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6.6 导演: 编剧:冈田惠和 / 渡边真子 主演:小松菜奈 / 坂口健太郎 / 山田裕贵 / 奈绪 / 井口理 / 黑木华 / 田中哲司 / 中川雅也 / 原日出子 / 松重丰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24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The Last 10 Years 上映:2023-05-20(中国大陆) IMDb:tt16444750
哭的最惨的一部电影。本来看的时候就有一种痛苦的感觉,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幻痛,从打开这部电影开始后更是切肤之痛。杀人不过头点地,可你是慢刀子磨我。看的过程中那种痛苦就好像是在你心脏中扎了一刀,然后这种痛无法抑制地从心口溢出奔涌向眼眶,悲痛压抑过后像是山洪暴发决堤而出。很喜欢这种镜头语言,演员的演技,还有台词真的很令我惊讶,每当我想到会不会是玛丽苏的台词或剧情的时候就会发现并不是,一些台词和剧本真的很精妙可以细细琢磨,有很多如同山水画般的留白反而更让人悲痛。也不知道评分为什么这么低,总之差点因为评分错过的一部好电影吧。(虽然不知道多少是我生活状况影响,但是它的利刃射向了现在此时此刻的我,而我很感谢能够让我爆发情绪的东西)(也可能是我没有看过这类日式纯爱电影第一次接触比较有新鲜感吧)
如同开水,平淡无味。描述绝症斗争的日影日剧实在太多,所以相同题材的本片在上映前我很好奇它会怎样另辟蹊径,结果还是失望——同样的套路:诊断绝症、充满绝望、遇见爱情、痛苦挣扎、离世,没有任何惊喜与意外,唯一的看点就是小松菜奈日趋成熟的演技。但全片仅仅依靠小松菜奈的表演也完全无法搭建一个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电影语言,不同于《花束般的恋爱》,本片男女主的感情从一开始就觉得有点牵强附会,即便人在一起我也感觉不到“在同一个频道上”的爱情共鸣,而男主阿和的种种行径也让人不禁好奇他对女主的感情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仅仅对于一个把他从泥沼中拉出的人的感激之情?生命诚可贵,但片子实在是有些寡淡无奇。
大陆上映当天去电影院跟好朋友一起看的电影。观感不错,不会犯困。像很多日本电影一样,拍的很细腻。这是部悲伤的爱情电影,让人感到绝望,人在病症面前是脆弱的。女主很幸福,因为她在有生之年体验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爱情的美好。但绝症给她带来的痛苦在生活中是挥之不去的,虽然她总是会说丧气话,但她也可以称得上是坚强的人了。可命运就是那么的残酷无情,带走了她的生命。她生前用摄影机拍摄的都是日常,但又是那么美好。希望医术可以越来越发达,有一天攻破绝症,以低廉的价格拯救苍生,即使这是难以实现的。
【47】只能说本子是会拍小清新纯爱的,其实故事本身还是比较司空见惯的,但是这个氛围实在是拿捏得太好了,镜头里的岛国人和景都特别唯美浪漫。小松菜奈灵动又美腻,坂口健太郎就像只忠诚的大狗勾;看着两个面对生活无所适从的人开始惺惺相惜、相互激励,最后还是因为病魔而分开,我能预料到,所以前面那段欢愉的蒙太奇就已经让我很难过了;中间有处用画幅的缩小来表现女主角的病情恶化,实在是好。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真的很特别,有种跳脱出日本这类型片子的配乐风格,抓耳又独特;另外就是如果叙事节奏更紧凑一些的话会更好!@余命10年
