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7.2 导演: 编剧: 主演:何炅 / 王祖蓝 / 林子祥 / 叶倩文 / 李克勤 / 林晓峰 / 杨千嬅 / 李健 / 李玟 / 周笔畅 / 刘惜君 / 曾比特 / 毛不易 / 安崎 / 单依纯 / 炎明熹 / 张智霖 / 王源 / 夏颖 / 卓越 / 林玉峰 / 高欣 / 王彦深 / 田昌宇 / 杨丞琳 / 周柏豪 类型:音乐 / 真人秀 片长:27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影片别名:声生不息 港乐季 / 超S级港乐歌唱竞演节目 / 声生不息·港乐季 上映:2022-04-24(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IMDb:
寻找热爱广东歌的歌手,以全新风格演绎广东歌金曲
把Eric Kwok拼成Kowk,把年份写错,加上李健标题曲“如果我现在死去”不出意外地被和谐…你还是能够从第1期中看到了一丝25周年献礼基调下,在地域水土不服,少了太平山顶的海风滋养,却又坐拥更好音乐水土的橘子洲头,一群对港乐略显生疏的小编吃劲的努力。以《无条件》作为首期收官曲是对港乐人实干精神的最好诠释:对粤语歌无条件的爱,可以超越人海的错荡
看看请的这些人,每一帧都写着青黄不接四个字,简直要认定港乐无人,以这类音综向年轻人扫港乐之盲,可谓一厢情愿的愚勇。毕竟,讲港乐,实则是讲港乐精神,否则,就只是“粤语歌曲”而已。戴的是回归25周年献礼港乐的帽子,但对任何一个25年听着港乐从劲歌到“禁曲”一路走来的中年人来说,这台综艺怕是都不够格作为一首挽歌。正是,丰碑人不识,寒色满泉台。
10年代网络音乐崛起,既打破了过去港台依靠唱片光碟磁带的音乐产销、电台电视台打歌宣传的娱乐文化生产机制,也突破了被传统媒介垄断的审美市场。歌手层出,作品多元,审美分化,再也难以出现在长时段堪称经典的歌曲。如今港乐要复兴,要重夺市场,势必要顺应这种新的文化生产机制,这次TVB和芒果合作就能看出它的努力。问题在于,没有好的音乐人产出新的好作品,终究也只是新瓶旧酒,老歌翻唱。而这个局面同样值得国语歌担忧。当然,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还是统战。
我需要这样的综艺,和披哥一样追求质量的综艺。除了弹幕骂安崎和拉踩原唱的一些小弊端,这才是芒果台应有的水准。看隔壁浪姐看得心慌,再加上场外各种撕逼和拉踩,要喘不过气了,看看声生不息压压惊。不过有一点,这个节目不适合做宝岛季。湾湾音乐没有港乐有情怀,而且宝岛艺人内心很敏感自闭,还容易报团和暗戳戳。担心第二季的气氛。更新:下期王源来,可怕。不是不接受爱豆,是不接受粉圈整天撕逼的爱豆,不接受强捧配不上实力的爱豆!安崎我其实就可以接受,粉圈还算正常,可能不是很火的原因。所以我喜欢既糊又有实力的爱豆,或又火又有实力的爱豆(几乎没有)。那种认为火大于一切的爱豆和爱豆粉丝能多远gun多远。减一颗星。
你芒果做综艺还是有把刷子,但有人真的不必请来,怕被骂镜头少蛮尴尬的。还有改编得真的有些一言难尽...修音也是,我以为舞台会让我觉得更细腻丰富,但其实感觉和听原曲差不多或者丢了特色,人声原有的质感不够突出。看到有评论说一味顾着宏大,深表赞同。舞台很美,赛制安排得就一般吧(一些不必的比赛...)还是不错的 但是今天这期真的改编的不好。
虽然节目吃没有结束,但是感觉到了该评论的时候了,第一,整体节目的制作还是很精良的,芒果台的综艺水平还是吊打其他卫视的,第二,喜欢港乐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你都会感觉有被冒犯到,无论是选择的歌曲,还是改变,还是表演,偶有亮点,整体平庸,部分刺耳。特别是对于习惯了原唱的,对于对梅艳芳,张国荣,beyond等有强烈情怀的。第三,某些嘉宾自己在这个舞台上不觉得尴尬吗?比如毛不易,以前还挺迷他的音乐的,现在来看,希望他唱自己的歌就好。第四,如果你喜欢港乐精神,曾被鼓舞,曾被感动,曾伴随成长,甚至自己的一部分是被港乐塑造,请选择只听歌,不要听什么主持乱七八糟的
