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罗(2018)

PaulUP:2023-04-14

《使徒保罗》(英语:Paul, Apostle of Christ,香港译《使徒保禄》)是一部2018年的美国圣经电影,由Andrew Hyatt执导和编剧。主演詹姆斯·福克纳饰演保罗,占·卡维素饰演路加(占·卡维素曾经在2004年电影《耶稣受难记》中饰演耶稣)。

使徒保罗

评分:7.6 导演:安德鲁·海特 编剧:特伦斯·伯登 / 安德鲁·海特
主演:吉姆·卡维泽 / 詹姆斯·福克纳 / 奥利维埃·马丁内斯 / 琼妮·威利 / 约翰·林奇 / 桥格斯·卡拉米霍斯 / 安东尼娅·坎贝尔-休斯 / 亚历桑德罗·斯佩尔杜蒂 / 曼努埃尔·考西 / 诺亚·亨特雷 / 杰·佩斯
类型:剧情 / 历史
片长:108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保罗,基督使徒
上映:2018-03-23(美国)
IMDb:tt7388562

使徒保罗简介

讲述基督徒圣·保罗(扫禄·大数)的传奇故事,他如何从教会的迫害者变为最强大、最有地位的拥护者。Andrew Hyatt执导,明年3月28日上映。
  保罗独自在罗马监狱里受折磨,等待着罗马皇帝尼禄的处决。雄心勃勃的监狱长Mauritius无法看透到底是什么对这位潦倒破碎的男人构成威胁。他曾是Saul of Tarsus,基督教徒中高级又野蛮的杀手,他的信仰给罗马人带来了恐惧。医师Luke冒着极大风险前去探望保罗,安慰、照料他,将保罗的信件转录、偷偷带出去,交与日益增长的信徒们。在尼禄惨无人道的迫害下,这些人们将极力传播基督教福音,改变世界。
  保罗原本是信奉犹太教,某次在追捕基督教徒的途中遇见神迹,被复活的基督感动,转而成为基督教徒,为宣扬福音作出重大贡献,感召了大批人士成为基督徒,扭转世界局面。保罗后半生遭遇了无数迫害、追捕,被捕入狱,他对后代教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评

(今晚查經,年前最後一次相聚,與傳道人和教會弟兄姊妹一起火鍋,飯後看完這部電影。)「愛是唯一的方式。」對於非基督徒而言,這話很難理解。對於暴力,世間的理論向來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而保羅遵循耶穌的道路,拒絕了弟兄姊妹的劫獄。歷史就是這樣,真相就在那裡,然而看不見的人依然看不見。這不是要證明什麼。監獄長問,「即使如此,倘若我還是不相信你的神呢?」保羅笑了。「靠著愛我們的主,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人不會為自己懷疑的事捨棄生命。」監獄長不知道,正是因為他對女兒強烈的愛,拯救了他的女兒,也拯救了所有可能要被處死的保羅身邊的基督徒。而這愛背後最大的愛,乃是主之愛。

圣经中的使徒保罗想比起电影中塑造的形象,更为刚烈,富有激情,也饱受自己那根刺的折磨。耶稣对待彼拉多的态度,反应了他对政教的态度,他从来就不在乎地上的政权,因为整个历史都是大写的基督,一个注定会覆灭的王朝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使徒也唯独定睛基督,不在乎地上的政权,也坦然面对逼迫。属灵的争战、信徒心中的煎熬和真实的挣扎,是无论怎样的演技、配乐和场面都表现不出来的。只有真的信主,真的经历过这样的逼迫,真正靠主得胜的人,才能对这部电影感同身受。感谢主验中了我们,愿在今后的日子里,唯独效法基督,成为忠心的门徒。

其实我最近在想,为什么基督教可以在全世界有二十多亿信徒,看了电影我有点了解了,基督教是讲究一种属灵的宗教,你要有灵修,这样你讲的话语才有人听进去。在中国,有权力的人讲话管用,有地位的人讲话管用,有财富的人讲话管用,有神通能掐会算的人讲话管用,至于属灵的人,似乎算是外来物种,还未在中国扎根。属灵的人,我觉得主要是话语里面含有深刻辩证理性的意思,这种深刻辩证理性,唯一来源就是信仰。

