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水漂流(2021)

濁水漂流UP:2023-04-25

《浊水漂流》(英语:Drifting)是2021年香港真人真事改编剧情片,由李骏硕编导;吴镇宇领衔主演兼任出品人之一,并由谢君豪、李丽珍、蔡思韵、朱柏康及宝珮如主演,柯炜林特别介绍。讲述一班于香港贫民区天桥底下聚居的露宿者被社会边缘化,他们因为城市再发展而长期遭到扫荡清场的故事。

浊水漂流

评分:7.6 导演:李骏硕 编剧:李骏硕
主演:吴镇宇 / 谢君豪 / 蔡思韵 / 李丽珍 / 朱栢康 / 柯炜林 / 叶童 / 宝佩如 / 陈泓宇 / 余慕莲 / 张满源 / 余淑培 / 陈灼明 / 胡卓希 / 黄衍仁
类型:剧情
片长:112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影片别名:Drifting
上映:2021-06-03(中国香港)
IMDb:tt13887128

故事简介

2012年2月15日,农历正月,正值当年最冷的一天,警察、民政署和负责市容洁净的食物环境卫生署在没有事前通知下,于深水埗通州街天桥(即西九龙走廊)附近突击清场(俗称“洗太平地”),将40多名露宿者的仅有家当全数视作废物弃掉。事后露宿者在社工组织的协助下联合控告政府,但政府只肯向每位露宿者赔偿二千港元,并拒绝应露宿者要求道歉。电影故事围绕一年诉讼期间露宿者们的群居生活。

角色

演员角色简介
吴镇宇何奇辉(辉哥)一位丧子的瘾君子,故事开始时刚刑满出狱,返回露宿地点当晚随即遇上当局突击清场,为此毅然决定力争公义。
谢君豪老爷来自“西贡”的居港越南华侨难民,因犯事而与家人失去联络,后经何姑娘协助与失散多年的儿子通过视像电话见面。
李丽珍陈妹以往是舞小姐,现在靠在餐厅洗碗维生,她照顾兰姑的起居生活,两人情同姐妹。她是故事中唯一已经戒毒的露宿者。
蔡思韵何姑娘出身中产家庭的年轻社工,虽然自觉因身世而无法完全理解露宿者的想法,加上面对制度感到无力,但仍热心协助露宿者。
朱柏康大胜曾是钉板工人的他谙熟水电木工,负责为其他露宿者搭架棚屋、截取公用电源,甚至为过世露宿者进行“破地狱”仪式。
宝佩如兰姑不良于行,出入需要轮椅代步,日常生活全靠陈妹陪伴在侧照料。是露宿者间的“神婆”,自称懂占卜算命,但又会阅读圣经。
柯炜林木仔原名“清轩”,患有失语症的离家青年,身上经常带着一把口琴,被辉哥看作成自己已逝儿子的投影。
叶童木仔母亲
胡卓希光仔老爷失散多年的儿子,已移居挪威的工程师,后经何姑娘协助通过视像电话与老爷见面。
张满源陆万
余慕莲开姐
高只仁Zenni Corbin黑仔
余淑培卓玲
黄衍仁阿来
陈力深医生
麦咏楠学生
曾德华街友
徐颕堃律政司代表律师
陈灼明(明哥)自己(客串)
甘浩望神父自己(客串)

制作

新闻系毕业的李骏硕曾于2012年通州街清场事件后到现场采访,期后又为一个中医剧本而跟随受访者到街上义诊,因而重访清场前的通州街木屋区,继而萌生拍摄电影的念头。

票房

《浊水漂流》于2021年6月3日上映,票房截至7月2日已突破600万元。

轶事

  • 此片集合谢君豪、李丽珍及吴镇宇三位金马奖影帝影后。
  • 此片为谢君豪及李丽珍继《千言万语》后相隔二十二年再度合作之作品。
  • 由于片中出现吸食毒品、粗言秽语等画面及情节,根据《电影检查条例》,本片被列作第三级影片(III)。
  • 此片为谢君豪、蔡思韵、朱柏康、宝佩如及柯炜林首部参演三级电影。