想哭的时候可以拿来看一看,真的是催泪弹了,后半程眼泪没有停过……故事就是讲述了一位得了一种呼吸系统病,余命最多只剩十年的茉莉,她的短暂的一生。她很幸福,有爱她的家人,爱她的朋友,也遇到了爱的人,可不幸的是,她得了病,一种无法治愈的病。电影与其说是演绎了她的一生,更不如说是展示了一位命不久矣病人的自白。每个人都努力了,可病魔没办法战胜。其实每次戳中我流泪的点,都在于茉莉和她的家人,至于她与和人的爱情,只能说是一种爱情元素吧,并没有那么那么说服和打动我。好在演员都是帅哥美女,导演也拍得很美,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场樱花雨,一阵大风,吹得人猝不及防,两人相视而笑,在樱花下。总之,我觉得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作为催泪片来讲,不过我泪点不高,共情能力太强。
怎么说呢,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观影前,我还以为大致是女主虽然知道自己只有10年的生命,也依然坚强乐观地活着,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然而事实是这是一部略显俗套的爱情片,女主在和男主的感情纠结中就耗了快三年,而且感觉男主的演技差点意思,两人感情的进展也有点莫名其妙。整个影片我唯一的泪点是女主靠在妈妈肩膀上说“妈妈,我还不想死……”的时候,正如前文所说的,男主的演技差点意思,在最后一个镜头——男主站在樱花树下回忆从前的时候,我没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他想表达什么。。。影片到这里,也很突然地结束了……
7分。剧情还不错,是改编自小坂流加创作的同名小说《余命十年》(日文影片名叫《余命十年》)。影片中虽然没有太多大起大落的剧情,略感平淡,但犹如温声细语般讲述着患上不治之症的女主人公高林茉莉,在生命的最后那十年里与家人们、朋友们以及恋人之间是怎么度过的,心路历程又是怎么变化的。小松菜奈的哭戏依然十分感人,当临近尾声女主旅途归来,抱着妈妈边哭边述说着自己想继续活下去想继续工作和恋爱时,不禁让我泪目了。影片中男女主在樱花树下看着樱花纷飞的场景甚是唯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以医院窗外的樱花树开场,结尾也以樱花树远景结束,赋予电影一种无言的美和浪漫。当影片结束后显示献给小坂流加,更让人感触,作者小坂流加以身患绝症的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余命十年》小说,却在该作品出版前夕不治身亡,享年39岁。
画面,演员,摄影,音乐,都达到日本纯爱电影一流流水线水平的精致度。但是,虽然有原著作为依托,故事却显得过于平淡了。原本悲伤的故事内核,却难以让观众走进角色,主要问题还是在于电影没有把握好要表达的重点。电影大篇幅展现女主因病对人生无望痛苦的挣扎,让人压抑。爱情变成其中的插曲,无论是开始还是过程都过于轻描淡写,显得这爱情特别的苍白无力。没有特殊的羁绊,这段感情又如何会刻骨铭心呢?又如何体现出女主面对爱情的抉择时候的痛苦呢?所以最终男女主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两人一直毕恭毕敬却没有化学反应的样子。全片演的最好的是黑木华了。面对即将失去生命的妹妹,细微的眼神变化就能很好的传递出内心涌动的悲伤,充满内涵。
,今年供应不多,就一部国产,一部日影。前者轻松欢乐,后来沉重虐人。余生那些年,主题是女主茉莉身患绝症,只有十年寿命的故事。她对生活失去了留恋,偶遇小学同学和人,同样对生活失去希望,两个人的互相拯救。爱而不得,这故事,十分日系,也十分套路。可以理解这个剧情,但是没有共鸣。看起来,爱情电影在全球范围也是一个难题了。电影的摄影和配乐还是不错的,慢镜头,标志性的樱花,轻柔的钢琴曲,有着电影的美感。只是在电影艺术范围里,这两个方面更像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有好的配置,就可以做出很好的效果。现在好电影的最大门槛,就是缺一个好的故事。