这部电影早就被大家推荐过,一直没有看。这次疫情宅在家,终于把它看完了。保罗,是我最喜欢的圣经中的历史人物。我的标杆。电影里,他传福音的时候说:“你在海中,用手捧起水,这水必定要从指缝中流走。世人活着是为了追求这指缝中流走的水,而跟随耶稣的人每天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阿门

非常感人,影片展现了"外邦人的使徒"保罗在地上最后的日子还有路加医生记述《使徒行传》的过程。保罗在殉道前,给同工提摩太写了两封信,信中的一段话概括了他在欧亚建立多个教会、在外邦人中传福音的为主奔跑、为主摆上的一生: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摩太后书 4:7-8)

勉强两分。电影截取的是使徒保罗被尼禄收押、终被斩首的经历。尼禄火烧罗马构陷基督徒,路加作为见证人,串联保罗狱中传道、基督徒被困罗马筹划逃亡或反抗、以及诊治典狱长之女促使后者信仰动摇,其实是本片核心人物。电影拍的有恐怖片的气质,配乐低沉而绵长,演员对话声音闷闷的,主场景只有监狱和基督徒藏身点两处,导演刻意营造出一种距离感,让这部电影像掉到枯井里一样遥远而孤绝(换个说法叫沉闷),这氛围可能更衬托尼禄迫害基督徒的酷烈,和保罗身陷绝境的无助,但这两点应该都不是本片的重点,电影在形式上的选择一开始就错了。成本不高,除了两个主场景,斗兽场之类戏就是拍个意思糊弄一下就跳过去了。保罗的主张呈现的有点乱,只有坚持和平路线这点比较清晰,他跟典狱长最后那番对话是全片还算有启发性的一笔,但表演总的来说没什么气场

聚焦圣保罗殉道前的最后岁月,其实应该叫《<使徒行传>问世记》。看完才知道路加其实没见过耶稣,是个很棒的希腊医生。制作精良的福音电影,还原了尼禄大火之后罗马城中拿基督徒喂狮子、当火炬的阴郁氛围。自然少不了福音电影必备的那份“世人皆醉我独醒,我家主子就是灵”的嗖嗖贱气,不过表达得还比较人性化。英语对白,监狱长的异族口音不知是个什么鬼。

基本上基于使徒行传、以弗所书以及提摩太后书的内容改编,加入了一些编剧和导演的发挥,讲述了使徒保罗被拘直至被杀的最后日子。非常感人,真的非常适合当下中国的基督徒们去看——在逼迫中的基督徒,应该如何生活。最后保罗陪着《提摩太后书》四章七节的话语走上行刑台上时我瞬间泪崩。

很多路加和保罗在监狱里的对话,穿插了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的内容,带给我很多感动。但其实不像是剧情和演技引出的,而是经文本身。而我自己对有些细节的处理也不完全赞同,比如Saul of Tarsus的过去一直在Paul the Apostle的脑海里,梦境里萦绕迂回。转自VegetA

真的很震撼!圣经中读到的那些经文都是使徒们用自己的血与泪,遭受无数患难与逼迫而写成。信仰的代价在当时太过沉重。但是他们持守住了信仰。保罗为我们做了美好的见证。正如他在提摩太后书所写: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摩太后书 4:7-8 和合本)对于生逢2000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主对我们的拣选也必定有祂的旨意,恰逢多事之秋,此片给在受苦遭遇逼迫之中的弟兄姊妹以安慰~

一百分钟的剧情,拿出保罗最后的牢狱时光,以狱长女儿重病为线索而写的剧本,叙事很好。看到了导演想表达的“动刀者必死于刀下”,唯有和平的爱胜出。影片最后仿佛过于煽情了,但作为教徒,一想到尼禄那时代的宗教压迫,信徒的信心更显宝贵和有力。最后还是哭了,praise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