获奖与提名

年份颁奖典礼奖项入围者/作品结果
2021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配角谢君豪提名
最佳女配角李丽珍提名
第58届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浊水漂流》提名
最佳导演李骏硕提名
最佳男主角吴镇宇提名
最佳男配角谢君豪提名
柯炜林提名
最佳女配角李丽珍提名
最佳摄影梁铭佳提名
最佳剪辑麦曦茵、李骏硕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李骏硕获奖
最佳造型设计潘燚森提名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黄衍仁提名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浊水漂流》提名
第15届西宁First影展评委大奖李骏硕获奖
观众票选大奖《浊水漂流》获奖

2021年2月24日在鹿特丹影展首映,2021年4月4日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举行亚洲首映,6月3日于香港上映,9月在台北电影节上映,并于第58届金马奖入围包括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在内共12个奖项,为该届入围最多奖项的电影,并荣获最佳改编剧本奖。

简评

即使是在民主文明的社会,民告官的官司依然打得如此的艰辛。本片以沉稳而清晰的叙事、强烈的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一群落魄潦倒的街头的露宿者。他们是社会的边缘人,犯过事,坐过牢,吸毒,酗酒,整日与垃圾为伍,浑身脏臭,虽然有社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帮助他们,但在整个社会眼中,他们就是一群随时都会被清理掉的垃圾,毫无人权可言。吴镇宇在本片贡献了极为震撼的演技。这水平,这表现力,不获个影帝简直没天理了,希望在即将举行的第40届金像奖上能有所斩获。其余一众演员亦表现出色,刻画出了露宿者的群像,人物个个鲜活。社工何姑娘,衣着光鲜,皮肤白皙,明眸皓齿,在一群露宿者中穿梭奔波,如同鹤立鸡群,与大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本片的调色充满真实感。口琴声几乎是全片唯一的配乐,在这寂寥的街头不时响起,平添了几分感伤与绝望。9分。

又一部来自新世代的“香港制造”。导演李骏硕可能受肯洛奇的影响不小,单就形式语言来说,不少分镜和转场都体现出肯洛奇式的“声先画后”的剪辑原则,更不用讲影片在题材内容方面现实主义的社会取向了。值得注意的是,本片似乎是有意削弱了外景拍摄时的降噪处理,整体的收音效果比较粗糙,且环境噪音十分显著地使人物对白“淹没”于其中,纵使日常话语也不得不依靠“呐喊”才能被彼此发觉,只有转到室内场景时,覆盖性的外部环境声音方可得到缓解。从感官效果来看,这一设计在总体上确是比较成功的,摄制与观看的双重在场性获得了独到的彰显。另外,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给出了风格化十足的视听表达,为现实素材不懈营造一种增强表达力度的美学视点。至于文本方面,老爷与辉哥占据着某种同构性的悲剧位置,都在遭遇家庭的终极幻灭后迎来了自我的终结。

和公司同事一起看的,相较于他,我对底层的悲悯要少得多,不是因为我冷血,而是因为我居处其中,所以对各式各样的苦难见怪不怪。我想要的不是夸张和放大,而是平实地讲述,这部片子做到了。大部分时候,其视角都是切近的,最后的毁灭也是一笔带过,以表示对某种残酷现实的静默抗争。但我还是感觉有些地方存在刻意的成分,例如那个被困在水缸中的金鱼,好的符号总是和实在的环境融合在一起的,而不能成为僭越叙事的存在。那些高楼,是遭遇这种困境最根本的原因,也是香港沦落至此的原因,那些高楼组合起来,就成了一堵堵难以逾越的高墙,难以逾越的是阶级,难以逾越的也是普通人对底层的粗浅想象。但,这种平稳的陈述只能算是及格,一些更大的陈述亟待铺开,而现实境况的紧迫性,也使得香港电影从声色犬马的喧嚣转变为这样一种平静的控诉。

三星半。前半部分一直覺得欠缺故事的張力,所以一直到老爺自殺,都沒有經歷情緒高潮。後面導演忽然醒了,於是加了半顆星。但結局個人認為木仔那段有點多餘了,某些角色比如證府和大學生,刻畫太過面譜化。總體上,雖說導演表示害怕失真,不想太過戲劇性和煽情,但還是要學會滿足觀眾,否則很難成功傳達到影片的訴求。不少評論提到震乳表演痕跡過重,可能是因為角色設定是一個重度吸x者,而他一直有意識地讓自己保持在這種狀態裏,這是大部分觀眾不熟悉的,也清楚地知道是演員演出來的狀態,所以會有難以入戲的感覺。但個人認為他從頭到尾的一致性其實保持得很好,也不覺得是過於有野心和用力的表演。蔡思韻很漂亮,而且在很踏實地演角色,後面和輝哥的互動是個人眼中的全場最佳。珍妹演技則下滑得有點厲害,感覺是從隔壁tvb七點檔跑過來的。