难怪觉得叙事手法还有镜头风格都似曾相识,导演是之前看的《黑道家族》的导演,这个新导演的风格其实我还挺喜欢的,擅长用平缓的散文式拍摄方式,加之氛围营造,去表现一个个“生有热烈,囿于俗常”的人物故事;不需要大段落起起伏伏,不需要那些凿空心思设计编排的“结构”,但又能很好的完成流畅地叙事,初看之时你会觉得很平淡,但明明是这种所谓“平静”之下,却埋藏着更深的内劲爆发。也许是观影太多已经厌倦了,已感觉到现在自己是对那种内在能量的喜爱,大于对外在壳子的光鲜华美、形式的炫丽迷人的喜爱(后者会令人觉得虚假不适,看似什么都有,实则都是空泛造作、学生套题作文);要么,你就尽情表达,欣赏你敢于表达的勇气,要么,你就记录真实生活,用接地气的方式,将想表达的放在其中,静水流深。
感觉电影并没有配上《余命10年》这个名字,没有那份厚重感,反倒是像MV一样轻浮。唯一哭了的场景是,姐姐为茉莉找了肺移植可能性时,茉莉嘶吼着哭泣说:我当然知道你们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好,然后哽咽了一下说,到底是谁比较可怜啊。情绪太到位了,以前我每顿把药当饭吃的时候,因为成习惯了,所以塞药的动作就像茉莉把药分装进药盒里面一样麻木又熟练。常常觉得,因为自己身处其中只有接受而变得心绪平静,身边的家人、朋友却好像常常觉得很辛苦。那些体现时间轮回的细节在影片中都被做成了跑马灯,很唯美,看完的唯一感受:我得趁冬天来之前赶紧去体验夏天 像这个题材的话,我猜测原著应该会比电影好看,毕竟细节更多,情绪也不会受限于表演。
很催泪的一部作品,一开始是茉莉救赎了想要自杀的中部和人,“你想让结束生命的我,想要继续活下去”,后面是和人给了茉莉想要活下去勇气,感觉就像是两个向死而生之人的互相救赎吧,有一段茉莉趴在母亲肩膀上,哭诉着自己不想死,想要活下去,也想要有喜欢的人,也想能和喜欢的人结婚,是和人给了茉莉对未来的憧憬,“我怕继续和你在一起,我会开始害怕死亡”。电影中好像有三四次全黑屏,感觉像是给茉莉的余生划分成了几个阶段,和和人的相见相识相爱再到最后的离别。还有开头和结尾的樱花树下那一段呼应真的很喜欢,非常唯美,也只有樱花树下才能拍出这种感觉了,“能遇到一个深爱的人,就像是奇迹”。只能说爱真的可以是一个人活着灵魂支撑,不论是恋人还是朋友,都可以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只要为了你,我就会活着和”
简评
哭的最惨的一部电影。本来看的时候就有一种痛苦的感觉,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幻痛,从打开这部电影开始后更是切肤之痛。杀人不过头点地,可你是慢刀子磨我。看的过程中那种痛苦就好像是在你心脏中扎了一刀,然后这种痛无法抑制地从心口溢出奔涌向眼眶,悲痛压抑过后像是山洪暴发决堤而出。很喜欢这种镜头语言,演员的演技,还有台词真的很令我惊讶,每当我想到会不会是玛丽苏的台词或剧情的时候就会发现并不是,一些台词和剧本真的很精妙可以细细琢磨,有很多如同山水画般的留白反而更让人悲痛。也不知道评分为什么这么低,总之差点因为评分错过的一部好电影吧。(虽然不知道多少是我生活状况影响,但是它的利刃射向了现在此时此刻的我,而我很感谢能够让我爆发情绪的东西)(也可能是我没有看过这类日式纯爱电影第一次接触比较有新鲜感吧)
如同开水,平淡无味。描述绝症斗争的日影日剧实在太多,所以相同题材的本片在上映前我很好奇它会怎样另辟蹊径,结果还是失望——同样的套路:诊断绝症、充满绝望、遇见爱情、痛苦挣扎、离世,没有任何惊喜与意外,唯一的看点就是小松菜奈日趋成熟的演技。但全片仅仅依靠小松菜奈的表演也完全无法搭建一个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电影语言,不同于《花束般的恋爱》,本片男女主的感情从一开始就觉得有点牵强附会,即便人在一起我也感觉不到“在同一个频道上”的爱情共鸣,而男主阿和的种种行径也让人不禁好奇他对女主的感情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仅仅对于一个把他从泥沼中拉出的人的感激之情?生命诚可贵,但片子实在是有些寡淡无奇。