经典港乐真的是听不厌的呀,作为新广州人,虽然小时候对于粤语歌曲的记忆并不多,但是节目中耳熟能详的歌曲好多都能哼唱出来。节目的初衷不仅仅是寻找“港乐与我”的最大公约数,与观众共创一张“声生不息”港乐时代唱片,政治站位也很高,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时刻,开箱港乐“传奇国货”,为中国制造摇旗呐喊,共著唱出来的港乐史,收藏听得到的中华情。不得不说,芒果台的文案太厉害了!另,曾比特的《初恋》太好听了,舞美和音乐,单曲循环出不来!
看这节目的气氛和装腔作势的演唱仿佛港乐已死,他们在祭奠它而不是要纪念它。 湖南卫视的歌唱节目从歌手开始到现在装腔作势装B又装不到点上真是令人不忍直视。 音乐是自由的真实的,而不是什么都要宏大,什么管弦乐都上就差升天了,他们的演唱和节目却背道而驰,估计也只能骗骗没有见识的老农和大叔大妈,不请群众演员来表演落泪加一星。 单论湖南卫视,其它卫视十几年都没看过了,就不对比了,也不敢打开看。
港乐是我的启蒙,我心里的音乐之光!首先纪念香港回归格局打开,其次能把林子祥叶倩文coco这类老前辈请来档次瞬间提升(铁肺两夫妻太可爱啦第一次觉得狗粮这么好吃),还有一直挚爱的杨千嬅!刘惜君也是从小时候就喜欢的歌手!每个人都很可爱,不同年代的歌手相互碰撞让音乐传承真的很不错,音乐不分高低只看喜好。现在很少听港乐新歌也不太关注香港新生代,但是这次两个曾比特和gigi都很不错,打开新世界了!我觉得这档节目是近几年最好的一档音乐节目,因为我最喜欢的港乐作为主旋律。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有好多喜欢的歌手没请来。
内容见仁见智,它是窗口,它能传出去,不再是局域网的自娱自乐,因此是值得赞誉和鼓励的。内娱芒果是真会玩,特色之下,把握度太难了。摆烂和割韭菜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但接受现实再去思考新的东西,还能兑现不亏的话,要求极高。这个节目算是在在天时地利的前提下通过炒冷饭来致力于人和,到目前都算及格。我们的节目,都喜欢玩弄情绪,有的专注于大的故事,有的专注于小的故事,都是在挖“过去”这座矿,有的可以挖但不能卖,有的可以卖但挖不出来,有的已经泛滥且到处还在挖。作为观众,已经不期待挖出什么“新奇”,但凡看得过去,就够了。再不济,通过“流量工具”收割,总也有市场。
为了coco又仔细看了遍港乐季。的确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国语观众大规模翻唱粤语,普及粤语区文化、细数港乐辉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声生不息做得很好,情怀拉满,选人选曲都还不错。但这个宏大庄重的“场”实在和市民情趣浓厚、娱乐性强、情感表达私密微妙的港乐情调不符,编曲上的弦乐恢弘更加(而政治性上造成的严肃“场”甚至比宝岛季更加,回归特辑那期实在红得偏题)。不过无论怎么指摘作为普通音综还是精彩的,听到了很多之前在内地音综完全不敢指望的歌,coco李玟、李健、毛不易、周笔畅、魔动闪霸、叶倩文、曾比特都是惊喜。
看了嘉宾介绍还没看正文,芒果做综艺确实牛逼,又有政治背书,又有经典辅助,虽然请来的阵容确实有大牛存在,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杨千嬅确实很强,但没有了Eason张学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一看政治背书就知道为什么要重回经典,确实当下文化单一化十分荒漠,只有经典可循另外,无论再怎么说香港,在我心中也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没有Leslie,香港怎么叫香港。