吴镇宇非常厉害,成功把常年吸毒人士的症状真实地表现了出来,特别是表情上的细节,看得出来演技之深厚。浊水漂流这个名字起得很好,作为水里面的杂质,被亏待,被冷落,却还是得跟着所谓的清水们一起流向未知的远方。住在二十平米公屋的普通香港百姓就已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流浪者们的境遇也可想而知。遗憾的是群像刻画过于单薄,总体感觉跟《麦路人》非常相似,背后都有一套标准的模板。最后吴镇宇那段超现实自我对话有些多余,跟整部电影的风格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导致结局不仅很出戏,并且还产生了影响观影体验的疑惑。那段年轻人来慰问调查的设计反而非常出彩,出色地讽刺了一波香港的教育制度。体恤穷人是幌子,利用穷人完成自己的学业计划才是头等大事,这样的教育体系下诞生的学生,成人之后能不虚伪吗?

何姑娘的视角一定程度上就是创作者本身:她是愿意全身心帮助流浪者的社工,会因为他们的经历和情感剧变而鼓舞或落泪,在司法援助最后对辉哥的选择抱持尊重。但在疏导这些“浊水”的生活片段之外,她有华屋可住,眼见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眼光是向下兼容,露宿者的绝望悲愤是她为之奔走的理由,其实也只是无差别的边缘之爱,真正的理解很难突然发生。是非常典型的左派作品,繁华之地必然也多的是默默熄灭的心灵,这些关注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影片在叙事上很空乏,灰暗的氛围一直存在,却最终没有几个人物会让观众真正理解和共情。或许我们会记住燃烧的棚屋、空镜中的城市风光、吴镇宇和谢君豪的眼神,而人们何以至此又何以愤怒,种种都很模糊,镜头也只是对他们进行了观察,并未过多展现站在彼处的立场。两千块是廉价的抚慰,文艺不应是。

电影的表现形式稍显零散单薄,但是为这个话题多加一星。看导演的履历也并未给这个话题中所涉及到的复杂尖锐的矛盾多增加一些讨论和彰显冲突的深度,更多的依赖于角色的塑造,但人物太多且每个突出性的张力在“表演”中并未有太强的尖锐和原始生态的真实性,即便吴镇宇的出演已经有较大的表现力了。只能说触及这类社会议题,我的期望有些太高,希望能看到更多复杂和宏大的“意义”层面的显现。“外面是更大的监狱”“瘾君子也可以去要求政府的道歉和对正义、公道的追求”,电影还是比较精致又装饰性,缺少原生态的粗糙和纪实性的写真,如果更朴素自然再深入一些会更好,因为这个剧情其实是太真实接近新闻和大量的现实的,如果更靠近艺术化的设计呈现就会显得刻意。我脑海里更多是陈果那类的香港电影风格。但出彩的是配乐,前卫与影像感兼备,音乐品味不错

“我不是忧愁,是愤怒” 跟《拆弹专家2》应当互为姊妹篇,结局导向看似很虚无主义,但实际上也给了一种可以解决的现实解答,因而理性的愤怒看上去更加忧愁。吴镇宇真的跟以往角色都不一样,一个非常无望却又倔强的中年沦落人,而与之搭戏的谢君豪、李丽珍、朱柏康、宝佩如也贡献了相当精彩的表演,角色本身设定也独到地非常有嚼头,构建了一个独到且复杂多种文化混杂的小社会,谢君豪还贡献了全片最大泪点的独角戏。蔡思韵作为这个社会之外或是之上的视角,其实角色本身跟《幻爱》好像没什么不同,反倒算是在故事之外又一个难以揭示的谜底。柯炜林则充当了全片灵魂人物的位置,在某段意想不到的出场,补全了社会和父子关系之间的链接……在这群演员之间构建的群戏和情感表达,都让整部电影即使有一些结构问题,还是会被情感充实填满升华。精彩!

