳出压力痛苦,看似是因为家人不理解、不顺利,但本质来看到底原因在哪?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太容易相互恐惧和索取了,太自我了,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各有各的辛苦,但都因为好面子怕受伤自尊心,而难以接纳别人的思想,其实相互都是可以相互接纳的,就像那个圆,一切对立的尽头就是和解、臣服、爱、身心灵接纳信任、合一,如其所是,镜像,爱、尊重、诚意、和解、接纳别人就是接纳自己,世界才会没有或者少些偏见傲慢自大和自卑对立冲突伤害痛苦控制欲,二元对立且统一,爱和平以及自由。

#25th SIFF#本届影展最佳,在内地放映本身就是奇迹,大光明银幕上欣赏爽歪歪,风格又cool又cult,母女之间从争斗到和解的故事简单甚至俗套,但就是特立独行惊世骇俗的表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恰巧契合了Multi-universe的主题与时代特质),让本片一跃成为了经典热门(电影不就是表达的艺术吗?不是你想说啥,关键是你想怎么说)。一个人既在此时此地,也可以无时无处不在,佩服两位导演的脑回路(hotdog finger好Q,用奖杯干那个简直太胡闹啦hhhh!),亚裔移民家族与性少数平权无缝衔接,杨紫琼文武全能的动人表演值得影后小金人(其他人也很棒),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俩石头对话那一段堪称精妙,“正因为你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你无所不能。”PS,爱最大,太NB了,最后在影院哭成狗了才不会告诉你。

小聪明被无限放大的呈现。新,但也没那么新。超感猎杀的转场隔时空(表演的衔接挺难把握)家庭剧的内核,我都见过了。玩梗但不耽误审美高级。整出俩石头弹字幕是我一直想用的招儿。香肠手邵氏王家卫什么的挺有意思。剩下的,数字灯光在技术上证明太关键了,且即便这么粗糙的使用,由于现在依然没太多见过这种花里胡哨,居然感觉还行。叙事上其实挺没劲的,前半段甚至有点儿困,规则也没怎么建结实,尤其最后和解,还是mv的解题思路。主要靠奇观和各种对照隐喻吧。一个女人一生的不如意最终不还是坦然接受了。母女间坐在车里流眼泪叹气还挺有共鸣的,好似我们都经历过逃不走也舍不掉更烦得慌的原生家庭以及嫌弃迷茫时的自己。这个片子还让我想起《超新约全书》《龙虾》,他们都是最后欠一口气儿。离真正的佳作哪怕人家踏踏实实叙事讲故事的,还差一步。

并不是很喜欢,但是必须得承认它太强太重要了。A24真的没让影迷失望过,这真是一个宝藏般的地方。在21世纪依然能把视听语言把电影剧作玩成这样还能说什么呢,依然还有人说电影都拍完了?用一个简单的宽画幅就让电影再次起飞回归伟大了,最重要的是再次说明了电影是什么样子的,视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叙事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做好坏的评价,瞬息全宇宙把电影再次拉回了属于它的独特位置!属于电影独有的魅力。也再次体现了国剧这种东西的落后!同样的时段在东方大地火爆了一部国剧让百姓沸腾,而在西方同样依靠着华人主创造了让世界公民拍案叫绝的瞬息全宇宙。什么环境能诞生人才?能诞生好东西?能学会欣赏好东西?能珍惜好东西?唉…太强了,真的太强了!太强了!太强了!如果我们呆在这样的环境一辈子只需要欣赏就够了,心甘情愿不参与导演创作!

少楠说好看,所以全程满怀敬意地看了。代入感很强,觉得自己就是女儿,nothing matters,一切都是浪费时间,世间万物做成贝果,把所有东西扔进去,所有变化所有规则不过是陈旧的说辞(当然我没有她精通变化),但又如何。渴望电影给我一个真正答案,最后还是陈词滥调的爱。的确,世界的认知或许就到这,爱确实给人活着的良好幻觉。现实sucks,为什么不去爱呢?世界的病人,不都是因为没有爱造成的吗?没有人知道爱是不是真的答案,因为从来没有人全身全意地爱过。我有时总是会想,或许宇宙的答案会在全人类相爱那一瞬间显现,可显然,这不大可能。不如就试着去爱一切好吗,这句话说起来觉得很虚伪,你在脑子里想了当下即将要克服的不爱,就觉得不可能,觉得虚伪,可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活了,那暂时按照瞬息全宇宙的结局示例来活吧。

脑洞大开?还是白左自嗨?有时候我真的很反感这些自以为很“艺术”的编剧(当然还有那些无限追捧他们的评论者和影迷):无论用了多少高大上的概念、无论看起来多么“天马行空”,他们内里包裹着的永远只有那么点鸡毛蒜皮、永远在讲述那几句腐朽已极的陈腔滥调。开场几分钟我就想着这不会又是一个青春变形记吧?但都吹成改变影史的神作了应该不至于?结果它还真就只是一个(更花哨却也更cliche的)青春变形记。它的整个叙事过程和主题背道而驰——都见识了百千万亿无量那由他个宇宙了、全知全能了,从来感受不到你妈的感受,但最后突然就爱拯救一切?编剧的脑子也是面包圈做的?每每拍华裔家庭总是只有母女关系,一谈就是父权迫害(白人就全部夫妻和谐父慈女孝?),一边说着要互相理解要抚平伤痕,一边不遗余力制造更多刻板印象和社会对立,谁能不服?

渐入佳境的作品,对于脑回路穿越多元宇宙达成能力共享的复杂设定,注定需要大量笔墨来明确世界观。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在前三十分钟的情节代入多少有些“拖沓”或者“不知所云”。但随着导演在影片中设定的概念和角色人物的情感困境被一一揭露,戏剧性背后的情感力量才得以迸发出来。《瞬息全宇宙》有几个非常厉害的创作亮点,一是通过用创意填补经费,用影像、剪辑、美术所实现的多元宇宙世界,完全不逊色于庞大后期特效的造梦工程。二是作为一部美国电影,多年来对于多民族文化的包容与融合,已经让他们如今可以拍出如此纯正的东方家庭的情感困境,且又在成熟工业加持一下富有想象力。相比文化入侵,包容的文化厚度更该被惊醒和注意。最后,本片也非常符合A24本身的气质,导演为多元宇宙的影像化提供了具象可能,而本片不过是未来同概念电影的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