简评
把Eric Kwok拼成Kowk,把年份写错,加上李健标题曲“如果我现在死去”不出意外地被和谐…你还是能够从第1期中看到了一丝25周年献礼基调下,在地域水土不服,少了太平山顶的海风滋养,却又坐拥更好音乐水土的橘子洲头,一群对港乐略显生疏的小编吃劲的努力。以《无条件》作为首期收官曲是对港乐人实干精神的最好诠释:对粤语歌无条件的爱,可以超越人海的错荡
看看请的这些人,每一帧都写着青黄不接四个字,简直要认定港乐无人,以这类音综向年轻人扫港乐之盲,可谓一厢情愿的愚勇。毕竟,讲港乐,实则是讲港乐精神,否则,就只是“粤语歌曲”而已。戴的是回归25周年献礼港乐的帽子,但对任何一个25年听着港乐从劲歌到“禁曲”一路走来的中年人来说,这台综艺怕是都不够格作为一首挽歌。正是,丰碑人不识,寒色满泉台。
10年代网络音乐崛起,既打破了过去港台依靠唱片光碟磁带的音乐产销、电台电视台打歌宣传的娱乐文化生产机制,也突破了被传统媒介垄断的审美市场。歌手层出,作品多元,审美分化,再也难以出现在长时段堪称经典的歌曲。如今港乐要复兴,要重夺市场,势必要顺应这种新的文化生产机制,这次TVB和芒果合作就能看出它的努力。问题在于,没有好的音乐人产出新的好作品,终究也只是新瓶旧酒,老歌翻唱。而这个局面同样值得国语歌担忧。当然,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还是统战。
我需要这样的综艺,和披哥一样追求质量的综艺。除了弹幕骂安崎和拉踩原唱的一些小弊端,这才是芒果台应有的水准。看隔壁浪姐看得心慌,再加上场外各种撕逼和拉踩,要喘不过气了,看看声生不息压压惊。不过有一点,这个节目不适合做宝岛季。湾湾音乐没有港乐有情怀,而且宝岛艺人内心很敏感自闭,还容易报团和暗戳戳。担心第二季的气氛。更新:下期王源来,可怕。不是不接受爱豆,是不接受粉圈整天撕逼的爱豆,不接受强捧配不上实力的爱豆!安崎我其实就可以接受,粉圈还算正常,可能不是很火的原因。所以我喜欢既糊又有实力的爱豆,或又火又有实力的爱豆(几乎没有)。那种认为火大于一切的爱豆和爱豆粉丝能多远gun多远。减一颗星。
你芒果做综艺还是有把刷子,但有人真的不必请来,怕被骂镜头少蛮尴尬的。还有改编得真的有些一言难尽...修音也是,我以为舞台会让我觉得更细腻丰富,但其实感觉和听原曲差不多或者丢了特色,人声原有的质感不够突出。看到有评论说一味顾着宏大,深表赞同。舞台很美,赛制安排得就一般吧(一些不必的比赛...)还是不错的 但是今天这期真的改编的不好。
虽然节目吃没有结束,但是感觉到了该评论的时候了,第一,整体节目的制作还是很精良的,芒果台的综艺水平还是吊打其他卫视的,第二,喜欢港乐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你都会感觉有被冒犯到,无论是选择的歌曲,还是改变,还是表演,偶有亮点,整体平庸,部分刺耳。特别是对于习惯了原唱的,对于对梅艳芳,张国荣,beyond等有强烈情怀的。第三,某些嘉宾自己在这个舞台上不觉得尴尬吗?比如毛不易,以前还挺迷他的音乐的,现在来看,希望他唱自己的歌就好。第四,如果你喜欢港乐精神,曾被鼓舞,曾被感动,曾伴随成长,甚至自己的一部分是被港乐塑造,请选择只听歌,不要听什么主持乱七八糟的
经典港乐真的是听不厌的呀,作为新广州人,虽然小时候对于粤语歌曲的记忆并不多,但是节目中耳熟能详的歌曲好多都能哼唱出来。节目的初衷不仅仅是寻找“港乐与我”的最大公约数,与观众共创一张“声生不息”港乐时代唱片,政治站位也很高,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时刻,开箱港乐“传奇国货”,为中国制造摇旗呐喊,共著唱出来的港乐史,收藏听得到的中华情。不得不说,芒果台的文案太厉害了!另,曾比特的《初恋》太好听了,舞美和音乐,单曲循环出不来!