21年度最好的香港电影。比【翠丝】选题更接地气叙述表达更稳定。谢君豪线明确的故事背景,让偏情绪感知的电影有了真实故事打底的困境。新人柯炜林支线最具风格化,贡献了很多情绪性的触动,几段口琴混杂在巨大城市噪声中,代表着被淹没的发声。归家后发现意外的家境尚可,没有细究生世倒显得见过世面。与吴镇宇那段吊车戏充满灵气和理想化的烟火味道。两位女性的结伴生活展示了“漂流者”生活的上限。反倒主线吴镇宇,既没有把家人部分详细说明白,给出生活所迫的详情,又在结尾独立出愤世嫉俗的情绪立场,可惜这种坚持在电影史中太多,多到反显得过分理想和落入俗套。最让人不喜欢的一点也在这:做错事与好逸恶劳导致人生困境,一边接受救助,一边要公平正义,跟片尾的字幕一样预设里偏颇的立场。丧礼戏没有拍全是一大遗憾。

真实事件改变。街友——露宿街头者的故事,很惊讶本来应该枯燥乏味的故事,讲述得很好、很丰富。导演大部分是点到为止,没刻意卖惨、煽情、隐喻,也没回避他们吸d、偷窃等,只有政治正确的控诉房地产、政府不道歉(结尾注明是事实)。比如看似和气友善,其实熟人抱团、会拉住不吸的人、会排斥新人、酸排到公屋的人,陈妹为了兰姐能带上她住公屋,独对都没话说,小心翼翼照顾、看脸色,何姑娘家庭条件鲜明对比等等,都是简单点出。老爷这个角色简单讲述了越南难民史,见儿子那段演得也很好。辉哥也通过木仔,联系起死去儿子。谢君豪、李丽珍演技都很好,吴镇宇也很好,细节到位(比如撒尿、捡走地上花生壳)但他戏份多,有一些表演太炸裂反而有刻意演的感觉。蔡思韵的何姑娘,没太强烈情绪起伏的表演,反而显得更真实也契合角色。

,吴镇宇的演技没得挑,非常出色,另外谢君豪的表演,也相对出众,作为导演的第二部长片,能有老戏骨的加持,很不容易,完成度也比较高。但全片节奏较缓,导演的表达过于不加节制,对香港社会现实,诸如深水埗阶级分化、阶层固化等表达,不够尖锐辛辣,态度是暧昧不清的,导演私心是偏爱香港的,仍然操持着谨慎地讨论和背后原因的某种特定指向,比如开场,通过演员的台词,暗示了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在深水埗,这个原本是香港贫民区的地方,高楼林立建设背后,是内地新移民的涌进,是对香港住房资源的掠夺,由此造成了社会层面上的持续对立。而吴镇宇的人物特征,恰恰代表了某种香港人一以贯之和鉴定的“排外”立场和态度。透过影片,导演从来不是探讨有关香港住房的民生问题,也不是对社会救助机制的反思,而是更多关注边缘个体的命运。

巨蟹的金星换座的能量也挺强的,又看了一部悲悯的电影,前两天刚看了掮客。逼仄灰暗的底层生活。最让我惊讶的是吴镇宇的眼神和口齿。眼神是飘忽和浑浊,尤其当他对面是年轻的何姑娘,那个志愿者,镜头切换的时候,显得对方的眼睛无比清澈明亮。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口齿不清,不知道演员怎么做到的,会让我想起以前路过立交桥底下碰到的流浪汉,也是嘟嘟囔囔发出类似的含糊不清的声音,当时会害怕,因为不知道他的神智是不是清楚,汗颜。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节奏让我即使在家里面看也有点沉不住气,以及感慨万千。尤其里面还有李丽珍,看到真实的法令纹,敬佩她还在做电影。想起最近在情景喜剧里看到吴启华,比起舒淇,就觉得,人从泥潭里拔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就像辛丑2021给很多平常人的感觉一样——泥潭。

获得奖项

  • 第15届First青年影展
    第15届First青年影展
    获奖:评委会特别奖
    提名:最佳剧情长片
  • 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
    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提名:新秀电影竞赛-火鸟电影大奖(华语)
  • 第58届台湾金马奖
    第58届台湾金马奖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造型设计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最佳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