大陆上映当天去电影院跟好朋友一起看的电影。观感不错,不会犯困。像很多日本电影一样,拍的很细腻。这是部悲伤的爱情电影,让人感到绝望,人在病症面前是脆弱的。女主很幸福,因为她在有生之年体验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爱情的美好。但绝症给她带来的痛苦在生活中是挥之不去的,虽然她总是会说丧气话,但她也可以称得上是坚强的人了。可命运就是那么的残酷无情,带走了她的生命。她生前用摄影机拍摄的都是日常,但又是那么美好。希望医术可以越来越发达,有一天攻破绝症,以低廉的价格拯救苍生,即使这是难以实现的。
【47】只能说本子是会拍小清新纯爱的,其实故事本身还是比较司空见惯的,但是这个氛围实在是拿捏得太好了,镜头里的岛国人和景都特别唯美浪漫。小松菜奈灵动又美腻,坂口健太郎就像只忠诚的大狗勾;看着两个面对生活无所适从的人开始惺惺相惜、相互激励,最后还是因为病魔而分开,我能预料到,所以前面那段欢愉的蒙太奇就已经让我很难过了;中间有处用画幅的缩小来表现女主角的病情恶化,实在是好。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真的很特别,有种跳脱出日本这类型片子的配乐风格,抓耳又独特;另外就是如果叙事节奏更紧凑一些的话会更好!@余命10年
想哭的时候可以拿来看一看,真的是催泪弹了,后半程眼泪没有停过……故事就是讲述了一位得了一种呼吸系统病,余命最多只剩十年的茉莉,她的短暂的一生。她很幸福,有爱她的家人,爱她的朋友,也遇到了爱的人,可不幸的是,她得了病,一种无法治愈的病。电影与其说是演绎了她的一生,更不如说是展示了一位命不久矣病人的自白。每个人都努力了,可病魔没办法战胜。其实每次戳中我流泪的点,都在于茉莉和她的家人,至于她与和人的爱情,只能说是一种爱情元素吧,并没有那么那么说服和打动我。好在演员都是帅哥美女,导演也拍得很美,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场樱花雨,一阵大风,吹得人猝不及防,两人相视而笑,在樱花下。总之,我觉得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作为催泪片来讲,不过我泪点不高,共情能力太强。
怎么说呢,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观影前,我还以为大致是女主虽然知道自己只有10年的生命,也依然坚强乐观地活着,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然而事实是这是一部略显俗套的爱情片,女主在和男主的感情纠结中就耗了快三年,而且感觉男主的演技差点意思,两人感情的进展也有点莫名其妙。整个影片我唯一的泪点是女主靠在妈妈肩膀上说“妈妈,我还不想死……”的时候,正如前文所说的,男主的演技差点意思,在最后一个镜头——男主站在樱花树下回忆从前的时候,我没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他想表达什么。。。影片到这里,也很突然地结束了……
7分。剧情还不错,是改编自小坂流加创作的同名小说《余命十年》(日文影片名叫《余命十年》)。影片中虽然没有太多大起大落的剧情,略感平淡,但犹如温声细语般讲述着患上不治之症的女主人公高林茉莉,在生命的最后那十年里与家人们、朋友们以及恋人之间是怎么度过的,心路历程又是怎么变化的。小松菜奈的哭戏依然十分感人,当临近尾声女主旅途归来,抱着妈妈边哭边述说着自己想继续活下去想继续工作和恋爱时,不禁让我泪目了。影片中男女主在樱花树下看着樱花纷飞的场景甚是唯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以医院窗外的樱花树开场,结尾也以樱花树远景结束,赋予电影一种无言的美和浪漫。当影片结束后显示献给小坂流加,更让人感触,作者小坂流加以身患绝症的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余命十年》小说,却在该作品出版前夕不治身亡,享年39岁。