看这节目的气氛和装腔作势的演唱仿佛港乐已死,他们在祭奠它而不是要纪念它。 湖南卫视的歌唱节目从歌手开始到现在装腔作势装B又装不到点上真是令人不忍直视。 音乐是自由的真实的,而不是什么都要宏大,什么管弦乐都上就差升天了,他们的演唱和节目却背道而驰,估计也只能骗骗没有见识的老农和大叔大妈,不请群众演员来表演落泪加一星。 单论湖南卫视,其它卫视十几年都没看过了,就不对比了,也不敢打开看。
港乐是我的启蒙,我心里的音乐之光!首先纪念香港回归格局打开,其次能把林子祥叶倩文coco这类老前辈请来档次瞬间提升(铁肺两夫妻太可爱啦第一次觉得狗粮这么好吃),还有一直挚爱的杨千嬅!刘惜君也是从小时候就喜欢的歌手!每个人都很可爱,不同年代的歌手相互碰撞让音乐传承真的很不错,音乐不分高低只看喜好。现在很少听港乐新歌也不太关注香港新生代,但是这次两个曾比特和gigi都很不错,打开新世界了!我觉得这档节目是近几年最好的一档音乐节目,因为我最喜欢的港乐作为主旋律。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有好多喜欢的歌手没请来。
内容见仁见智,它是窗口,它能传出去,不再是局域网的自娱自乐,因此是值得赞誉和鼓励的。内娱芒果是真会玩,特色之下,把握度太难了。摆烂和割韭菜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但接受现实再去思考新的东西,还能兑现不亏的话,要求极高。这个节目算是在在天时地利的前提下通过炒冷饭来致力于人和,到目前都算及格。我们的节目,都喜欢玩弄情绪,有的专注于大的故事,有的专注于小的故事,都是在挖“过去”这座矿,有的可以挖但不能卖,有的可以卖但挖不出来,有的已经泛滥且到处还在挖。作为观众,已经不期待挖出什么“新奇”,但凡看得过去,就够了。再不济,通过“流量工具”收割,总也有市场。
为了coco又仔细看了遍港乐季。的确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国语观众大规模翻唱粤语,普及粤语区文化、细数港乐辉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声生不息做得很好,情怀拉满,选人选曲都还不错。但这个宏大庄重的“场”实在和市民情趣浓厚、娱乐性强、情感表达私密微妙的港乐情调不符,编曲上的弦乐恢弘更加(而政治性上造成的严肃“场”甚至比宝岛季更加,回归特辑那期实在红得偏题)。不过无论怎么指摘作为普通音综还是精彩的,听到了很多之前在内地音综完全不敢指望的歌,coco李玟、李健、毛不易、周笔畅、魔动闪霸、叶倩文、曾比特都是惊喜。
看了嘉宾介绍还没看正文,芒果做综艺确实牛逼,又有政治背书,又有经典辅助,虽然请来的阵容确实有大牛存在,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杨千嬅确实很强,但没有了Eason张学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一看政治背书就知道为什么要重回经典,确实当下文化单一化十分荒漠,只有经典可循另外,无论再怎么说香港,在我心中也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没有Leslie,香港怎么叫香港。