画面,演员,摄影,音乐,都达到日本纯爱电影一流流水线水平的精致度。但是,虽然有原著作为依托,故事却显得过于平淡了。原本悲伤的故事内核,却难以让观众走进角色,主要问题还是在于电影没有把握好要表达的重点。电影大篇幅展现女主因病对人生无望痛苦的挣扎,让人压抑。爱情变成其中的插曲,无论是开始还是过程都过于轻描淡写,显得这爱情特别的苍白无力。没有特殊的羁绊,这段感情又如何会刻骨铭心呢?又如何体现出女主面对爱情的抉择时候的痛苦呢?所以最终男女主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两人一直毕恭毕敬却没有化学反应的样子。全片演的最好的是黑木华了。面对即将失去生命的妹妹,细微的眼神变化就能很好的传递出内心涌动的悲伤,充满内涵。
,今年供应不多,就一部国产,一部日影。前者轻松欢乐,后来沉重虐人。余生那些年,主题是女主茉莉身患绝症,只有十年寿命的故事。她对生活失去了留恋,偶遇小学同学和人,同样对生活失去希望,两个人的互相拯救。爱而不得,这故事,十分日系,也十分套路。可以理解这个剧情,但是没有共鸣。看起来,爱情电影在全球范围也是一个难题了。电影的摄影和配乐还是不错的,慢镜头,标志性的樱花,轻柔的钢琴曲,有着电影的美感。只是在电影艺术范围里,这两个方面更像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有好的配置,就可以做出很好的效果。现在好电影的最大门槛,就是缺一个好的故事。
难怪觉得叙事手法还有镜头风格都似曾相识,导演是之前看的《黑道家族》的导演,这个新导演的风格其实我还挺喜欢的,擅长用平缓的散文式拍摄方式,加之氛围营造,去表现一个个“生有热烈,囿于俗常”的人物故事;不需要大段落起起伏伏,不需要那些凿空心思设计编排的“结构”,但又能很好的完成流畅地叙事,初看之时你会觉得很平淡,但明明是这种所谓“平静”之下,却埋藏着更深的内劲爆发。也许是观影太多已经厌倦了,已感觉到现在自己是对那种内在能量的喜爱,大于对外在壳子的光鲜华美、形式的炫丽迷人的喜爱(后者会令人觉得虚假不适,看似什么都有,实则都是空泛造作、学生套题作文);要么,你就尽情表达,欣赏你敢于表达的勇气,要么,你就记录真实生活,用接地气的方式,将想表达的放在其中,静水流深。
感觉电影并没有配上《余命10年》这个名字,没有那份厚重感,反倒是像MV一样轻浮。唯一哭了的场景是,姐姐为茉莉找了肺移植可能性时,茉莉嘶吼着哭泣说:我当然知道你们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好,然后哽咽了一下说,到底是谁比较可怜啊。情绪太到位了,以前我每顿把药当饭吃的时候,因为成习惯了,所以塞药的动作就像茉莉把药分装进药盒里面一样麻木又熟练。常常觉得,因为自己身处其中只有接受而变得心绪平静,身边的家人、朋友却好像常常觉得很辛苦。那些体现时间轮回的细节在影片中都被做成了跑马灯,很唯美,看完的唯一感受:我得趁冬天来之前赶紧去体验夏天 像这个题材的话,我猜测原著应该会比电影好看,毕竟细节更多,情绪也不会受限于表演。
很催泪的一部作品,一开始是茉莉救赎了想要自杀的中部和人,“你想让结束生命的我,想要继续活下去”,后面是和人给了茉莉想要活下去勇气,感觉就像是两个向死而生之人的互相救赎吧,有一段茉莉趴在母亲肩膀上,哭诉着自己不想死,想要活下去,也想要有喜欢的人,也想能和喜欢的人结婚,是和人给了茉莉对未来的憧憬,“我怕继续和你在一起,我会开始害怕死亡”。电影中好像有三四次全黑屏,感觉像是给茉莉的余生划分成了几个阶段,和和人的相见相识相爱再到最后的离别。还有开头和结尾的樱花树下那一段呼应真的很喜欢,非常唯美,也只有樱花树下才能拍出这种感觉了,“能遇到一个深爱的人,就像是奇迹”。只能说爱真的可以是一个人活着灵魂支撑,不论是恋人还是朋友,都可以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只要为了你,我就会活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